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模型的露天矿山微地形生态修复技术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8,共10页
通过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的微地形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探索较为实用、高效、低成本的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生态修复技术的制作过程、实际复绿效果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矿山生态... 通过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的微地形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探索较为实用、高效、低成本的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生态修复技术的制作过程、实际复绿效果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评价进行了综合评定。首先通过飞挂土槽生态修复技术、预制拼装生态修复技术、土袋锚挡生态修复技术的工程措施的实施,结合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恢复,采矿遗留的地形地貌得到改善、绿化面积显著提高。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微地形生态修复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技术指标B1、植被指标B2、效益指标B3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稳定性C1、成本C2、施工难易程度C3等12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经过权重比较一级指标中技术指标B1占主导地位,二级指标中稳定性C1、成本C2、复绿面积C6、生态环境C11综合权重比重较高。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得出,土袋锚挡生态修复技术、飞挂土槽生态修复技术及预制拼装生态修复技术指标体系得分均在80分以上,等级均为较好,适合露天矿山微地形治理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可依据矿山地形地貌、边坡条件、预算经费等条件合理选择。微地形生态修复技术实施效果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深度融合得出,此分析方法可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评价进行综合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微地形 矿山生态修复 露天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测点云数据在矿山修复工程量复核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垢元培 张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196,共6页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工程量复核是工程质量的全方位保障,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工程量特点和复核工作需求,以边坡喷播面积、台阶土石方挖填方量和平场覆土量等3项复核指标为研究对象进行工程量复核工作研...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工程量复核是工程质量的全方位保障,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工程量特点和复核工作需求,以边坡喷播面积、台阶土石方挖填方量和平场覆土量等3项复核指标为研究对象进行工程量复核工作研究。本项目以无人机航测点云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点云数据优势,结合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地形及工程特点,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和优化的分区域三角网模型建立了完善的复核模型。通过与散点法和DSM法进行数据精度对比分析,得出本研究方法精度高且能够满足快速精确的复核工作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测点云 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 三角网模型 矿山修复 复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3
作者 张鸽 李万增 +1 位作者 于帅 孙学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8,共10页
露天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益突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典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首先,通过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像... 露天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益突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典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首先,通过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原理,结合GIS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矿山生态修复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其次,结合研究区的地形数据、气候条件及治理工程等资料,利用地理探测器,综合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随着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明确植被覆盖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空间维度上,矿山修复治理后稳定改善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呈现连续性,揭示植被覆盖度在生态修复区内的分布差异及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地形条件、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多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植被覆盖度的提升与治理工程和降雨呈正相关,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和养护对植被覆盖度具有积极影响。据此,建议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同时,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以确保生态修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植被覆盖度 多时相影像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立刚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2期175-181,共7页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是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为促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重构技术研究进展,提出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重构技术研究方法。通过获取露天废弃矿山图像,分析了露天废弃矿山分布概况及地质环境信息;结合野外调查和实验检...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是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为促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重构技术研究进展,提出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重构技术研究方法。通过获取露天废弃矿山图像,分析了露天废弃矿山分布概况及地质环境信息;结合野外调查和实验检测分析法,对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域内的理化特征、植物种群的多样性开展深入研究,以此作为信息依据提出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重构技术施工方法。根据矿山植物的水土保持状况、植物演替退化规律、植物抗旱机制等多方面研究,选取油松、榆树、旱柳、沙木蓼、禾本科等植物作为矿区优选植物栽植物种,并提出适宜的矿区生态修复与重构技术体系,有效实现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与重构技术 植物种群分析 生态修复与重构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露天煤矿集中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立明 胡立国 殷红亮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4期49-54,共6页
