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典型铅锌矿区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安 于聪灵 +4 位作者 王立平 宋娟娟 孙连伟 金倩 孙孟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7,共11页
为揭示河北省典型铅锌矿区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以河北省某铅锌矿区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田间采样采集了156件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分析,分析了区域内重金属的来源;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 为揭示河北省典型铅锌矿区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以河北省某铅锌矿区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田间采样采集了156件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分析,分析了区域内重金属的来源;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r,Ni,Cu,Zn,As,Cd,Pb和Hg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53.6,25.7,62.7,692,10.6,1.75,142,0.129 mg/kg,除Cr,Ni和As外,其余5种重金属均处于不同的污染水平,平均值均超河北省土壤背景值,Hg,Cd,Zn,Pb和Cu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75,As的变异系数大于0.5,表明这6种重金属属于高度变异。源解析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采矿活动、自然来源、农业活动和金矿冶炼,其中,Pb,Zn和Cd主要源于采矿活动;Cr,Ni主要受自然母质的影响,属于自然来源;Cu主要受农业活动和采矿活动的双重影响;As受自然来源、采矿活动和农业活动三重控制;Hg主要源于金矿冶炼和采矿活动。PCA与PMF模型有机结合、彼此印证,增加了重金属来源解析结果的可信度。研究区存在人为因素引起的Hg和Cd污染,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生态风险总体属于极高生态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并开展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来源解析 统计分析 生态风险 铅锌矿区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张北地区土壤和莜麦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研究
2
作者 鲁倩 王雪飞 +4 位作者 车健 马程 余明 边朋沙 张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81-85,共5页
为探讨河北省张北地区土壤和莜麦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健康风险,选择17个适宜采样点进行表层土壤和莜麦籽实样品的采集,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富集系数分别对土壤质量和重金属元素从土壤向莜麦迁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探讨河北省张北地区土壤和莜麦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健康风险,选择17个适宜采样点进行表层土壤和莜麦籽实样品的采集,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富集系数分别对土壤质量和重金属元素从土壤向莜麦迁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莜麦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品质安全健康;区内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莜麦系统中富集能力为Zn>Cu>Ni>Cd>As>Pb>Cr=Hg, Ni、Cu和Zn的富集系数远高于Cr、As、Cd、Hg、Pb, Cd迁移能力很弱,As、Pb几乎不发生迁移,Cr、Hg不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含量测定 土壤 莜麦 健康风险 河北省张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城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李帅 李嘉 +2 位作者 张凯 魏明秋 李樋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181-186,194,共7页
河北省宽城县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在强降雨和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为当地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对宽... 河北省宽城县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在强降雨和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为当地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通过对宽城县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和气象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多次现场勘查及地质灾害数据,系统研究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存在1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包括崩塌(75处)、泥石流(35处)、滑坡(12处)、地面塌陷(3处)。崩塌和泥石流为主要灾害类型,集中分布于宽城镇、龙须门镇、塌山乡等地。滑坡主要分布于龙须门镇及塌山乡的低山丘陵区,且以小型滑坡为主。泥石流灾害则以沟道型泥石流为主,分布于地形起伏较大的沟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起伏、岩性脆弱带,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不仅有助于丰富宽城县地质灾害的理论认识,还对类似地质背景区的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分布规律 防控建议 宽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典型铅锌矿区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聪灵 金倩 +2 位作者 孙孟华 李晓敬 刘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7-218,共2页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通过农作物长期吸收和食物链的累积富集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孙厚云等,2021)。