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宽城县某拟建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熙 张成兵 +3 位作者 张勃 王彦静 冯婷婷 荆江帅 《农业工程》 2018年第6期84-89,共6页
该文以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某拟建地下水水源地为研究区域。农业用水是研究区用水大户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占据很大比例,制约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做好资源评价及水质综合评价,将对农业节约用水规划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查... 该文以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某拟建地下水水源地为研究区域。农业用水是研究区用水大户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占据很大比例,制约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做好资源评价及水质综合评价,将对农业节约用水规划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查明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等基本情况。遵循客观规律,根据现场勘查工作实际获取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参数值,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采用水量均衡法计算评价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采用开采试验法计算评价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利用实际水样测试结果,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给出了对建设该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农业生产 地下水 资源评价 宽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阳原县三马坊地区温泉井成井工艺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景龙 王彦静 +1 位作者 赵丽梅 常林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6-721,共6页
河北省阳原县三马坊地区地热资源条件优越,该地区多年来施工温泉井较多,但成功者无几,即使成井亦无法实现井口关闭,造成资源浪费。工程实践中通过分析以往成井存在的问题,采用了三开成井的施工工艺。通过准确把握一开深度,将273mm表... 河北省阳原县三马坊地区地热资源条件优越,该地区多年来施工温泉井较多,但成功者无几,即使成井亦无法实现井口关闭,造成资源浪费。工程实践中通过分析以往成井存在的问题,采用了三开成井的施工工艺。通过准确把握一开深度,将273mm表层套管下入至高压热储层上部的稳定隔水段后水泥封固,经试压检验确保管外封闭牢固;二开通过加大泥浆比重力求平衡钻进,钻进后期以涌水限量为依据准确把握时机抢下219mm技术套管;三开以安全钻进为前提,以涌出颗粒大小为依据,采用清水钻进适时完井,从而实现增产。最终本井顺利完工,井口安全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马坊 地热资源 温泉井 成井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与深层地下水开采关系 被引量:35
3
作者 朱菊艳 郭海朋 +1 位作者 李文鹏 田小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由于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超采地下水最严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最大、地面沉降面积最大、沉降类型最复杂的地区。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整个华北平原和沧州市的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和沉降量进行对比分析,... 由于地下水的长期超量开采,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超采地下水最严重、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最大、地面沉降面积最大、沉降类型最复杂的地区。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整个华北平原和沧州市的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和沉降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到2010年为止,华北平原年均沉降体积为10.73亿m3,同期深层水年均开采量大约为24.5~26.75亿m3,因此,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体积占深层水开采量的40.1%~43.8%,间接表明了深层水开采量中含水层和弱透水土层压密释水量所占比例;沧州地区1970年-2008年年均沉降体积约为1.98亿m3,深层地下水年均开采量为3.44亿m3,该区的沉降体积占深层水开采量的57.6%,远大于华北平原的计算结果,这与沧州地区的岩性结构和补给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下水 地面沉降 空间分析 华北平原 压密释水 地质灾害 资源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中植物群落配置设计——以太行山北段为例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影 张利 +1 位作者 董加强 赵文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4-157,162,共5页
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生态修复方式、方法和不同植物的生物生态特性和群落演替规律,对修复目标植物群落进行合理的配置设计。在对太行山北段白云岩矿山基质、水文、气候等生态要素充... 废弃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生态修复方式、方法和不同植物的生物生态特性和群落演替规律,对修复目标植物群落进行合理的配置设计。在对太行山北段白云岩矿山基质、水文、气候等生态要素充分调查基础上,对矿山边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太行山北段白云岩矿山边坡生态退化的成因为矿山开采导致的边坡植被的消退,而目前的修复方式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2)在对目标植物群落类型进行归纳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修复的设计原则,即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这样解决了植物在恢复生长时期受基质流失和水分不足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将得到较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边坡 生态修复 植物群落 恢复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托莫尔特铁(锰)矿成矿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富全 郭旭吉 +4 位作者 黄承科 刘锋 柴凤梅 耿新霞 张保江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6-914,共9页
