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高家店岩体锆石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爱雪 吕水 +4 位作者 许曼 韦文国 刘海龙 吴再忠 安梦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3-524,共22页
高家店岩体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地区,为早燕山期侵入的复式岩基,岩石类型主要包括闪长岩、石英正长岩、花岗岩及其间的过渡类型。岩体内部赋存有高家店热液脉型金矿床,花岗岩和闪长岩是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精确厘定高家店岩体侵... 高家店岩体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地区,为早燕山期侵入的复式岩基,岩石类型主要包括闪长岩、石英正长岩、花岗岩及其间的过渡类型。岩体内部赋存有高家店热液脉型金矿床,花岗岩和闪长岩是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精确厘定高家店岩体侵入期次,以高家店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高家店岩体4件岩石样品进行锆石年代学研究和锆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石英正长岩结晶年龄为(197.4±1.9)Ma,肉红色黑云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76.7±1.2)Ma,灰白色黑云二长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75.8±1.7)Ma,闪长玢岩结晶年龄为(175.3±1.9)Ma,表明高家店岩体的侵入时代为早—中侏罗世;花岗岩内见有闪长岩暗色包体,说明岩体可能为壳-幔混合成因,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所有样品锆石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左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较强的Ce正异常和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锆石饱和温度介于682~824℃之间,代表了岩浆形成的初始温度;岩浆具有随时间的演化温度逐渐降低的特征,与区域岩浆锆石具有相同的配分模式和结晶温度范围,锆石Ce^(4+)/Ce^(3+)值较高,代表了相对较高的氧逸度,暗示高家店岩体较强的成矿潜力,尤其黑云二长花岗岩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店金矿床 热液脉型 锆石U-PB定年 锆石微量元素 氧逸度 地球化学 高家店岩体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迁安地区BIF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曼 吕水 +5 位作者 韦文国 邢运涛 刘海龙 杨爱雪 李彪 安梦莹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0-918,共19页
冀东迁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BIF型铁矿集区之一。随着铁矿床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浅部铁矿资源开发殆尽。近年来,多家地勘单位在迁安地区大中型铁矿床深部及外围进行找矿工作,在深部新发现了厚大矿体,取得了找矿突破。虽然勘查取得一定的成... 冀东迁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BIF型铁矿集区之一。随着铁矿床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浅部铁矿资源开发殆尽。近年来,多家地勘单位在迁安地区大中型铁矿床深部及外围进行找矿工作,在深部新发现了厚大矿体,取得了找矿突破。虽然勘查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相关的铁矿床分布规律及成矿模式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对迁安地区成矿带缺少整体认识。本文系统分析了迁安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赋矿地层特征。进行了迁安地区铁矿褶皱构造五级划分,确定三级倒转向斜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初步厘定了断裂构造为成矿期后的脆性断裂,多对矿体产生破坏和错断;明确了迁安地区铁矿分布在迁安隆起向南西突出的“C”字形边缘弧形褶皱带中,形态受倒转向斜控制。针对迁安部分矿区发现的第二层铁矿体,进行了深、浅部矿体地质特征对比分析,认为海底热液喷气活动具有周期性,原始沉积时形成了多层铁矿层,并经受成矿期后断裂构造改造,形成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地堑赋矿模式。依据多年的勘探成果结合本次研究工作,建立了迁安地区成矿模式,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铁矿 矿床分布规律 构造作用 成矿模式 迁安地区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松木庄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蓓蓓 吕水 +3 位作者 田放 李彪 韦文国 吴再忠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21-526,共6页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冀东地区最主要的铁矿类型,松木庄铁矿床是该类型的典型代表。本次工作通过对区内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还原松木庄铁矿的成矿环境,同时分析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型铁矿石的主要是成...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冀东地区最主要的铁矿类型,松木庄铁矿床是该类型的典型代表。本次工作通过对区内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测试,还原松木庄铁矿的成矿环境,同时分析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型铁矿石的主要是成分是TFe_(2)O_(3)和SiO_(2),同时有少量的陆源碎屑岩加入,成矿物质来源于热水和海水的混合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庄铁矿床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成矿物质 沉积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迁安市棒磨山铁矿富铁矿脉成因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靖 李厚民 +4 位作者 张进友 田放 邢玉亮 崔洪亮 张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9-90,共2页