铅锌矿是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其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原料的同时...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通过农作物长期吸收和食物链的累积富集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孙厚云等,2021)。铅锌矿是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其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原料的同时,尾矿中有毒组分随着矿区废水径流、雨水冲刷、矿尘、烟尘等方式分散到附近耕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生物有效性 铅锌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低品位钴镍矿可选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田江涛 张凯熙 +3 位作者 葛阳阳 齐向红 王昕 王素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对河北某低品位钴镍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确定采用阶段磨矿、先浮硫化矿、后硫化浮选氧化矿的异步浮选流程,通过组合药剂抑制矿泥、再磨强化硫化效果等手段,最终得到钴品位2.00%、镍品位3.90%的硫化钴镍精矿和钴品位1.47%、镍品位2.73... 对河北某低品位钴镍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确定采用阶段磨矿、先浮硫化矿、后硫化浮选氧化矿的异步浮选流程,通过组合药剂抑制矿泥、再磨强化硫化效果等手段,最终得到钴品位2.00%、镍品位3.90%的硫化钴镍精矿和钴品位1.47%、镍品位2.73%的氧化钴镍精矿,钴总回收率达到了77.61%,镍总回收率达到了79.20%。实现了钴和镍的初步富集与回收,为钴和镍的进一步提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矿 异步浮选 氧化矿 硫化浮选 组合抑制剂 再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态地球化学有机分析测试技术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王磊 孟建卫 +2 位作者 刘爱琴 杨利娟 冉卓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5-188,共4页
为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测试中心在现行国家或其他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国内外相关先进理论、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生态地球化学有机分析测试技术体系。体系包括:(1)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测试技术体系;... 为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测试中心在现行国家或其他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国内外相关先进理论、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生态地球化学有机分析测试技术体系。体系包括:(1)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测试技术体系;(2)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试体系;(3)醛酮酚类等化合物的分析测试体系;(4)多种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分析测试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 有机分析测试技术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地下水中6种酚类化合物
7
作者 赵虎 郭峰 +7 位作者 饶竹 秦冲 战楠 王立平 刘爱琴 王磊 靖张微 袁鸿飞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0-1098,共9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SPE-HPLC-APCI-MS/MS)同时分析地下水中6种不同极性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通过重点优化固相萃取、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等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详细解析了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下6种酚...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SPE-HPLC-APCI-MS/MS)同时分析地下水中6种不同极性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通过重点优化固相萃取、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等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详细解析了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下6种酚的裂解规律.方法采用100 mL酸化水样(pH=2),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和浓缩定容后上机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目标分析物线性范围在1—100.0μg·L^(−1)之间,相关系数r为0.9978—0.9996,方法检出限在0.005—0.050μg·L^(−1)之间.方法加标回收率在77.6%—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4.0%到8.0%之间(n=6).方法在地下水实际样品分析中应用效果较好,方便高效,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符合地下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分析的要求,为中等极性和极性酚类化合物同时分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地下水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固相萃取 大气压化学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石墨矿中氟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永晓 刘爱琴 +4 位作者 孙孟华 宋凡 高烁 张墨 韩雪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石墨矿中的固定碳含量很高,常规的酸溶、碱熔很难将其分解,且腐蚀坩埚,高温、高压分解石墨样品,易产生氟化氢导致挥发。