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低成本实验室用斑马鱼饲养繁育设备 被引量:2
1
作者 谢英 梁卫华 +2 位作者 王冀 刘超 刘树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972-3977,共6页
研制一套成本低廉、操作维护简单且水质水温稳定的适合实验室长期使用的斑马鱼饲养繁育设备。聚碳酸酯小鼠饲养盒改造为独立饲养单元。屏蔽式循环水泵、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管件连接构成循环水路。"M"型生物过滤箱、膜式微孔... 研制一套成本低廉、操作维护简单且水质水温稳定的适合实验室长期使用的斑马鱼饲养繁育设备。聚碳酸酯小鼠饲养盒改造为独立饲养单元。屏蔽式循环水泵、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管件连接构成循环水路。"M"型生物过滤箱、膜式微孔过滤器、紫外杀菌灯进行养殖水净化。恒温电加热棒、光周期控制器、浮阀式自动补水器等构成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独立饲养单元内水温水质符合使斑马鱼保持最佳健康状态的水质标准。该设备已无故障稳定运行一年,现饲有成年斑马鱼700尾,繁育幼鱼1 530尾,每天至少提供满足实验需求的鱼卵1 500枚。该设备制造及运行、维护成本低,能够为斑马鱼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适合中小型实验室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饲养 繁育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DNA快速少量提取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福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2,共2页
PCR技术应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检测,方法简单、省时。但是,真菌的DNA提取较为困难。本文推荐一种既简单又经济快速的提取皮肤真菌DNA的方法,并能成功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质量检测研究。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皮肤病原真菌 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四种病原体多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祝岩波 徐增年 +6 位作者 魏世锦 郑龙 尤红煜 孟钰榕 刘福英 梁晓亮 王俊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84,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基因设计出特异性引物;经过多重PCR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多重PCR体系。应用该PCR体系检测人工感...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基因设计出特异性引物;经过多重PCR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建立多重PCR体系。应用该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样本和实验动物的气管分泌物,并与传统方法做对比。结果多重PCR扩增出多杀巴氏杆菌(356 bp)、支气管鲍特杆菌(237 bp)、支原体(266 bp)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42 bp)的目的条带。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性为10 pg,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敏感性为1 pg,特异性检测未从其他病原菌中检测出目的条带。应用建立的多重PCR体系检测人工感染样本的不同组合,45只实验动物气管检测出15只多杀巴氏杆菌阳性,9只肺支原体阳性,但传统培养方法和血清学方法未检测出阳性标本。结论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对多杀巴氏杆菌、支气管鲍特杆菌、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杆菌4种实验动物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巴氏杆菌 支气管鲍特杆菌 支原体 肺炎克雷伯杆菌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补骨脂素对大鼠成骨细胞生物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红莲 郑龙 +2 位作者 边艳珠 张军芳 王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27-930,共4页
为探讨甲氧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用改良的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成骨细胞体系中以不同浓度加入甲氧补骨脂素,MTT法检测加药后不同时间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对硝基苯二钠基... 为探讨甲氧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用改良的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成骨细胞体系中以不同浓度加入甲氧补骨脂素,MTT法检测加药后不同时间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对硝基苯二钠基质动力学法(PNPP)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用改良的Lowry法测蛋白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骨钙素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氧补骨脂素组在24 h和36 h时促进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更明显;在24、48 h和72 h时均能提高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和骨钙素(BGP)的分泌。甲氧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骨钙素 甲氧补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J和Wistar大鼠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郑龙 连伟光 +5 位作者 李建辉 张焕铃 王俊霞 刘军须 蔡月花 刘福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3-146,F0004,共5页
