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HT-29、SW480细胞进行瞬时转染,设置HKDC1-si RNA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同时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的5...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HT-29、SW480细胞进行瞬时转染,设置HKDC1-si RNA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同时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的50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RT-q PCR实验检测HKDC1 m RNA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KDC1蛋白表达;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HT-29细胞HKDC1 m RNA的表达量高于SW480细胞(P<0.05),故选取HT-29细胞株用于后续实验。结直肠癌组织中HKDC1 m RNA、光密度值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HKDC1 m RN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HKDC1 m 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光密度值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细胞迁移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细胞迁移数目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HKDC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Det)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性低...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Det)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均治疗6个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记录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和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BMI及Homa-B和Homa-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及HbA1c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显著,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能较好地控制患者体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HT-29、SW480细胞进行瞬时转染,设置HKDC1-si RNA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同时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的50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RT-q PCR实验检测HKDC1 m RNA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KDC1蛋白表达;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HT-29细胞HKDC1 m RNA的表达量高于SW480细胞(P<0.05),故选取HT-29细胞株用于后续实验。结直肠癌组织中HKDC1 m RNA、光密度值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HKDC1 m RN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HKDC1 m 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光密度值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细胞迁移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细胞迁移数目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HKDC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文摘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住院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Det)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均治疗6个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记录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和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2 h PG、HbA1c、BMI及Homa-B和Homa-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及HbA1c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更显著,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能较好地控制患者体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