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可改善骨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和运动功能:基于调控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祥 高颂爱 +5 位作者 尤浩 王浩琦 高彦平 王金丽 李嘉 李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对照组,10只/组。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DMM手术造模法制造骨关节炎模型,电针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双侧“后三里”和“膝前穴”电针灸治疗,模... 目的探究电针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对照组,10只/组。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采用改良DMM手术造模法制造骨关节炎模型,电针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双侧“后三里”和“膝前穴”电针灸治疗,模型组不予干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根据LequesneMG评分标准,对3组大鼠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软骨下骨的退变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聚蛋白多糖酶-7(ADAMTS-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的表达变化;通过RT-PCR检测软骨组织中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的mRNA。结果行为学检测发现,模型制备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LequesneMG评分升高(P<0.05)。治疗2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equesneMG评分降低(P<0.05)。Micro-C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软骨下骨均受到损伤,但电针组大鼠的关节软骨下骨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中IL-1β、ADAMTS-7、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含量降低(P<0.05),软骨组织中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含量降低(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软骨组织中IL-1β、Wnt-7B、β-catenin、ADAMTS-7、MMP-3 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改善关节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软骨下骨的损伤,并且可以降低关节软骨组织、血清中IL-1β缓解关节内炎症,同时通过调控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ADAMTS-7、MMP-3等细胞因子,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关节炎 软骨 软骨下骨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曹秀梅 朱玉清 +3 位作者 徐冰 陈建 李春辉 张爱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76-2077,共2页
目的:观察胃炎通降颗粒对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胃... 目的:观察胃炎通降颗粒对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胃炎通降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常见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胃镜检查胃黏膜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胃炎通降颗粒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炎通降颗粒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堂随笔》论药的弦外之音
3
作者 吴松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50-1251,共2页
关键词 《重庆堂随笔》 论药 弦外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