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的库尔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世娇 张珂珂 +2 位作者 谢宝妮 王世文 李治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4-2074,共11页
库尔勒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准确认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当地政府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政策的基础。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思想,结合研究区生态系统特征,耦合植被覆盖、土壤湿度、地表温度、地表干度、沙漠化程度、盐渍化程度、... 库尔勒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准确认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当地政府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政策的基础。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思想,结合研究区生态系统特征,耦合植被覆盖、土壤湿度、地表温度、地表干度、沙漠化程度、盐渍化程度、蒸散发7个生态要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Modified 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y index,MRSEI),对1994—2021年库尔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MRSEI可以反映库尔勒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2)1994—2021年库尔勒地区MRSEI变化范围为0.253~0.346,总体为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差”和“较差”为主,二者面积占比为70.96%,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为“西部相对较差、东部相对较好”。(3)近27a来,库尔勒地区60.41%面积上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不变,主要分布在丘陵西部和台地;16.47%的面积上生态环境质量退化,主要分布在平原北部、部分中起伏山地和小起伏山地;23.12%的面积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的东部。(4)气候、社会经济与库尔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其中蒸发量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高于其他气候要素,年末总人口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第一社会经济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 库尔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岩溶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模型及水害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袁世冲 韩贵雷 +4 位作者 李贵仁 孙帮涛 章爱卫 石佳宾 付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针对岩溶区金属矿山仅依据钻孔单位涌水量划分岩溶含水层富水性的缺陷,以滇东北典型深采矿山毛坪铅锌矿为例,在充分考虑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从渗流场特征、含水层特征、构造发育特征3方面,构建了包含渗透系数、水位降深、单位... 针对岩溶区金属矿山仅依据钻孔单位涌水量划分岩溶含水层富水性的缺陷,以滇东北典型深采矿山毛坪铅锌矿为例,在充分考虑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从渗流场特征、含水层特征、构造发育特征3方面,构建了包含渗透系数、水位降深、单位涌水量、含水层有效厚度、水样溶解性总固体、断层发育密度、冲洗液消耗量等7个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并在ArcGIS系统内根据富水性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弱富水区,较弱富水区,中等富水区,较强富水区,强富水区5个区域。评价结果表明:毛坪铅锌矿石门坎背斜西翼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整体较强;石门坎背斜轴部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呈现出上强下弱的特点;石门坎背斜东翼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总体偏弱,且浅部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向东逐渐减弱。针对金属矿山采掘揭露局部强富水区诱发高势能突水灾害,提出了“骨料灌注→充填注浆→水源封堵”的被动治理方式;以及针对区域强富水含水层的“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区域超前帷幕注浆”的主动治理方式。研究结果对于指导金属矿山深部采掘空间布置和制订疏放水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岩溶含水层 富水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水害治理方式 矿山帷幕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铁路EPC项目进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庞银萍 李帅 +1 位作者 刘浩 戎密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9,118,共10页
为确定铁路EPC项目进度影响关键因素与最佳权重值,结合邯郸某铁路EPC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等三阶段的构成特征,借助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修正法,提出铁路EPC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和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在定性层次分析法和定量熵权法... 为确定铁路EPC项目进度影响关键因素与最佳权重值,结合邯郸某铁路EPC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等三阶段的构成特征,借助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修正法,提出铁路EPC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和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在定性层次分析法和定量熵权法权重分析结果基础上,采用博弈论进行组合赋权得到最优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铁路EPC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析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铁路EPC项目的技术、管理、组织协调、环境、政策、其他等6个维度20观测点组成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客观、准确反映项目进度;组合赋权能将定性、定量权重进行合理组合与优化;铁路EPC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权重分别为3.3821、3.3759,对项目进度影响较为明显。