新疆托莫尔特中型铁(锰)矿床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本研究利用硫同位素和年代学,探讨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和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火山沉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和区域... 新疆托莫尔特中型铁(锰)矿床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本研究利用硫同位素和年代学,探讨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和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火山沉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和区域变质期。火山沉积期为铁和锰主要成矿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形成少量铁和铜矿化。火山沉积期黄铁矿的δ34S变化于6.2‰~13.1‰和-20‰,表明硫主要来自火山岩,也有少量来自细菌还原海水中的硫酸盐。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变化于-1.8‰~8.5‰,主要集中在-1.8‰~3.8‰,表明硫主要来自黑云母花岗斑岩脉。含矿岩系变流纹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06.7±4.3)Ma,穿切矿体的黑云母花岗斑岩脉锆石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U-Pb年龄为(401.6±0.6)Ma,表明托莫尔特铁矿火山沉积期形成的Fe-Mn矿化及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形成的Fe-Cu矿化出现在早泥盆世(407~401 Ma),为火山喷发沉积和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托莫尔特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典型弯曲倾倒式滑坡变形演化机理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邢一飞 张诚 王建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56-161,共6页
弯曲-拉裂(倾倒)变形是西南地区常见的边坡失稳的一种复杂的地质模式。通过实例研究,分析了这类边坡产生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然后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开挖过程和最终稳定性进行模拟和分析,获得的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破... 弯曲-拉裂(倾倒)变形是西南地区常见的边坡失稳的一种复杂的地质模式。通过实例研究,分析了这类边坡产生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然后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开挖过程和最终稳定性进行模拟和分析,获得的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变形破坏范围与现场调查的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类滑坡的演化机制。此外,以弯曲倾倒式滑坡概化模型为例,进行时空演化过程控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锚杆间距、锚杆嵌入角度和锚杆长度,提出弯曲倾倒式滑坡应用锚杆防治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对类似的工程岩质边坡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倾倒 滑坡 地质模式 数值模拟 演化机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市地面沉降灾害预测预警 被引量:14
7
作者 骆祖江 张鑫 田小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5-373,共9页
为了准确模拟评价沧州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为沧州市政规划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建立了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校正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在地下水现状开采情况... 为了准确模拟评价沧州市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为沧州市政规划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建立了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三维全耦合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校正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在地下水现状开采情况下,从2010年12月31日至2025年12月31日逐年的地面沉降变化趋势,并根据地面沉降速率对地面沉降进行了地质灾害预警分区。结果表明,到2025年12月31日,沧州市累计最大地面沉降量为466.82 mm,最小地面沉降量为241.54 mm,大部分地区为四级预警区和五级预警区,仅肃宁县为三级预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地面沉降 比奥固结 耦合 预测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台子河口文蛤碳、氮、磷收支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安国 王丽丽 +4 位作者 袁蕾 马恭博 张学辉 雷帅 袁秀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0-709,共10页
在双台子河口现场研究滩涂生境优势埋栖性贝类——文蛤主要生理生态学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不同季节的C、N、P收支方程.结果表明,文蛤对海水中C、N、P等要素的生长余力(SFG_C、SFG_N、SFG_P)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在夏季最高;但SFG_... 在双台子河口现场研究滩涂生境优势埋栖性贝类——文蛤主要生理生态学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不同季节的C、N、P收支方程.结果表明,文蛤对海水中C、N、P等要素的生长余力(SFG_C、SFG_N、SFG_P)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在夏季最高;但SFG_C在春季时最低,且为负值,SFG_N及SFG_P全年均为正值.SFG_C、SFG_N和SFG_P变化范围分别为-2.11~18.59mg C/(ind·d)、0.13~5.87mg N/(ind·d)和0.11~1.45mg P/(ind·d).文蛤的C、N、P生长效率季节变化显著,且C、N、P净生长效率基本表现为KN2>KP2>KC2.文蛤在春季及秋季时的碳收支顺序依次为粪便碳>呼吸碳>生长碳,夏季时为生长碳>呼吸碳>粪便碳,冬季时为生长碳>粪便碳>呼吸碳.文蛤摄取氮元素用于生理过程的各组分比例依次为生长氮>粪便氮>排泄氮.文蛤摄食磷量用于生理过程的各组分比例在各季节中(除冬季外)依次为生长磷>粪便磷>排泄磷.C、N、P收支方程显示,文蛤更趋向于对N、P元素的富集,即摄取的N、P元素绝大部分用于其自身的生长和繁殖.研究结果表明,文蛤作为双台子河口优势埋栖性贝类是该海域生态系统C、N、P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河口生态系统生源要素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生源要素 收支 生长余力 生长效率 双台子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喉堰流量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 被引量:2
