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翁海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0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选择同期进行产检分娩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高血压... 目的探讨引起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选择同期进行产检分娩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孕产次、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生活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居住地、户籍、血钙浓度、产检情况、孕期负性情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妊娠年龄大(OR=4.22,95%CI:2.78~28.45)、孕期体重指数高(OR=3.97,95%CI:1.98~29.25)、孕期负性情绪(OR=3.56,95%CI:2.01~31.68)、未定期产前检查(OR=3.08,95%CI:1.98~26.27)、农村孕妇(OR=2.89,95%CI:1.65~24.40)。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选择适育年龄孕育、提高产前检查依从性、实施心理支持、加强体重控制、普及农村产前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干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尚秀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5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干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在本院分娩孕产妇共40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产前检查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下列干预措施:做好... 目的探讨实施干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在本院分娩孕产妇共40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产前检查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下列干预措施:做好产前宣教、产后母乳喂养护理及指导、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实行产后随访。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良好90.0%(180/200)、正确掌握母乳喂养技术95.0%(190/200)、母乳喂养率87.5%(175/200)与对照组的55.0%(110/200)、正确掌握母乳喂养技术60.0%(120/200)、母乳喂养率65.0%(130/20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形式多样的母乳喂养干预措施可增强孕妇的母乳喂养的信心,正确掌握母乳喂养技术、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干预措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CRP及PA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3
作者 游盛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42-43,共2页
目的: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CRP及P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的轻重将这些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每组各30例患者。在三组患者受伤后的... 目的: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CRP及P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的轻重将这些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每组各30例患者。在三组患者受伤后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分别采集其静脉血,应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前白蛋白(PA)的指标,并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在发病后第3d,三组患者的CRP值均达到最高峰,此后其CRP值逐渐下降,其中重度组患者的CRP值下降的速度最慢。与轻度组患者相比,中度组患者在伤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其CRP值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中度组患者相比,重度组患者在伤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其CRP值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三组患者的CRP值随着其伤情的加重而增高。在发病后的第3d,中度组患者和重度组患者的PA值低于轻度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发病后第7d,重度组患者的PA值低于轻度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在伤后第7d恢复较好的患者相比,在伤后第7d恢复欠佳的患者血清CRP及PA的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伤后的其他时间点,恢复较好的患者与恢复欠佳的患者血清CRP及PA的含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CRP及PA检测可准确诊断其病情,判定其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C反应蛋白 前蛋白 血清CRP P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hs-CRP及T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李竟楠 游盛军 +2 位作者 郭帅 李信 杨文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7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hs-CRP(高敏-C反应蛋白)及TC(总胆固醇)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hs-CRP(高敏-C反应蛋白)及TC(总胆固醇)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发生轻度颅脑损伤的36例患者设为轻度损伤组,将发生中度颅脑损伤的46例患者设为中度损伤组,将发生重度颅脑损伤的26例患者设为重度损伤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我们对这些受检者均进行血清hs-CRP及TC水平的检测,并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结束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损伤组及轻度损伤组的患者,中度损伤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轻度损伤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血清TC的水平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中度损伤组及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超敏-C反应蛋白 总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