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方案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崔秋苹 徐海振 +1 位作者 刘立军 张增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6,共5页
根据河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11个重要城市的的13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方案建议,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应急开采约束条件。对13处拟选应急水源地,平原区采用干扰井群法、山区岩溶水采用大井法、山丘区及盆地区采用补给... 根据河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11个重要城市的的13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方案建议,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应急开采约束条件。对13处拟选应急水源地,平原区采用干扰井群法、山区岩溶水采用大井法、山丘区及盆地区采用补给法与排泄法,评价出最大应急开采总量为155.03×104m3/d。最后分析了应急水源地的恢复能力,提出了保护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应急水源地 城市供水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ODIS数据反演河北省海域叶绿素a浓度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雯佳 杨斌 +2 位作者 田力 葛超英 徐永利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156,共5页
为了建立更加合理、准确的叶绿素a遥感反演模型,利用地物光谱仪测定了河北省海域水面的光谱反射率,分析了光谱反射率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MODIS数据各波段及波段组合的反射率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分析,确定... 为了建立更加合理、准确的叶绿素a遥感反演模型,利用地物光谱仪测定了河北省海域水面的光谱反射率,分析了光谱反射率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MODIS数据各波段及波段组合的反射率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分析,确定第1波段(B1)为最佳反演波段,建立了应用B1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关系数为0.66,反演结果均方根误差为0.48 mg/m3,模型精度优于SeaDAS的OC3标准经验算法;该模型反演河北省海域表层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叶绿素A浓度 河北省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利用地下水库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增勤 冯创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02-105,共4页
通过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附近地下水库调蓄条件,太行山前平原具有可观的调蓄库容。利用地下水库的调蓄,实现引江水的均匀供给;跨区域调配引江水量,提高受水区,特别是东部地区枯水年的供水保证率。最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地下水库 引江水 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张北县城新水源地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二强 刘建 +4 位作者 李豆 张增勤 张菊 杨志光 张林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01-204,共4页
张北县城新水源地位于张北县城西偏南的安固里河侵蚀堆积沟谷平原( ò ) 河漫滩上, 属于高原沟谷平原潜水型水源地, 二台背村北、安固里河以南, 二台河2玻璃彩河一带, 面积21 87 km^2 , 采用第四系和新近系中新统含水层混合成井,... 张北县城新水源地位于张北县城西偏南的安固里河侵蚀堆积沟谷平原( ò ) 河漫滩上, 属于高原沟谷平原潜水型水源地, 二台背村北、安固里河以南, 二台河2玻璃彩河一带, 面积21 87 km^2 , 采用第四系和新近系中新统含水层混合成井, 一般成井深度为150 m 左右, 确定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12 000 m^3 / d.依据水文地质调查、地面电法、钻探和抽水试验等工作, 综合分析含水岩组分布、富水地段、地下水质、地下水动态以及场地条件等因素, 初步选定此新水源地.采用总补给量法和解析法分别计算与评价新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提出新水源地开采方案的选择原则及建议, 以便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水源地 计算与评价 允许开采量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坎上铁矿南矿段矿坑涌水量预测
5
作者 郭二强 刘建 +4 位作者 马义青 王栋 王俊杰 刘军 田晓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141-146,共6页
河北省坎上铁矿南矿段位于滦河洪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Ⅱ)中滦河河漫滩洪冲积孔隙水强富水亚区(Ⅱ2),其铁矿石资源量为1509.0万t,由于铁矿南矿段在前期投入的勘查工作量相对较少,精度较低,而条件较复杂。有必要开展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采... 河北省坎上铁矿南矿段位于滦河洪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Ⅱ)中滦河河漫滩洪冲积孔隙水强富水亚区(Ⅱ2),其铁矿石资源量为1509.0万t,由于铁矿南矿段在前期投入的勘查工作量相对较少,精度较低,而条件较复杂。有必要开展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采用物探、钻探、抽水试验等工作方法,基本查明铁矿南矿段第四系各含水层与基岩裂隙水各含水层的富水性特征及主要水文地质参数,其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分析判断铁矿南矿段矿区内不存在断层,局部基岩破碎是多期褶皱导致。结合可研报告开采方案,建立铁矿南矿段地质计算模型,采用大井法,对铁矿南矿段的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计算和评价,为采矿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南矿段 含水组 水力联系 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赤城县塘子庙温泉地热资源评价
