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早期规范化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司长海 张致得 +6 位作者 陈文君 郭淑娟 张秀丽 谭晓峰 高建国 孙海波 李艳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规范化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方法 对108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雷洛昔芬、艾郎、考克等联合药物治疗,观察骨密度改善、骨痛缓解情况及骨折的发生风险。结果 骨痛好转89例占82.4%,减轻18例占16.7%,1... 目的 探讨早期规范化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方法 对108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雷洛昔芬、艾郎、考克等联合药物治疗,观察骨密度改善、骨痛缓解情况及骨折的发生风险。结果 骨痛好转89例占82.4%,减轻18例占16.7%,1例骨痛无缓解占0.9%,腰椎L2~4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增加8%,腰椎骨折1例。3例出现一过性骨痛加重,2例出现恶心,48h内缓解。结论 应用雷洛昔芬、艾郎、考克等联合药物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骨痛改善明显,骨密度增加显著,骨折风险降低。早期规范化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安全有效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雷洛昔芬 艾郎 考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1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苏贵年 程德敏 邹凤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76-176,共1页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疾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属中医学“乳癖”范畴,本病是乳腺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中青年妇女多发病。我院2004~2007年应用自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乳癖汤 乳腺增生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脊椎裂相关症状分析与选择性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东 陈文君 +3 位作者 魏树广 高建国 谭晓峰 张致得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5-6,共2页
目的对隐性脊椎裂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达到去除病因病变、消除临床症状、治愈隐性脊椎裂的目的。方法在钛网结合表面植骨修复脊椎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分析出与其相关的病... 目的对隐性脊椎裂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达到去除病因病变、消除临床症状、治愈隐性脊椎裂的目的。方法在钛网结合表面植骨修复脊椎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分析出与其相关的病理因素,再采取不同的手术措施,去除不同的病因和病变部位,如游离栓系、松解硬膜与周围组织粘连带、切除吻棘或浮棘、重建棘上韧带和竖脊肌等。结果本研究38例患者中有35例做了跟踪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其相关症状改善率为100%,骨缺损处骨愈合率为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隐性脊椎裂的患者,术前对其出现的相关症候群进行相关致病因素分析,术中采取选择性手术方式,术后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脊椎裂 相关症状分析 选择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海波 章德本 张振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116-116,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为A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传统脊... 目的:探讨分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为A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传统脊髓减压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A组无一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B组有5例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13.9%。结论: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高,且术后并发生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不同疗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海波 章德本 张振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4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前臂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1/3管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并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前臂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1/3管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并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100%;1/3管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3.3%;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6%。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0个月,愈合的时间最短;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愈合的时间最长;三者相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法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优良率最高,平均愈合时间最短,效果最好,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治疗方法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营养素前后精子质量与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6
作者 高羽 李荣秀 +3 位作者 牛慧蒙 范国荣 高亚萍 吕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4期53-54,59,共3页
目的:观察男性不育患者服用营养素前后精子质量,血清及精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方法:选择男性不育患者176例,按照WHO精液分析方法进行精液常规检验。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和精浆中MDA含量。本实验采用服用营养素前后自身... 目的:观察男性不育患者服用营养素前后精子质量,血清及精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方法:选择男性不育患者176例,按照WHO精液分析方法进行精液常规检验。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和精浆中MDA含量。本实验采用服用营养素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服用营养素前后患者精子密度均值分别为(31.96±11.09)×106/ml和(49.45±13.07)×106/ml;精子活力均值分别为(27.31±15.91)%和(33.03±23.85)%;精子畸形率均值分别为(39.85±8.47)%和(22.99±9.89)%。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明显高于服用前,精子畸形率明显下降(P<0.05)。精子活率高于服用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营养素前后血清中MDA含量均值分别为(0.166±0.081)nmol/L和(0.105±0.016)nmol/L;精浆中MDA均值分别为(0.186±0.087)nmol/L和(0.091±0.013)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营养素可提高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并使血清和精浆中MDA含量下降。本试验结果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治和寻找男性优生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精子 丙二醛 男性不育 优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