为了更好地治理和修复矿区地质环境,减少资源消耗,以唐山开滦煤矿集中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唐山露天煤矿集中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该煤矿集中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以中厚煤层为主,根据矿区的综合影响程度,明确整体地质环境,挑... 为了更好地治理和修复矿区地质环境,减少资源消耗,以唐山开滦煤矿集中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唐山露天煤矿集中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该煤矿集中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以中厚煤层为主,根据矿区的综合影响程度,明确整体地质环境,挑选开滦煤矿集中区地质环境数据中的评价因子,建立多层次和多阶段评价体系模型,计算关联系数和数列;根据各指标对地质环境质量的贡献大小确定权重,实现评价体系的构建。经过分析检验,评价体系内各项指标均能够反映开滦煤矿集中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通过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准确了解开滦煤矿集中区的地质环境情况,便于后期及时治理修复破坏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露天煤矿 开滦煤矿集中区 指标权重 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宜耕适宜性评价研究
6
作者 姚玉镯 高艳军 +4 位作者 马猛 李商 陈康怡 栗业 孙晓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104,共8页
本文针对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的宜耕适宜性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矿山迹地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宜耕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框架。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理论与进展,在详细的数据搜集与分析... 本文针对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的宜耕适宜性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矿山迹地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宜耕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框架。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理论与进展,在详细的数据搜集与分析基础上,综合采用了多因素评价技术进行宜耕地的识别和分类。对矿山迹地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通过案例研究与实地验证反映了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不仅为复垦矿山迹地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也为同类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恢复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 矿山迹地 宜耕适宜性评价 多因素评价技术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结构转型发展背景下废弃矿山资源化再利用方法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立明 殷红亮 胡立国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7期202-204,共3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也越来越多。我国矿产资源以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大量废弃的矿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前,我国正在面临能源结构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利...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也越来越多。我国矿产资源以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大量废弃的矿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前,我国正在面临能源结构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废弃矿山资源对能源结构进行转型至关重要,其中对废石采选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转型 废弃矿山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尾矿资源调查及综合利用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冠男 暴环宇 +5 位作者 张长青 李德先 董国明 宫晨琛 姜淼 辛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9,共9页
河北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尤其是冀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大量尾矿堆存,亟需开展尾矿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本文调查了冀东地区尾矿和废石的堆存情况,分析了冀东地区典型铁尾矿和金尾矿物理化学性... 河北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尤其是冀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大量尾矿堆存,亟需开展尾矿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本文调查了冀东地区尾矿和废石的堆存情况,分析了冀东地区典型铁尾矿和金尾矿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综合利用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尾矿和废石堆存量分别为33831万m3和108637万m3;尾矿以铁尾矿、金尾矿为主,堆存量分别为33079万m3和752万m3。冀东地区典型铁尾矿中,除水厂铁矿尾泥、司家营铁矿(2#尾矿库)尾矿和清河沿铁矿尾矿外,其他铁尾矿粒径较大,砂粒(2.00~0.05 mm)占比>89%。冀东地区铁尾矿属于高硅低铝型尾矿,除了清河沿铁矿尾矿和黄槐玉铁矿尾矿外,其他铁尾矿SiO2占比>70%。铁尾矿中矿物以石英为主(>43%),其次为黑云母、微斜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白云石和透辉石等。对于冀东地区金尾矿,三家金矿和金厂峪金矿以砂粒为主,均超过90%,其他金尾矿粒径相对较细。冀东地区金尾矿为长英岩型尾矿,SiO2含量明显较铁尾矿低(57.69%~68.65%),而Al2O3含量明显较铁尾矿高(9.32%~16.09%)。金尾矿中主要矿物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绢云母等,其中,斜长石占比明显较铁尾矿高。根据冀东地区铁尾矿性质,建议将大粒径铁尾矿作为建筑砂,细粒尾矿作为建材原料实现综合利用,剩余尾矿可进行土地复垦。对于金尾矿,建议首先进行井下填充,其次作为建材原料实现综合利用。该研究对冀东地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金尾矿 综合利用 冀东地区 矿物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价值的玉田县适生植物资源实地调查与评价
9
作者 董国明 于帅 +1 位作者 李万增 张鸽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为探索玉田县适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运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与当量因子法研究不同区域的适生植物。结果表明,玉田县北部褐土丘陵地带应多种植榆树、黄栌、油松等植物;中部平原草甸地带应种植紫穗槐、栾树... 为探索玉田县适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运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与当量因子法研究不同区域的适生植物。结果表明,玉田县北部褐土丘陵地带应多种植榆树、黄栌、油松等植物;中部平原草甸地带应种植紫穗槐、栾树与侧柏等,植物与园林观赏植物交叉种植;南部脱沼泽化潮土区域应多种植油松、栾树、臭椿等植物,补充种植牡荆等观赏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 适生植物 实地调查 评价体系 特尔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源头防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立明 殷红亮 胡立国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土壤和地下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要素。探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源头防控措施,寻求解决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对于国民经济生产收入的稳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源头... 土壤和地下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要素。探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源头防控措施,寻求解决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方法,对于国民经济生产收入的稳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源头,提出了建立环境监测系统、构建污染治理运行机制、加大污染防控宣传力度、协同多方治理等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路径,以期高效协调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格局,实现保护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 污染物防治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