全过程施工技术难度在3个阶段对项目进度影响程度均较大,设计阶段权重0.6298最大、施工阶段权重0.3959次之、采购阶段权重0.1039最小;设备、材料的质量及供货及时性问题在采购阶段权重0.4925较其他因素大。综合来看,博弈论得到的铁路EPC项目进度影响因素权重较为合理;建议控制铁路EPC项目进度时,重点关注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尤其是全过程施工技术难度以及提出变更设计、增加工程建设内容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EPC项目 影响因素 博弈论 模糊综合评价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界分形维数的隧道围岩爆破损伤非线性特征研究
4
作者 宋肖龙 耿东阳 +2 位作者 高文学 饶天琛 何家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7,共9页
为研究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爆破损伤演化规律,采用地质雷达对开挖过程中的隧道围岩进行无损监测,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信号分析方法处理雷达信号并提取瞬时幅值作为特征参量分析围岩损伤,引入周界分形维数... 为研究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爆破损伤演化规律,采用地质雷达对开挖过程中的隧道围岩进行无损监测,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信号分析方法处理雷达信号并提取瞬时幅值作为特征参量分析围岩损伤,引入周界分形维数和相对损伤度等指标,研究连续爆破扰动影响下围岩损伤演化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靠近爆源区域围岩受爆破荷载作用直接影响较大,远离爆源区域新生损伤产生较少,但损伤影响区域出现扩展和贯通;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会使损伤影响区面积增加,但岩体自重效应会使裂缝压密导致损伤影响区面积减小,损伤影响区面积动态变化;周界分形维数和相对损伤度对损伤影响区的扩展与贯通有很好地识别效果,分形维数变化越大,导致相对损伤度越高,说明围岩中的贯通性裂隙越多,围岩的损伤越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隧道施工中围岩稳定性评估、爆破参数优化及施工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损伤 分形维数 损伤图像 损伤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圆角对小间距比串列双方柱绕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袁颖 张宗涛 +2 位作者 杨雄伟 靖洪淼 任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1-28,共8页
为研究上游方柱角部圆角化处理对小间距比下串列双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法,进行了雷诺数Re=22000,上游方柱圆角率分别为0%、5%、10%、15%、16%、17%和20%的串列双方柱绕流数值模拟,分析了上游方柱... 为研究上游方柱角部圆角化处理对小间距比下串列双方柱绕流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法,进行了雷诺数Re=22000,上游方柱圆角率分别为0%、5%、10%、15%、16%、17%和20%的串列双方柱绕流数值模拟,分析了上游方柱圆角率对串列双方柱气动力特性和绕流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上游方柱圆角率的增大,上游方柱阻力系数逐渐减小,下游方柱阻力系数基本不变,上、下游方柱脉动升力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上、下游方柱圆角率在16%附近时串列双方柱的气动力特性较好;上游方柱圆角率增大会导致上、下游方柱的平均风压系数降低,上、下游方柱脉动风压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与无圆角化方柱相比,上游方柱圆角化处理使剪切分离角变小,分离涡更贴近方柱壁面,导致下游方柱的流动再附提前,并加快了旋涡的脱落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串列双方柱 圆角率 气动力特性 流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地质比拟法的金属矿山深部开采涌水量预测
6
作者 王洪亮 袁世冲 +1 位作者 史建松 张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04-509,共6页
滇东北铅锌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该区域受多期次构造活动影响,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复杂,深部开采面临较高的突涌水风险。本文以滇东北典型深采大水矿山会泽铅锌矿为例,在系统分析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石炭泥... 滇东北铅锌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该区域受多期次构造活动影响,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复杂,深部开采面临较高的突涌水风险。本文以滇东北典型深采大水矿山会泽铅锌矿为例,在系统分析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矿区石炭泥盆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地下水位和涌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矿山厂和麒麟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进行了涌水量预测。预测结果对于会泽铅锌矿深部开采时的防治水方案制订提供了重要参考,保证了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比拟法 涌水量预测 裂隙含水层 放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国梁 邹玲 +2 位作者 杨志华 孙东彦 谷丽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62-3076,共15页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世界上地壳隆升和地貌演化最快的区域之一。在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区内滑坡灾害极其发育,严重制约着公路、铁路和水电工程的规划建设。本文以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响应为切入点,剖析了地形地貌、...