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M_S4.3级地震震害调查及地震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歧焱 孟立朋 +4 位作者 彭远黔 王晓山 李冬圣 姜佳宁 李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3-360,共8页
总结了张家口涿鹿县MS4.3级地震应急调查工作,了解到震区一带的震感现象和地震影响的分布情况。依据《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以《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为烈度评定标准以及其对现场实地调查的要求,确定了此次地震... 总结了张家口涿鹿县MS4.3级地震应急调查工作,了解到震区一带的震感现象和地震影响的分布情况。依据《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以《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为烈度评定标准以及其对现场实地调查的要求,确定了此次地震震中区一带的地震影响烈度为Ⅴ度,并圈定了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区域。同时,依据震源机制解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了此次地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调查 涿鹿地震 地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 被引量:25
2
作者 任佳 陈华静 +3 位作者 王松 蒋翠荣 杨耀文 王长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80,共8页
用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激发的0S6~0S32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 用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激发的0S6~0S32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7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3%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可以从垂直摆倾斜仪和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资料中提取汶川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信息,这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仪器观测方法。用数字化地倾斜观测资料研究地球自由振荡问题或许有着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摆倾斜仪 水管倾斜仪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被引量:37
3
作者 郑通彦 冯蔚 郑毅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8,共7页
列出了2014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目录,结合2014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列举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总结了2014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性。最后列举了自上世... 列出了2014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目录,结合2014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列举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总结了2014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性。最后列举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年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灾害 评估 20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震源区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曰风 刁桂苓 +3 位作者 张秀萍 张彦清 朱振兴 马利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利用垂直向的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计算方法,计算了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余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对永胜6.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应力场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垂直向的Pg和Sg波的最大振幅比计算方法,计算了2001年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通过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余震序列的震中分布,对永胜6.0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应力场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所得发震断层为NWW向直立右旋走滑断层,与美国哈佛大学的主震CMT解的节面一致,也与余震分布一致,证明结果比较可靠;(2)震区主压应力场方向为NNW—SSE,与其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NNW向)一致,表明余震的应力场主要受主震震源应力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序列 震源机制 区域构造应力场 震源区应力场 云南永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水位仪观测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 被引量:17
5
作者 任佳 陈华静 +4 位作者 蒋翠荣 王松 温超 杨耀文 王长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338,共6页
利用LN-3型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检测到2S1、1S2、1S3、2S5和2S6等5个谐频球型振荡,同时记录... 利用LN-3型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检测到2S1、1S2、1S3、2S5和2S6等5个谐频球型振荡,同时记录到一些明显的振型的谱线分裂现象。用水位观测资料提取了0S3、0S4和2S1等3个振型的谱线分裂周期,虽然3个振型均只得到2个单峰,但地球自由振荡谱线分裂现象的检测为研究地球的深内部结构提供了新的、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用数字化水位仪的观测资料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水位仪 苏门答腊9.0级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被引量:36
6
作者 郑通彦 郑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7,共10页
列出了2011年中国境内5.0级以上地震目录,总结了当年我国大陆地区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基础数据信息和灾害信息,结合该年度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归纳了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 列出了2011年中国境内5.0级以上地震目录,总结了当年我国大陆地区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基础数据信息和灾害信息,结合该年度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事件发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的地震灾害评估资料,总结、归纳了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出了1990年以来我国大陆地震灾害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灾害 评估 20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述评 被引量:25
7
作者 郑通彦 郑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在列出2012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有关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结论,论述了历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结果和特点,总结了2012年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并与1990年以来地震灾... 在列出2012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有关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结论,论述了历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结果和特点,总结了2012年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并与1990年以来地震灾害的数据进行了简单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灾害 损失 20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 被引量:35
8
作者 郑通彦 郑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9-246,共8页
列出了2013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的目录,总结了这些地震事件的相关资料和震害信息。结合2013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列举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总结... 列出了2013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的目录,总结了这些地震事件的相关资料和震害信息。结合2013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列举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总结了2013年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举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年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数据,并作了简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灾害 2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应急桌面演练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通彦 郑毅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3期533-539,共7页
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是一种检验政府、各单位和基层组织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桌面演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桌面演练的实战经验和地方地震部门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总结出桌面演练... 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是一种检验政府、各单位和基层组织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桌面演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桌面演练的实战经验和地方地震部门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总结出桌面演练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桌面演练的关键环节,对桌面演练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分析了桌面演练的效果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桌面演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阳台水管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娜 刘冰冰 +3 位作者 杨耀文 蒋翠荣 范金梅 任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41-44,58,共5页
