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宣化姜家寨铁矿床串岭沟组底部碎屑锆石LA-MC-ICP-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段超 李延河 +4 位作者 魏明辉 杨云 侯可军 陈小丹 邹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8,共14页
宣龙式铁矿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沉积型铁矿床。华北克拉通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砂页岩是宣龙式铁矿床的赋存层位,对该地层的年代学研究有助于深入完善长城系地层年代框架、认识区域成岩成矿过程并反演克拉通的演化历史。本文对河北宣化姜... 宣龙式铁矿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沉积型铁矿床。华北克拉通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砂页岩是宣龙式铁矿床的赋存层位,对该地层的年代学研究有助于深入完善长城系地层年代框架、认识区域成岩成矿过程并反演克拉通的演化历史。本文对河北宣化姜家寨铁矿床串岭沟组底部铁矿体顶板砂页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了三组主要的峰值年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774.1±7.9Ma、1849.0±7.8Ma和2453.0±7.8Ma。揭示出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经历了三期较为重要的地质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事件。在串岭沟组下部砂岩中我们获得了4颗较年轻的岩浆碎屑锆石,年龄为1657.4~1694.4Ma,代表了串岭沟组底部形成的时间下限,制约了姜家寨宣龙式铁矿床的形成时代不早于1657Ma。对比研究得出,1774.1Ma的峰值年龄数据与华北克拉通内18亿年后广泛发育的基性岩墙群的形成时代一致,代表了华北克拉通的在拼合后的抬升事件时间。在1.8~1.6Ga华北克拉通拉张期间形成了大庙式等钒钛磁铁矿-磷灰石铁矿(1720Ma左右)。基于时间和区域的一致性,我们推断,遭受抬升剥蚀的富铁基性岩墙群不仅是串岭沟组的物源之一,极有可能也是宣龙式铁矿床中铁质的主要物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岭沟组 锆石U-PB年龄 宣龙式铁矿 姜家寨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怀来颜家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来生 王志利 +3 位作者 魏民辉 温建华 饶玉学 许景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50,共6页
颜家沟金矿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构造蚀变带内。在岩体内部为石英脉型Au、Cu矿化,岩体内接触带则为网脉状蚀变岩型Au、Pb、Zn矿化,岩体外接触带是构造蚀变岩型Ag矿化。主矿化体受石英二长斑岩体及次一级构... 颜家沟金矿矿体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内部及其与白云岩接触部位的构造蚀变带内。在岩体内部为石英脉型Au、Cu矿化,岩体内接触带则为网脉状蚀变岩型Au、Pb、Zn矿化,岩体外接触带是构造蚀变岩型Ag矿化。主矿化体受石英二长斑岩体及次一级构造和裂隙控制。经过岩桨期后气成热液叠加改造,构成了复杂的成矿过程,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多次气热叠加型金多金属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带 地质特征 成因 金多金属矿床 颜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对比 被引量:46
3
作者 何金有 徐备 +4 位作者 孟祥英 寇晓威 刘兵 王宇 米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45-1654,共10页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上元古界可分为五个沉积层序,由下到上分别对应于贝义西组、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特瑞爱肯组至水泉组和汉格尔乔克组。第1层序由贝义西组构成,发育由粗碎屑斜坡扇和低水位楔构成的低水位体系域,向上逐渐变为粉砂岩...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上元古界可分为五个沉积层序,由下到上分别对应于贝义西组、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特瑞爱肯组至水泉组和汉格尔乔克组。第1层序由贝义西组构成,发育由粗碎屑斜坡扇和低水位楔构成的低水位体系域,向上逐渐变为粉砂岩、泥岩的海进体系域,并以向上变粗的退积准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结束,反映陆缘发展初期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第2层序由照壁山组构成,底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向上变为细粒砂岩、页岩互层,上部出现厚约30m 的泥岩,顶部为紫红色砂岩,代表了由低水位经快速海进到高水位的变化过程,整体为水体较浅的滨浅海沉积环境。第3层序由阿勒通沟组构成,为冰成杂砾岩、砂岩、页岩组合,顶部出现厚2~3m 的白云岩,沉积主体为低水位体系域,顶部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第4层序发育最为完整,特瑞爱肯组冰成杂砾岩为低水位体系域,冰成杂砾岩之上"盖帽碳酸盐岩"为海进体系域,扎摩克提组浊积岩、育肯沟组页岩、水泉组碳酸盐岩为高水位体系域,其中育肯沟组页岩为凝缩段沉积。第5层序低水位体系域由汉格尔乔克组冰成杂砾岩构成,顶部泥灰岩和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由于顶部被寒武系不整合覆盖,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研究区上元古界层序基本可以和我国华南及印度 Lesser Himalaya 地区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新元古代 库鲁克塔格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地层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兵 徐备 +4 位作者 孟祥英 寇晓威 何金有 卫巍 米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64-1670,共7页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8~61之间,顶部突变为69~71,说明阿勒通沟期经历了另一次寒冷事件,并以温暖环境结束。其上的特瑞爱肯组 CIA 值介于49~53之间,说明第三次经历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扎莫克提组,育肯沟组和水泉组的 CIA 均值为65,反映温暖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新元古代末期汉格尔乔克组 CIA 值下降为56,暗示第四次出现寒冷气候环境。