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Hcy、Cyst-C、UA、Lp(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茹建平 杨庆华 贾贤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t-C)、尿酸(UA)、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 目的:探讨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t-C)、尿酸(UA)、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AS)诊断标准分为正常组、增厚组、斑块组各4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浆Hcy、Cyst-C、UA、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乳胶浊度法测定脂蛋白(a)[Lp(a)]。结果:Hcy、Cyst-C、Lp(a)、UA水平随cIMT增厚而升高,HDL-C浓度随cIMT增厚而降低。结论: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UA、Lp(a)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是导致颈AS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AS发生发展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HCY Cyst-C UA L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中年高血压患者3级分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茹建平 杨庆华 贾贤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5-47,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下中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心内科及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3组,每组各100例,另选取100例血压正常体检者...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下中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心内科及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3组,每组各100例,另选取100例血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1(VA1)、基底动脉(BA);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2(VA2),分别测定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硫代巴比妥酸法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结果:高血压患者颈内动脉系血流动力学指标中PSV、EDV降低,PI、RI增加,且随血压级别的增加PSV、EDV逐渐降低,PI、RI逐斩增加;高血压患者椎动脉系血流动力学指标中PSV、EDV降低,PI、RI增加,且随血压级别的增加PSV、EDV逐渐降低,PI、RI逐斩增加。高血压患者SOD、NO低于对照组,MDA高于对照组,随着血压级别的增加,SOD、NO逐渐降低,MDA逐渐升高。结论:TCD、CDFI联合检查,可对高血压患者颅内外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颅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硬化斑块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