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岭东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1
作者 蔡雨霏 张才龙 +7 位作者 陈超 丁照月 邢欢 郭海全 陈志彬 张世斌 王磊 张兴康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27,共17页
冀西岭东金矿主要产于隐爆角砾岩筒中,赋矿围岩为以变质岩为主要角砾的隐爆角砾岩,矿体主要受NNW向断裂控制,呈薄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具有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脉—蚀变岩型特征。为了研究岭东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矿床成因,在总结... 冀西岭东金矿主要产于隐爆角砾岩筒中,赋矿围岩为以变质岩为主要角砾的隐爆角砾岩,矿体主要受NNW向断裂控制,呈薄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具有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脉—蚀变岩型特征。为了研究岭东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矿床成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S、Pb和C-O-H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4件黄铁矿δ34Sv-CDT变化范围为0.3‰~1.5‰;206Pb/204Pb比值范围为16.160~16.566,平均值为16.361;207Pb/204Pb比值范围为15.186~15.269,平均值为15.226;208Pb/204Pb比值范围为37.103~37.523,平均值为37.322;4件石英和白云石δ18OV-SMOW值域为10.4‰~13.5‰,平均值为12.48‰;δ18OH2O值域为-1.6‰~1.5‰,平均值为0.48‰;δDV-SMOW值域为-105.0‰~-49.8‰,平均值为-83.7‰,δ13CV-PDB值域为-20.6‰~-5.0‰,平均值为-14.7‰,表明岭东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以幔源为主,混入少量壳源组分。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加入部分大气降水,这与冀西麻棚地区金矿特征较为一致。岭东金矿的形成与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总体属于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此外,通过与山西义兴寨石英脉型—隐爆角砾岩型—斑岩型金矿进行对比发现,2个金矿地质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因此应重视岭东金矿深部斑岩矿体的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 深部勘查 矿床成因 岭东金矿 冀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涞源县支家庄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国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42-345,共4页
支家庄铁矿是夕卡岩型矿床。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观察研究,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成矿作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矿床成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主要赋矿围岩为高于庄组白云岩;黑云母花岗岩为同熔型花岗岩... 支家庄铁矿是夕卡岩型矿床。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观察研究,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成矿作用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矿床成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主要赋矿围岩为高于庄组白云岩;黑云母花岗岩为同熔型花岗岩类,其成岩年龄为147Ma;成矿作用主要是接触交代作用,通过接触交代作用在内带形成一套钙夕卡岩,在外带形成一套镁夕卡岩,铁矿体主要赋存于外带蛇纹石夕卡岩中。母岩暗色矿物的钠长石化(即母岩的退色蚀变)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矿石物质成分、围岩蚀变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床经历了简单夕卡岩期(高温阶段)、复杂夕卡岩期(中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期(中低温)的演变过程,磁铁矿化主要发生于复杂夕卡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分带 富集规律 矿床成因 支家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涞源县龙门斑岩型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志远 王志敏 +4 位作者 丁照月 王文浩 陈志宽 安跃辉 谢桂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3-418,共16页
龙门钼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近些年探明的一个大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闪长岩和新太古代片麻岩中,以角砾岩型矿石为主。矿区内辉钼矿化主要类型为浸染状、薄膜状、细脉状,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 龙门钼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近些年探明的一个大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闪长岩和新太古代片麻岩中,以角砾岩型矿石为主。矿区内辉钼矿化主要类型为浸染状、薄膜状、细脉状,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类似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和蚀变特征。文章对龙门钼矿床的闪长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闪长岩的锆石谐和年龄为(138.1±0.6)Ma(MSWD=0.6,n=21),花岗斑岩的锆石谐和年龄为(137.0±0.7)Ma(MSWD=1.03,n=17),结合地质特征,显示花岗斑岩晚于闪长岩形成。