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世界上地壳隆升和地貌演化最快的区域之一。在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区内滑坡灾害极其发育,严重制约着公路、铁路和水电工程的规划建设。本文以滑坡对地貌演化的响应为切入点,剖析了地形地貌、河流侵蚀、构造活动与滑坡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滑坡在地貌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内局部地形起伏度和坡度与滑坡发生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沟谷地貌通过增加斜坡陡度和滑坡率来适应的区域地壳隆升和河流快速下切;分析不同地貌演化阶段的面积-高程积分,随着地表侵蚀程度的增高,滑坡的面积比、滑坡坡度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值都逐渐增大,表明滑坡侵蚀在区内快速侵蚀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河流侵蚀对滑坡的控制作用明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在纵坡降较陡、河流功率大的加拉-金珠藏布口滑坡密集分布;滑坡发育与断裂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断裂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区内断裂剧烈活动诱发的地震滑坡也是造成地貌侵蚀的重要媒介。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滑坡孕灾背景的认识,也可为研究区的工程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滑坡 构造 地貌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黄土湿陷性指标分析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华 周爱红 +2 位作者 袁颖 黄虎城 曹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6-1256,共11页
黄土湿陷会引发地面沉降、路基失稳、建筑物坍塌等,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与工程建设适宜性。因此,查明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分析黄土湿陷性指标,进而建立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可为饱受黄土湿陷性困扰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及工程建设提供依... 黄土湿陷会引发地面沉降、路基失稳、建筑物坍塌等,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与工程建设适宜性。因此,查明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分析黄土湿陷性指标,进而建立黄土湿陷性预测模型,可为饱受黄土湿陷性困扰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及工程建设提供依据。本文以山西省转型综改示范区—中部产业整合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区原状土室内土工试验,得到71组黄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黄土湿陷系数与13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间皮尔逊相关系数,找出该地区黄土湿陷性显著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取因子分析方法消除显著相关指标间相关性前后两组参数,建立该地区黄土湿陷性预测的线性回归和机器学习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易溶盐和中溶盐离子含量较大,存在黄土湿陷隐患;黄土湿陷系数与孔隙比、干密度和天然密度相关系数在0.701~0.707之间,具有强相关性。通过对研究区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综合对比发现,消除相关性前后的线性回归模型其有效性分别为80.95%、85.71%,BP神经网络模型为80.95%、71.43%,随机森林模型为90.48%、90.48%,说明随机森林模型不受指标间相关性影响,且在黄土湿陷性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显著性、准确度和适用性。因此,本次研究建立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有效性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可用于该场地黄土湿陷性预测,对黄土湿陷性研究及相关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湿陷性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相关性 因子分析 预测模型 转型综改示范区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S-ELM的地震经济损失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晨晖 袁颖 吕国军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5,共7页
为提高地震经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基于天牛须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地震经济损失预测模型。以1996—2014年破坏性地震经济损失为样本数据,选取震级、震中烈度... 为提高地震经济损失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基于天牛须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地震经济损失预测模型。以1996—2014年破坏性地震经济损失为样本数据,选取震级、震中烈度、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等4个影响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向量,直接经济损失为输出向量,同时利用BAS优化ELM模型变量,从而消除了随机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最终建立基于BAS-ELM的地震经济损失预测模型。将建好的BAS-ELM模型用于测试样本的预测,并同其它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AS-ELM的预测准确率为97.244%,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经济损失 极限学习机 天牛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隔震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学川 陶连金 解咏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土-隔震地铁车站结构静-动力耦合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以典型两层两跨箱型结构为研究对象,将摩擦摆隔震支座应用于地铁车站结构,通过在中柱不同位置布置隔震支座,研究隔震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规律和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土-隔震地铁车站结构静-动力耦合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以典型两层两跨箱型结构为研究对象,将摩擦摆隔震支座应用于地铁车站结构,通过在中柱不同位置布置隔震支座,研究隔震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规律和减隔震效果。