9
作者 单长河 崔国树 +1 位作者 隋国学 蒋根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499-21500,21503,共3页
无喉堰量水槽因其量水精度高、结构简单、过水能力大、上游壅水低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最适合于农业灌区应用的量水建筑物。目前,利用无喉堰测量流量已经在部分农业灌区得到应用。但在调查中发现,利用无喉堰量水尚没有应用规范的计算公式,... 无喉堰量水槽因其量水精度高、结构简单、过水能力大、上游壅水低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最适合于农业灌区应用的量水建筑物。目前,利用无喉堰测量流量已经在部分农业灌区得到应用。但在调查中发现,利用无喉堰量水尚没有应用规范的计算公式,而且各种情况下出流对流量计量的影响尚未明确。为此,笔者对无喉堰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2种状态的流量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修正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喉堰 流量 量水建筑物 自由出流 淹没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渤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军辉 岳永兵 +2 位作者 彭云伟 王振雄 郭文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287-291,297,共6页
[目的]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预防或减轻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方法]以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和2009—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 [目的]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预防或减轻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方法]以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为研究区,以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和2009—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敏感性指数、灰色预测模型,分析研究区2009—2013年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预测2015和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与规划目标进行比较。[结果](1)2009—2013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增加量已经超过规划期建设用地的增加总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1.11×107元,说明规划实施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2)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7.08×10^7元,规划实施过程中,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逐渐减弱。[结论]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规划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沧州渤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咸水资源化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效益分析──以沧州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一飞 张诚 +1 位作者 邢忠信 王建辉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年第2期29-31,共3页
咸水埋深浅是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盐碱难以治理的主因。通过咸水资源化开发,在利用中实现排咸,是治理盐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沧州沿海地区浅层咸水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浅层咸水资源化开发利用... 咸水埋深浅是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盐碱难以治理的主因。通过咸水资源化开发,在利用中实现排咸,是治理盐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沧州沿海地区浅层咸水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浅层咸水资源化开发利用模式:农渔结合利用、淡化利用、工矿直接利用、分质农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咸水 资源化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停采后地面沉降区地下水氟的演化规律: 以沧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丹阳 李和学 +1 位作者 刘强 李俊霞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8-227,共10页
南水北调工程极大改善了我国北方的用水问题,进一步减少了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缓解了华北平原地下水长期亏损的情况,但其对区域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的影响尚未可知。以地面沉降典型分布区沧州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及地下水停... 南水北调工程极大改善了我国北方的用水问题,进一步减少了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缓解了华北平原地下水长期亏损的情况,但其对区域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的影响尚未可知。以地面沉降典型分布区沧州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及地下水停采后对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采集2017年及2021年区域第Ⅲ、Ⅳ层承压地下水样品,探究水化学特征,并通过SBAS-InSAR技术进一步评估区域年均地面形变量,分析地下水停采后区域水质及氟时空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压缩开采后深层地下水氟含量略微降低,高值区面积减小,高pH、TDS和ρ(HCO_(3)^(-)),低ρ(Ca^(2+))的地下水环境有利于氟的富集;水化学类型没有改变,地下水盐分含量升高,岩盐、萤石溶解更充分;同时,全区地面沉降量及沉降速率较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明显放缓,东南部存在小面积地面抬升区。地面沉降的减缓抑制了隔水层黏土压密释水,减弱黏土孔隙高氟水的直接释放,侧向径流补给占比上升,含水层得到的有效补给变多,使得区域地下水中氟浓度降低。但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及水岩相互作用,可促使沉积物蒸发岩溶解迁移进入地下水中,使得近海区域深层地下水中盐分含量升高。研究成果对沧州市饮用水安全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南水北调 地下水停采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超采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探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艳飞 李和学 +2 位作者 孙丹阳 刘强 李俊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5,共9页