对主要矿石类型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36.5±1.5)Ma,与赋矿的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相一致,二者应为同一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龙门钼矿床辉钼矿样品的w(Re)为13.1×10^(-6)~59.3×10^(-6),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龙门矿区及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内的隐爆角砾岩体是下一步找矿勘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辉钼矿Re-Os测年 斑岩钼矿床 龙门 太行山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床构造控矿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超 牛树银 +6 位作者 马宝军 张福祥 孙爱群 王宝德 张建珍 马国玺 陈志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1-871,共11页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段,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拆离带上盘的次级断陷盆地中,是太行山北段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据最新勘探成果,重点分析了矿区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位于阜平幔枝构造的北段,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拆离带上盘的次级断陷盆地中,是太行山北段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本研究依据最新勘探成果,重点分析了矿区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讨了构造控矿模式,得出矿床受侵位于断陷盆地中的闪长玢岩体及其与之相关的断裂构造体系和强烈围岩蚀变带所控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浮图峪等矽卡岩型铁、铜矿-合儿沟等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多金属矿床,具典型的系列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成矿作用 构造控矿 控矿模式 木吉村铜(钼) 矿床 河北涞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多金属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超 王宝德 +8 位作者 牛树银 张福祥 马宝军 张建珍 孙爱群 王海涛 马国玺 陈志宽 王自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木吉村铜(钼)矿田位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主要由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外围热液脉型铅锌矿构成,是河北省目前探明的唯一大型铜(钼)多金属矿田... 木吉村铜(钼)矿田位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主要由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外围热液脉型铅锌矿构成,是河北省目前探明的唯一大型铜(钼)多金属矿田,找矿远景巨大。鉴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在研究矿床成因和指导找矿中的重要作用,对木吉村矿田主要矿床矿石中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钼矿、磁铁矿、石英和石膏等单矿物进行了硫、铅、碳、氢、氧、硅、铼等同位素测定、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矿田中硫同位素主值域δ34S=-3.5‰~3.2‰,主平均值为0.3‰;铅同位素206 Pb/204 Pb=15.566 0~17.072 0,平均为16.547 0,207Pb/204Pb=15.031 0~15.523 0,平均为15.258 0,208 Pb/204 Pb=36.292 0~37.375 0,平均为36.721 0;碳同位素δ13 C为-2.94‰^-2.18‰,平均为-2.62‰;硅同位素δ30 SiNBS-28值域为-0.3‰~0.2‰,平均0.0‰;辉钼矿w(Re)为(23.65~266.50)×10-6,平均值为142.33×10-6;δ18 OH2O值为-10.64‰~7.70‰,极差为18.34‰,平均值为-1.47‰,较标准岩浆水值稍低,δD值为-148.4‰^-89.0‰,极差为59.4‰,平均值为-113.7‰,略低于岩浆岩δD值域。从而认为,木吉村矿田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球深部,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部分来自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 铜(钼)矿床 木吉村矿田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木吉村铜(钼)矿床蚀变分带过程中元素迁移定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超 牛树银 +8 位作者 张建珍 马宝军 张福祥 孙爱群 王宝德 张醒 张浩亮 马国玺 陈志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18-2130,共13页
为了研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拟推流体演化规律,笔者通过对赋矿闪长玢岩体的强硅化带、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中分别取样测试分析,利用Grant方程定量探讨了各蚀变带围岩中主量元素... 为了研究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拟推流体演化规律,笔者通过对赋矿闪长玢岩体的强硅化带、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中分别取样测试分析,利用Grant方程定量探讨了各蚀变带围岩中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带入、带出特征,结果表明:岩浆初始热液流体富K而贫Na。相对原岩(蚀变弱的青磐岩化带),在各蚀变带中Fe2O3、MgO、P2O5和TiO2从深部强硅化带到浅部石英绢云母化带总体上由带出变为带入,SiO2、MnO则与上述大体相反,FeO在各蚀变带主体为带出元素。各稀土元素从深部向浅部石英绢云母化带带入特征明显,同时各蚀变带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上表现出斜率一致的右倾型特征,说明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Cu和Mo在石英绢云母化带中富集尤为明显,其次在钾长石化带也明显富集,即海拔400~500m为主要的Cu、Mo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枝构造 铜(钼)矿床 元素迁移 Grant方程 闪长玢岩 河北木吉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涞源大湾锌钼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林 张志远 +6 位作者 王志敏 丁照月 李天琦 卢鸿鹏 安跃辉 胡华斌 谢桂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4-1229,共16页
大湾斑岩-矽卡岩型锌钼矿床地处太行山北段成矿带中,是该段重要的金属矿床之一。五台群板峪口组和长城系高于庄组为主要赋矿围岩,锌钼矿体主要赋存在流纹斑岩体内及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对大湾矿床内2件赋矿流纹斑岩进行LA-ICP-MS锆... 大湾斑岩-矽卡岩型锌钼矿床地处太行山北段成矿带中,是该段重要的金属矿床之一。五台群板峪口组和长城系高于庄组为主要赋矿围岩,锌钼矿体主要赋存在流纹斑岩体内及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对大湾矿床内2件赋矿流纹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测定,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7.1±0.9)Ma(MSWD=0.56,n=24)和(136.8±1.2)Ma(MSWD=0.40,n=22);对矿区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定年,得到加权平均年龄为(136.5±1.0)Ma,等时线年龄为(136.1±2.3)Ma,在误差范围内成岩成矿时代一致,显示大湾锌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大湾矿床中辉钼矿的w(Re)为5.816~16.484μg/g,反映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特征。区内流纹斑岩和蚀变体系为进一步找矿勘查的有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辉钼矿Re-Os测年 流纹斑岩 大湾锌钼矿床 太行山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吉村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3