采用铂金坩埚底部铺垫一层氧化镁进行固态反应,分段递进升温,接续碳酸钠固态反应熔融样品,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 石墨矿中的固定碳含量很高,常规的酸溶、碱熔很难将其分解,且腐蚀坩埚,高温、高压分解石墨样品,易产生氟化氢导致挥发。采用铂金坩埚底部铺垫一层氧化镁进行固态反应,分段递进升温,接续碳酸钠固态反应熔融样品,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建立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石墨矿中氟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比了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镁-碳酸钠碱熔3种分解方法,结果表明,氧化镁-碳酸钠碱熔对样品的分解效果最佳。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氟离子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20μg/g,方法的精密度(RSD,n=12)为1.5%~3.2%,全流程加标回收率为92.6%~105%。方法用于测定石墨矿标准物质GBW03118、GBW03119、GBW03120等六件标准样品中的氟化物含量,测定值与认定值无明显差异。方法避免了坩埚的损毁和样品前处理的损失,分析过程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氟离子 铂金坩埚 固态熔融 分段递进升温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高硫铜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之易 闫会贤 +2 位作者 田江涛 唐平宇 曹月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93,共5页
河北省某铜锌多金属硫化矿石黄铁矿含量高,铜锌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复杂。矿石含铜1.14%、含锌6.67%、含硫29.12%,属于高硫铜锌矿石。为给该矿石合理开发利用工艺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粗1精1扫选铜,选铜尾矿经1粗1精1... 河北省某铜锌多金属硫化矿石黄铁矿含量高,铜锌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复杂。矿石含铜1.14%、含锌6.67%、含硫29.12%,属于高硫铜锌矿石。为给该矿石合理开发利用工艺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粗1精1扫选铜,选铜尾矿经1粗1精1扫选锌,选锌尾矿经1粗1扫选硫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4.13%、含锌9.33%、铜回收率为73.86%的铜精矿,锌品位为50.63%、含铜1.95%、锌回收率为91.01%的锌精矿,硫品位为53.34%、硫回收率为74.46%的硫精矿产品。试验结果可以作为该高硫铜锌矿石综合开发利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铜锌矿石 优先浮选 铜锌分离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钨矿石中10种主次量成分
10
作者 胡艳巧 刘爱琴 +3 位作者 魏军 姚然 张春艳 刘俊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1-907,共7页
钨矿石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开发简单、快速、准确的钨矿石中10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对选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取8.000 0 g质量比3∶7的四硼酸钠-四硼酸锂混合熔剂、0.100 0 g五氧化二钽(三氧化钨的内标)、0.400 0 g预先烘... 钨矿石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开发简单、快速、准确的钨矿石中10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对选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取8.000 0 g质量比3∶7的四硼酸钠-四硼酸锂混合熔剂、0.100 0 g五氧化二钽(三氧化钨的内标)、0.400 0 g预先烘干的样品置于铂-金坩埚中,搅拌均匀后于650℃预氧化30 min,滴加12滴300 g·L^(-1)碘化锂溶液,于1 050℃熔融19 min,制得的样片中主次量成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硅、铝、钙、镁、铁、钛、磷、锰、钾的测定数据采用基于基本参数法的校正公式校正,三氧化钨校准曲线线性欠佳以及测定准确度较低的问题采用钽内标法消除。结果显示:10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对应的荧光强度与钽荧光强度的比值(三氧化钨)或荧光强度(其他9种成分)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10.00~48.00 mg·kg-1(锰、钛和磷)和0.010%~0.12%(其余7种成分)。方法用于钨矿石标准物质GBW07241、多金属矿标准物质GBW07369及两个实际样品中10种成分的12次重复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0%;实际样品中10种成分测定结果与传统化学方法所得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熔融制样 主次量成分 钨矿石 钽内标法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及粉煤灰中稀土元素
11
作者 孙凯茜 李晓敬 +5 位作者 于聪灵 宋娟娟 刘璐 王泽宇 冉卓 刘玥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9,共9页
针对现有煤系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存在前处理效率低、质谱干扰较大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在HNO_(3)-HF-HClO_(4)-H_(2)SO_(4)混酸体系中采用高温高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及粉煤灰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并考察了前处理方... 针对现有煤系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存在前处理效率低、质谱干扰较大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在HNO_(3)-HF-HClO_(4)-H_(2)SO_(4)混酸体系中采用高温高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及粉煤灰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方法,并考察了前处理方式、称样量、消解体系、质谱干扰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检出限为0.0037~0.042μg/g,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在5.85%以内,加标回收率为95.0%~107.2%,相对误差均小于6.95%。该方法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粉煤灰 稀土元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氮对生物炭修复滨海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
