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贾子超
康立星
+1 位作者
陈光
杨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1-312,共2页
目的对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情况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B组29例...
目的对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情况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B组29例,前路椎间盘切除后行Bryan人工间盘假体置换术。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颈椎X线检查,应用KellgrenX线颈椎蜕变分级来判定是否出现相邻节段新增蜕变或蜕变加重;应用Odem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新出现和加重的相邻节段蜕变患者A组为14例,B组为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伴有症状的蜕变患者A组为9例,B组为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Odem疗效评价结果,A组优良率为84.8%(28/33),B组为86.2%(25/2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减少相邻节段间盘蜕变,延缓或预防相邻节段蜕变疾病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融合
颈椎病
人工间盘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贾子超
康立星
陈光
杨建中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1-312,共2页
文摘
目的对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情况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B组29例,前路椎间盘切除后行Bryan人工间盘假体置换术。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颈椎X线检查,应用KellgrenX线颈椎蜕变分级来判定是否出现相邻节段新增蜕变或蜕变加重;应用Odem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新出现和加重的相邻节段蜕变患者A组为14例,B组为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伴有症状的蜕变患者A组为9例,B组为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Odem疗效评价结果,A组优良率为84.8%(28/33),B组为86.2%(25/2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减少相邻节段间盘蜕变,延缓或预防相邻节段蜕变疾病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
颈前路融合
颈椎病
人工间盘置换
分类号
R681.53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的前瞻性研究
贾子超
康立星
陈光
杨建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