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拓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寇文亮 宗树兴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84,共4页
随着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将成为培养专科层次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实习教学作为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能再局限于技能技巧的学习与实践,而应将其拓展为一种全视... 随着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将成为培养专科层次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实习教学作为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不能再局限于技能技巧的学习与实践,而应将其拓展为一种全视角、全过程的整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全面保教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切实从幼儿园教育实践需要出发,尽早规划和开展学生实习工作,通过与幼儿园建立一体化的实习教学模式,系统发挥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教学优势,改进和优化高招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课程结构等策略,努力构建完善的实习教学制度和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学前教育中国化的政策表现
2
作者 宋立会 宗树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4-28,共5页
民国时期,学前教育中国化是其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民国中后期,是在学前教育政策师从日本受到批判以及师从欧美受到质疑之后,一些学者、社会团体和政策制定者在实验、争论、思考和建构中实现的。民国时期,学前教育中... 民国时期,学前教育中国化是其政策制定的基本方向。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民国中后期,是在学前教育政策师从日本受到批判以及师从欧美受到质疑之后,一些学者、社会团体和政策制定者在实验、争论、思考和建构中实现的。民国时期,学前教育中国化在政策制定上表现在中国化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中国化的现代学前教育性质的明确、博采诸国所长以及对当时国情的充分考虑、对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经验的汲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合理承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学前教育政策 中国化 学前教育政策体系 学前教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被引量:18
3
作者 潘新民 吴冠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1-45,共5页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重要核心理念,代表了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主流方向。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应以落实“学生中心”理念为基础,涵育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实施观;以师范生的产出能力为抓手,建立...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重要核心理念,代表了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主流方向。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应以落实“学生中心”理念为基础,涵育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实施观;以师范生的产出能力为抓手,建立灵活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管理机制;以提升职业适应性为核心,强化教师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实践属性;以培养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探索多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成果导向 教师教育课程 学生中心 产出能力 职业适应性 自主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重构的政策诱因 被引量:4
4
作者 寇文亮 宗树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0,共8页
新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受乡村振兴、教育协同、新型城镇化以及“双减”政策执行等义务教育体系内外重大政策的影响和引领。其中,乡村振兴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新定位,教育协同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主体间横向互动... 新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受乡村振兴、教育协同、新型城镇化以及“双减”政策执行等义务教育体系内外重大政策的影响和引领。其中,乡村振兴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新定位,教育协同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主体间横向互动的新内涵,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新动能,“双减”政策执行是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重构的新需要。只有厘清这些义务教育体系重大教育政策的执行需求,才能找到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优化的路径,从而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农村义务教育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农村义务教育 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 教育协同 新型城镇化 “双减”政策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师德内涵拓展及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宗树兴 寇文亮 吕秋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37-43,共7页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师德内涵拓展与提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增强师德内涵拓展的主动性和融合性,突出其对象性和过程性,重视其开放性和研究性。区域和学校要进一步...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师德内涵拓展与提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增强师德内涵拓展的主动性和融合性,突出其对象性和过程性,重视其开放性和研究性。区域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内涵拓展与转型的集体行动和协同提升,积极组织有效的新时代师德培训活动,打造推广典型,强化师德内涵构建的过程效益,按照师德内涵进行分类研讨,并加强师德内涵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共享,引导师德建设全程全域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师德内涵拓展 区域和学校 协同提升 师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农村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制度性诱因及其提升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寇文亮 宗树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4-18,共5页
农村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是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基本表征和实施基础,是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主要内涵。农村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受到义务教育体制依赖、学制定位不明、公立幼儿园主导作用缺失、教科研体制机制保障不够等制... 农村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是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的基本表征和实施基础,是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主要内涵。农村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受到义务教育体制依赖、学制定位不明、公立幼儿园主导作用缺失、教科研体制机制保障不够等制度性诱因影响,出现了较城市学前教育发展更多更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提升农村幼儿园保教过程的科学化水平,需要从幼儿园教师人事改革、保教过程科学化投资导向、教科研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增加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 保教过程科学化 义务教育体制 农村幼儿园学制 公立园和民办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高等专门学校向专科学校的嬗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宗树兴 周文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8,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别差异比级别差异形成的时间要早,自清末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类型就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高等教育的级别和层次的形成却是在民初,蕴育在北洋政府末期,形成在南京政府初期。其中最突出的和明显的标志是民初高等专门学校向专... 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别差异比级别差异形成的时间要早,自清末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类型就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高等教育的级别和层次的形成却是在民初,蕴育在北洋政府末期,形成在南京政府初期。其中最突出的和明显的标志是民初高等专门学校向专科学校的过渡,专科层次学校的出现不再仅仅是"学"与"术"的分野,而是高等教育内部结构发生了更深意义上的变化,即本科和专科办学层次的区别,这一嬗变对我国后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产生了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高等教育层次 高等专门学校 专科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