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三度空间和SDM的特大城市地震安全韧性动态评估及演化分析
1
作者
刘敬严
郑文文
+2 位作者
蔡博渊
向恩娆
游子吟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地震灾害威胁着城市安全韧性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基于三度空间与韧性理念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 Model,SDM)提出多维度、动态化的地震安全评估方法。以特大城市——北京为例,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三度空...
地震灾害威胁着城市安全韧性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基于三度空间与韧性理念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 Model,SDM)提出多维度、动态化的地震安全评估方法。以特大城市——北京为例,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三度空间模拟结果呈三阶段性变化。情景预测模拟结果表明,2030年后信息驱动是韧性提升的主导方向,政策驱动则在均衡性与可持续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资源优化情景的边际效益递减。因此,需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优化社会治理,精准配置资源,推动特大城市地震安全韧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安全韧性
三度空间
系统动力学模型(S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形维数的掺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显微结构的研究
2
作者
左彦峰
陶俊旭
+2 位作者
张艺劼
韩小华
李崇智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掺生物胶等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进行了观察,并进行图像处理和线性回归,得到了各浆体的分形维数,发现:增稠剂会增大新拌水泥浆体内部聚集体的分形维数即聚集体尺寸,增稠剂对提高聚集体尺寸能力的排序为温轮胶>黄原胶...
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掺生物胶等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进行了观察,并进行图像处理和线性回归,得到了各浆体的分形维数,发现:增稠剂会增大新拌水泥浆体内部聚集体的分形维数即聚集体尺寸,增稠剂对提高聚集体尺寸能力的排序为温轮胶>黄原胶>15W HPMC≈10W HPMC≈3W HPMC;掺入增稠剂后聚集体尺寸随时间的增加能力降低,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温轮胶<15W HPMC≈10W HPMC≈3W HPMC<黄原胶;随分形维数即聚集体尺寸的增加,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动性降低,屈服应力增加,在分形维数达到1.75后逐渐趋向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生物胶
新拌水泥浆体
显微结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三度空间的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敬严
郑文文
+1 位作者
陈佳
赵莉琴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6,201,共6页
为科学评价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减少暴雨内涝灾害事故,基于三度空间理念,采用熵权云模型进行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分析。首先从三度空间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出发,结合灾害应急的预防能力、准备能力、响应能力...
为科学评价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减少暴雨内涝灾害事故,基于三度空间理念,采用熵权云模型进行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分析。首先从三度空间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出发,结合灾害应急的预防能力、准备能力、响应能力、恢复能力过程属性,构建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分析框架。参考借鉴地铁内涝灾害相关文献,建立了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建立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评价熵权云模型。利用云发生器matlab编程计算应急能力标准云和评价云的云数字特征,生成云滴及应急能力云图。对比评价云图和标准云图,结合贴近度来判定应急能力等级。通过SPSSAU障碍度模型计算,找到应急能力障碍因子。最后,进行实例分析,发现地铁暴雨内涝应急能力因子主要是在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并据此提出相应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灾害
应急能力
暴雨内涝
三度空间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洋
刘翔宇
张学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90,共11页
为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过抗震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耗能滞回曲线、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
为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过抗震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耗能滞回曲线、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延性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FRP加固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分别提高43.89%、39.27%、30.10%;基于数值模型参数化研究,定量揭示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提升的贡献,提出了碳纤维加固优化设计思路。该文研究表明,采用CFRP全包加固和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整体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柱端破坏减小,梁端破坏增大,整体破坏模式由柱铰破坏向梁铰破坏转变;同时,不同CFRP加固面积和CFRP之间的间距影响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效果。基于该文成果,条带宽度与间距比值的建议值为1.00~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东南农村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与易损性矩阵构建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洋
张学坦
郭迅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东南部地区377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实地勘察,收集了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平立面布置形式、建筑材料、有无抗震构造措施等基本属性信息,统计、归纳了调研区内农村房屋现状,分析了既有建筑现存的抗震隐患;其次...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东南部地区377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实地勘察,收集了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平立面布置形式、建筑材料、有无抗震构造措施等基本属性信息,统计、归纳了调研区内农村房屋现状,分析了既有建筑现存的抗震隐患;其次,通过建立适用该地区房屋的抗震能力评估标准,计算区域房屋抗震性能指数,对各调查点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初步评价;此外,基于抗震能力评估标准对该地区进行了房屋易损性评估,得出了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窑洞及土木结构的易损性矩阵;最后,结合实际震害经验,从农村房屋设计、施工、加固及增强村民抗震设防意识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对摸清该地区农村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具有参考价值,为农村地区建筑物风险防范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筑
房屋详查
抗震隐患
抗震能力评价
易损性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缓凝逆作桩混凝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6
作者
韩小华
左彦峰
+3 位作者
杨光
何洪亮
魏英俊
闫杰
《混凝土》
2025年第9期171-178,共8页
针对“逆作立柱桩”(简称“逆作桩”)混凝土施工风险大,施工工艺易导致钢管柱插入失败的问题,旨在开发设计工作性能、凝结时间、力学性能、耐久性等关键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超缓凝混凝土。依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通过原材料选择、...
