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螺旋CT血管造影特征及其在斑块性质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闪娟 张文涛 +3 位作者 王利娟 刘军 王嘉璇 任忠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8,共8页
目的探究左前降支(LAD)中段心肌桥(MB)螺旋CT血管造影(CTA)特征、斑块性质关联及其对稳定性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经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放射医学科螺旋CTA证实存在粥样硬化斑块(AP)病变的患者300例,其中并发LAD-MB为... 目的探究左前降支(LAD)中段心肌桥(MB)螺旋CT血管造影(CTA)特征、斑块性质关联及其对稳定性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经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放射医学科螺旋CTA证实存在粥样硬化斑块(AP)病变的患者300例,其中并发LAD-MB为合并性AP组(150例),无MB为孤立性AP组(150例)。包括男性143例,女性157例,年龄为25~81岁,平均年龄(59.44±9.33)岁。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合并性AP组与孤立性AP组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孤立性AP组距左冠窦口60~80 mm处AP数量多于合并性AP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B行走位点与AP之间存在关联性(P_(趋势)<0.05),当MB位置>75mm,其与AP脂质体积>14 mm^(3)(OR=2.42,95%CI:2.20~2.72,P<0.05)和AP负荷>0.7(OR=2.21,95%CI:1.96~2.40,P<0.05)的关联性最显著。表浅组和纵深组的MB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浅组的AP脂质体积、长度、负荷低于纵深组(均P<0.05)。稳定斑块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酶(PERK)、C/EBP同源蛋白(CHOP)及活化转录因子4(ATF4)水平低于不稳定斑块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不稳定斑块患者(P<0.05);稳定斑块组MB位置、厚度、长度,冠脉收缩期压迫程度、舒张期压迫程度均低于不稳定斑块组,两组内的MB位置、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斑块组的狭窄程度、AP脂质体积、AP长度与AP负荷均低于不稳定斑块组(均P<0.05),稳定斑块组的桥前段AP与MB入口处距离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TC、TG、HDL-C、PERK、CHOP、ATF4、MB位置、MB厚度、狭窄程度、桥前段AP与MB入口处距离是不稳定斑块的保护因素;AP脂质体积、AP长度、AP负荷是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AP合并MB会促使左冠状动脉距离左冠窦口60~80 mm处的AP数量有所减少,使AP集中分布于桥前段血管,而纵深型MB能够增加AP的脂质体积、长度和脂质负荷,加剧AP的不稳定性,使其更易于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前降支 心肌桥 螺旋CT血管造影 斑块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抗炎作用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珅 方庆娟 +3 位作者 武星 赵茜茜 冯向云 杨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正丁基苯酞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评估其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颈动脉... 目的:探讨正丁基苯酞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以评估其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对照组)、颈动脉易损斑块组,按随机数字法将易损斑块组分为干预1组及干预2组,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干预1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血清hs-CRP、MMP-9、TNF-α浓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测量并评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斑块Crous积分、斑块回声变化。结果:易损斑块2亚组治疗前血清hs-CRP、MMP-9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干预1组及干预2组间血清hs-CRP、MMP-9、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易损斑块2亚组中血清hs-CRP、MMP-9及TNF-α水平均下降(P<0.05),干预1组治疗后血清hs-CRP、MMP-9及TNF-α水平均低于干预2组(P<0.05);易损斑块2亚组治疗后6个月后IMT值均下降(P<0.05),干预1组治疗后IMT值下降幅度大于干预2组(P<0.05);2亚组治疗后斑块Crous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不稳定斑块数量明显下降(P<0.05),干预1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数量明显低于干预2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具有抗炎、逆转颈动脉内膜增生及稳定斑块作用,可使易损斑块稳定而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3-正丁基苯酞 MMP-9 HS-CRP TNF-α 斑块Crous积分 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胰管支架20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姚炜 王延峰 +2 位作者 黄永辉 常虹 李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经内镜置入胰管支架20例临床资料,其中慢性胰腺炎12例,复发性胰腺炎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电切治疗后2例,胰腺癌3例,均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目的探讨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经内镜置入胰管支架20例临床资料,其中慢性胰腺炎12例,复发性胰腺炎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电切治疗后2例,胰腺癌3例,均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行胰管括约肌小切口,并置入胰管塑料支架。结果20例共放置胰管支架23次,支架留置25-105 d,平均64.5 d。术后2例支架移位,无术后胰腺炎。20例随访6-12个月,其中17例为12个月。12例慢性胰腺炎3个月随访时,除1例因ERCP导致十二指肠穿孔接受手术修补外,9例腹痛腹部不适症状消失,2例腹痛较术前明显减轻,进食,体重增加2-5 kg,平均3.2 kg,〉3个月随访时腹痛缓解率为92%(11/12)。3例胰腺癌患者在置入胆管支架的同时放置胰管塑料支架,术后黄疸减轻(平均下降61.8%),进食及体重增加。复发性胰腺炎在随访期间无胰腺炎发作。结论胰管支架置入术创伤小而且安全,同时可以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但是胰管支架移位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支架 慢性胰腺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致视神经炎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丹威 李锦 +3 位作者 李静 刘静雅 滕丽娟 甄健存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致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Embase、Springer-link、Wiley Online Library、Scopus、CNKI、万方数据库,查阅文献报道利奈唑胺致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检索应用利奈唑胺致...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致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Embase、Springer-link、Wiley Online Library、Scopus、CNKI、万方数据库,查阅文献报道利奈唑胺致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检索应用利奈唑胺致视神经炎患者36例,男16例,女19例,1例未提及性别,年龄范围6~81岁,用药原因包括结核、骨与关节感染等。用药剂量方面,1例患者用量为1.6 g·d^(-1),其余患者均未超说明书推荐剂量。患者用药后出现视神经炎的时间为10~1125 d,中位数时间为210 d,利奈唑胺累计剂量为16.8~894 g,中位数剂量为162 g。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患者均停药治疗,视力恢复时间7 d~9个月,中位数时间为3个月。转归方面:2例患者视力未改善,其余患者均视力恢复。结论利奈唑胺可引起视神经炎,用药疗程可能是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这一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视神经炎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L-选择素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5
作者 李坤 徐坤勇 +3 位作者 刘博 林媛媛 武欣 金春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L-选择素(L-sele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104例结直肠癌组织、55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L-selectin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定量检测4... 目的探讨L-选择素(L-select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104例结直肠癌组织、55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L-selectin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定量检测4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7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L-selectin的含量。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selectin阳性率及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P<0.05);有淋巴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TNM分期中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结论 L-select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L-选择素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全纵隔子宫人流术后宫腔粘连误诊为子宫腺肌症1例
