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采薇》情景关系的思考——兼谈名作欣赏之忌
- 1
-
-
作者
刘南平
-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师专中文系
-
出处
《湖湘论坛》
1995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其末章的后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被评论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现今品评《采薇》之作受此论影响很大,有人予以发挥,认为这是王夫之对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的最好概括。如果不看《采薇》上下文,做如此赏析是可以被人接受的;
-
关键词
情景关系
相反相成
以乐景写哀
杨柳依依
艺术手法
多义性
审美评价
感情基调
思考
审美客体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指名性状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高万云
-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师专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21,共6页
-
文摘
0 指名性状语的概念界定 一般认为,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成分。然而这样的概括并不准确,因为没有涵盖所有的状语类型。例如“刚星期三”、“才三个人”中的状语就是修饰名词性词语的。此外,还有一种与动词“貌合神离”的状语类型。如: (1)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 (鲁迅) (2)祥子青筋蹦跳的坐下。 (老舍)很明显,这两句话中的状语“白厉厉”和“青筋蹦跳”语义上并不和动词构成真正的修饰关系,它们的语义是直接指向主语的。正是鉴于这种现象,刘月华先生在《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一文中把状语分成两类:描写性状语和非描写性状语,并在描写性状语中再分出“表示动作者动作时的情态”这一细类,其中包括“描写动作者”,和“描写动词宾语”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划分仍未穷尽所有方面。如: (3)我一定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曹禺)
-
关键词
性状
描写性
语用分析
句法平面
何立伟
语义指向
阿Q
动词宾语
主语
状语类型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