12
作者 田德 王婧 +5 位作者 刘旭辉 郭小彪 李曜宇 范成博 李淑辉 孔露露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文章选用不同形态外源氮(硝酸钠、硫酸铵和尿素)协同麦秆生物炭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考察外源氮类型及土壤碳氮比(C/N,100/15、100/10和100/5)对石油烃修复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联合外源氮处理组(BC+N)中,... 文章选用不同形态外源氮(硝酸钠、硫酸铵和尿素)协同麦秆生物炭进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考察外源氮类型及土壤碳氮比(C/N,100/15、100/10和100/5)对石油烃修复效果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联合外源氮处理组(BC+N)中,石油烃在外源氮为硝酸钠、土壤C/N为100/5条件下修复效果最佳。其中长链烷烃(LCAs)去除率(77.24%)高于对照组(CK)和生物炭处理组(BC),而多环芳烃(PAHs)去除率(59.76%)高于CK,却低于BC。生物炭联合外源氮配施产生协同效应,强化了LCAs生物降解效率,但外源氮可与PAHs产生竞争性吸附,导致PAHs去除率偏低。外源氮类型和土壤C/N对石油烃降解均具有显著影响。硝酸钠通过促进硝酸盐还原耦合石油烃氧化,提高石油烃降解效率。生物炭联合无机氮处理在土壤C/N为100/5条件下石油烃去除率最佳,而生物炭联合有机氮(尿素)在土壤C/N为100/15达到较好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外源氮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土壤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T-15改性天然矿物对土壤中的汞钝化效果研究
13
作者 刘洪艳 李瑞娟 +2 位作者 李鹏 张乙飞 路峰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为解决天然矿物修复汞污染土壤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重金属螯合剂TMT-15对不同的天然矿物(硅藻土、海泡石、沸石、膨润土)进行改性,通过淹水土培试验,研究不同TMT-15比例、不同钝化剂添加量和不同钝化时间下,改性天然矿物材料对土壤中汞... 为解决天然矿物修复汞污染土壤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重金属螯合剂TMT-15对不同的天然矿物(硅藻土、海泡石、沸石、膨润土)进行改性,通过淹水土培试验,研究不同TMT-15比例、不同钝化剂添加量和不同钝化时间下,改性天然矿物材料对土壤中汞的钝化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藻土、海泡石、沸石、膨润土均能提高土壤pH值,同时降低有效态汞的含量,其中硅藻土钝化效果最佳,在添加量0.8%、钝化时间7 d时,有效态汞钝化率达到47.45%;天然矿物经TMT-15改性后对土壤有效态汞的钝化作用显著提升,其中使用TMT-15改性硅藻土钝化效果最佳,在TMT-15与硅藻土改性比例0.20 mL∶1 g、添加量0.8%、钝化时间7 d时,有效态汞的钝化率为96.11%,汞浸出浓度为0.098 mg/L,达到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规定的汞限值(小于0.10 mg/L)要求。XRD分析结果表明,硅藻土经TMT-15改性后出现了新的特征峰,但层间距不变,说明TMT-15成功覆盖在硅藻土表面。因此,TMT-15改性天然矿物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汞的含量和浸出浓度,可应用于土壤汞的原位钝化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天然矿物 TMT-15 汞污染土壤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耕和深耕下减氮配施有机物质对小麦生长、籽粒产量和蛋白组成的影响
14
作者 孙世媛 李亚楠 +5 位作者 吕旭东 张欣 李艳 刘旭峰 李旭光 彭正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7,共10页
针对河北省麦玉轮作区肥料施用不合理、作物产量尚需提升、籽粒品质不高等问题,本文在浅耕和深耕下分别设置F1(常规无机肥)、F2(减氮20%无机肥)、F3(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腐植酸复合肥)、F4(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功能性生物有机肥)、F5(减... 针对河北省麦玉轮作区肥料施用不合理、作物产量尚需提升、籽粒品质不高等问题,本文在浅耕和深耕下分别设置F1(常规无机肥)、F2(减氮20%无机肥)、F3(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腐植酸复合肥)、F4(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功能性生物有机肥)、F5(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风化煤生物菌肥),研究了小麦旗叶光合特征、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动态积累、籽粒产量和蛋白组成等。结果表明:减氮配施有机物质(F3-F5)提升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参数,F4的Tr、Pn、Ci、Gs较F2显著提高12.6%~13.0%、12.7%~12.8%、6.3%~11.7%和18.4%~25.6%。减氮配施有机物质(F3-F5)较F2显著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5.3%~10.3%,F4植株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提高8.3%~40.2%。减氮配施有机物质增产6.1%~13.4%,其中F4增加10.7%~13.4%,籽粒蛋白显著提升9.1%~20.4%。深耕较浅耕提升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增加成熟期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籽粒蛋白含量及产量2.2%~11.3%、4.3%~8.5%。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建立,F4在浅耕和深耕下均最优,不仅直接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组分含量,还通过显著影响旗叶光合性能进而提高产量。深耕下减氮配施有机物质有效提高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提高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提升籽粒产量并改善蛋白组成含量,以深耕结合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功能性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减氮配施有机物质 光合特征 干物质和养分动态积累 籽粒产量 籽粒蛋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铅锌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反演方法对比 被引量:13