目的建立近交系HFJ大鼠和封闭群Wistar大鼠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及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雄性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喂养高脂饮食,正常组喂养普通饮食,两组脂肪分别占摄入能量的44.2%和19.2%,共饲... 目的建立近交系HFJ大鼠和封闭群Wistar大鼠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及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雄性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喂养高脂饮食,正常组喂养普通饮食,两组脂肪分别占摄入能量的44.2%和19.2%,共饲养12周。每周称体质量,测定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ALT、AST、HDLC、LDLC和血胰岛素水平。实验期末处死动物摘取肝脏并称质量,计算肝指数;鼠肝脏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评估肝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情况。结果镜下可见,HFJ和Wistar大鼠模型组肝细胞均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小叶内可见炎症细胞浸润,HFJ比Wistar脂肪变性较重,对照组肝脏均未见异常。两种动物的模型组ALT、AST、肝指数、HOMA-IR指数均显著高于其正常组,HFJ和Wistar种系间各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HFJ大鼠模型组体重和正常组体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Wistar大鼠模型组体重与正常组体重间无显著差异(P>0.05);HFJ大鼠TG和TC含量均显著高于Wistar大鼠。结论通过高脂饮食喂养成功建立了HFJ大鼠和Wistar大鼠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疾病动物模型,与Wistar大鼠比较,HFJ大鼠具有自发性高血脂特征,造模更易成功,可为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研究、防治高血脂药物筛选提供一种新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HFJ大鼠 封闭群Wistar大鼠 胰岛素抵抗 脂肪肝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巨英超 吴建华 +1 位作者 任曙光 张焕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9,共4页
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由、暗箱、气体麻醉系统和操作分析软件组成。利用生物发光或荧光技术,在体内形成生物光源,利用灵敏的CCD拍摄成像,再通过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与测量,从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基因的表达,药物作用机理... 小动物活体可见光成像系统由、暗箱、气体麻醉系统和操作分析软件组成。利用生物发光或荧光技术,在体内形成生物光源,利用灵敏的CCD拍摄成像,再通过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与测量,从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基因的表达,药物作用机理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针对德国的Berthold(伯托)、美国的Caliper(Xenogen精诺真)、Kodak(柯达)、CRI和国产的中科恺盛几个常用机型,从几个方面总结出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可见光成像 生物发光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骨转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福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4,共4页
骨转移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肺癌等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骨转移动物模型是研究骨转移发生机制及评价治疗策略的重要工具。现对骨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 骨转移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类动物模型在三种人类高致病性冠状病毒传染病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8
作者 杨宛莹 翟悦怡 +1 位作者 隗和儒 谢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8-274,共7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和COVID-19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且都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会引发严重的公...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和COVID-19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且都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会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SARS-CoV、MERS-CoV以及SARS-CoV-2同属冠状病毒属,虽然SARS和MERS无新发病例或新发病例少,但仍可为COVID-19研究提供参考。啮齿类动物是最常见的实验动物,也最常用于人类疾病模型构建。本文将就啮齿类动物模型在SARS、MERS和COVID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助力科研工作者合理选择动物模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类动物模型 SARS MERS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豆豉炮制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牛丽颖 石素琴 +2 位作者 刘敏彦 王芳 王鑫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72-1376,共5页
目的:优化淡豆豉的炮制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淡豆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异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桑叶和青蒿用量比例、药汁拌入大豆时的相对密度、蒸煮时间、发酵温度... 目的:优化淡豆豉的炮制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淡豆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异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桑叶和青蒿用量比例、药汁拌入大豆时的相对密度、蒸煮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再闷时间和略蒸时间;采用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桑叶和青蒿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从而规范淡豆豉的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取桑叶90g、青蒿100g,加入约生药量18倍水煎煮3次,每次1h,药液相对密度为1.10~1.12g/cm3,拌入1kg大豆中,蒸煮1.5h,发酵温度为(30±2)℃,发酵6~8d。