8
作者 马国玺 陈志宽 +4 位作者 陈立景 马晓凤 马金虎 提云生 窦玉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1-1111,共11页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矿床目前已探明为一大型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铁铜-热液脉型铅锌银"三位一体"多金属矿床。作者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 河北省涞源县木吉村铜(钼)矿床目前已探明为一大型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铁铜-热液脉型铅锌银"三位一体"多金属矿床。作者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表明,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山西断窿与燕山台褶带的过渡地带,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中。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为F4断裂,成矿母岩闪长玢岩与古火山构造关系密切。该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分带及矿化分带。其矿床成因主要为斑岩-矽卡岩型高(中)温热液矿床,以"多位一体"和多阶段成矿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特征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木吉村铜(钼)矿 涞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阜平县表层土壤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绵 龚磊 +4 位作者 王艳 田大争 王新峰 李跃 李伟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河北省阜平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会产生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近年来大力发展果农业,也会对表层土壤造成一定影响,目前该县表层土壤重金属现状尚不清晰。为评估阜平县农业重点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按照1∶5... 河北省阜平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会产生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近年来大力发展果农业,也会对表层土壤造成一定影响,目前该县表层土壤重金属现状尚不清晰。为评估阜平县农业重点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按照1∶5万土地质量调查规范要求,布设标准网格在该县农业重点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47组,采用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方法,测定Hg、As、Cd、Cu、Pb、Zn、Ni、Cr等8种重金属含量;运用地累积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和富集因子法等方法,识别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利用中国人体健康土壤环境基准制定技术指南的健康风险评估标准,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g、Pb、Cu、Zn、Cd、Cr、Ni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但含量均未超过农用地管控值,98.6%的样品土壤重金属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风险低;②As的来源主要为自然源,Hg、Pb局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Cu、Zn、Cd、Cr、Ni受到人类活动和天然地质背景共同影响;③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评估显示,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小于1,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As和Cd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As为10^(-5),Cd为10^(-6)),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经口吸入是造成人体健康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儿童受到的影响远高于成人。由此认为,研究区土壤存在轻微污染,且As和Cd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应加强对土壤重金属的监测,掌握其变化动态,防范土壤污染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重金属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非致癌风险 致癌风险 阜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木吉村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超 王宝德 +7 位作者 牛树银 马国玺 张建珍 孙爱群 马宝军 陈志宽 张福祥 王自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89-1901,共13页
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河北省涞源县杨家庄镇木吉村,大地构造处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已探明为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 木吉村铜(钼)矿床位于河北省涞源县杨家庄镇木吉村,大地构造处于太行山脉中北段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倾伏端,涞源哑铃状杂岩体连接处西侧上盘拆离带的次级断陷盆地中,已探明为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钻孔不同深度矿心中5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测定,获得模式年龄变化范围(143.2±2.2)Ma^(144.9±2.3)Ma,加权平均值为(144±1)Ma;并计算得出等时线年龄为(143.8±1.2)Ma,可厘定成矿时限为燕山晚期,这与太行山中北段区域多金属成矿大爆发事件基本一致。此外,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和矿石辉钼矿Re含量,表明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二氧化碳包裹体和气液固多相包裹体4种类型。液相成分和气相成分均以H2O为主,其中气态包裹体还可见CO2;成矿温度大体为中温,盐度为中低盐度;成矿物质来源于地球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成矿流体 铜(钼)矿床 河北木吉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涞源杂岩体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春天 张丽 +3 位作者 赵海龙 王丽丽 杨鑫 马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679,共13页