15
作者 毛继华 赵恒谦 +4 位作者 金倩 王雪飞 苗群峰 王盼 李美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44-156,共13页
为更好地研究利用光谱反映的土壤重金属信息,实现具有多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的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快速估测,该研究以河北省某铅锌矿区为例,首先对研究区土壤的Cu、Cr、Ni、Zn、Cd、Pb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次基于实验室高... 为更好地研究利用光谱反映的土壤重金属信息,实现具有多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的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快速估测,该研究以河北省某铅锌矿区为例,首先对研究区土壤的Cu、Cr、Ni、Zn、Cd、Pb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次基于实验室高光谱数据,组合变换光谱、特征变量和反演算法形成不同反演策略,通过各反演策略下的重金属反演精度比较,定量分析不同光谱预处理、特征选择和建模算法的优劣与适应性,构建最优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Cr、Ni清洁程度较好,其余Cu、Zn、Cd、Pb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参比当地土壤背景值,区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29.71,为重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均值1330.32,处于高生态风险状态;2)光谱预处理可以增强土壤重金属信息表达。其中,光谱微分效果较好,但易受噪声影响,而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倒数对数变换可以进行光谱去噪,提升处理效果;3)特征选择方法中,相关系数法选择特征波段数目多,不同重金属反演R2差异较大;Boruta法选择特征波段数目少,不同重金属反演R2差异较小;4)BPNN、XGBoost可以较好描述重金属含量与光谱的非线性关系,相较于其他算法具有更好表现,分别实现了Cr、Ni、Zn和Pb、Cd的最优反演,SVMR实现了Cu的最优反演。研究表明,不同的光谱预处理、特征选择与建模算法对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反演均具有较大影响,选择合适的处理、建模算法可以有效提升反演精度。该研究为进一步实现高效、准确、大范围遥感监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 重金属 机器学习 反演 铅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西石门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恒谦 常仁强 +5 位作者 金倩 吴艳花 王雪飞 马会春 李美钰 付含聪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1-382,共12页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意义重大。河北西石门铁矿是邯邢地区的大型磁铁矿床,针对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亟待开展综合研究。本文以西石门铁矿一号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统计学...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健康,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意义重大。河北西石门铁矿是邯邢地区的大型磁铁矿床,针对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亟待开展综合研究。本文以西石门铁矿一号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统计学、地理信息学等多学科技术,对9种典型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污染风险进行分析。采用ICP-MS测定重金属含量,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得到重金属超标率、污染来源及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其污染风险。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土壤Co的超标率为75.83%,属重度污染,Cu、Cd、As的超标率分别为14.70%、21.40%和13.29%,属中轻度污染,Cr、Ni、Zn、Pb和Hg的超标率均低于5%,属轻度污染;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r、Ni、Zn、Cd、As和Pb来源于成矿区自然风化环境污染,Co和Cu来源于采矿生产、化肥使用造成的人为环境污染,Hg来源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局部污染;空间插值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含量在马会河两岸露天采矿区较高,在河流和居民区较低;污染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3.49,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为55.50。该矿区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Hg、Co、Cu污染,需要重点关注并开展治理工作;该矿区的重金属污染属重度,但生态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土壤重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 污染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低品位铅锌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江涛 王伟之 +3 位作者 齐向红 康志谦 危刚 郝鹏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2,共5页