针对“逆作立柱桩”(简称“逆作桩”)混凝土施工风险大,施工工艺易导致钢管柱插入失败的问题,旨在开发设计工作性能、凝结时间、力学性能、耐久性等关键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超缓凝混凝土。依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通过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和超缓凝高效减水剂组分的调整,成功实现了超缓凝混凝土工作性和稳定性、坍落度保留及超长的凝结时间的协同,成功制备了强度等级为C35,初凝时间大于72 h的超缓凝混凝土,很好的满足超缓凝逆作桩的施工工艺要求。不仅满足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对逆作桩用超缓凝混凝土的要求,并总结了该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超缓凝混凝土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缓凝混凝土
逆作桩
外加剂
聚羧酸系减水剂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度空间和SDM的特大城市地震安全韧性动态评估及演化分析
1
作者
刘敬严
郑文文
蔡博渊
向恩娆
游子吟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土木
工程
学院
河北省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
工程
学院
出处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基于三度空间理论的抗震韧性评估”(ZY202403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城市防震减灾韧性评估方法研究”(ZY20220206)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空间理论下城市级联灾害韧性评估与提升研究”(ZC2025161)。
文摘
地震灾害威胁着城市安全韧性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基于三度空间与韧性理念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 Model,SDM)提出多维度、动态化的地震安全评估方法。以特大城市——北京为例,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三度空间模拟结果呈三阶段性变化。情景预测模拟结果表明,2030年后信息驱动是韧性提升的主导方向,政策驱动则在均衡性与可持续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资源优化情景的边际效益递减。因此,需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优化社会治理,精准配置资源,推动特大城市地震安全韧性的提升。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安全韧性
三度空间
系统动力学模型(SDM)
Keywords
seismic disaster
safety resilience
trio spaces
System Dynamics Model(SDM)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形维数的掺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显微结构的研究
2
作者
左彦峰
陶俊旭
张艺劼
韩小华
李崇智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地震
工程
与建筑安全学院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
廊坊市
工程
结构
抗倒塌重点实验室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
工程
学院
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ZY202403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ZY20190101)。
文摘
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掺生物胶等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进行了观察,并进行图像处理和线性回归,得到了各浆体的分形维数,发现:增稠剂会增大新拌水泥浆体内部聚集体的分形维数即聚集体尺寸,增稠剂对提高聚集体尺寸能力的排序为温轮胶>黄原胶>15W HPMC≈10W HPMC≈3W HPMC;掺入增稠剂后聚集体尺寸随时间的增加能力降低,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温轮胶<15W HPMC≈10W HPMC≈3W HPMC<黄原胶;随分形维数即聚集体尺寸的增加,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动性降低,屈服应力增加,在分形维数达到1.75后逐渐趋向于平稳。
关键词
增稠剂
生物胶
新拌水泥浆体
显微结构
分形维数
Keywords
viscosity enhanced agent
biological glue
fresh cement paste
microstructure
fractal dimension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三度空间的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敬严
郑文文
陈佳
赵莉琴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土木
工程
学院
河北省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
石家庄铁道大学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6,201,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220206)
廊坊市科技局课题(2023011045)。
文摘
为科学评价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减少暴雨内涝灾害事故,基于三度空间理念,采用熵权云模型进行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分析。首先从三度空间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出发,结合灾害应急的预防能力、准备能力、响应能力、恢复能力过程属性,构建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分析框架。参考借鉴地铁内涝灾害相关文献,建立了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建立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评价熵权云模型。利用云发生器matlab编程计算应急能力标准云和评价云的云数字特征,生成云滴及应急能力云图。对比评价云图和标准云图,结合贴近度来判定应急能力等级。通过SPSSAU障碍度模型计算,找到应急能力障碍因子。最后,进行实例分析,发现地铁暴雨内涝应急能力因子主要是在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并据此提出相应提升建议。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灾害
应急能力
暴雨内涝
三度空间
云模型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disaster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rainstorm water-logging
trio spaces
cloud model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U231.9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洋
刘翔宇
