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平原馆陶组地热流体水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徐一鸣 李傲宇 +4 位作者 程立群 杜立新 张艳帅 郝文辉 刘亮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9-439,共11页
冀东平原新近系馆陶组热储为碎屑岩类孔隙型层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优越。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该地热资源,本文对冀东平原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所采集的16个馆陶组地热水样开展了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冀东平原馆陶组地... 冀东平原新近系馆陶组热储为碎屑岩类孔隙型层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优越。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该地热资源,本文对冀东平原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所采集的16个馆陶组地热水样开展了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冀东平原馆陶组地热水pH值范围7.78~8.62、矿化度722.3~2619 mg/L、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_(3)·SO_(4)-Na、HCO_(3)·Cl-Na、SO_(4)·Cl-Na型;热水中F^(-)、SiO_(2)、溶解性总固体、锶、锌、溴、碘、铁、锰、偏硼酸等含量较高,但与西藏羊八井和搭格架相比,地热水中一些与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元素(如F、B、As、Li等)含量要低得多。H-O同位素特征显示,地热水中δD值为-71‰~-73‰,δ^(18)O值为-7.6‰~-9.8‰,地热水补给高程800~1300 m,总体径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地热水与上覆浅部地层水联系不密切,主要受侧向同层径流补给及古生界奥陶系热流体的顶托补给,为深层承压水,属深循环加热成因的地下热水。燕山地区山地大气降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断裂构造向下运移,并向东南径流,地下水被来自地壳深部的热不断加温,水-岩反应逐渐剧烈,溶滤作用,导致热水中矿物质含量显著增加。随着循环深度和距离的增加,地热水赋存环境越来越封闭,水体更新速率逐渐降低,地热水发生脱硫酸作用,同时与下伏深部热储地热流体发生混合作用,主要离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为理解馆陶组地热水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同位素特征 地热水 馆陶组 冀东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莫尔道嘎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宇 李文庆 孙金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21-3036,共16页
本文对内蒙古莫尔道嘎地区(额尔古纳地块)花岗质岩石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莫尔道嘎地区花岗岩中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震荡生长环带明显,暗示其岩浆成因... 本文对内蒙古莫尔道嘎地区(额尔古纳地块)花岗质岩石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莫尔道嘎地区花岗岩中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震荡生长环带明显,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研究区花岗岩可划分为两个期次:晚三叠世(~216Ma)和早侏罗世(201~195Ma)。莫尔道嘎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相似,它们具有高硅(SiO_(2)=67.09%~77.05%)、富铝(Al_(2)O_(3)=12.18%~16.83%)、贫铁(Fe_(2)O_(3)^(T)=1.30%~3.48%)等特征,属于准铝质-过铝质(A/CNK=0.97~1.13)、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此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Ti等),具有与俯冲带环境下形成的火成岩类似的特征。额尔古纳地块上同时期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的发现,进一步表明莫尔道嘎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前人对东北地区中生代火成岩时空变异分布特征的研究,本文莫尔道嘎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质岩体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南向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道嘎地区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年代学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南向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性细粒度分类研究
3
作者 赵恒谦 王盼 +6 位作者 刘志国 苗群峰 李智斌 唐广龙 齐云飞 谢雨 王蒙萌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细粒度图像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传统岩性细粒度分类方法多依赖研究者的经验与实验设备的质量,主观性强且时效性差。文中将细粒度图像分类技术引入花岗岩岩性识别领域,系统构建了肉红色、灰白色、含铁... 细粒度图像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传统岩性细粒度分类方法多依赖研究者的经验与实验设备的质量,主观性强且时效性差。文中将细粒度图像分类技术引入花岗岩岩性识别领域,系统构建了肉红色、灰白色、含铁锰质和含天河石碱长花岗岩4类岩性的RGB图像数据集,并采用AlexNet、VGG16、ResNet50和Vision Transformer等典型网络模型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分类精度均超过82%,其中VGG16模型最优,分类精度为88.57%,较AlexNet模型提升了5.71%;含天河石碱长花岗岩因特征矿物显著,识别准确率达100%,而灰白色碱长花岗岩识别效果最差;模型精度与训练样本量呈正相关,完整训练集时模型性能最优。