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维生素C的作用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李美茹
刘秀芬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化学系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75,共1页
-
-
关键词
维生素C
维生素C
分子结构
抗坏血酸
无色
医药
-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R1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
题名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王聪艳
周志国
武汉琴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共3页
-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课题“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萝卜蔬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编号:12226306
-
文摘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从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宿主选择和代谢产物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多样性
宿主选择
代谢产物
-
分类号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玉杰
王宝增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0,共3页
-
文摘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杀虫植物资源、杀虫植物的活性物质及杀虫作用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
分类号
S482.3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脯氨酸与植物的抗逆性
被引量:18
- 4
-
-
作者
王宝增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5,共2页
-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了脯氨酸在植物体中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脯氨酸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
关键词
脯氨酸
逆境胁迫
相容性溶质
抗逆性
-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肥胖抑制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战永
唐朝枢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
出处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
文摘
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是新发现的能量调节肽和摄食调节肽,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胃、空肠、回肠、下丘脑、垂体具有高表达,其受体可能是GPR39。肥胖抑制素具有抑制摄食和降低体重,减慢胃排空速度和抑制肠道收缩,影响睡眠,调节内分泌等多种功能。肥胖抑制素和生长素来源于同一前肽原,是同一基因的不同表达产物。肥胖抑制素的发现,对于从基因水平认识机体自稳态调节机制以及活性多肽的“分子内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关键词
肥胖抑制素
生长素
分子内调控
摄食
-
分类号
R331.4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 6
-
-
作者
冯雪
王彬
孙艳香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6期5-6,共2页
-
基金
廊坊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基金项目(2009012008)
廊坊师范学院教学改革课题基金(K2010-13)
-
文摘
谷胱甘肽硫转硫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的一组多功能同工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或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巯基偶联,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穿越细胞膜,并在被分解后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本文对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分类、结构、功能进行阐述。
-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硫酶
结构
功能
-
分类号
Q55
[生物学—生物化学]
-
-
题名叶绿素降解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7
-
-
作者
王宝增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共2页
-
文摘
叶绿素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合色素。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现已阐明,而叶绿索降解代谢研究,近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
关键词
叶绿索
降解
滞绿突变体
-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被引量:1
- 8
-
-
作者
侯志敏
姜淑慧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64,共2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
关键词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液
运输方式
-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盐生植物及其耐盐机理
被引量:2
- 9
-
-
作者
王宝增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0,共3页
-
文摘
植物的耐盐性是植物的耐逆性之一,是植物长期生活在特定生境中产生适应形成的。盐生植物是一特殊的植物区系,耐盐能力强。本文介绍了盐生植物的类型、耐盐机理以及在盐胁迫下的信号转导途径。
-
关键词
盐生植物
耐盐机理
信号转导
-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杏鲍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马立芝
马立云
侯桂森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省廊坊市第九中学
河北省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8期13-13,28,共2页
-
基金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8012004
-
文摘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肉质肥厚,质地脆嫩,具有特殊的杏仁香味,被誉为“菇中之王”。杏鲍菇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并富含寡糖的食品,长期食用能起到降低血糖和整肠美容的作用,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各国推荐的食用菌品种,被列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十种食用菌之一。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经过多年的生产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杏鲍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实用技术。
-
关键词
工厂化生产技术
杏鲍菇
菌棒
食用菌产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
刺芹侧耳
实用技术
伞菌目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王宝增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共2页
-
文摘
在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只有生长索具有极性运输的特性。本文对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理作一介绍。
-
关键词
生长素
极性运输
输入载体
输出载体
-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荷叶效应及其在仿生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姜淑慧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4期62-63,43,共3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荷叶效应的机理及其在仿生学上的应用。
-
关键词
荷叶效应
机理
仿生学
应用
-
分类号
Q811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水杨酸增强植物抗盐性机制研究进展
- 13
-
-
作者
王宝增
周栋梅
尚俊梅
朱树华
王路路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7,共3页
-
基金
廊坊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No.LSLY201403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13226430
-
文摘
水杨酸作为植物体内的信号物质,除了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在植物抗盐胁迫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Na^+的吸收与区域化以及K^+稳态两方面综述了水杨酸在植物抗盐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关键词
水杨酸
抗盐性
Na^+吸收
Na^+区域化K^+稳态
-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一氧化碳的双重生物学效应概述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姜淑慧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5期3-4,共2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一氧化碳作为“毒气分子”和“信使分子”的双重生物学效应。
-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毒气分子
信使分子生物学效应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植物成花物质研究进展
- 15
-
-
作者
王宝增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2,共2页
-
文摘
植物开花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但成花素的化学本质一直是一个迷。本文介绍了植物成花物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
关键词
开花
成花素
FT
MRNA
FT蛋白
-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植物花粉管定向生长的诱导化合物
- 16
-
-
作者
王宝增
王桂香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省大城县臧屯第一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1,共3页
-
文摘
花粉管诱导化合物能够引导花粉管朝向雌蕊组织的方向生长。本文对这一化合物的产生部位和化学本质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花粉管
定向生长
诱导化合物
助细胞
-
分类号
Q944.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关于杂种优势
- 17
-
-
作者
贾永红
张江丽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52-52,共1页
-
文摘
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其生活力、生长势:繁殖力、抗逆性、产品产量或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优越于其双亲的现象即杂种优势。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发现和利用马驴杂种——骡的优异役用能力,后魏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对此群众性经验作了记述和总结。1909年Shull首先提出利用玉米自交系杂交进行生产的建议,之后又提出杂种优势(hctcrosis)这一术语,现在杂种优势利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系统的成就,将来杂种优势利用仍然是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
关键词
杂种优势利用
农牧业生产
《齐民要术》
玉米自交系
杂种一代
综合表现
产品产量
基因型
-
分类号
S33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