结果表明:(1)摩擦摆隔震支座能够增大车站侧墙和板的相对水平位移以及中柱的绝对水平位移且能够有效减小中柱的相对水平位移;从控制结构中柱相对水平位移方面考虑,单支座隔震地铁车站结构应将隔震支座布置于车站底层中柱底部位置,而双支座隔震地铁车站结构应布置于车站顶层和底层中柱柱底位置;(2)摩擦摆隔震支座能够降低隔震层中柱的应力,隔震支座布置于顶层时,其对底层各构件的应力影响较小;隔震支座布置于底层时,最大应力出现在侧墙底部位置且能够有效减小隔震层中柱应力集中的现象;(3)摩擦摆隔震支座能够有效降低隔震层中柱的剪力和弯矩,而对于非隔震层中柱内力的降低则效果不佳;从控制结构中柱内力方面考虑,双隔震支座结构优于单隔震支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隔振支座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数值模拟 地铁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评价与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12
11
作者 牛建广 辛伯雄 王明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文章以“2+26”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Windows-EBM-DEA模型和加权求和法对2010—2020年“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进行测度,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最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阻碍... 文章以“2+26”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Windows-EBM-DEA模型和加权求和法对2010—2020年“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进行测度,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最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阻碍二者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2+26”城市生态效率总体上呈现“M”型的发展趋势,且城市间呈现“北部高、中部次之、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2+26”城市生态韧性在研究期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所面临的生态威胁和环保压力有所减轻,但城市间的差异较大。(3)“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发展水平正处于从低等向中等过渡的阶段,城市间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仍以勉强协调型城市为主体,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仍较大。(4)“2+26”城市生态效率与生态韧性协调发展主要受到城市绿化建设、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污染治理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城市主要受到污染治理、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生态韧性 协调发展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边坡稳定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连浩 周爱红 乐婧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39-4246,共8页
边坡失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规的数学模型难以准确预测。为提高边坡稳定性预测精度,采用多策略融合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而建立边坡稳... 边坡失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规的数学模型难以准确预测。为提高边坡稳定性预测精度,采用多策略融合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而建立边坡稳定性预测模型(ISSA-SVM模型)。将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高、孔隙压力比6项因素作为输入特征,将边坡稳定性状态作为输出结果,进而预测边坡稳定性。选取中外工程实例建立边坡数据库,将ISSA-SVM模型与SSA-SV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ISSA-SVM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对边坡稳定性最为敏感的因子。所提ISSA-SVM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地预测边坡稳定状态,还可以为其他领域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相关性分析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机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lf-CGRU模型的地铁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松 贾磊 +1 位作者 姚荣涵 孙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74-2482,2491,共10页
为提升地铁基坑开挖引发的地表沉降的预测精度,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学习提出一种能捕捉沉降数据时空特性的深度注意力组合预测模型(self-attention convolu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s,Self-CGRU)。Self-CGRU模型由空间模块和时间... 为提升地铁基坑开挖引发的地表沉降的预测精度,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学习提出一种能捕捉沉降数据时空特性的深度注意力组合预测模型(self-attention convolu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s,Self-CGRU)。Self-CGRU模型由空间模块和时间模块搭建。空间模块中,选择卷积神经网络捕捉相邻监测点沉降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时间模块中,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分析沉降数据的时间规律,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捕获沉降数据内部的自相关性,进而得到沉降预测值。选取中国深圳市地铁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数据验证Self-CGRU模型,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模型,Self-CGRU模型预测性能更好,使预测精度提高了17.48%~29.17%。研究成果可为地铁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预测提供一种准确且稳定的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预测 组合模型 时空特性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压浆剂性能影响试验及配合比优化研究