结论:优化的炮制工艺适合淡豆豉的炮制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炮制工艺 桑叶 青蒿 异黄酮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豆豉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微细结构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牛丽颖 王鑫国 +2 位作者 任艳青 刘姣 李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淡豆豉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评价其对骨微细结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切除6月龄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连续12周给予淡豆豉提取物进行干预,各组动物于处死前16 d和前3 ... 目的:通过观察淡豆豉提取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评价其对骨微细结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切除6月龄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连续12周给予淡豆豉提取物进行干预,各组动物于处死前16 d和前3 d腹腔注射盐酸四环素对骨进行荧光标记,末次给药后取各组大鼠左侧胫骨,制作不脱钙骨切片及甲苯胺蓝染色骨切片,采用Leica Qwin图象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结果:与去卵巢模型组比较,淡豆豉提取物各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去卵巢大鼠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P<0.05或P<0.01);不同程度地降低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活性生成表面百分比(AFS%)、骨小梁矿化率(MAR)、骨小梁骨生成率(BFR)、类骨质平均宽度(OSW)、骨皮质矿化率(mAR)。结论:淡豆豉提取物能纠正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异常,改善骨的微细结构,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提取物 去卵巢大鼠 骨微细结构 骨形态计量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姣 田义龙 +3 位作者 李琛 窦玉红 牛丽颖 王鑫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7-348,361,共3页
目的:观察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IR大鼠模型,8周后测定糖耐量(GTT),留取空腹血清测定血糖(FPG)、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GHb),... 目的:观察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IR大鼠模型,8周后测定糖耐量(GTT),留取空腹血清测定血糖(FPG)、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GHb),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能明显改善IR大鼠GTT,明显降低FPG,FINS和GHb,显著增加ISI。结论: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对大鼠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敏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玲非 刘敏彦 +3 位作者 潘会敏 师哲 王鑫国 牛丽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比较白芍总苷(TGP)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和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异同,为临床制定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以HPLC法测定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给予3个剂量白芍总苷后15、30、60、90... 目的比较白芍总苷(TGP)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和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异同,为临床制定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以HPLC法测定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给予3个剂量白芍总苷后15、30、60、90、120、150、180、240、360、480、720min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 11.5软件分析各组各剂量间药动学参数异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内白芍总苷的Cmax、AUC0-t和AUC0-∞明显增大,Tmax明显提前,T12明显延长;各剂量间白芍总苷Tmax和T21没有差异,剂量与Cmax、AUC0-t和AUC0-∞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肝损伤大鼠对TGP的吸收速度较正常大鼠快,吸收量较大,消除较慢,提示临床要针对不同的机体状态,设计合理安全的剂量,以免给药量过大引起蓄积和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药代动力学 肝损伤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交系HFJ大鼠的培育及其部分表型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蔡月花 刘福英 +2 位作者 王莉 王瑜 刘军须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并观察其部分表型特征。方法以一对Wistar大鼠为基代,通过全同胞近亲交配方式,采用选优法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采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进行遗传质量检测;观察比较其部分表型特征。结果HFJ种... 目的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并观察其部分表型特征。方法以一对Wistar大鼠为基代,通过全同胞近亲交配方式,采用选优法培育高繁殖力近交系HFJ大鼠。采用生化标记法、皮肤移植实验进行遗传质量检测;观察比较其部分表型特征。结果HFJ种群符合近交系标准;其窝产仔数、离乳率、胎次间隔显著高于Wistar大鼠;HFJ大鼠12周龄后生长缓慢,体重低于同龄Wistar大鼠;HFJ大鼠部分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与Wistar大鼠有显著差异。结论HFJ大鼠繁殖力强,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近交系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力 近交系 大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pAFP-P53-EGFP质粒诱导AFP阳性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焕铃 王俊霞 +4 位作者 尤红煜 刘健敏 郑龙 连伟光 刘福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观察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载体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靶向致凋亡作用。