6
作者 郭二强 闫丽哲 +3 位作者 周艳婷 刘建 马义青 田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14-117,共4页
塘子庙温泉位于河北省赤城县东万口乡塘子庙村北山沟中,出露黑河东岸河漫滩阶地上,分布轴向南东一北 西,属基岩裂隙型上升泉群,水温23 5℃ ~ 68℃ .对温泉成因进行分析,采用流量实测法和热储法计算评价温泉 热储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温泉... 塘子庙温泉位于河北省赤城县东万口乡塘子庙村北山沟中,出露黑河东岸河漫滩阶地上,分布轴向南东一北 西,属基岩裂隙型上升泉群,水温23 5℃ ~ 68℃ .对温泉成因进行分析,采用流量实测法和热储法计算评价温泉 热储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温泉为低温地热资源,属于适宜开采温泉,且经济性好;利用方向为医疗、洗浴和农业温室等.针对温泉开发方式简单的现状,结合温泉特点,提出合理开发技术方案,以便合理开发利用温泉资源,发挥其更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塘子庙温泉 成因 地热资源计算和评价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开发语境下的河北省沿海城镇布局研究
7
作者 苗运涛 姜石良 左丽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9-52,共4页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需采取"生态优先、基础先行,港口引领、培育中心,拓展腹地,区域协调"的发展战略,以"打造体系完善、功能合理的沿海城镇隆起带、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筑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为发展目...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需采取"生态优先、基础先行,港口引领、培育中心,拓展腹地,区域协调"的发展战略,以"打造体系完善、功能合理的沿海城镇隆起带、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筑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为发展目标,构建"南北两区带状组群式"的空间布局结构。针对以唐山、秦皇岛为主的北部沿海地区和以沧州为主的南部沿海地区,分别制定沿海城镇分区发展指引,构筑海陆良性互动、有序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开发 城镇布局 发展指引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立军 徐海振 +1 位作者 崔秋苹 王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7,共4页
通过对以往地层岩性、成因类型、结构、标志层、^14C、古地磁、钻孔等资料的重新分析与对比,依照《中国地层指南》对河北平原第四纪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和修订。以2.58Ma为第四系下限,以0.78Ma为中更新统底界,以相当深海氧同位素5阶... 通过对以往地层岩性、成因类型、结构、标志层、^14C、古地磁、钻孔等资料的重新分析与对比,依照《中国地层指南》对河北平原第四纪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和修订。以2.58Ma为第四系下限,以0.78Ma为中更新统底界,以相当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开始的0.128Ma为上更新统底界,以大体相当深海氧同位素1阶段开始的0.01Ma为全新统底界,修订后的河北平原第四系厚度减小40~220n3,。该文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河北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的一次探讨,其成果为建立华北平原含水层结构模型搭建了平台。由于一些小区缺乏古地磁测年资料,而标志层、沉积物颜色特征界限又不明显,故影响了第四系下限和各统底界划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第四纪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闸河口整治工程与河床演变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匡翠萍 梁慧迪 +1 位作者 李建 左丽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2-790,共9页
建闸河口整治工程引起的河床演变调整十分复杂.基于验证好的潮流、泥沙输运及河床演变模型分析了双龙河口整治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后水动力和河床演变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闸下河道水动力变化和河道冲淤分布与局部浚深拓宽及纳潮量增加... 建闸河口整治工程引起的河床演变调整十分复杂.基于验证好的潮流、泥沙输运及河床演变模型分析了双龙河口整治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后水动力和河床演变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闸下河道水动力变化和河道冲淤分布与局部浚深拓宽及纳潮量增加有密切联系.若仅对河道上段局部河道进行整治,浚深拓宽段的涨落潮不对称现象加剧,局部产生回流区.若以固定坡降对整条河道进行整治,则涨落潮流速显著增加且不对称性减小.纳潮量增加在工程初期会引起口门段冲刷,而局部拓宽段会因流速相对减小而产生淤积,特别是在回流区淤积严重.因此为延长工程寿命,尚需辅以定期开闸放水和局部清淤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河口 挡潮闸 整治工程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葫芦沟金矿床地质与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蓝妮拉 陈有斌 +4 位作者 刘巍 高崇辉 李文龙 吴二 马璟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14-20,共7页