14
作者 戎密仁 庞银萍 +1 位作者 薛志坤 陈伟利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7-272,共6页
为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微珠矿物掺和料及水胶比对管道压浆剂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配合比。本研究在2020年新版行业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借助规范试验方法、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和Logit模型优化分析法,系统研究了三因素对压浆剂性能的影响,... 为研究聚羧酸减水剂、微珠矿物掺和料及水胶比对管道压浆剂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配合比。本研究在2020年新版行业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借助规范试验方法、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和Logit模型优化分析法,系统研究了三因素对压浆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规范规定范围内取值做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与验证。研究表明:水胶比对管道压浆剂流动性影响最明显,聚羧酸减水剂掺量次之、微珠掺量最不明显;Logit模型优化后压浆剂的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28,聚羧酸减水剂掺量0.38%,微珠掺量18.5%,其流动性、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与改善,抗压强度差异性降低至6%以下。其研究结果丰富并补充了管道压浆优化设计理论,为现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室内试验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浆剂 配合比 正交试验 LOGIT模型 抗压强度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地面沉降区黏性土渗透系数计算
15
作者 齐剑峰 李晨 +2 位作者 吴锋波 郭海朋 王云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80,共11页
黏性土层属于地下含水层系统的弱透水层,具有阻滞水流和溶质迁移的作用,如何获得弱透水层的水力参数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黏性土渗透系数是地下水渗流过程、固结计算的重要水力参数。通过钻孔取样和土工试验,获得廊坊沉降区埋深75 m以浅... 黏性土层属于地下含水层系统的弱透水层,具有阻滞水流和溶质迁移的作用,如何获得弱透水层的水力参数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黏性土渗透系数是地下水渗流过程、固结计算的重要水力参数。通过钻孔取样和土工试验,获得廊坊沉降区埋深75 m以浅的52组黏性土样的土工测试数据,测试数据表明:该区埋深75 m以内黏性土渗透系数变化范围为(0.0015~0.3500)×10-6 cm/s,对黏粒质量分数的变化更敏感,随着黏粒质量分数增大,渗透系数呈减小趋势。结合对黏性土物质组成结构的分析,利用土的物理指标推导了有效孔隙比的计算公式,进而对柯森-卡门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计算效果表明:K预测/K实测的值控制在0.25~8.25之间,并与该区其他位置黏性土的实测数据和以往推荐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可靠性。提出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可供其他地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系数 黏性土 有效孔隙比 廊坊沉降区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形效应的随机有限断层法地震动模拟研究
16
作者 贾晓辉 曹秀玲 王晓山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9-626,共8页
为在强地震动模拟计算中实现地震动的地形效应,采用地震动随机模拟中的有限断层法,依据山地中的局部场地条件和地形特征,提出在随机模型中构建局部场地放大项和高频衰减联合的场地效应项表征地形效应的方法,并以位处于张家口典型山地地... 为在强地震动模拟计算中实现地震动的地形效应,采用地震动随机模拟中的有限断层法,依据山地中的局部场地条件和地形特征,提出在随机模型中构建局部场地放大项和高频衰减联合的场地效应项表征地形效应的方法,并以位处于张家口典型山地地形的崇礼冬奥会场址区为研究区,结合近场地震构造背景,完成场址区可能面临的强地震动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计算得到崇礼场址区潜在最大地震动强度可能会达到210 cm/s 2;②山地模型与平层模型的对比研究得到不考虑地形效应的平层模型会低估地震动特性在山地地形的真实性;③在随机有限断层法中采用相应的局部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因子组成的场地联合效应实现地形效应的表达途径是可行的,并且本方法在山体地形效应强度估计的准确性和地震动场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效应 随机有限断层法 强地面运动模拟 冬奥会场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虎城 袁颖 +1 位作者 任涛 张天亮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1-209,共9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地壳表层土体在自然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被压缩,导致地表标高区域性降低的环境地质现象。常规数学模型难以对地面沉降的危险性做出准确预测。为分析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现代产业区的沉降发展趋势,开展了沉降量预测和... 地面沉降是一种地壳表层土体在自然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被压缩,导致地表标高区域性降低的环境地质现象。常规数学模型难以对地面沉降的危险性做出准确预测。为分析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现代产业区的沉降发展趋势,开展了沉降量预测和危险性划分的工作。基于研究区2016年7月-2018年12月的InSAR地表沉降监测数据构造训练样本,建立Elman模型,预测了2019年2月~3月共3次的沉降量,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根据建立好的模型预测2020年的年平均沉降量,并进行危险性划分工作。结果表明:Elman模型的沉降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预测精度较高,划分结果偏安全,能够为研究区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危险性预测 ELMAN神经网络 潇河现代产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地震震级预测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晨晖 袁颖 +2 位作者 刘立申 陈凯南 吴鹤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12733-12738,共6页