涞源杂岩体是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作用强烈、成矿作用方式多样,许多矿产地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等"多型一体",成矿元素Mo、Cu、Fe、Pb、Zn、Au、Ag等共伴生。该杂岩体内已查明大型矿产... 涞源杂岩体是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作用强烈、成矿作用方式多样,许多矿产地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等"多型一体",成矿元素Mo、Cu、Fe、Pb、Zn、Au、Ag等共伴生。该杂岩体内已查明大型矿产地4处、中型矿产地5处,是河北省有色金属的主要集聚区。高侵位的超浅成闪长玢岩、流纹斑岩等小岩株控制了斑岩型铜钼矿,中深成中酸性侵入岩与矽卡岩型、热液型铁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赋矿围岩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钙矽卡岩与铜矿、镁矽卡岩与铁铅锌矿多金属关系密切。同时,本文对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矽卡岩叠加型、热液型等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涞源杂岩体的找矿勘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涞源杂岩体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钨矿化区花岗质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瑞玲 段超 +2 位作者 陈志宽 李伟 张志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1770,共10页
太行山北段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以发育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金矿床为主要特征,最近在南部赤瓦屋岩体内部发现新类型铜钨矿体.文章选择赤瓦屋岩体为对象,开展不同岩相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Pb测年工作,... 太行山北段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以发育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及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和金矿床为主要特征,最近在南部赤瓦屋岩体内部发现新类型铜钨矿体.文章选择赤瓦屋岩体为对象,开展不同岩相详细的野外地质和锆石U-Pb测年工作,确定赤瓦屋岩体不同岩性的成岩时代,探讨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赤瓦屋岩体有边缘相石英闪长岩、边缘相花岗闪长岩和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及晚期中酸性岩脉,其中铜钨矿化主要发育于中心相斑状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脉的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34±1)Ma、(133±1)Ma、(131±2)Ma和(128±1)Ma,表明赤瓦屋岩体不同岩相体形成于早白垩世(134-131Ma).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提出太行山北段晚中生代至少存在两期岩浆-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北段 赤瓦屋岩体 铜钨矿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和优化Blending算法的人工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守英 王晓红 焦琳琳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森林生物量是了解森林碳循环以及评估森林碳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准确估算塞罕坝林场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对于评估区域森林碳循环及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区域,利用Sentinel-1雷达遥... 森林生物量是了解森林碳循环以及评估森林碳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准确估算塞罕坝林场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对于评估区域森林碳循环及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区域,利用Sentinel-1雷达遥感数据、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和DEM数据,分别提取雷达数据的雷达和纹理特征,光学数据的光谱、纹理、植被指数和缨帽变换特征,以及DEM数据的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特征,结合塞罕坝林场的森林二类调查数据,通过HPO-PCA-Blending集成估算模型实现塞罕坝林场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结果表明:1)对Sentinel-1、Sentinel-2和DEM多源数据进行参数特征提取,得到234种参数特征;2)华北落叶松、白桦、樟子松、蒙古栎、云杉格网中心的森林生物量均近似正态分布规律;3)相比ANN、MLR、XGB、LSTM和KNN估算模型,HPO-PCA-Blending集成估算模型极大地提高了主要优势树种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精度,R^(2)均提高0.3以上。多源数据参数特征与HPO-PCA-Blending集成估算模型联合能够实现对塞罕坝林场人工林生物量的准确估算,可为塞罕坝林场乃至其他区域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和森林资源的管理提供重要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林场 人工林 森林生物量 机器学习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分形理论和信息量法的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洪洋 任晓莹 李志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减少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基于野外调查和历史滑坡数据,将分形理论和信息量法应用于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利用分形理论定量研究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再进一步利用信息量法得到各二级影响因子的信息量值,通过综合分维... 