我国华北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高氟地下水,对区域居民饮水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深入探究华北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采集该区域180件地下水样品和4件沉积物样品,在完成基础理化性质分析、查明地下水系统影响氟迁移转化的主控水文地... 我国华北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高氟地下水,对区域居民饮水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深入探究华北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采集该区域180件地下水样品和4件沉积物样品,在完成基础理化性质分析、查明地下水系统影响氟迁移转化的主控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沉积物样品开展了室内连续压密试验和压密释水水化学组分分析,剖析了地下水超采所致地面沉降对区域地下水中氟富集的影响与贡献,以丰富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地下水F^(-)浓度变化范围为0.38~7.35mg/L,67.8%的地下水样品中F^(-)浓度>1.5 mg/L,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地下水排泄区300~400m深度含水层中;阳离子交换、萤石溶解、碳酸盐沉淀以及海水入侵等过程使得排泄区地下水以Na-HCO_(3)/Na-Cl型水为主,利于氟在地下水中发生富集;沉积物压密释水中均有较高的氟含量,其浓度变化范围为2.92~4.40mg/L,在地下水超采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造成区域地面沉降,促使沉积物中富氟孔隙水压密释水进入周围含水层中,使得区域地下水中氟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污染 地下水 地面沉降 地下水超采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优化布置及参数灵敏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佰忠 徐文杰 +4 位作者 李玉涵 孙剑 毕攀 李瑶 张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9,共12页
为了确定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佳布井方式,探明含水层温度场变化特征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灵敏性,以石家庄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肖家营—东兆通为研究区,基于热储层的地热地质条件和热物性参数,利用FEFLOW软件构建了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在... 为了确定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佳布井方式,探明含水层温度场变化特征以及水文地质参数灵敏性,以石家庄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肖家营—东兆通为研究区,基于热储层的地热地质条件和热物性参数,利用FEFLOW软件构建了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在2000 m^(3)/d的抽灌量下对不同井间距、不同布井模式-含水层温度场变化进行模拟,探讨发生热突破的可能性,并探讨温度场关于热导率、渗透系数、孔隙率等参数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抽双灌模式下,方案C(两眼回灌井连线与地下水流向垂直,一眼回灌井位于抽水井正下游,另一眼回灌井位于沿地下水流向45°方向,即两回灌井与抽水井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抽水井正下游的回灌井为直角顶点)的布井方案对含水层温度场影响最小,为最优方案;2)单抽双灌模式下,抽灌量为2000 m^(3)/d时,方案C抽灌井间距设置在40~50 m较为合理;3)抽灌过程中,温度场对于渗透系数的改变灵敏度较高,而对孔隙率以及热导率的改变灵敏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抽灌井优化 温度场变化 参数灵敏度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次多项式湍黏性底边界层的流场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艳菊 刘淑波 齐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本文通过假定底边界层湍黏性的三次多项式参数化形式,基于简化的Navier–Stokes方程,并利用超几何方程的性质,推导出了湍流粗糙底边界层的速度解析解。同时,得到了底边界层内其他的动力参数,如底剪应力、Ekman传输、Ekman抽吸及近底部... 本文通过假定底边界层湍黏性的三次多项式参数化形式,基于简化的Navier–Stokes方程,并利用超几何方程的性质,推导出了湍流粗糙底边界层的速度解析解。同时,得到了底边界层内其他的动力参数,如底剪应力、Ekman传输、Ekman抽吸及近底部速度分布场,从理论上讨论了均匀混合底边界层特征量分布特征。通过数值结果分析,进一步得出底边界层的总速度、亏损速度及其剪应力受平均流的角频率和地球自转影响比较大;而底边界层的动力结构对于底边界层顶部粗糙度不敏感。该涡黏性模式从理论上丰富了底边界层涡黏性的形式,为底边界层的动力系统研究提供了借鉴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边界层 涡黏性 Corioli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新型液态调理剂对土壤生物特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索文康 张红杰 +4 位作者 姚万森 田小明 胡晨阳 杨金翰 史海潮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22-229,共8页
为揭示新型液态调理剂对张家口地区莜麦耕层土壤生物特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以莜麦种植区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在土壤质量含水量15%、20%、25%下新型液态调理剂对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 为揭示新型液态调理剂对张家口地区莜麦耕层土壤生物特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以莜麦种植区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在土壤质量含水量15%、20%、25%下新型液态调理剂对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调理剂对土壤酶活性、有机碳矿化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累计矿化量、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C_(0)),而降低土壤矿化强度,其中以P3N处理影响最为显著。