方法:将AFP启动子、沉默子和远端增强子Ⅲ组合为1.2 kb的AFP基因调控序列,构建pAFP-EGFP载体,分别转染人肝癌HepG2(AFP阳性)、人肝癌SMMC7721(AFP阴性)和人宫颈癌H... 目的:观察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载体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靶向致凋亡作用。方法:将AFP启动子、沉默子和远端增强子Ⅲ组合为1.2 kb的AFP基因调控序列,构建pAFP-EGFP载体,分别转染人肝癌HepG2(AFP阳性)、人肝癌SMMC7721(AFP阴性)和人宫颈癌HeLa(AFP阴性)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引入P53基因片段,构建pAFP-P53-EGFP重组质粒,转染HepG2、SMMC7721和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成功构建了pAFP-EGFP和pAFP-P53-EGFP重组质粒。pAFP-EGFP转染后,AFP阳性的HepG2细胞中EGFP荧光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FP阴性的SMMC7721和HeLa细胞。pAFP-P53-EGFP转染后,HepG2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SMMC7721和HeLa细胞;HepG2细胞的G1期细胞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MMC7721和HeLa细胞[(66.7±0.25)%vs(50.5±0.18)%,(51.0±0.20)%,P<0.05;(2.65±0.08)%vs(0.42±0.03)%,(0.39±0.02)%,P<0.05],但S期细胞明显低于转染后SMMC7721和HeLa细胞[(20.1±0.22)%vs(29.8±0.18)%,(37.8±0.21)%,P<0.05]。结论: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pAFP-P53-EGFP载体可专一性地作用于AFP阳性肝癌细胞,引起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基因 肝癌细胞 表达调控 P53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力 刘超 +3 位作者 周昕 谢英 刘树锋 徐增年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索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在斑马鱼体内应用策略与技术路线,构建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为条件型功能基因研究及组织特异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构建肝脏特异启动子fabp10启动rt... 目的探索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在斑马鱼体内应用策略与技术路线,构建四环素诱导肝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斑马鱼,为条件型功能基因研究及组织特异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构建肝脏特异启动子fabp10启动rt TA蛋白表达的重组质粒pfabp10-rt TA,联合p TRE-Tight-BI-Ac GFP1质粒转染He La细胞后给予doxycycline诱导,Western blot法验证;pfabp10-rt TA联合p TRE-Tight-BI-Ac GFP1质粒注射斑马鱼1-细胞期受精卵后,30μg/m L doxycycline诱导,荧光筛选稳定整合个体。结果共转染pfabp10-rt TA与p TRE-Tight-BI-Ac GFP1的He La细胞经1μg/m L浓度doxycycline诱导培养液诱导,GFP表达量显著高于不加doxycycline培养液对照组;筛选获得的稳定整合斑马鱼幼鱼,在浓度为30μg/m L doxycycline条件下,肝脏明显有绿色荧光表达,对照组幼鱼肝脏位置未有明显绿色荧光。结论 Tet-On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可用于建立四环素调控斑马鱼肝脏特异表达外源基因;利用该技术可建立诱导肝脏表达GFP建立转基因斑马鱼品系,为建立条件型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探索肝脏器官发生发育等研究提供良好的模式动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四环素诱导系统 肝脏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J大鼠与Wistar大鼠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模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连伟光 郑龙 +4 位作者 尤红煜 刘健敏 张东明 刘福英 王俊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8-594,共7页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和免疫损伤结合的方法,建立HFJ近交系大鼠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HFJ近交系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喂,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和免疫损伤结合的方法,建立HFJ近交系大鼠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HFJ近交系和Wistar封闭群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喂,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并采用牛血清白蛋白(40mg/kg)和卵清白蛋白(2.5mg/kg)进行免疫损伤,并辅以维生素D3(25万U/kg)灌胃,饲养90d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液生化指标、观察病理变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情况。结果 (1)HFJ和Wistar大鼠正常组相比较,前者TG、TC和LDL-C水平高于后者(P<0.05),HFJ大鼠模型组LDL-C含量明显高于Wistar大鼠(P<0.05);(2)心肌损伤指标,HFJ和Wistar大鼠模型组均较正常组心肌激酶(CK)、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升高;(3)HE染色发现与Wistar大鼠模型组相比,HFJ近交系大鼠斑块形成更为明显,明显处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Ⅲ期,可见纤维帽形成,纤维帽下具有典型的胆固醇结晶裂隙和泡沫细胞,中层平滑肌排列紊乱;(4)免疫组化法测定主动脉弓VEGF蛋白的表达,HFJ大鼠模型组较Wistar大鼠表达升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HFJ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动物模型,与Wistar大鼠相比HFJ大鼠模型特点更为显著,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提供一新的实验动物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免疫损伤 HFJ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豆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iNOS,eNOS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姣 田义龙 +3 位作者 王益红 窦玉红 牛丽颖 王鑫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为观察淡豆豉提取物对NO/NOS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56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计算胰岛素敏... 