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床成矿特征及远景分析
1
作者 崔伟 张招崇 +2 位作者 董国明 崔丽男 曹瑞明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87,共19页
富铁矿是中国最紧缺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冀东地区是中国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第二大产区,目前查明的富铁矿资源量接近大型规模。文章通过对冀东5个主要成矿区带典型矿床铁物相特征和富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发现富铁矿体分布受后期断裂... 富铁矿是中国最紧缺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冀东地区是中国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第二大产区,目前查明的富铁矿资源量接近大型规模。文章通过对冀东5个主要成矿区带典型矿床铁物相特征和富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发现富铁矿体分布受后期断裂控制明显;富铁矿石一般产出于厚大贫铁矿层中,富铁矿体与顶底板贫铁矿呈相对渐变关系,特别是杏山和马城铁矿富铁矿石一般分布在厚大准富铁矿(w(TFe)=40%~45%)层中,司家营铁矿有独立产出的富铁矿体分布;富铁矿石和贫铁矿石脉石矿物种类基本一致,最大区别就是富铁矿石相对贫铁矿石低硅富铁。富铁矿石可明显分为2类,一类平均w(SiO_(2))为17.04%~34.46%;另一类平均w(SiO_(2))为5.64%~7.09%,且低硅富矿分布在高硅富矿中,以高硅富铁矿为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冀东富铁矿的成因是原生沉积时相对较富,并进一步通过变质期后碱性热液叠加导致去硅富铁形成富铁矿,故笔者认为滦县司家营铁矿南区仍有较大富铁矿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 富铁矿 成因类型 找矿进展 冀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红杂色含铀层位物源-铀源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2
作者 肖菁 郭强 +3 位作者 秦明宽 严张磊 宁君 廖春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455-467,共13页
为系统查明松辽盆地南部含铀红杂色层物源-铀源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明确铀矿勘查方向,本文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及碎屑锆石U-Pb测年等手段,分析了含铀红杂色层各组的砾岩分布和碎屑锆石年龄特征,查明了物源-铀源与铀矿化变化规律。研... 为系统查明松辽盆地南部含铀红杂色层物源-铀源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明确铀矿勘查方向,本文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及碎屑锆石U-Pb测年等手段,分析了含铀红杂色层各组的砾岩分布和碎屑锆石年龄特征,查明了物源-铀源与铀矿化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红杂色含铀层位泉头组-姚家组沉积期存在4个物源体系,分别为南缘康平-法库丘陵、西北缘大兴安岭南段、东南缘张广才岭南段物源体系及盆内架玛吐隆起物源体系,且自泉头组至姚家组物源体系具有自东向西逐渐迁移的变化趋势;铀源主要来自晚侏罗—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二叠-三叠纪花岗岩,且研究区南部铀源条件优于东部和西部;铀矿化产出存在不断西移的规律,与沉积-沉降中心、物源体系和河道砂体的迁移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地段的主攻找矿层位,为研究区区域找矿预测和下一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思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松辽盆地南部 碎屑锆石U-Pb测年 铀源 物源体系 青山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密集连接卷积网络的PSPNet水体提取方法研究
3
作者 垢元培 于立民 +1 位作者 高孝敏 杨晶晶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67,72,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的在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中提取水体,改进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水体提取实验。该方法将密集连接卷积网络与PSPNet融合,实现了对原有模型的优化。研究以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底图、以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参照对象、以山... 为了快速准确的在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中提取水体,改进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水体提取实验。该方法将密集连接卷积网络与PSPNet融合,实现了对原有模型的优化。研究以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底图、以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参照对象、以山区和平原区两种不同地形条件下的水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融合密集连接卷积网络的PSPNet提取水体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发挥了PSPNet网络的优势,又利用了密集连接卷积网络规避PSPNet的劣势,提高了水体的提取精度,从而实现了高效的水体提取工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 深度学习 密集连接卷积网络 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 提取方法 精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朱新萍 贾远彬 +4 位作者 陈康怡 税燕 刘文祎 苟燕如 贾宏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13-2322,共10页