未来,可通过改善岩石样本的数量和质量、优化模型算法,进一步提升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性细粒度分类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花岗岩 岩性分类 细粒度分类 深度学习 RGB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条件下地下构筑物对地面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张乾龙 郭连军 +2 位作者 张云 苏智聪 孙涛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抽水条件下地下构筑物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了有无挡板、挡板深度及其与抽水井的相对位置对地面沉降和孔隙水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挡板的存在阻挡了水的渗流补给,延长了孔隙水压力和土层位移达...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抽水条件下地下构筑物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了有无挡板、挡板深度及其与抽水井的相对位置对地面沉降和孔隙水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挡板的存在阻挡了水的渗流补给,延长了孔隙水压力和土层位移达到稳定的时间,增大了土层总体的沉降和孔隙水压力的下降;同时,土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随挡板深度的变化并非线性,而是存在一个临界相对埋入深度(本次试验为85%),在小于这一临界值时,砂层最大沉降随挡板埋入深度变化较小,在大于这一临界值时,砂层最大沉降随挡板埋入深度变化较大。在有地下构筑物存在情况下进行地面沉降数值模拟时,不仅要考虑构筑物对水流的阻碍作用,也要考虑构筑物本身对土体位移的阻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地面沉降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构筑物 室内模型试验 地面沉降 抽水 阻挡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光伏基座水体交换对影响因素的响应
5
作者 蒋茗韬 温梦丹 +2 位作者 虞丹君 刘修锦 倪云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9,共12页
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法对不同温差、水流流速、侧板开孔面积条件下水上光伏基座的水体交换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光伏基座滞留水体的质量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原水体在基座内的滞留时间由温差、周边水流流速及基座侧板开孔率共... 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法对不同温差、水流流速、侧板开孔面积条件下水上光伏基座的水体交换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光伏基座滞留水体的质量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原水体在基座内的滞留时间由温差、周边水流流速及基座侧板开孔率共同决定。在较小的温差下,水流流速对基座内的水体交换影响显著。而当温差较大时,增大基座侧板开孔率对促进基座内水体的交换更为有效。合理的底座开孔率不仅有助于基座内温水的直接稀释,从开孔进入基座的水流也可进一步加强基座底部湍流层涡团的卷吸作用,显著促进基座内的水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流速 水体交换 光伏模块基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铅锌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反演方法对比 被引量:13
6
作者 毛继华 赵恒谦 +4 位作者 金倩 王雪飞 苗群峰 王盼 李美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44-156,共13页
为更好地研究利用光谱反映的土壤重金属信息,实现具有多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的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快速估测,该研究以河北省某铅锌矿区为例,首先对研究区土壤的Cu、Cr、Ni、Zn、Cd、Pb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次基于实验室高... 为更好地研究利用光谱反映的土壤重金属信息,实现具有多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的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快速估测,该研究以河北省某铅锌矿区为例,首先对研究区土壤的Cu、Cr、Ni、Zn、Cd、Pb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次基于实验室高光谱数据,组合变换光谱、特征变量和反演算法形成不同反演策略,通过各反演策略下的重金属反演精度比较,定量分析不同光谱预处理、特征选择和建模算法的优劣与适应性,构建最优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Cr、Ni清洁程度较好,其余Cu、Zn、Cd、Pb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参比当地土壤背景值,区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29.71,为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均值1330.32,处于高生态风险状态;2)光谱预处理可以增强土壤重金属信息表达。其中,光谱微分效果较好,但易受噪声影响,而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倒数对数变换可以进行光谱去噪,提升处理效果;3)特征选择方法中,相关系数法选择特征波段数目多,不同重金属反演R2差异较大;Boruta法选择特征波段数目少,不同重金属反演R2差异较小;4)BPNN、XGBoost可以较好描述重金属含量与光谱的非线性关系,相较于其他算法具有更好表现,分别实现了Cr、Ni、Zn和Pb、Cd的最优反演,SVMR实现了Cu的最优反演。研究表明,不同的光谱预处理、特征选择与建模算法对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反演均具有较大影响,选择合适的处理、建模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反演精度。该研究为进一步实现高效、准确、大范围遥感监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 重金属 机器学习 反演 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四家地热异常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一鸣 郝文辉 +4 位作者 方士琦 程立群 杜立新 谢吾 聂晨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3-885,共13页