棒磨山铁矿床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夏官营镇境内,为中型露天矿山,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棒磨山铁矿主体为条带状铁建造,但是也含有少量较高品位的富铁矿。通过野外及岩相学研究发现该矿区较高品位的富铁矿呈脉状产出,可能为后期改造形... 棒磨山铁矿床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夏官营镇境内,为中型露天矿山,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棒磨山铁矿主体为条带状铁建造,但是也含有少量较高品位的富铁矿。通过野外及岩相学研究发现该矿区较高品位的富铁矿呈脉状产出,可能为后期改造形成的,而非原始沉积成因富矿。虽然富铁矿脉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磁铁石英岩 粗粒 产出 矿脉 矿体 铁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磁铁矿 尖晶石 富铁矿 成因初探 棒磨 河北省迁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峪耳崖金矿区闪长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爱雪 孙德有 +3 位作者 侯雪刚 王久良 张继林 李临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6-428,共13页
冀东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山造山带东部,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尤其是热液型金矿。峪耳崖金矿床是冀东众多热液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金矿主体赋存于侏罗纪峪耳崖花岗岩体内,少部分赋存于侵入花岗岩体的侏罗纪闪长岩... 冀东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山造山带东部,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尤其是热液型金矿。峪耳崖金矿床是冀东众多热液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金矿主体赋存于侏罗纪峪耳崖花岗岩体内,少部分赋存于侵入花岗岩体的侏罗纪闪长岩脉中。闪长岩脉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w(SiO2)为51.99%~61.88%、Mg#值为0.37~0.64,w(Na2O+K2O)为5.07%~8.89%,A/NK为1.37~2.26,A/CNK为0.73~0.96,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试表明,εHf(t)为负值,介于-16.5~-6.5之间。综合研究认为:峪耳崖金矿区侏罗纪闪长岩浆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上侵过程中受到华北板块古老下地壳物质的有限混染;成矿期闪长岩浆为金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峪耳崖金矿区闪长岩脉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脉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峪耳崖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缘中元古界登相营群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璎 胡浩 +2 位作者 易凯 智超 张继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76-2494,共19页
扬子板块西缘中元古界登相营群为一套与裂谷相关的沉积-火山岩序列,其年代学和构造背景对理解扬子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获得登相营群松林坪组、则姑组和朝王坪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66±6 Ma、10... 扬子板块西缘中元古界登相营群为一套与裂谷相关的沉积-火山岩序列,其年代学和构造背景对理解扬子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获得登相营群松林坪组、则姑组和朝王坪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66±6 Ma、1040±4 Ma和1020±4 Ma,精确限制了登相营群时代为1166~1020 Ma。松林坪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具有多峰值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砂岩物源主要来自酸性火山岩以及花岗岩。则姑组英安岩具有较高的Ga/Al比值和Zr、Hf、Ga和HREE含量以及高的锆石饱和温度,属于A型花岗岩系列,锆石εHf(t)值为~-15.1~-9.1,说明来自花岗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构造背景判别图解显示登相营群砂岩和英安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盆地。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扬子地块西缘中元古代晚期构造属性为被动大陆边缘裂谷,新元古代早期构造动力学背景转为活动大陆边缘洋-陆俯冲,扬子板块应位于超大陆的边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西缘 登相营群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延边五凤、五星山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4
7
作者 贾大成 杜明龙 +4 位作者 高文 张潇 姜涛 唐烁 何宽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0-478,共9页
五凤和五星山金矿为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岩石化学、成矿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五凤和五星山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形成是深部火山-热液流... 五凤和五星山金矿为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岩石化学、成矿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五凤和五星山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形成是深部火山-热液流体系统与浅成大气流体的混合。成矿构造环境与陆内造山带后期垮塌机制有关,造山带的垮塌与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的大型走滑剪切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成矿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延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成因解析:来自地震资料解释与三维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8
