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IStD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3 位作者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刘振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以玉米淀粉(St)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PI)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接枝单体,两步法合成了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基絮凝剂IStD。测试了投药量、pH、高岭土质量分数、絮凝温度和絮凝时间对IStD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玉米淀粉(St)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PI)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接枝单体,两步法合成了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基絮凝剂IStD。测试了投药量、pH、高岭土质量分数、絮凝温度和絮凝时间对IStD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岭土质量分数为2%,投药质量浓度为14 mg/L,pH=7,絮凝温度为25℃,絮凝时间为1 h时,上清液的透光率可达91.7%。通过观察投药前后水体中高岭土颗粒的分散状态,初步探讨了IStD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在絮凝过程中,同时存在电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以电中和作用为主。当IStD和CPAM复配用于处理生活废水时,透光率和COD去除率都能达到90%以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淀粉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3 位作者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刘振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166,共6页
以交联淀粉和MgSO_(4)·7H_(2)O为原料,NaOH为碱化剂,制备了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IStMg(OH)_(2),采用FTIR、SEM、EDS、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去除,考察了IStMg(OH)_(2)投加量、pH、Cu^(2+...
以交联淀粉和MgSO_(4)·7H_(2)O为原料,NaOH为碱化剂,制备了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IStMg(OH)_(2),采用FTIR、SEM、EDS、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去除,考察了IStMg(OH)_(2)投加量、pH、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ISt-Mg(OH)_(2)吸附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质量浓度为20mg/L,pH=5.32,ISt-Mg(OH)_(2)投加量为300 mg/L,吸附温度为25℃时,Cu^(2+)的去除率可达91.7%。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ISt-Mg(OH)_(2)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umir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在25℃时,拟合饱和吸附量为82.78 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将IStMg(OH)_(2)应用于处理Cu^(2+)质量浓度15.20 mg/L、pH=5.45的电镀废水时,在其投加量为100 mg/L时,Cu^(2+)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氢氧化镁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IStD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刘振法
机构
河北省
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河北省工业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
桑沃特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71201D)
河北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3A09)。
文摘
以玉米淀粉(St)为原料,环氧氯丙烷(EPI)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接枝单体,两步法合成了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基絮凝剂IStD。测试了投药量、pH、高岭土质量分数、絮凝温度和絮凝时间对IStD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岭土质量分数为2%,投药质量浓度为14 mg/L,pH=7,絮凝温度为25℃,絮凝时间为1 h时,上清液的透光率可达91.7%。通过观察投药前后水体中高岭土颗粒的分散状态,初步探讨了IStD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在絮凝过程中,同时存在电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以电中和作用为主。当IStD和CPAM复配用于处理生活废水时,透光率和COD去除率都能达到90%以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改性淀粉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絮凝
Keywords
modified starch
(2-methacryloyloxyeth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flocculation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海花
高玉华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刘振法
机构
河北省
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河北省工业节水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
桑沃特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166,共6页
基金
河北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2706,23A09)。
文摘
以交联淀粉和MgSO_(4)·7H_(2)O为原料,NaOH为碱化剂,制备了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IStMg(OH)_(2),采用FTIR、SEM、EDS、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模拟废水中Cu^(2+)的吸附去除,考察了IStMg(OH)_(2)投加量、pH、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ISt-Mg(OH)_(2)吸附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质量浓度为20mg/L,pH=5.32,ISt-Mg(OH)_(2)投加量为300 mg/L,吸附温度为25℃时,Cu^(2+)的去除率可达91.7%。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ISt-Mg(OH)_(2)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umir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在25℃时,拟合饱和吸附量为82.78 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将IStMg(OH)_(2)应用于处理Cu^(2+)质量浓度15.20 mg/L、pH=5.45的电镀废水时,在其投加量为100 mg/L时,Cu^(2+)去除率可达90%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交联淀粉
氢氧化镁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吸附机理
Keywords
cross-linked starch
magnesium hydroxide
heavy mental ions
adsorption
adsorp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Q42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接枝交联双重改性淀粉IStD絮凝性能研究
李海花
高玉华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刘振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交联淀粉负载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
李海花
高玉华
郑玉轩
李娜
张利辉
刘振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