6
作者 白洁 谭莉 刘晓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0期1006-1006,共1页
关键词 不全纵隔子宫人流术 宫腔粘连 误诊 子宫腺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其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韩雪松 岳利英 周向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4011-4012,共2页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其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原装进口的BECKMANCOULTER LH750ANALYZER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人IgE试剂盒由上海达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30例特...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其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原装进口的BECKMANCOULTER LH750ANALYZER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人IgE试剂盒由上海达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3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及28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1.13±0.24)×109/L、血清IgE(0.19±0.03)U/L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0.16±0.03)×109/L、血清IgE(0.05±0.0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应性皮炎患儿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特应性皮炎患儿随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增多,IgE水平亦增高,它们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嗜酸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一例的体外循环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青 丛守元 董培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原位心脏移植一例的体外循环报告杨青,丛守元,董培青1992年3月在我院成功进行1例原位心脏移植。现将体外循环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患者,女,15岁,体重45kg身高158cm。近二年反复心衰、出现阿斯综合征晕厥5次... 原位心脏移植一例的体外循环报告杨青,丛守元,董培青1992年3月在我院成功进行1例原位心脏移植。现将体外循环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患者,女,15岁,体重45kg身高158cm。近二年反复心衰、出现阿斯综合征晕厥5次。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程秀莲 于永强 +1 位作者 刘国平 唐秀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39-540,共2页
目的分析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联合应用益生菌与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CAG 合并Hp 感染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序贯疗法)和实验组(序贯疗法+益生菌)各55 例,统计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 目的分析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联合应用益生菌与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CAG 合并Hp 感染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序贯疗法)和实验组(序贯疗法+益生菌)各55 例,统计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51/55),对照组为78.18%(43/5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实验组共5 例(9.09%)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共13 例(23.6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CAG 合并Hp 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与单纯序贯疗法相比,联合应用益生菌的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CAG 序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养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秀莲 于永强 +1 位作者 刘国平 唐秀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26-526,共1页
目的对石斛养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70 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石斛养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各3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 目的对石斛养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70 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石斛养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各3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9 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2 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石斛养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可以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养胃汤 莫沙必利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阴不足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文波 郭建军 +4 位作者 武俊平 马琳 宋文华 霍墨林 郭建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市解放军第251医院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采用PVP治疗的BPH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采用经尿... 目的:观察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市解放军第251医院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采用PVP治疗的BPH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的BHP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BHP过程中,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冲洗量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膀胱冲洗、尿管留置、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回访,两组患者IPSS、QOL、Qmax及PVR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治疗BPH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汽化术(PVP)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秀莲 于永强 +1 位作者 刘国平 唐秀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31-532,共2页
目的分析在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应用左氧佛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8 例老年Hp 阳性CAG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和观察组(左氧佛沙星三联疗法)各49 例,统计并对比2 ... 目的分析在社区中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应用左氧佛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8 例老年Hp 阳性CAG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和观察组(左氧佛沙星三联疗法)各49 例,统计并对比2 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Hp 根除率为91.84%(45/49),略高于对照组的85.71%(42/49),但无显著性差异(X2=0.9216,P〉0.05);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也无明显差异(X^2=0.9900,P〉0.05).结论:在老年Hp 阳性CAG 患者的治疗中,左氧佛沙星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CAG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岳致丰 韩雪松 +3 位作者 尹冬 田坤 郭星 刘晓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8期2157-2159,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B-UVB光疗机进行全...