为了揭示覆膜连作年限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覆膜种植年限为0、5、10、20、30 a的棉田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覆膜连作年限增加,土壤pH值显著下降... 为了揭示覆膜连作年限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覆膜种植年限为0、5、10、20、30 a的棉田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覆膜连作年限增加,土壤pH值显著下降,土壤有机质显著上升,土壤速效钾显著降低。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中螺旋属(Helicotylenchus)为优势属,丰度为39.31%~69.87%,土壤线虫群落主要营养类群为植物寄生类和食细菌类。荒地开垦为耕地后的前5 a,土壤中植物寄生类线虫丰度降低,之后随着覆膜连作年限的延长逐渐增加,在第30年丰度达到最高,为74.38%;而食细菌类线虫丰度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在连作第30年达到最低,为19.90%。与未开垦的荒地(0 a)和连作5 a的土壤中螺旋属线虫的丰度相比较,连作30 a土壤中螺旋属线虫的丰度分别增加了56.98%和56.19%。线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是土壤速效钾、pH、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含水量。线虫营养类群分别与土壤有机质、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MI)和线虫通道指数(NCR)关系密切。覆膜连作措施下土壤有机质主要依靠细菌途径分解。覆膜连作强烈扰动了荒地土壤环境,在第5年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随着覆膜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食物网逐渐形成,食物网结构化增强并逐渐稳定成熟。综上,土壤线虫群落结果和营养类群的变化可良好应用于长期覆膜连作对农田土壤健康的干扰性评价,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覆膜连作措施对新疆棉区农田土壤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连作 土壤线虫 群落结构多样性 生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滦河冲积扇西缘第四纪年代地层及沉积速率特征
5
作者 杨瑞 田冀 +5 位作者 石光耀 张欢 李庆喆 王金贵 陈宏强 魏磊强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3-1426,共14页
古滦河扇西缘作为活动构造的重点研究区,一直以来缺少完整的第四纪年代学框架。利用靠近断陷盆地沉积中心BZK1孔的岩心剖面、磁性地层、AMS ^(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将古滦河扇西缘第四纪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探讨了其沉积速率特征,并结... 古滦河扇西缘作为活动构造的重点研究区,一直以来缺少完整的第四纪年代学框架。利用靠近断陷盆地沉积中心BZK1孔的岩心剖面、磁性地层、AMS ^(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将古滦河扇西缘第四纪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探讨了其沉积速率特征,并结合邻区诸多第四纪钻孔,总结了华北平原北部第四纪沉积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钻孔底部400 m年龄约为3.2 Ma,下更新统(Qp_(1))底界埋深为296.90 m,中更新统(Qp_(2))底界埋深为99.50 m,上更新统(Qp_(3))底界埋深为30.10 m,全新统(Qh)底界埋深为1 m;钻孔沉积速率显示:上新世(N_(2))晚期(2.98~3.20 Ma)沉积速率最大,为364.55 m/Ma,该阶段湖盆的快速沉积主要与强烈的构造运动相关。进入Qp_(1)后,由于构造活动减弱、湖盆容量收缩,沉积速率逐渐降低,0.781~1.778 Ma降到最低,为81.44 m/Ma,该阶段主要与河流发育及地表被大面积侵蚀相关。Qp_(2)之后,受气候及降雨量影响,沉积速率开始加快,至Qp_(3)达到246.61 m/Ma;区域钻孔对比显示:华北平原北部多数钻孔Brunhes极性时平均沉积速率要大于Matuyama极性时,其主控因素为海平面升降造成的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冀中凹陷与沧县隆起平均沉积速率主要集中于50~130 m/Ma之间,局部凹陷区增大到130~150 m/Ma,黄骅坳陷北部南堡凹陷、乐亭凹陷,沉积速率可达168.20~190.49 m/Ma。该研究结论为燕山山前平原区钻孔年代学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滦河 冲积扇 古地磁 年代地层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平原典型区域小麦对土壤中Se元素吸收富集规律研究
6
作者 高艳军 国新 +2 位作者 姚玉镯 田佳辉 陈康怡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9期11-13,17,共4页
对唐山市古冶区进行1:50000地球化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古冶区具有优秀的富硒土壤资源本底,土壤中全硒质量分数变幅为0.12~2.88 mg/kg。为了研究该区域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在Se元素较为丰富的地区采集土壤... 对唐山市古冶区进行1:50000地球化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古冶区具有优秀的富硒土壤资源本底,土壤中全硒质量分数变幅为0.12~2.88 mg/kg。为了研究该区域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在Se元素较为丰富的地区采集土壤及小麦样品进行化验检测。检测数据表明,样品采集区小麦富硒率达到82.35%,小麦硒质量分数为0.038~0.610 mg/kg,硒背景值0.57 mg/kg,Se元素富集系数为0.385。土壤pH值与水溶态硒有中等相关关系,氧化还原电位对部分形态硒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有机质对部分形态硒存在正相关关系。小麦籽实硒和土壤硒质量分数无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理化性质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 SE 富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尾矿资源调查及综合利用建议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冠男 暴环宇 +5 位作者 张长青 李德先 董国明 宫晨琛 姜淼 辛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9,共9页