以上特征表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的气候环境出现四次冷热交替变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阿勒通沟组中下部应为寒冷气候环境,而顶部突变为温暖气候环境,因此该组反映了一次明确的从冷到暖的气候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贝义西冰期和特瑞爱肯冰期之间的另一次独立冰期。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地球化学角度支持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划分方案。通过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冰期划分方案的对比,认为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前三次均已在华南板块以冰期或寒冷环境沉积形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化学蚀变指数 塔里木板块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方法在冀北金矿资源潜力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随民 吴景霞 +2 位作者 栾文楼 魏明辉 陈树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449,共6页
本文利用河北省1∶20万化探扫面数据,以2.4ng/g为Au元素异常下限值,圈出了分布于冀北的3个金地球化学块体。选取矿产研究和开发程度均较高的两个块体和1个区域异常,计算得出河北省金矿的成矿率为0.45%。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勘查程度较低... 本文利用河北省1∶20万化探扫面数据,以2.4ng/g为Au元素异常下限值,圈出了分布于冀北的3个金地球化学块体。选取矿产研究和开发程度均较高的两个块体和1个区域异常,计算得出河北省金矿的成矿率为0.45%。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勘查程度较低的地球化学块体及全省金异常区内的潜在资源量。得出全省Au的潜在资源量为1836.3t,其中勘查程度较低的2号地球化学块体内潜在资源量占到该块体资源总量的3.8%,为河北省金矿下一步的重点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金矿 潜在资源量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蚀—沉积平衡机制与自然重砂测量找矿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琳 张大可 +4 位作者 张素荣 田粉英 刘燕 杜金利 段先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49-1955,共7页
剥蚀—沉积平衡机制是重矿物在地表环境下迁移富集的基本规律。结合有关应用实例,从重矿物迁移、富集规律出发,以动态、逆向的工作思路,提出对以往自然重砂数据进行整理、重新圈定重砂异常的工作方法。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中应充分发挥... 剥蚀—沉积平衡机制是重矿物在地表环境下迁移富集的基本规律。结合有关应用实例,从重矿物迁移、富集规律出发,以动态、逆向的工作思路,提出对以往自然重砂数据进行整理、重新圈定重砂异常的工作方法。在矿产资源调查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然重砂测量这一传统找矿方法的优势,以期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重砂测量 汇水盆地 剥蚀-沉积平衡 矿产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标准溶液配制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聂凤莲 王丽华 +2 位作者 张蜀冀 陈雪 陈占生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以金标准溶液配制为例,讨论了金标准储备液(母液)及标准工作溶液在配制、稀释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因素,评定了各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指出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不确定度 评定 金标准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凹陷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大型金矿床的找矿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永安 岳杰峰 +1 位作者 朝银银 马潇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辽西凹陷为有限研究区域,选取3个大型金矿床(柏杖子、金厂沟梁、排山楼)为研究对象,它们的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可统一用"构造—岩浆热液"的观点来解释。这类矿床在区域成矿上具备大的成矿空间域(广泛发育的矿源层或矿源岩、... 以辽西凹陷为有限研究区域,选取3个大型金矿床(柏杖子、金厂沟梁、排山楼)为研究对象,它们的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可统一用"构造—岩浆热液"的观点来解释。这类矿床在区域成矿上具备大的成矿空间域(广泛发育的矿源层或矿源岩、大型构造及活化、大的区域物化场)和多种成矿条件(多来源、多成矿活动、多期次叠加蚀变)。因此采用区域成矿上的"三大"和矿床成矿上的"三多"条件加之物、化、遥、找矿矿物学等其他综合信息,建立辽西凹陷大型金矿床的区域及矿床矿体综合信息找矿模式。并从矿床产出的构造位置、岩浆活动、蚀变分带等特征总结出今后大型金矿床找矿的重点主攻区域应在锦西—阜新和要路沟—锦西2个深大断裂所围成的角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金矿床 找矿模式 岩浆热液 辽西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硝酸溶矿-原子吸收法测定金
9
作者 聂凤莲 王丽华 +1 位作者 陈占生 陈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2-45,共4页
样品经高温灼烧去除易挥发组分及有机物后,用食盐(氯化钠)和硝酸分解,泡沫塑料分离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金。用国家标准物质分析验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规范要求。经不同样品处理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其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该法可降低成... 样品经高温灼烧去除易挥发组分及有机物后,用食盐(氯化钠)和硝酸分解,泡沫塑料分离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金。用国家标准物质分析验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规范要求。经不同样品处理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其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该法可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HNO3溶矿 原子吸收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