河北四家地热异常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热资源丰富。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该地热资源,以地热异常为研究对象,采用地温场测量、水化学及同位素测试、地球物理测量等方法手段,探讨了四家地热异常区地热资源形成机制、赋存环境及循环... 河北四家地热异常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热资源丰富。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该地热资源,以地热异常为研究对象,采用地温场测量、水化学及同位素测试、地球物理测量等方法手段,探讨了四家地热异常区地热资源形成机制、赋存环境及循环机理。研究表明,该地热异常区内地热井水位埋深介于-0.94~3.02 m之间,水位埋深浅;异常中心以垂直向上对流传热为主,异常外围以传导传热为主,深部热流沿异常中心的断裂交会处上升,并产生横向迁移、扩散,在一定范围内储存起来,形成了本区的地热异常。可控源音频大地点测测深剖面解译成果表明,四家地区深部花岗岩体被切割,使深部的热流能够沿断裂上升,混合并加热赋存于四家地热异常区下部,形成该区域的地热异常。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四家地区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_(4)^(2-)-Na^(+)型,F^(-)、SiO_(2)含量与水温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F^(-)、SiO_(2)质量浓度严格受地温场的控制。四家地区地下热水为大气降水补给,属大气成因,区内地下热水氚值较低,为0.6~0.8T.U,通过研究认为本区地下热水年龄大于30 a。研究成果为今后在冀东及类似山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四家 地热异常 地温场 水文地球化学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岸植被影响的水沙动力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匡翠萍 丛新 +3 位作者 韩雪健 宫立新 刘会欣 朱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8-1427,共10页
介绍了植被模型的不同考虑方式,分别从水流阻力、床面阻力、植被消长等方面展开讨论。基于工程尺度和实验室尺度水沙动力数学模型的研究,综述了植被影响下的流速、紊动能、拟序结构,不同波浪形态的传播特征以及悬沙浓度、地形演变等相... 介绍了植被模型的不同考虑方式,分别从水流阻力、床面阻力、植被消长等方面展开讨论。基于工程尺度和实验室尺度水沙动力数学模型的研究,综述了植被影响下的流速、紊动能、拟序结构,不同波浪形态的传播特征以及悬沙浓度、地形演变等相关的研究进展。结合大量数学模型研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植被 生态防护 数学模型 波流动力 泥沙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层界面效应的尾矿坝渗流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谢意 曹海莹 +2 位作者 周城屹 刘亮 王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0,共7页
为研究渗流作用下尾矿土土层界面处力学行为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某尾矿坝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渗流直剪试验及FLAC3D数值建模,得出考虑土层界面效应的尾矿坝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渗流状态下,随着水头高度上升,尾矿... 为研究渗流作用下尾矿土土层界面处力学行为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以河北省秦皇岛市某尾矿坝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渗流直剪试验及FLAC3D数值建模,得出考虑土层界面效应的尾矿坝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渗流状态下,随着水头高度上升,尾矿土抗剪强度下降;土层界面黏聚力呈下降趋势,内摩擦角变化幅度平缓;相同水头高度下,土层界面抗剪强度介于2种土层之间,尾细砂和尾粉质黏土界面黏聚力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进一步降低;与Bishop法相比,考虑土层界面效应的尾矿坝在正常水位和洪水位下得到的安全系数分别下降29.0%,12.1%。研究结果可为多层尾矿土堆积而成的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土层界面效应 渗流稳定性 直剪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Cyprinus carpio生物扰动对养殖池塘底质甲烷生成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10
作者 刘洪达 陈燕 +6 位作者 田照辉 徐绍刚 吴兆星 陈文超 王卓楠 齐遵利 潘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1549,共9页
为研究鲤Cyprinus carpio生物扰动作用对池塘底质甲烷生成的影响机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了底质产甲烷潜力、产甲烷菌生物群落组成及产甲烷菌群间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鲤扰动组底质产甲烷潜力显著降低,鲤的生物扰动作... 为研究鲤Cyprinus carpio生物扰动作用对池塘底质甲烷生成的影响机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测定了底质产甲烷潜力、产甲烷菌生物群落组成及产甲烷菌群间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鲤扰动组底质产甲烷潜力显著降低,鲤的生物扰动作用促使底质总细菌和总古菌丰度显著升高,而产甲烷功能基因mcrA的丰度显著降低。