河北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尤其是冀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大量尾矿堆存,亟需开展尾矿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本文调查了冀东地区尾矿和废石的堆存情况,分析了冀东地区典型铁尾矿和金尾矿物理化学性... 河北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尤其是冀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大量尾矿堆存,亟需开展尾矿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实现尾矿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本文调查了冀东地区尾矿和废石的堆存情况,分析了冀东地区典型铁尾矿和金尾矿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综合利用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冀东地区尾矿和废石堆存量分别为33831万m3和108637万m3;尾矿以铁尾矿、金尾矿为主,堆存量分别为33079万m3和752万m3。冀东地区典型铁尾矿中,除水厂铁矿尾泥、司家营铁矿(2#尾矿库)尾矿和清河沿铁矿尾矿外,其他铁尾矿粒径较大,砂粒(2.00~0.05 mm)占比>89%。冀东地区铁尾矿属于高硅低铝型尾矿,除了清河沿铁矿尾矿和黄槐玉铁矿尾矿外,其他铁尾矿SiO2占比>70%。铁尾矿中矿物以石英为主(>43%),其次为黑云母、微斜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白云石和透辉石等。对于冀东地区金尾矿,三家金矿和金厂峪金矿以砂粒为主,均超过90%,其他金尾矿粒径相对较细。冀东地区金尾矿为长英岩型尾矿,SiO2含量明显较铁尾矿低(57.69%~68.65%),而Al2O3含量明显较铁尾矿高(9.32%~16.09%)。金尾矿中主要矿物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绢云母等,其中,斜长石占比明显较铁尾矿高。根据冀东地区铁尾矿性质,建议将大粒径铁尾矿作为建筑砂,细粒尾矿作为建材原料实现综合利用,剩余尾矿可进行土地复垦。对于金尾矿,建议首先进行井下填充,其次作为建材原料实现综合利用。该研究对冀东地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金尾矿 综合利用 冀东地区 矿物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价值的玉田县适生植物资源实地调查与评价
8
作者 董国明 于帅 +1 位作者 李万增 张鸽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为探索玉田县适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运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与当量因子法研究不同区域的适生植物。结果表明,玉田县北部褐土丘陵地带应多种植榆树、黄栌、油松等植物;中部平原草甸地带应种植紫穗槐、栾树... 为探索玉田县适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运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与当量因子法研究不同区域的适生植物。结果表明,玉田县北部褐土丘陵地带应多种植榆树、黄栌、油松等植物;中部平原草甸地带应种植紫穗槐、栾树与侧柏等,植物与园林观赏植物交叉种植;南部脱沼泽化潮土区域应多种植油松、栾树、臭椿等植物,补充种植牡荆等观赏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 适生植物 实地调查 评价体系 特尔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鸽 李万增 +1 位作者 于帅 孙学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58,共10页
露天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益突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典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首先,通过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像... 露天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日益突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以典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首先,通过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原理,结合GIS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矿山生态修复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其次,结合研究区的地形数据、气候条件及治理工程等资料,利用地理探测器,综合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随着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明确植被覆盖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空间维度上,矿山修复治理后稳定改善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呈现连续性,揭示植被覆盖度在生态修复区内的分布差异及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地形条件、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多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植被覆盖度的提升与治理工程和降雨呈正相关,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和养护对植被覆盖度具有积极影响。据此,建议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同时,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以确保生态修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植被覆盖度 多时相影像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模型的露天矿山微地形生态修复技术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8,共10页
通过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的微地形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探索较为实用、高效、低成本的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生态修复技术的制作过程、实际复绿效果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矿山生态... 通过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的微地形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探索较为实用、高效、低成本的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生态修复技术的制作过程、实际复绿效果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评价进行了综合评定。首先通过飞挂土槽生态修复技术、预制拼装生态修复技术、土袋锚挡生态修复技术的工程措施的实施,结合植物种植进行生态恢复,采矿遗留的地形地貌得到改善、绿化面积显著提高。