为观察淡豆豉提取物对NO/NOS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56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放免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水平,RT-PCR法检测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显示:淡豆豉提取物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FBG、FIN、TNF-α、NO水平,显著提高ISI,显著降低iNOS mRNA表达,对eNOS mRNA表达则无明显影响。淡豆豉提取物可影响2型糖尿病大鼠NO/NOS系统,并可能通过此途径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提取物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在正常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玲非 李向军 +3 位作者 王玉峰 刘敏彦 王鑫国 牛丽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0-1046,共7页
探讨白芍总苷在正常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为预测其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正常大鼠按2.82 g/kg灌胃给予TGP药液后1、3、6 h取心、肝、脾、肺、肾、胃、小肠、大肠等组织,各组织匀浆后,将匀浆液制成冻干粉,HPLC法测定冻干粉中... 探讨白芍总苷在正常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为预测其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正常大鼠按2.82 g/kg灌胃给予TGP药液后1、3、6 h取心、肝、脾、肺、肾、胃、小肠、大肠等组织,各组织匀浆后,将匀浆液制成冻干粉,HPLC法测定冻干粉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浓度,计算各组织中两者浓度。结果显示1 h各组织中均能测到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3 h除胃和小肠外,其他各组织中两者浓度均达到最大值,小肠、胃、大肠及肾、脾、肝中浓度较高,6 h小肠、大肠、胃中浓度较高,其他各组织中浓度较低。说明灌胃TGP后组织分布迅速且广泛,胃、小肠、大肠及肾、脾、肝是主要分布器官,容易在胃肠蓄积,其他组织中蓄积较少,为进一步研究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提供了指导,同时为白芍归经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组织分布 冻干粉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耿丹丹 赵博 王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63-1567,共5页
为研究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原代培养新生大鼠颅骨细胞,利用MTT法、微量酶标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q PCR等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mRNA(C... 为研究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原代培养新生大鼠颅骨细胞,利用MTT法、微量酶标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q PCR等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佛手柑内酯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mRNA(CollagenⅠ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佛手柑内酯作用于细胞24、48、72 h均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作用48、72 h均能促进ALP、BGP、CollagenⅠmRNA表达(P<0.05)。表明佛手柑内酯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佛手柑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ORF2不同片段对报告基因表达产生不同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段肖翠 靳霞 +4 位作者 谢英 焦宁 刘静 王晓燕 吕占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6,共7页
长散布重复序列-1(Line-1,LI)是重要的人类基因组成分,完整的LI有6kb,在基因组中存在的L,多数是不完整序列,有必要研究LI片段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PCR扩增LI第二读码框(LI-ORF2)不同位置的280bp片段,共7段,同向8串联按正... 长散布重复序列-1(Line-1,LI)是重要的人类基因组成分,完整的LI有6kb,在基因组中存在的L,多数是不完整序列,有必要研究LI片段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PCR扩增LI第二读码框(LI-ORF2)不同位置的280bp片段,共7段,同向8串联按正、反方向分别插入pEGFP质粒GFP基因下游,观察插入序列对GFP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构建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经荧光显微镜和Northern检测,不同片段对转录量和终止影响不同。7个片段正序对GFP报告基因的抑制均高于其反序,在正序串联表达载体p280—1*8和p280—9*8的GFP基因转录量超过其他280正序插入片段,在反序串联表达载体p280—1*8as和p280.9*8as的G即基因转录量超过其他280反序片段。280.1。8、280—9*8、280—1*8as和280—9*8as属于转录终止性序列。Alu在基因组的多数区段与L,分布呈反比,Alu正、反序均对GFP表达有抑制作用,但反序抑制作用高于正序,Alu正序属于转录延伸性序列。280bp片段反序插入的所有质粒荧光阳性细胞均高于正序插入质粒。经碱基分析,L1-ORF2各段均存在A碱基含量多,T碱基含量少的现象,这可能是其正、反序对基因表达影响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 ALU PEGFP-C1 ORF2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