养殖池塘底质产甲烷功能菌优势菌群主要为Methanobacterium、Methanothrix、Methanoregula和Methanocella,鲤的生物扰动作用改变了产甲烷功能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和产甲烷途径,使得产甲烷菌属间共生网络平均度和连接数显著降低,模块化更高,共生网络关系变得更为简单且以负相关种间竞争关系共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底质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mcrA基因丰度和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鲤的生物扰动作用可能通过提升底质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产甲烷功能菌群丰度和种间互作而降低底质甲烷产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 生物扰动 产甲烷菌 菌群互作 产甲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主要入海河口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沈俊杰 潘毅 +3 位作者 王刚 张甲波 李飏 毛智政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在收集秦皇岛主要入海河口洋河、戴河和大蒲河水质数据和秦皇岛区域气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2017—2022年河口段水质进行评价,并对河口水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降雨是引起污染物峰值的主要因素,并对不... 在收集秦皇岛主要入海河口洋河、戴河和大蒲河水质数据和秦皇岛区域气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2017—2022年河口段水质进行评价,并对河口水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降雨是引起污染物峰值的主要因素,并对不同水质参数对降雨和流量的响应机制进行解释。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的水质参数对降雨的响应呈现出不同规律,这可能与不同区域底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水质 污染物 影响因素 秦皇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鱼巢型护岸近侧水体动力响应研究
12
作者 应杭彤 蒋茗韬 +2 位作者 张媛娇 林喜荣 陈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5-231,共7页
鱼巢型生态护岸可增加岸坡的稳定性、抗冲性,并营造良好的河流生态景观,是当下内河航道常用的护岸形式,而研究波浪作用下鱼巢型护岸近侧水体的动力响应,对护岸工程的设计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值模拟与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 鱼巢型生态护岸可增加岸坡的稳定性、抗冲性,并营造良好的河流生态景观,是当下内河航道常用的护岸形式,而研究波浪作用下鱼巢型护岸近侧水体的动力响应,对护岸工程的设计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值模拟与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波况(波高、波角)下鱼巢型护岸所受波浪冲击的变化规律及其周边水体的动压及应力响应特征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波浪作用下,波高及波角的变化对护岸垂向动压分布形态影响较小;不同波浪入射条件下,护岸侧动压峰值均出现在略低于静水位处(Z=-0.05 m);当入射波高较大时(H=0.10 m),护岸侧的动压整体变大,空腔处对波能的吸收更为明显;入射波角的增大(β=45°)会引起波能分散,使坡面动压峰值减弱。研究成果可为鱼巢型护岸在内河航道防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巢型护岸 波浪作用 动力响应 水槽试验 数值模拟 内河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沙坝型海滩平衡剖面形态预测公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匡翠萍 黄光玮 +2 位作者 冒小丹 韩雪健 朱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5-561,共7页
基于戴河口至洋河口海滩养护后的海滩平衡剖面实测资料,以存在离岸单一沙坝的低能砂质海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海滩剖面形态演变,提出以背景剖面和沙坝剖面叠加的单一沙坝型海滩平衡剖面预测公式。背景剖面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充分考虑沙... 基于戴河口至洋河口海滩养护后的海滩平衡剖面实测资料,以存在离岸单一沙坝的低能砂质海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海滩剖面形态演变,提出以背景剖面和沙坝剖面叠加的单一沙坝型海滩平衡剖面预测公式。背景剖面基于最大信息熵原理充分考虑沙坝向岸侧和离岸侧差异,沙坝剖面则采用3~4个参数以抛物线函数形式分段描述非对称性沙坝形态。该平衡剖面公式对戴河口至洋河口岸段养护后的海滩剖面拟合效果较好,且成功应用于北戴河老虎石海滩和美国佛罗里达Fort Myers海滩,能较准确反映存在离岸单一沙坝低能海滩的平衡剖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平衡剖面 经验公式 人工沙坝 砂质海滩 低能海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里海潟湖近百年水体交换能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匡翠萍 王洁 +2 位作者 董智超 刘会欣 朱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于三重嵌套的非结构网格建立七里海潟湖水动力和物质输运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和流向进行验证,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模拟1950—2018年七里海潟湖地貌演变过程,利用水体冲刷时间尺度探究不同工况下潟湖水体交换能力的... 基于三重嵌套的非结构网格建立七里海潟湖水动力和物质输运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和流向进行验证,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模拟1950—2018年七里海潟湖地貌演变过程,利用水体冲刷时间尺度探究不同工况下潟湖水体交换能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径流改变较海平面变化对水体交换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挡潮闸的开闭是影响潟湖水体交换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潟湖围垦降低了纳潮量也减弱了水体交换能力,但降低幅度较小;潮汐通道工程的变化是影响水体交换能力的主要原因,潮汐通道由弯曲变为顺直及其拓宽均增强了潟湖的水体交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潟湖 水体交换能力 挡潮闸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铷花岗岩矿石中伴生钽铌锂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宏 孙金龙 +5 位作者 谭秀民 张秀峰 吕子虎 苗群峰 李智斌 齐云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6-133,共8页