葫芦沟金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和石英;矿石结构为他形—半自形、自形晶粒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以团块状和碎裂状为主;矿区近矿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 葫芦沟金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钾长石和石英;矿石结构为他形—半自形、自形晶粒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以团块状和碎裂状为主;矿区近矿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钾化、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通过对矿区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葫芦沟金矿床物质来源于太古宇太华群,属于赋存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中低温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稀土元素 葫芦沟金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湖金矿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1
作者 刘昕光 赵林涛 +3 位作者 任晓萌 李文秀 马慧宇 洪文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0,共7页
石湖地区发育的侵入岩由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的麻棚岩体和遍布全区的中酸性脉岩组成,两者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都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可能为一套具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系列。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其岩浆形成深度较大,且岩... 石湖地区发育的侵入岩由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的麻棚岩体和遍布全区的中酸性脉岩组成,两者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都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可能为一套具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系列。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其岩浆形成深度较大,且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陆壳混染,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构造环境属于火山弧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湖金矿 侵入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地下水库建设条件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秋苹 张增勤 +2 位作者 徐丹梅 薛茹 杜同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对滹沱河地下水库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滹沱河地下水库边界为一近封闭的边界,库容量达10.04×108 m3,滹沱河河床可作为地下水库天然渗漏场。通过入渗试验得出,在动水条件下,单位河长稳定入渗量为29.18×104 m3/km.d... 对滹沱河地下水库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滹沱河地下水库边界为一近封闭的边界,库容量达10.04×108 m3,滹沱河河床可作为地下水库天然渗漏场。通过入渗试验得出,在动水条件下,单位河长稳定入渗量为29.18×104 m3/km.d(平均河道宽度222m),入渗速率1.31×104 m3/m2.d,垂直入渗系数31.62m/d,入渗水对地下水的补给系数为0.91。利用库区原有的取水设施年开采能力可达2.19×108m3。根据预测结果,2020、2030年在不同的保证率下,尚有盈余水量进行地下水库的调蓄,且调蓄水源的水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河 地下水库 建设条件 入渗试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酸雨区次生林中台湾相思与银合欢叶片的12种元素含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兴华 洪伟 +3 位作者 吴承祯 李键 王幼茹 杨晓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6964-6971,共8页