作者 王于恒 于福生 +4 位作者 宋璐 王丹丹 赵宝银 齐伊梨 孟令箭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97-2620,共24页
裂陷盆地形成过程受多因素制约,如基底先存构造、沉积物质能干性、裂陷期次与裂陷方向,最终会形成多组走向不同,规模各异的断裂系统,组成多种构造样式。这无疑使盆地构造解析变得极为困难,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对照组构造物理模... 裂陷盆地形成过程受多因素制约,如基底先存构造、沉积物质能干性、裂陷期次与裂陷方向,最终会形成多组走向不同,规模各异的断裂系统,组成多种构造样式。这无疑使盆地构造解析变得极为困难,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对照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重现多因素影响下东营组以来南堡凹陷南北向伸展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南堡凹陷是发育在先存构造基底条件下的多期裂陷产物。最终在明化镇组形成南北分区变形,东西分段相连,上下分层变形的构造格局。②凹陷南部的先存古隆起影响均匀分布的伸展变形,北部形成分段相连的网状交织式新生断裂系统,南部先存构造再活化形成东西两侧弧形雁列式继承断裂系统。多期异向裂陷过程中形成的北东向先存断层面是制约晚期断层定向排列的重要因素。③韧性滑脱层是增强断层相互作用的关键物质因素,促进了孤立断层彼此连接,形成东西向分段连接的正断层组合,断层通过自身的弯曲容纳由先存构造导致的斜向伸展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先存构造 韧性滑脱层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招兵沟铁磷矿床成矿时代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亿 李立兴 +6 位作者 李厚民 李小赛 马兰晶 邢玉亮 孙欣宇 戴阳 王小慧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讨冀北—辽西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系中铁磷矿床的成因问题,本研究选取招兵沟矿床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野外观察表明,前人描述的条带状铁磷矿石实际上大多为含铁磷矿脉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可见铁磷矿脉切穿片麻理。... 为探讨冀北—辽西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系中铁磷矿床的成因问题,本研究选取招兵沟矿床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野外观察表明,前人描述的条带状铁磷矿石实际上大多为含铁磷矿脉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可见铁磷矿脉切穿片麻理。含铁磷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的锆石与矿石矿物铁钛氧化物和磷灰石密切共生。阴极发光图像上显示基性岩浆锆石特征,无/弱环带或斑块状结构,LA-ICP-MS 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2±3)Ma(MSWD=0.78),指示铁磷矿化时代为早二叠世,而非传统认为的新太古代。招兵沟含铁磷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与区域辉石-角闪石岩侵入体形成时代接近,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度高,说明成矿母岩为辉石-角闪石岩。招兵沟铁磷成矿与冀北地区沿红石砬—大庙断裂带发育的显生宙阿拉斯加型镁铁-超镁铁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综合来看,招兵沟铁磷矿床可能是与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而非传统认为的变质型矿床,其他相似矿床的成因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磷矿床 成矿年龄 矿床成因 阿拉斯加型岩体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高家店金矿床成因:来自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爱雪 吕水 +4 位作者 许曼 邢运涛 刘海龙 韦文国 安梦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14,共19页
高家店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矿集区中部,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少部分为石英脉型,赋存于高家店岩体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内,受断裂构造控制。为了探讨高家店金矿床的成因,文章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 高家店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冀东矿集区中部,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少部分为石英脉型,赋存于高家店岩体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内,受断裂构造控制。为了探讨高家店金矿床的成因,文章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金及载金黄铁矿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店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包括4个阶段,其中Ⅱ和Ⅲ阶段为金的主要成矿阶段。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以独立的金矿物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主成矿阶段黄铁矿Fe和S含量及Fe/S元素比值揭示金矿床具有岩浆热液型的特征。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富液相的两相H2O溶液包裹体为主,其次为含CO_(2)三相包裹体,属中温、中低盐度流体。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δ^(18)O_(H_(2)O)值为1.82‰~5.60‰,δD值为-83.3‰~-55.3‰,指示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并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主成矿阶段黄铁矿δ^(34)S值为2.40‰~5.61‰,显示地幔硫或岩浆硫特征,揭示成矿物质硫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综合研究认为,高家店岩体的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及成矿流体,因而高家店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电子探针 流体包裹体 氢氧硫同位素 高家店金矿床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金厂峪金矿深部钻孔ZK6001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11