在无机肥基础上添加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与N处理相比,P_(1)N处理的SOC、LOC在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分别增加5.85%~14.72%和1.72%~29.84%(P<0.05);P_(2)N处理分别增加了8.78%~20.00%和13.22%~45.16%(P<0.05);P3N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3.17%~41.13%和49.71%~75.00%,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SOC、LOC、CMI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这表明在施用复合肥基础上添加调理剂通过提高土壤酶活性的方式,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及矿化量,进而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同时高浓度的调理剂可以更持久地提高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提升土壤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剂 有机碳矿化速率 累计矿化量 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青杠沟泥石流灾害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诚 马亚杰 +2 位作者 邢一飞 曹鼎鑫 郑翠敏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年第6期12-15,共4页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青杠沟原为低频泥石流沟,震后泥石流发生频率和危险性大大增加,一旦遇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对灾后居民安...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青杠沟原为低频泥石流沟,震后泥石流发生频率和危险性大大增加,一旦遇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对灾后居民安置点、旅游度假村及银白公路构成严重威胁。在实际调查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青杠沟泥石流形成条件、类型、发展趋势及动力学特征。根据泥石流物源以主沟内不稳定堆积物二次启动所占比例较大等特点,提出了以上游多极低坝拦挡、下游护岸排导和沟道整理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灾害分析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地区典型剖面浅层地下水碘分布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宝匀 简明 +1 位作者 张媛静 李亚松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5004-5007,共4页
邯郸地区大多数居民以地下水作为主要或者惟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碘含量以及食用碘盐的情况成为了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邯郸地区选择典型剖面开展了地下水碘分布及配碘情况调查,共采集了17组地下水样品进行碘化物含量分析,基本掌... 邯郸地区大多数居民以地下水作为主要或者惟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碘含量以及食用碘盐的情况成为了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邯郸地区选择典型剖面开展了地下水碘分布及配碘情况调查,共采集了17组地下水样品进行碘化物含量分析,基本掌握了该剖面地下水碘化物浓度分布状况。分析发现地下水碘分布受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内在因素,以及气候条件等外在因素的控制,并结合配碘调查结果提出了合理配碘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地区 地下水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平原深层地下水资源开采研究
19
作者 王开位 唐正斌 刘继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562-4563,4566,共3页
为建立滨海平原深层地下水水源地,以某一水源地勘探为例,采用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及抽水试验等多种手段勘查,研究滨海平原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约束条件。结果表明,在地下300~700 m存在两个矿化度不大于2 g/L的深层地下水开采... 为建立滨海平原深层地下水水源地,以某一水源地勘探为例,采用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及抽水试验等多种手段勘查,研究滨海平原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约束条件。结果表明,在地下300~700 m存在两个矿化度不大于2 g/L的深层地下水开采段,每个开采段涌水量约40 m3/h;深层地下水距补给区较远,地下水迳流缓慢,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受人工开采影响,天然地下水流向已被改变,适宜建立应急水源地;在概化面积52 km2的范围内建立1.7×104 m3/d的水源地,地面沉降、咸水运移及海水入侵问题在10年内不会影响水源地的正常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平原 深层地下水 开采方案 环境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市沿海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玉蓉 王世彬 +2 位作者 刘仕潮 刘有才 王平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5,共7页
以黄骅市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ADCIRC模型建立台风和温带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型,评估不同工况条件下风暴潮灾害的危险性,同时结合承灾体脆弱性分析,开展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在965 hPa和955 hPa级别的台风风暴潮以... 以黄骅市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ADCIRC模型建立台风和温带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型,评估不同工况条件下风暴潮灾害的危险性,同时结合承灾体脆弱性分析,开展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在965 hPa和955 hPa级别的台风风暴潮以及风速32 m/s和36 m/s的温带风暴潮影响下,沿海乡镇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温带风暴潮危险性大于台风风暴潮。黄骅市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南排河镇、新村回族乡和黄骅港等地。风险最高的工况为温带风暴潮(十二级36 m/s)溃堤,该工况下风暴潮风险区面积为1 184.54 km^(2),其中黄骅港和新村回族乡Ⅰ级风险区面积最大,其次为南排河镇、吕桥镇、羊三木回族乡、中捷友谊农场和南大港农场,其他乡镇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灾害 危险性 脆弱性 风险评估 区划 黄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