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B-UVB光疗机进行全身照射治疗,起始剂量为0.3 J/cm2,以后每次增加0.2~0.3 J/cm^2,每周照射3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80mg^+5%葡萄糖250 m L,1次/d,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7、IL-2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情况,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PASI)进行治疗前后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IL-17、IL-22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升高,CD8^+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NB-UVB进行治疗,可有效下调细胞因子水平,恢复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PAS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NB-UVB 寻常型银屑病 T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雪松 岳致丰 +1 位作者 田坤 尹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16-517,520,共3页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2015牟6月收治的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阿维A联合NB-UVB)和对照组(阿维A);对照组采用阿维A10m...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2015牟6月收治的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阿维A联合NB-UVB)和对照组(阿维A);对照组采用阿维A10mg/次,2次/d于餐后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NB—UVB进行照射治疗,时间30min/次,每周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并观察两组银屑病面积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PASI指数逐渐减低,观察组治疗2、4、8周后PAS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红斑、瘙痒、鳞屑、浸润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阿维A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补肾化瘀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及疗效探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唐宏霞 王新婷 +3 位作者 董陆玲 张贵山 宗晓春 杨秀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711-1714,共4页
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行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的研究认识比较,指出治疗DN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肾气阴虚是DN发病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健脾益气才能生化有源,治标应从化瘀降浊入手;因此,健脾补肾化瘀降浊法在临床... 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行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的研究认识比较,指出治疗DN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肾气阴虚是DN发病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健脾益气才能生化有源,治标应从化瘀降浊入手;因此,健脾补肾化瘀降浊法在临床治疗DN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健脾补肾化瘀降浊法 理论探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舒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唐宏霞 董陆玲 +3 位作者 王新婷 张贵山 宗晓春 杨秀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804-1807,共4页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及抗心绞痛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及抗心绞痛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显效比例及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无效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BG、2 h PBG、HbA1c及TG、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仅PAC-1及MAR降低(P<0.05),而观察组LAP、CD62P、PAC-1及MAR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心舒胶囊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心绞痛 益心舒胶囊 血糖 血脂 血小板活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湿敷治疗糖尿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建红 刘海霞 刘晓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174-4174,共1页
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其发病率和受累关节的种类、程度与年龄、生活方式、职业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本文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增生性关节炎 中药治疗 糖尿病 临床研究 中药湿敷 退行性关节疾病 骨性关节炎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森林 黄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1页
目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一种急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若不能及时复律,患者常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严重后果。胺碘酮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而延长心房、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相和有效不应期,使各种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 目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一种急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若不能及时复律,患者常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严重后果。胺碘酮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而延长心房、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相和有效不应期,使各种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引起的心动过速终止。本研究观察总结了我院50例SVT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治疗结果,旨在评价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SVT时的有效性及药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巡查制度在PICC应用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艳艳 郭凌云 吴艳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观察导管巡查制度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5-2014.4月间我院符合条件并自愿参加实施PICC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的患者2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9例,对照组113例,观察组实施导管巡查制度管... 目的:观察导管巡查制度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5-2014.4月间我院符合条件并自愿参加实施PICC临床护理路径研究的患者2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9例,对照组113例,观察组实施导管巡查制度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PICC留置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巡查制度的实施,可显著增加PICC留置时间,降低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对临床进行PICC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PICC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压力性溃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评《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规范工作手册》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I0001-I0001,共1页
《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规范工作手册》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欣娟主编,ISBN:9787117262408。全书立足现代医学视角,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规范进行了介绍,压力性溃疡也称压疮,是卧床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 《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规范工作手册》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欣娟主编,ISBN:9787117262408。全书立足现代医学视角,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规范进行了介绍,压力性溃疡也称压疮,是卧床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压力性溃疡的症状为皮肤颜色改变、水疱、局部淤血、局部渗血、皮肤肿胀等。临床实证,压力性溃疡的护理干预强调全面、全过程、持续性的原则,因此,适合选择延续性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卧床患者 临床护理经验 护理规范 常见并发症 延续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工作手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