为减少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基于野外调查和历史滑坡数据,将分形理论和信息量法应用于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利用分形理论定量研究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再进一步利用信息量法得到各二级影响因子的信息量值,通过综合分维值和信息量值得到综合信息量值,以此值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影响因子中的坡度、工程地质岩组、高程及植被等与滑坡呈二阶累计和分形分布,而其他影响因子与滑坡呈一阶累计和分形分布,通过其分维值,确定影响因子与滑坡之间的定量关系。极低、低、中、高、极高易发性区面积占比分别为5.24%、8.84%、35.06%、39.21%、11.65%,其中,年降雨量大于1600 mm、坡度20~30°和高程900~1100 m等影响因子为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信息量法 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 分形理论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下贝叶斯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人工林树种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红 辛守英 +1 位作者 张薇 焦琳琳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11,共14页
为探究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下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算法(PCA-BO-CNN)模型对人工林树种识别的方法,以提高遥感技术在人工林树种识别中的... 为探究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下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算法(PCA-BO-CNN)模型对人工林树种识别的方法,以提高遥感技术在人工林树种识别中的准确率和鲁棒性。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区域,利用Sentinel-1遥感数据、Sentinel-2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PCA-BO-CNN算法模型结合,并与其他不同算法模型对比分析,以提高人工林树种识别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相比PCA算法处理前,PCA算法处理后多源数据特征的PCA1—PCA39共计39个特征的标准差和特征间的区分性明显提升。因此,PCA算法处理有利于提升对华北落叶松、白桦、樟子松、蒙古栎和云杉主要优势树种及非林地的识别精度;2)在PCA算法处理前,BO-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模型对主要优势树种及非林地识别的总体准确度(OA)和Kappa系数精度,分别为81.87%,0.7545。在PCA算法处理后,PCA-BO-CNN算法模型对主要优势树种及非林地识别的OA和Kappa系数精度相对提高,分别为83.10%,0.7703;3)相比PCA算法处理前的BO-RF算法模型,PCA算法处理后的PCA-BO-CNN算法模型对塞罕坝林场主要优势树种及非林地识别的调和平均数(F1)、OA和Kappa系数的整体精度相对较高。具体,相比BO-RF算法模型PCA-BO-CNN算法模型的OA提升了1.24%,且相比PCA算法处理前PCA-BO-CNN算法模型OA提升了3.71%。与其他算法模型相比,基于PCA-BO-CNN算法模型的人工林树种识别方法具有很强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掌握塞罕坝林场人工林的树种分布,进而了解森林碳储量、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制定碳减排政策以及推动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O-CNN模型 塞罕坝林场 人工林 遥感技术 树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达加斯加石墨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金虎 刘阳 +7 位作者 马晓辉 提云生 马玉伟 赵淦 张向宁 张健 李艳翔 赵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8-888,共11页
马达加斯加石墨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对马达加斯加东部及西南部3个典型石墨矿床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其石墨矿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矿石工业类型以大鳞片晶质石墨为主,自然类型可分为片岩型、片麻岩型及变粒岩型,石墨矿赋矿地层为G... 马达加斯加石墨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对马达加斯加东部及西南部3个典型石墨矿床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其石墨矿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矿石工业类型以大鳞片晶质石墨为主,自然类型可分为片岩型、片麻岩型及变粒岩型,石墨矿赋矿地层为Graphite岩系。对含矿岩石进行主量元素分析,认为其原岩为富含有机质、富铝的砂质、粉砂质、泥质沉积碎屑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区域和大陆岛弧区域。马达加斯加石墨矿床的形成均经历了多次变质作用,富含有机质岩石主要通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晶质石墨矿床,并在混合岩化及深层次韧性剪切作用下进一步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主量元素 区域变质型 石墨矿 马达加斯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河北阜平县赤瓦屋钼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对找矿的指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志远 王文浩 +4 位作者 丁照月 安跃辉 王志敏 陈志宽 谢桂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2-1529,共8页
赤瓦屋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斑岩-矽卡岩成矿带内探明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钼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赤瓦屋岩体内部相的斑状花岗闪长岩中。为厘定赤瓦屋钼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赤瓦屋钼铜矿... 赤瓦屋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太行山北段斑岩-矽卡岩成矿带内探明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钼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赤瓦屋岩体内部相的斑状花岗闪长岩中。