作者 李延康 王春宁 +2 位作者 贾磊 刘立安 易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86-493,共8页
冀东金厂峪金矿为我国的黄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多年开采,浅层矿体基本开采殆尽,为查证深部成矿空间,2022—2023年在矿区进行深部勘查,实施钻孔ZK6001,孔深1 600 m,在钻孔内进行了激电测井和岩芯原生晕测量,通过岩芯物性测量... 冀东金厂峪金矿为我国的黄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多年开采,浅层矿体基本开采殆尽,为查证深部成矿空间,2022—2023年在矿区进行深部勘查,实施钻孔ZK6001,孔深1 600 m,在钻孔内进行了激电测井和岩芯原生晕测量,通过岩芯物性测量、极化率异常和地球化学分析,在深部圈定出2条金矿化体,其地层、构造、蚀变特征与上部含矿区的特征一致,表明金厂峪深部的矿化类型符合前人研究提出的矿化分带特征。特别是在揭露FI19断层及两侧的厚大含金矿化蚀变带,说明金厂峪深部存在金富集成矿的构造特征及物质来源,证明其深部存在第二个金富集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金厂峪金矿 激电测井 原生晕 极化率 地球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模拟 被引量:15
12
作者 于福生 王彦华 +2 位作者 李晓剑 冯自成 李学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5-53,共9页
通过对三叠系不同组段顶面构造图分析和主干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具有走向分带、垂向分层变形特征。该构造带走向上可划分为孝泉、新场、合兴场、丰谷等4排北东东向雁列式滑脱褶皱带,与合兴场—石泉场近南北向背... 通过对三叠系不同组段顶面构造图分析和主干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具有走向分带、垂向分层变形特征。该构造带走向上可划分为孝泉、新场、合兴场、丰谷等4排北东东向雁列式滑脱褶皱带,与合兴场—石泉场近南北向背斜构造带近直交;垂向上以雷口坡组内膏盐层为界分上、下两个构造层,上部构造层发育滑脱断层及其相关的褶皱构造,下部构造层产状平缓,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多组平面、剖面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孝泉—丰谷北东东向滑脱褶皱带可能是在龙门山褶皱隆升产生的北西向挤压应力和秦巴山系褶皱隆升产生的近南北向挤压应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合兴场—石泉场近南北向构造带可能是在北西方向的应力单独挤压作用下形成的;雷口坡组内膏盐层在空间上不均衡分布是产生走向分带、垂向分层变形的主控物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孝泉—丰谷构造带 变形特征 成因机制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冀地区条带状铁建造地球化学特征:Ⅱ.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姚通 李厚民 +4 位作者 杨秀清 李立兴 陈靖 张进友 刘明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9-1252,共14页
辽冀地区(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东部,是我国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s)最重要的分布区,主要为新太古代Algoma型。本文系统对比了辽冀地区28个铁矿床200件铁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1)所有... 辽冀地区(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东部,是我国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s)最重要的分布区,主要为新太古代Algoma型。本文系统对比了辽冀地区28个铁矿床200件铁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1)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比较相似:稀土元素总量较低,Y/Ho比值较高;经太古宙后平均澳大利亚页岩(PAAS)标准化后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La异常不明显,强烈的Eu正异常和明显的Y正异常,暗示研究区铁矿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和海水的混合溶液;与冀东地区BIFs相比,鞍本地区Eu异常更为明显,说明鞍本地区BIFs显示更多的热液特征;(2)铁矿石的Ce/Ce*变化范围为0.77~1.09,缺乏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其沉积于还原的海水环境;(3)辽冀地区BIFs的稀土元素总量、Eu异常、Y异常和Y/Ho比值变化范围均比较大,可能与BIFs沉积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加入有关;与鞍本地区相比,冀东地区BIFs的Eu正异常、Y正异常程度均小于鞍本地区,热液和海水特征均不明显。Y/Ho比值更接近球粒陨石(26—28),可能暗示冀东地区有更多的碎屑物质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 稀土元素 鞍山-本溪地区 冀东地区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司家营BIF铁矿流体包裹体及氧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靖 李厚民 +5 位作者 李立兴 杨秀清 刘明军 姚通 胡彬 张进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3-1268,共16页