河北某矽卡岩型铅锌矿石锌品位为2.81%、铅品位为0.58%,银品位为27.50 g/t,铅、锌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硫化铅占总铅的72.42%,硫化锌占总锌的92.53%。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优先选铅再选锌的原则流程进行了该矿石的选矿试验... 河北某矽卡岩型铅锌矿石锌品位为2.81%、铅品位为0.58%,银品位为27.50 g/t,铅、锌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硫化铅占总铅的72.42%,硫化锌占总锌的92.53%。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优先选铅再选锌的原则流程进行了该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石磨矿细度为-74μm占72%、铅精选1精矿再磨细度为-45μm占80%的情况下,经1粗3精3扫流程选铅、1粗3精3扫流程选锌,获得了铅品位为46.17%、含银2 158.00 g/t、铅回收率为82.54%、银回收率为75.62%的铅精矿,锌品位为54.68%、含银45.07 g/t、锌回收率为81.15%、银回收率为6.85%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铅锌矿石 优先浮选 再磨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某岩浆岩型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瑶 李芬香 +1 位作者 路峰 王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为给河北某岩浆岩型铁矿石的后续开发利用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XRD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MLA(矿物解离分析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矿物粒度组成... 为给河北某岩浆岩型铁矿石的后续开发利用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XRD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MLA(矿物解离分析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矿物粒度组成及矿物解离特性、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岩浆岩型超贫钒钛磁铁矿石,其有用元素主要为铁和钛,含量分别为21.65%和5.22%,其次为磷和钒,其中磁铁矿系可回收利用的主要铁矿物,与其他矿物接触关系较简单,大多易于解离和回收,极少数呈细小晶体包嵌在暗色矿物中或分布在脉石矿物粒间,解离和回收均较难;钛铁矿系可回收利用钛的主要矿物,以单颗粒或集合体形式分布的易于解离和回收,而以片晶形式分布在磁铁矿中的则难以解离将进入铁精矿中;磷灰石系可回收利用的磷矿物,充分解离后可回收;钒多以分散状态分布于磁铁矿中,较难解离,可随磁铁矿一起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型铁矿石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预加热-容量法测定含氯地质样品中的有机碳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昕 张金明 +3 位作者 杨金荣 袁志为 高璐 葛敏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9,共6页
氯离子的存在影响有机碳的测定,导致结果偏高。采用硫酸预加热-重铬酸钾氧化的溶矿体系处理样品,在预加热过程中氯离子转化为氯化氢挥发,消除了氯离子的干扰;恒温电热板消解样品,避免了油浴对样品及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氯离子干扰定量实... 氯离子的存在影响有机碳的测定,导致结果偏高。采用硫酸预加热-重铬酸钾氧化的溶矿体系处理样品,在预加热过程中氯离子转化为氯化氢挥发,消除了氯离子的干扰;恒温电热板消解样品,避免了油浴对样品及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氯离子干扰定量实验、预加热温度、预加热时间等条件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不影响有机碳与重铬酸钾正常反应的前提下,有效地消除了氯离子对有机碳测定的干扰,实现了含氯地质样品中有机碳的准确测定。通过土壤标准物质、海洋沉积物等含氯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小于1.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3%,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高,且操作简便,对环境无二次污染,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预加热 含氯地质样品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艳花 赵恒谦 +3 位作者 毛继华 金倩 王雪飞 李美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0-1750,共11页
矿区开采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引发人体疾病;有效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损害非常重要。高光谱快速、动态获取地物连续光谱信号的特点,为发展基于遥感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河北省涞源县典型... 矿区开采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引发人体疾病;有效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损害非常重要。高光谱快速、动态获取地物连续光谱信号的特点,为发展基于遥感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河北省涞源县典型铅锌矿区,实地采集矿区及周边土壤样本,基于SVC HR-1024i地物光谱仪(350~2500 nm)获取土壤光谱反射率,通过对光谱数据进行平滑、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后一阶导数、标准正态变换后一阶导数六种光谱数据组合变换,使用差值指数、比值和归一化方法从六种预处理数据中提取光谱指数,通过实验室化学测试分析得到土壤重金属镉、铅、锌含量,对不同重金属元素使用不同光谱变换方式进行预处理,得到不同类型重金属元素的最优光谱变换方式。采用差值指数、比值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不同光谱指数下的最优波段组合,从而得到用于不同重金属元素建模使用的最优自变量。基于随机森林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构建重金属元素反演模型。研究表明,通过对光谱数据预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增强光谱特征。从结果来看,经过预处理后光谱数据与重金属含量相关性有所提高。对不同重金属元素建模选择对其最优的光谱指数自变量,增加了反演建模的有效特征。对三种重金属镉、铅、锌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最优模型的R 2分别达到了0.90、0.91、0.84,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为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建模提供依据,为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重金属污染 光谱变换 光谱指数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