基于双阳台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1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 基于双阳台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1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3、0S4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3%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同时还检测到了5个谐频球型振荡和8个环型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管倾斜仪 固体潮 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宜昌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曲 任佳 +2 位作者 樊春燕 成娜 张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74-77,共4页
用宜昌台DZW微伽重力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重力潮汐和气压改正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 用宜昌台DZW微伽重力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重力潮汐和气压改正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3、0S4、0S5、0S6、0S10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2%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苏门答腊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PR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4井气汞观测井口装置设计及其气汞固体潮汐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任佳 张凤秋 +2 位作者 王长江 张纳莉 马利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0-333,共4页
对河北省怀来县城东南怀4井气汞观测的井口装置进行了介绍,并利用2004年10月怀4井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了气汞潮的半日波和日波。将其分别与重力理论固体潮的半日波和日波比较,认为它们形态一致,相位吻合。怀4井井... 对河北省怀来县城东南怀4井气汞观测的井口装置进行了介绍,并利用2004年10月怀4井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了气汞潮的半日波和日波。将其分别与重力理论固体潮的半日波和日波比较,认为它们形态一致,相位吻合。怀4井井口装置的设计可为今后水文地质井的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汞 固体潮 小波分析 怀4井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研制和观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佳 张晓刚 +5 位作者 王长江 邢杰 樊春燕 符泽宇 王妍 李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539,554,共4页
介绍了新型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通过其在赤城地震台、后郝窑水化观测站和阳原地震台试验观测,证明了二氧化碳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在二氧化碳断层气和溶解气测量方面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 介绍了新型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通过其在赤城地震台、后郝窑水化观测站和阳原地震台试验观测,证明了二氧化碳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在二氧化碳断层气和溶解气测量方面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不仅可用于台站断层逸出气、地下水溶解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观测,在改变供电模式和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可望在无人职守的二氧化碳观测台阵和活动断层探测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观测仪 红外气体传感技术 断层气 溶解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云南水管仪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跃文 秦嘉政 +6 位作者 任佳 杨星 杨玲英 蒋翠荣 袁曲 李丽红 和玉权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利用云南省数字化水管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4~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照了PREM模型的理论计... 利用云南省数字化水管仪的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4~0S30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照了PREM模型的理论计算周期,发现水管仪观测与这三者符合得非常好,除0S4振型的观测周期和周期1、周期2、周期3的相对误差均大于0.3%外,其余的差别在3‰以下。研究表明,利用数字化水管仪观测资料的确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这就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管仪 苏门答腊9.0级大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伸缩仪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跃文 任佳 +3 位作者 杨星 杨玲英 和玉权 李丽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78-80,88,共4页
运用云南省云龙地震台和山东省泰安地震台伸缩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地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激发的。S3~0S26基频球形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 运用云南省云龙地震台和山东省泰安地震台伸缩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地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激发的。S3~0S26基频球形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基本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仪 苏门答腊9.0级地震 PREM模型 自由振荡 球形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4井数字气汞固体潮响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佳 黄辅琼 +1 位作者 王长江 宋晓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3,共5页
数字化地下水气汞动态观测中,发现怀4井气汞有明显的固体潮潮汐效应。介绍了怀4井井口装置的两个关键环节的设计;对2004年10月份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到了气汞固体潮半日波和周日波;并使用Ven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200... 数字化地下水气汞动态观测中,发现怀4井气汞有明显的固体潮潮汐效应。介绍了怀4井井口装置的两个关键环节的设计;对2004年10月份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到了气汞固体潮半日波和周日波;并使用Ven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2004年度观测资料进行计算,获得了有一定信度的潮汐响应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汞 固体潮 小波分析 调和分析 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本溪自流井水温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翠荣 任佳 +4 位作者 陈华静 王松 杨耀文 温超 王长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用本溪自流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采用直接计算功率谱密度的方式对印尼苏门答腊9.0级大地震激发的球型自由振荡进行了提取,准确检测到了0S2~0S9低频基型球型振荡,并且还检测到了2个谐频球型振荡:1S2、1S3。用该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提... 用本溪自流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采用直接计算功率谱密度的方式对印尼苏门答腊9.0级大地震激发的球型自由振荡进行了提取,准确检测到了0S2~0S9低频基型球型振荡,并且还检测到了2个谐频球型振荡:1S2、1S3。用该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提取了0S2、0S3、0S4共3个振型的分裂,虽然3个振型均只得到2个单峰,但地球自由振荡谱线分裂现象的检测为研究地球的深内部结构提供了新的、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用本溪自流井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可以提取到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振荡,这就为地球自由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苏门答腊9.0级大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 球型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VS型垂直摆倾斜仪调零频次的技术措施分析
18
作者 张晓刚 马栋 +3 位作者 马广庆 牛露 王曰风 邢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70-174,共5页
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从2003年安装运行至2011年,9年未进行调零操作,仪器调零频次远低于其他台站。采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对垂直摆倾斜仪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认为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工作状态较其他台站同类仪器稳定。通过对张家口... 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从2003年安装运行至2011年,9年未进行调零操作,仪器调零频次远低于其他台站。采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对垂直摆倾斜仪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认为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工作状态较其他台站同类仪器稳定。通过对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减少调零频次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认为在形变观测中采取洞室保温防潮、增加信号输出防雷、减小仪器摆体底脚高差、在放底脚垫块处进行整平抛光、仪器摆体安装在洞室中部等措施,可以减少仪器的零点漂移,保持仪器工作状态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型垂直摆倾斜仪 极差 零漂 调零 半月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