司家营BIF是冀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床,赋存于一套绿帘-角闪岩相变质的新太古代变质岩中,可划分出5个演化期次,分别为沉积期、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褶皱变形期、韧性剪切和热液蚀变期以及抬升氧化期。其中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形成的条... 司家营BIF是冀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床,赋存于一套绿帘-角闪岩相变质的新太古代变质岩中,可划分出5个演化期次,分别为沉积期、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褶皱变形期、韧性剪切和热液蚀变期以及抬升氧化期。其中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期形成的条纹状阳起磁铁石英岩以及韧性剪切和热液蚀变期形成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块状磁铁石英岩和黄铁矿石英脉的石英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可分为次生包裹体(Ⅰ类)、假次生包裹体(Ⅱ类)、原生包裹体(Ⅲ类)、含子矿物包裹体(Ⅳ类)和含CO2三相包裹体(Ⅴ类)。分布于条纹状磁铁石英岩石英-1中Ⅱ和Ⅲ类包裹体以及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石英-1Ⅴ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352~560℃、流体压力为0.11—0.20GPa、盐度为0.4%-3.3%NaCleqv,流体温压特征可代表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分布于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块状磁铁石英岩和黄铁矿石英脉石英-2中Ⅱ和Ⅲ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53—211.8℃,盐度为0.5%~22.6%NaCleqv,条纹状磁铁石英岩中磁铁矿-1的δ^18O值为1.4‰~2.8‰,条带状和块状磁铁石英岩中磁铁矿-2的δ^18O值为1.7‰-6.2‰。流体包裹体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低温热液流体是铁矿床发生“去硅富铁”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类型矿石的石英中均产出有较多的气液两相和赤铁矿共生的Ⅰ类包裹体,可反映抬升氧化期流体特征,均一温度介于117~223℃,盐度集中分布于0.4%~5.0%NaCleqv,较低的氧化作用是司家营BIF无法形成假象赤铁矿-细板状赤铁矿型富铁矿体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家营BIF 流体包裹体 富铁矿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南缘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志欣 柴凤梅 +2 位作者 王丽芬 刘锋 耿新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1-471,共11页
新疆阿尔泰南缘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区出露大面积花岗岩,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矿体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外接触带中。室内显微镜下鉴定二长花岗岩发育二云母二长花岗... 新疆阿尔泰南缘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区出露大面积花岗岩,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矿体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外接触带中。室内显微镜下鉴定二长花岗岩发育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2种岩相。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贫钠富钾、准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Rb、Th、K、Ce、Nd、Tb富集,Ba、Nb、Sr、Ti强烈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具有稀土总量中等及中等负铕异常的特点。这些特征表明该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S型。岩石的ISr(t)值为0.703 039-0.705 729,εNd(t)值相对较低,多数为近于0的负值,T2DM两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1.145-1.194 Ga。岩石可能由中元古界富含黑云母的变质砂岩或正变质岩和少量幔源物质在较低压力条件下熔融形成,源区有斜长石的残留。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花岗岩具有良好的含矿性,其矿床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期后热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克因布拉克 阿尔泰南缘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的浮选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晋霞 谭晴晴 +2 位作者 张晓亮 赵靖雯 牛福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淀粉为抑制剂,采用单矿物分批浮选的方法,研究了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在自然pH条件下的可浮性随浮选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三种矿物的浮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浮选速度常数在浮选过程中不是恒定不变的,抑制...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淀粉为抑制剂,采用单矿物分批浮选的方法,研究了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在自然pH条件下的可浮性随浮选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三种矿物的浮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浮选速度常数在浮选过程中不是恒定不变的,抑制剂淀粉的加入可显著扩大矿物之间浮游速度的差异,采用经典一级动力学模型对浮选过程进行了模拟,拟合后的石英、黑云母及蓝晶石模型回收率拟合值与试验值相关性R2分别为0.97、0.98和0.96,表明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可模拟矿物的浮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动力学 可浮性 蓝晶石 石英 黑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