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T引导穿刺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晓璇
阮维圣
+2 位作者
史彪
赵春龙
吕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血肿穿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HICH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CT引导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并予以常规对症和支持治疗,在...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血肿穿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HICH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CT引导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并予以常规对症和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记录整体治疗效果及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炎症反应、氧化损伤指标水平、CT特征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两组BI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IL-8、PTX3、VCAM1、MAD、IMA、ROS以及NIHS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血量、中线移位、血肿扩大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HICH患者炎症、氧化损伤状态,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肿穿刺引流术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诊疗价值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文涛
周萍
+3 位作者
马晓璇
赵春龙
阮维圣
宋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肺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部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CT特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CT特征发现,观...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肺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部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CT特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CT特征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病灶数量、病灶结构、病灶质地、病灶厚度、迁移性感染等方面均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分隔强化、脓腔积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变形态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充气支气管征、小叶分布型毛玻璃样影、叶实变等方面均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发性小结节病灶、网织条索和毛玻璃样影、段实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布特点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肺实质、肺间质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双侧肺、单侧多叶、单侧单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缺陷患者易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应在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手段共同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变化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文涛
马晓璇
+2 位作者
李存瑞
徐志富
薛秀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2026-2029,2034,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肺部影像学特征变化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肺部感染免疫缺陷患者。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分为单纯组和混合组。单纯组(n=28)为CMV肺炎患者,混合组(n=26)为CMV和克雷伯杆...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肺部影像学特征变化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肺部感染免疫缺陷患者。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分为单纯组和混合组。单纯组(n=28)为CMV肺炎患者,混合组(n=26)为CMV和克雷伯杆菌感染肺炎。观察两组CT特征(数量、结构、质地、厚度、脓腔积气、分隔强化、迁移性感染)、病态形变(叶的实变、段的实变、毛玻璃样影和网织条索、小叶分布型的毛玻璃样影、多发性的小结节病灶以及充气支气管征)、分布特点(单侧单叶、单侧多叶、双侧肺,肺间质、肺实质)。结果混合组和单纯组的CT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混合组在病灶数量> 1、结构的呈现多房、病灶厚度上> 2mm、迁移性感染均显著高于单纯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变形态进行研究发现,混合组在叶的实变、小叶分布型的毛玻璃样影、以及充气支气管征要显著高于单纯组。对两组患者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混合组肺间质患者为92. 31%,要远高于对照组肺间质的71. 43%,两组患者在肺间质和肺实质上差异显著。结论在免疫缺陷患者常会出现多种肺部感染,在对于患者进行诊断时应该采用影像学结合病理组织病理学检测,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容量不足,因此对于CMV肺炎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V肺炎
免疫缺陷
肺部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引导穿刺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晓璇
阮维圣
史彪
赵春龙
吕超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ct室
河北省
张家口市
第一
医院
神经外二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201602)。
文摘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血肿穿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HICH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CT引导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并予以常规对症和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记录整体治疗效果及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炎症反应、氧化损伤指标水平、CT特征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两组BI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IL-8、PTX3、VCAM1、MAD、IMA、ROS以及NIHS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血量、中线移位、血肿扩大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血肿穿刺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HICH患者炎症、氧化损伤状态,缓解临床症状。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肿穿刺引流术
依达拉奉
Key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Hematoma drainage
Edaravone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诊疗价值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文涛
周萍
马晓璇
赵春龙
阮维圣
宋健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ct室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491-1494,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171268)
文摘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肺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部感染的免疫缺陷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CT特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CT特征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病灶数量、病灶结构、病灶质地、病灶厚度、迁移性感染等方面均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分隔强化、脓腔积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变形态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充气支气管征、小叶分布型毛玻璃样影、叶实变等方面均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发性小结节病灶、网织条索和毛玻璃样影、段实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布特点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肺实质、肺间质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双侧肺、单侧多叶、单侧单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缺陷患者易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应在常规组织病理检查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手段共同进行诊断。
关键词
免疫缺陷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Immune deficiency
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
Tomography,X-ray computer
分类号
R56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变化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文涛
马晓璇
李存瑞
徐志富
薛秀斌
机构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ct室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2026-2029,2034,共5页
基金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编号:13010520161796)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171268)
文摘
目的探讨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肺部影像学特征变化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肺部感染免疫缺陷患者。根据患者感染的类型分为单纯组和混合组。单纯组(n=28)为CMV肺炎患者,混合组(n=26)为CMV和克雷伯杆菌感染肺炎。观察两组CT特征(数量、结构、质地、厚度、脓腔积气、分隔强化、迁移性感染)、病态形变(叶的实变、段的实变、毛玻璃样影和网织条索、小叶分布型的毛玻璃样影、多发性的小结节病灶以及充气支气管征)、分布特点(单侧单叶、单侧多叶、双侧肺,肺间质、肺实质)。结果混合组和单纯组的CT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混合组在病灶数量> 1、结构的呈现多房、病灶厚度上> 2mm、迁移性感染均显著高于单纯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变形态进行研究发现,混合组在叶的实变、小叶分布型的毛玻璃样影、以及充气支气管征要显著高于单纯组。对两组患者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混合组肺间质患者为92. 31%,要远高于对照组肺间质的71. 43%,两组患者在肺间质和肺实质上差异显著。结论在免疫缺陷患者常会出现多种肺部感染,在对于患者进行诊断时应该采用影像学结合病理组织病理学检测,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容量不足,因此对于CMV肺炎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CMV肺炎
免疫缺陷
肺部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CMV pneumonia
Immunodeficiency
Pulmonary infect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T引导穿刺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马晓璇
阮维圣
史彪
赵春龙
吕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诊疗价值
张文涛
周萍
马晓璇
赵春龙
阮维圣
宋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变化与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张文涛
马晓璇
李存瑞
徐志富
薛秀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