在酸雨区,研究叶片元素浓度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树种选择与重建亚热带森林具有重要意义。在中亚热带丘陵次生林的酸雨区内,测定两个优势树种——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的叶片元素(N、P、S、K、Ca、Na、Mg、F... 在酸雨区,研究叶片元素浓度变化规律对于理解树种选择与重建亚热带森林具有重要意义。在中亚热带丘陵次生林的酸雨区内,测定两个优势树种——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的叶片元素(N、P、S、K、Ca、Na、Mg、Fe、Mn、Cu、Zn和Al)含量,并探讨其可能遭受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树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N>K>Ca>S>P>Mg>Na,重金属元素表现为Fe>Al>Cu。两树种叶片的P、Ca、Mg、Na、Mn和Cu含量差异极显著,Zn含量差异显著。受频繁酸雨影响,台湾相思(3.42 g/kg)和银合欢(2.70 g/kg)的S含量明显高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的平均值((1.66±3.06)g/kg),Na含量低于S含量,也明显低于中国陆生被子植物叶片Na含量的平均值((2.48±5.45)g/kg),表明研究区域植物叶片的Na元素的特异性,酸雨加速土壤酸化导致土壤Na含量低可能是一个原因。由N/P、Ca/Al摩尔比值的大小可得出,台湾相思为P制约型树种,虽然其Al含量并未超出正常范围值,但其Ca/Al摩尔比值小于12.5,表明存在Al的危害风险;而银合欢属N制约型树种,并未受到Al的危害,更适应研究区生长环境。若仅从叶片元素含量分析,该区域的台湾相思和银合欢受到Fe危害风险,且存在更大的Cu和Zn危害风险,银合欢的Zn、Cu元素累积量大于台湾相思,所以可以认为银合欢的抗性强于台湾相思,可能更适应于酸雨区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区 台湾相思 银合欢 叶片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覆盖区高光谱蚀变矿物信息提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吕凤军 郝跃生 +1 位作者 王娟 姚佛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6-321,共6页
在植被覆盖严重地区,基于综合光谱信息模型,开展了高光谱遥感典型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大营子地区为例,利用Hyperion数据,在植被覆盖度大于70%的地区,根据蚀变矿物与背景地物波谱特征的差异,提取了该区绿泥石、斜绿泥... 在植被覆盖严重地区,基于综合光谱信息模型,开展了高光谱遥感典型蚀变矿物信息提取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大营子地区为例,利用Hyperion数据,在植被覆盖度大于70%的地区,根据蚀变矿物与背景地物波谱特征的差异,提取了该区绿泥石、斜绿泥石、方解石和白云石蚀变矿物分布信息,与已知地质矿产资料及野外检查结果一致。最后依据蚀变矿物组合分布特征、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及相关地质资料,圈定了找矿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光谱 蚀变矿物 植被覆盖 综合光谱信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采空区填充注浆材料的研制与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庞云泽 刘春原 +2 位作者 左丽明 赵献辉 刘宇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68-2274,共7页
为探索碱渣利用新途径,研制开发了针对于采空区填充的碱渣-粉煤灰体系注浆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与碱渣质量比(A)、液固比(B)与硅酸钠溶液浓度(C)对浆液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基础配比,利用石膏部分替代硅酸钠进行优化试验。... 为探索碱渣利用新途径,研制开发了针对于采空区填充的碱渣-粉煤灰体系注浆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与碱渣质量比(A)、液固比(B)与硅酸钠溶液浓度(C)对浆液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基础配比,利用石膏部分替代硅酸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初凝时间受因素A影响最大,因素C对终凝时间及抗压强度影响最显著,流动度主要由因素B与因素C控制,析水率与结石率主要受因素A和因素B的影响;石膏替代量的变化对凝结时间、流动度和强度有显著影响。碱渣、粉煤灰、硅酸钠、石膏与水质量之比为1∶1∶1.04∶0.26∶1.65时,浆液综合性能最佳,满足采空区填充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 注浆材料 采空区 正交试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粉煤灰基注浆液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宇飞 刘春原 +2 位作者 左丽明 庞云泽 赵献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8-1523,共6页
为了探索工业废料碱渣的利用途径,将其与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掺入水玻璃,制成一种注浆液,应用于矿山帷幕灌浆工程。设计9组正交试验和碱渣过筛范围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因素水平范围内,水玻璃浓度对抗压强... 为了探索工业废料碱渣的利用途径,将其与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掺入水玻璃,制成一种注浆液,应用于矿山帷幕灌浆工程。设计9组正交试验和碱渣过筛范围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因素水平范围内,水玻璃浓度对抗压强度、流动度和终凝时间的影响最显著,碱渣、粉煤灰配比对结石率的影响最显著。碱渣过筛粒径小于2 mm、1 mm时,抗压强度基本相等;小于0.5 mm时,抗压强度提高约51%;小于0.25 mm时,抗压强度明显增大,提高约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液 碱渣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矿山帷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大型入渗试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增勤 冯创业 +1 位作者 韩永涛 陈文婧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通过采用水均衡法计算了滹沱河入渗试验期间的河道入渗补给量,并求取了滹沱河水源地一带获得的河道入渗补给量。研究表明:试验期间河道入渗水量为1 482.75万m3,河道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为1 382.89万m3,河道渗漏补给系数为93%;滹沱河水源地... 通过采用水均衡法计算了滹沱河入渗试验期间的河道入渗补给量,并求取了滹沱河水源地一带获得的河道入渗补给量。研究表明:试验期间河道入渗水量为1 482.75万m3,河道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为1 382.89万m3,河道渗漏补给系数为93%;滹沱河水源地接受的补给量为742.53万m3,水源地范围内的观测井最大水位上升幅度6.823m,地下水补给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河 大型入渗试验 水均衡法 地下水补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大型入渗试验及其入渗能力计算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创业 张增勤 +2 位作者 赵志超 韩永涛 王志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3,共5页