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微地形生态修复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技术指标B1、植被指标B2、效益指标B3作为一级评价指标,稳定性C1、成本C2、施工难易程度C3等12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经过权重比较一级指标中技术指标B1占主导地位,二级指标中稳定性C1、成本C2、复绿面积C6、生态环境C11综合权重比重较高。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得出,土袋锚挡生态修复技术、飞挂土槽生态修复技术及预制拼装生态修复技术指标体系得分均在80分以上,等级均为较好,适合露天矿山微地形治理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可依据矿山地形地貌、边坡条件、预算经费等条件合理选择。微地形生态修复技术实施效果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深度融合得出,此分析方法可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评价进行综合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微地形 矿山生态修复 露天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测点云数据在矿山修复工程量复核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垢元培 张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196,共6页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工程量复核是工程质量的全方位保障,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工程量特点和复核工作需求,以边坡喷播面积、台阶土石方挖填方量和平场覆土量等3项复核指标为研究对象进行工程量复核工作研...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工程量复核是工程质量的全方位保障,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工程量特点和复核工作需求,以边坡喷播面积、台阶土石方挖填方量和平场覆土量等3项复核指标为研究对象进行工程量复核工作研究。本项目以无人机航测点云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点云数据优势,结合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地形及工程特点,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和优化的分区域三角网模型建立了完善的复核模型。通过与散点法和DSM法进行数据精度对比分析,得出本研究方法精度高且能够满足快速精确的复核工作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测点云 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 三角网模型 矿山修复 复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宜耕适宜性评价研究
12
作者 姚玉镯 高艳军 +4 位作者 马猛 李商 陈康怡 栗业 孙晓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104,共8页
本文针对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的宜耕适宜性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矿山迹地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宜耕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框架。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理论与进展,在详细的数据搜集与分析... 本文针对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矿山迹地的宜耕适宜性进行了科学评价。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矿山迹地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宜耕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框架。评价方法依托现有的理论与进展,在详细的数据搜集与分析基础上,综合采用了多因素评价技术进行宜耕地的识别和分类。对矿山迹地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通过案例研究与实地验证反映了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不仅为复垦矿山迹地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也为同类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恢复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山前低山丘陵区 矿山迹地 宜耕适宜性评价 多因素评价技术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巴山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国庆 刘春来 +1 位作者 董国明 崔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8-417,共20页
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判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沉积物形成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和底层水体状况。本文对南大巴山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临湘组Al_(2)O_(3)含量高于五峰组,五峰组-龙马... 元素地球化学在沉积环境判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沉积物形成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和底层水体状况。本文对南大巴山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临湘组Al_(2)O_(3)含量高于五峰组,五峰组-龙马溪组向上逐渐增加,TiO_(2)和Al_(2)O_(3)具有相似的特征,二者与TOC呈负相关;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V和Mo较为富集,表明沉积时处于缺氧环境,不同剖面不同层位存在两次强烈富集异常,指示其为硫化环境;稀土元素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略微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明显Eu负异常,其中五峰组-龙马溪组Ce负异常,缺氧环境,栗子坪少数Eu正异常,可能存在热液活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Mo/TOC及Mo_(EF)-U_(EF)的协变模式揭示了南大巴山奥陶纪-志留纪之交主体上处于弱滞留贫氧-中等滞留缺氧的开阔海环境,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沉积时古海底地形,局部受北侧秦岭洋盆内洋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巴山 元素地球化学 氧化-还原环境 底层水体状况 奥陶纪-志留纪之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长城式金矿的找矿方向