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是绿色矿山建设、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某地花岗岩型独立铷矿中伴生钽、铌、锂金属,为实现该铷矿的资源化利用,对钽、铌、锂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矿石中Ta_(2)O_(5)、Nb_(2)O_(5)、Li_(2)O品位分别为42.15 g/... 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是绿色矿山建设、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某地花岗岩型独立铷矿中伴生钽、铌、锂金属,为实现该铷矿的资源化利用,对钽、铌、锂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矿石中Ta_(2)O_(5)、Nb_(2)O_(5)、Li_(2)O品位分别为42.15 g/t、184.00 g/t和0.086%;钽铌赋存于铌铁矿中,锂主要赋存于铁锂云母中。确定采用磁选优先回收铌铁矿和铁锂云母—磁精矿重选回收钽铌—重选尾矿浮选回收锂的选矿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1.81%的条件下,经弱磁选除铁—强磁选—两段摇床重选得到含11650 g/t Ta_(2)O_(5)、50400 g/t Nb_(2)O_(5)的钽铌精矿,钽、铌回收率分别为38.46%和38.11%,钽、铌富集比均超过270;以碳酸钠、水玻璃作为调整剂,氧化石蜡皂和十二胺作为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对重选尾矿进行浮选富集铁锂云母,经1次粗选、1次精选、1次扫选获得Li_(2)O品位1.837%、回收率50.84%的铁锂云母精矿。该研究实现了该矿石中伴生钽铌锂的选矿回收富集,为该类矿石的工业利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铁矿 铁锂云母 综合回收 磁—重—浮联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变换的滨海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建模预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清文 吴风华 +7 位作者 宋敬茹 汪金花 张永彬 刘明月 李孟倩 李春景 郝玉峰 满卫东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0-886,共7页
基于133个滨海湿地土样的全氮(TN)含量和光谱反射率(R′)及其对数(lgR)、对数的一阶微分((lgR)')、倒数(1/R)、倒数的一阶微分((1/R)')、一阶微分(R')、平方根(R)、一阶微分的倒数(1/(R)')变换,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基于133个滨海湿地土样的全氮(TN)含量和光谱反射率(R′)及其对数(lgR)、对数的一阶微分((lgR)')、倒数(1/R)、倒数的一阶微分((1/R)')、一阶微分(R')、平方根(R)、一阶微分的倒数(1/(R)')变换,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随机森林回归(RF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3种算法分别建立土壤TN含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①土壤TN含量与光谱变换形式相关性由高到低为:(1/R)'>R'>(lgR)'>1/R>lgR>1/(R)'>R>R,经光谱变换,土壤TN含量与变换光谱的相关性均高于R,其中与(1/R)'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为0.746。②PLSR和SVR基于R'、(1/R)'、(lgR)'和1/(R)'变换构建的模型、RFR方法构建的所有模型R^(2)均大于0.732,均可用于滨海湿地土壤TN含量的估算。③基于1/(R)'建立的SVR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R^(2)为0.987,RMSE为0.057 g/kg,MAE为0.050 g/kg,是预测滨海湿地土壤TN含量的最优模型,可为准确获取滨海湿地土壤TN含量提供稳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变换 土壤全氮含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 随机森林回归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汉儿庄铌钽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金龙 赵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9-190,共2页
1矿床地质特征汉儿庄铌钽稀有金属矿床地处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汉儿庄村带,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背斜中段。矿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岩性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 1矿床地质特征汉儿庄铌钽稀有金属矿床地处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汉儿庄村带,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背斜中段。矿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岩性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新生界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物(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地区 汉儿庄铌钽稀有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