为获取滹沱河地下水库入渗场设计所需的参数,在滹沱河河道开展了国内首次大型入渗试验,采用水量平衡原理求取了滹沱河河道的入渗能力。试验成果表明:动水条件下河道入渗能力明显优于静水条件,为增强入渗效果,建议未来建设地下水库进行... 为获取滹沱河地下水库入渗场设计所需的参数,在滹沱河河道开展了国内首次大型入渗试验,采用水量平衡原理求取了滹沱河河道的入渗能力。试验成果表明:动水条件下河道入渗能力明显优于静水条件,为增强入渗效果,建议未来建设地下水库进行调蓄时,采用动水条件进行设计;滹沱河河道入渗能力极强,动水条件下稳定入渗能力高达1.31m3(m2.d),为滹沱河地下水库入渗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滹沱河 大型入渗试验 河道入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平 王云峰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5期52-54,64,共4页
为了使灰色理论在河流水质评价中得以更好的应用,以综合平均污染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建立综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滏阳河水质评价。评价结果与《邯郸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给定的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综合权重的灰... 为了使灰色理论在河流水质评价中得以更好的应用,以综合平均污染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为基础,建立综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滏阳河水质评价。评价结果与《邯郸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给定的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综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河流水质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灰色理论 综合平均污染指数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滏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光谱数据的青藏地区冰川资源现状遥感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安国英 韩磊 +4 位作者 黄树春 谷延群 支瑞荣 郭兆成 童立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4-594,共11页
以2014—2015年的GF-1为主、少量OLI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二次中国冰川目录等文献资料,修编完成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省区的现代冰川编目,查明青藏两省区目前共有冰川24 796条,总面积约2.624×10~4km^2,约占青藏两省区区域面积的1.37%... 以2014—2015年的GF-1为主、少量OLI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二次中国冰川目录等文献资料,修编完成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省区的现代冰川编目,查明青藏两省区目前共有冰川24 796条,总面积约2.624×10~4km^2,约占青藏两省区区域面积的1.37%,冰川储量为2.027×1~03~2.121×10~3km^3。调查区冰川数量以面积<1.0 km^2、冰川面积介于1.0~10.0 km^2之间的冰川为主,其中面积<1.0 km^2的冰川有19 983条,占总数量的80.59%,面积介于1.0~10.0km^2之间的冰川面积为11 962.40 km^2,占总面积的45.59%;面积最大的中锋冰川的面积达237.37 km^2。调查区内的山系(高原)均有冰川分布,念青唐古拉山冰川数量最多,其次是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这3座山系冰川数量占调查区内冰川总数量的63.33%;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的冰川面积和冰储量位列前3位,其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总数的68.09%和73.44%;然而昆仑山和羌塘高原的单条冰川的平均面积大于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平均面积。从冰川海拔分布来看,海拔5 000~6 500 m之间是冰川集中发育区域,约占调查区冰川数量和冰川总面积的85%以上。调查区的冰川在各流域的分布差异显著,恒河流域是冰川分布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级外流区,其数量占冰川总量的47%以上,面积占总面积的52%以上;青藏高原内陆流域的冰川数量、面积次之,其冰川数量占总数量的21%,面积占总面积的24%以上,并且内流区单条冰川的平均面积略大于外流区的平均面积。总体上,西藏的冰川数量、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占西藏和青海两省区的84.92%、84.92%、86.68%,单条冰川的平均面积两省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资源 冰川分布 遥感 冰川编目 青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