为科学有效预测地震震级,提出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的地震震级预测模型。选取地震累计频度、累计释放能量、b值、异常地震群数、地震条带个数、活动周期、相关区震级等7个指标作为地震震级... 为科学有效预测地震震级,提出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的地震震级预测模型。选取地震累计频度、累计释放能量、b值、异常地震群数、地震条带个数、活动周期、相关区震级等7个指标作为地震震级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7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以新生成的4个主成分作为模型输入变量,地震震级为输出变量,运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寻优得到GRNN模型最优光滑因子,最终建立基于PCA-PSO-GRNN的地震震级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对训练样本进行回判检验,并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并同传统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和单一GRNN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CA-PSO-GRNN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5.17%,均方根误差为0.100 0,决定系数为0.986 8,均方相对误差为0.007 3,平均绝对误差为0.100 0,运行时间为5.2 s,预测精度和运行效率均优于BP模型和单一GRNN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粒子群算法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地震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Elman残差自校正地面沉降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侯明华 袁颖 +2 位作者 杨丛铭 李云鹏 黄虎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70-5480,共11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阻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如何对地面沉降进行准确预测已经成为相关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常规数学模型难以对地面沉降量做出准确预测。提出了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Elma... 地面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阻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如何对地面沉降进行准确预测已经成为相关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但常规数学模型难以对地面沉降量做出准确预测。提出了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Elman的地面沉降量预测方法,同时根据组合模型原理提出了SSA-Elman残差自校正(SSA-Elman residual self-correction,SSA-Elman-RSC)模型的策略,通过残差校正的方式降低神经网络预测误差,成功地将地面沉降量预测模型应用于山西省大同市潇河产业园,将预测结果与未进行残差修正的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3个指标,SSA-Elman-RSC拥有更高的精度。该模型的提出为山西地区地面沉降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且组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SSA) 残差自校正(RSC) 地面沉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S-ISSA-SVM的砂土液化判别模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礼涛 周爱红 +3 位作者 袁颖 刘育林 宁志杰 牛建广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0-578,共9页
针对砂土液化判别中影响因素与砂土状态间映射关系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等问题,在邻域粗糙集(Neighborhood Rough Set,NRS)因素约简的基础上,利用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u... 针对砂土液化判别中影响因素与砂土状态间映射关系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等问题,在邻域粗糙集(Neighborhood Rough Set,NRS)因素约简的基础上,利用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mproved Sparrow Search Algorithm,ISSA)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参数C和g,构建了SVM砂土液化判别模型。以吉林松原地区的42组实例作为总体样本集,其中35组作为训练集,另外7组作为测试集,利用邻域粗糙集对9个影响因素约简得到4个因素,然后输入ISSA-SVM模型进行预测,并进行了约简得到的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因素约简剔除了冗余属性,降低了模型复杂度;ISSA算法具有极强的探索性、收敛性和局部逃逸能力;相比于其他模型,NRS-ISSA-SVM砂土液化判别模型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建议要判别砂土的液化状态,需要准确查明水位埋深、地震烈度、标准贯入击数,非液化土层厚度这4个因素,尤其是前三个因素。通过易获取的影响因素建立NRS-ISSA-SVM砂土液化判别模型,不仅可准确地判断该区域其余未知点的砂土状态,还可为其他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预测模型 支持向量机 邻域粗糙集 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