为厘定赤瓦屋钼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赤瓦屋钼铜矿床中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成矿年代学测定,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29.1~130.6 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9.7±0.7 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28.7±4.4 Ma,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指示赤瓦屋钼铜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赤瓦屋钼铜矿床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为25.9×10^(-6)~37.1×10^(-6),表明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认为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在134~124 Ma存在一期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斑岩铜矿型钼铜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斑岩钼铜矿床 成岩成矿时代 赤瓦屋 太行山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木吉村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志超 董博 +3 位作者 孙伟 周玉谋 穆海凤 孟思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6-1528,共13页
国内外学者对发育于弧环境和碰撞造山环境的斑岩铜矿成岩机制已取得了深刻的理解,但对产出在克拉通内部的斑岩铜矿成岩机制在认识上还有所欠缺。本文报道了侵位于144Ma木吉村斑岩铜矿内的含矿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揭示木吉村... 国内外学者对发育于弧环境和碰撞造山环境的斑岩铜矿成岩机制已取得了深刻的理解,但对产出在克拉通内部的斑岩铜矿成岩机制在认识上还有所欠缺。本文报道了侵位于144Ma木吉村斑岩铜矿内的含矿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揭示木吉村斑岩铜矿的含矿斑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含矿闪长玢岩具有较低的(^(87)Sr/^(86)Sr)i值(0.70599~70690)和εNd(t)值(-19.4~-14.9),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相对亏损元素Y和Yb。木吉村含矿斑岩与王安镇杂岩体镁铁质岩(辉石岩、角闪石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安山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Sr-Nd同位素组成及亲EMⅠ地幔特征,这些岩浆岩呈现持续性的成份演化趋势,反映出它们的同源性。木吉村含矿斑岩及相关的镁铁质岩石具有相对较低的(^(87)Sr/^(86)Sr)i值(0.70564~706897)和εNd(t)值(-19.4~-13.8),显著区别于中上地壳同位素区域。含矿斑岩起源于伸展背景下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其上升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下地壳混染。玄武质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发生堆晶作用形成具典型堆晶结构的角闪石岩等基性岩,随后在浅部岩浆房经历两阶段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安山岩-闪长玢岩系列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含矿斑岩。此过程可能是形成华北克拉通木吉村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机制和动力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木吉村斑岩铜矿 地幔对流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钼矿及外围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找矿靶区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栾卓然 马国玺 +6 位作者 李谦谦 吕凤军 许立风 安跃辉 袁兆宪 王丰翔 汪海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9-1160,共22页
【研究目的】赤瓦屋铜钼矿位于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属于找矿突破战略的重点勘查区域,目前找矿工作进入瓶颈期,本研究对下一步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赋矿岩体、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的... 【研究目的】赤瓦屋铜钼矿位于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属于找矿突破战略的重点勘查区域,目前找矿工作进入瓶颈期,本研究对下一步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赋矿岩体、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的综合研究,分析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认为赤瓦屋铜钼矿与深部花岗斑岩有关,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矿化特征,形成于早白垩世;研究区环形构造发育,大型环形构造与赤瓦屋岩体及外围隐伏岩体有关,小微型环形构造多数与隐蔽爆破角砾岩或隐伏小岩株有关;地球化学异常及遥感蚀变异常的空间分布吻合程度高,对矿化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提出了4个找矿靶区。【结论】在赤瓦屋岩体内部应把确定隐爆角砾岩体和隐伏花岗斑岩体的空间位置作为找矿工作的重点,以寻找Cu、Mo矿为主;外围应以Cu、Au、Ag多金属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 综合找矿信息 靶区预测 太行山北段 赤瓦屋 河北省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数量和插值方法对土壤属性变异解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培良 田大争 +1 位作者 王义利 王杨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92-96,共5页
土壤样点数量、土壤样点分布以及插值方法的选择都会对土壤属性预测产生影响,本文选择有机质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703个土壤样点中,随机抽取72个样点作为验证集,并采取不重复随机抽样方式抽取631个、350个、160个、76个、35个样点子集,... 土壤样点数量、土壤样点分布以及插值方法的选择都会对土壤属性预测产生影响,本文选择有机质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区703个土壤样点中,随机抽取72个样点作为验证集,并采取不重复随机抽样方式抽取631个、350个、160个、76个、35个样点子集,采取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格和局部多项式法进行插值,探讨插值方法、样点数量和样点分布对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样点数量的减少,有机质预测结果制图所表达的细节特征信息逐渐减少。样点数量减少到76个和35个时,样点空间分布影响增大,土壤有机质插值预测图失真严重。土壤有机质插值预测图失真前,研究区反距离权重法预测精度略高于普通克里格法和局部多项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样点数量 插值方法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