14
作者 纪燕祥 纪广俭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1期18-23,共6页
长城金矿属于构造裂隙充填型热液矿床,虽然各矿脉在地表的走向大体与呈NW-NWW走向的围岩长城系、蓟县系产状相近,但金矿化的范围和强度却呈近SN或NNE向,否定了该矿床的矿化和分布受长城系和蓟县系地层控制及属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的见解,... 长城金矿属于构造裂隙充填型热液矿床,虽然各矿脉在地表的走向大体与呈NW-NWW走向的围岩长城系、蓟县系产状相近,但金矿化的范围和强度却呈近SN或NNE向,否定了该矿床的矿化和分布受长城系和蓟县系地层控制及属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的见解,认为金矿化主要受深部隐伏的近SN-NNE向主干断裂构造控制,找矿工作应按照这一认识和规律进行部署,并把重点放在寻找隐伏的主干成矿构造及其相关的矿床、矿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式金矿 构造裂隙 热液矿床 找矿方向 主干成矿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北缘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构造背景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春来 熊国庆 +1 位作者 董国明 崔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3-1279,共17页
近年来,扬子地块北缘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沉积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对渝东北城口厚坪五峰组—龙马溪组砂、泥岩进行系统采样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从地球化学特征角度,来探讨该时期砂、泥岩物源源区及其构造环境。地球化学... 近年来,扬子地块北缘奥陶纪—志留纪之交沉积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对渝东北城口厚坪五峰组—龙马溪组砂、泥岩进行系统采样和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从地球化学特征角度,来探讨该时期砂、泥岩物源源区及其构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砂、泥岩主量元素SiO_(2)含量为39.57%~87.16%,多数高于北美页岩,Al_(2)O_(3)含量为3.41%~14.98%,均低于北美页岩,MgO、CaO、MnO_(2)和P_(2)O_(5)含量明显低于北美页岩,相比于四川盆地川南长宁—双河五峰组—龙马溪组泥岩,渝东北城口具有高SiO_(2)和低MgO、CaO的特点,表明城口五峰组—龙马溪组泥岩碎屑组分主要以粉砂质和硅质等陆缘碎屑为主;微量元素Sc、Sr、Co、Zr、Hf较北美页岩相对亏损,V、U、Sb、Ba相对富集,Cr、Ni、Nb、Ta含量相近。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均表现为略微向右倾斜的配分模式,多数具有δCe负异常,观音桥段和龙马溪组δEu正异常指示了该时期存在海底热液活动。砂、泥岩主、微量元素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图解表明沉积物源区源岩具有多样的物质组分,以长英质岩为主,同时混入了花岗质和安山质岩石组分;源岩形成时的构造背景主要为被动陆缘环境,少数为活动陆缘和大陆岛弧环境,这一结果与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的区域地质背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北缘 奥陶纪—志留纪之交 物源区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航测数据进行矿山生态修复土石方量计算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鸽 垢元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大规模的土石方量计算,土石方量计算通常采用散点法或数字高程模型法两种方法,随着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发展,也称散点法为点云法。针对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土石方计算精度可靠性的问题,本文利用无人机航测数据中的... 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大规模的土石方量计算,土石方量计算通常采用散点法或数字高程模型法两种方法,随着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发展,也称散点法为点云法。针对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土石方计算精度可靠性的问题,本文利用无人机航测数据中的点云数据,充分发挥散点法操作简单、适用软件多的优势,以地形性质线为特征线,建立了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研究了土石方量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与DEM数据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完成精度验证,得到了完整的模型建立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得到土石方量计算成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点云数据 三角网模型 方量计算模型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网格DEM数据提取山脊线的应用
17
作者 栗业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251-255,共5页
以西南横断山区某地为典型实验区域,分别基于网格大小为90 m、30 m和重采样生成网格大小为20 m、10 m的规则格网DEM数据,利用平面曲率和坡形组合方法及地表流水分析2种算法进行了提取。最后对不同方法不同分辨率下所提取结果进行了综合... 以西南横断山区某地为典型实验区域,分别基于网格大小为90 m、30 m和重采样生成网格大小为20 m、10 m的规则格网DEM数据,利用平面曲率和坡形组合方法及地表流水分析2种算法进行了提取。最后对不同方法不同分辨率下所提取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发现阈值选取和DEM分辨率对提取结果有重要影响,提取的山脊线重复使用众数滤波工具可有效减少提取山脊线的破碎噪声,提取过程阈值的选取方法、线性连续性较差和批量自动化提取的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地性线的提取将在分析区域水文分析、探矿找矿、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山脊线 平面曲率与坡形组合提取 水文分析提取 不同格网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