张学坦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地震
工程
与建筑安全学院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
廊坊市
工程
结构
抗倒塌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9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C3015704)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FZ201102)
河北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24295401Z)。
文摘
为改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过抗震拟静力对比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模式、耗能滞回曲线、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延性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FRP加固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分别提高43.89%、39.27%、30.10%;基于数值模型参数化研究,定量揭示了碳纤维布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提升的贡献,提出了碳纤维加固优化设计思路。该文研究表明,采用CFRP全包加固和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整体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柱端破坏减小,梁端破坏增大,整体破坏模式由柱铰破坏向梁铰破坏转变;同时,不同CFRP加固面积和CFRP之间的间距影响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效果。基于该文成果,条带宽度与间距比值的建议值为1.00~1.25。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Keywords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pseudo-static test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seis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东南农村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与易损性矩阵构建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洋
张学坦
郭迅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
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工程结构多灾害韧性与应急处置技术创新中心
廊坊市
工程
结构
抗倒塌重点实验室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210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8489)。
文摘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东南部地区377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实地勘察,收集了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平立面布置形式、建筑材料、有无抗震构造措施等基本属性信息,统计、归纳了调研区内农村房屋现状,分析了既有建筑现存的抗震隐患;其次,通过建立适用该地区房屋的抗震能力评估标准,计算区域房屋抗震性能指数,对各调查点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初步评价;此外,基于抗震能力评估标准对该地区进行了房屋易损性评估,得出了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窑洞及土木结构的易损性矩阵;最后,结合实际震害经验,从农村房屋设计、施工、加固及增强村民抗震设防意识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对摸清该地区农村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具有参考价值,为农村地区建筑物风险防范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农村建筑
房屋详查
抗震隐患
抗震能力评价
易损性矩阵
Keywords
Rural buildings
Detailed survey of houses
Seismic hazards
Seismic capacity evaluation
Vulnerability matrix
分类号
TU352.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缓凝逆作桩混凝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6
作者
韩小华
左彦峰
杨光
何洪亮
魏英俊
闫杰
机构
北京铁建永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2025年第9期171-178,共8页
文摘
针对“逆作立柱桩”(简称“逆作桩”)混凝土施工风险大,施工工艺易导致钢管柱插入失败的问题,旨在开发设计工作性能、凝结时间、力学性能、耐久性等关键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超缓凝混凝土。依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通过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和超缓凝高效减水剂组分的调整,成功实现了超缓凝混凝土工作性和稳定性、坍落度保留及超长的凝结时间的协同,成功制备了强度等级为C35,初凝时间大于72 h的超缓凝混凝土,很好的满足超缓凝逆作桩的施工工艺要求。不仅满足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对逆作桩用超缓凝混凝土的要求,并总结了该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超缓凝混凝土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超缓凝混凝土
逆作桩
外加剂
聚羧酸系减水剂
配合比
Keywords
ultra-retarding concrete
reverse piles
admixture
superplasticizer
mix design
分类号
TU528.7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三度空间和SDM的特大城市地震安全韧性动态评估及演化分析
刘敬严
郑文文
蔡博渊
向恩娆
游子吟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分形维数的掺增稠剂新拌水泥浆体显微结构的研究
左彦峰
陶俊旭
张艺劼
韩小华
李崇智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向三度空间的地铁车站暴雨内涝应急能力评价
刘敬严
郑文文
陈佳
赵莉琴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周洋
刘翔宇
张学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晋东南农村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与易损性矩阵构建
周洋
张学坦
郭迅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超缓凝逆作桩混凝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韩小华
左彦峰
杨光
何洪亮
魏英俊
闫杰
《混凝土》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