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箱型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1
作者 刘晶磊 周玮浩 +2 位作者 张伯扬 刘佳凡 张业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箱型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箱型路基的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分布规律,并与常规填土路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时程曲线... 为研究高速铁路箱型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轨道-路基-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箱型路基的动应力、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分布规律,并与常规填土路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时程曲线周期性变化明显,不同车厢相邻2个转向架产生叠加效应,随深度增加叠加效应减弱,且发生时间滞后约0.1 s。动力响应沿深度分布,主要呈递减趋势。箱型路基内,竖向动应力和加速度衰减率分别可达60%、75%以上。动力响应沿横向分布,在支承层范围内,横向分布差异较小,顶板竖向动位移最大差值仅为0.008 mm,而范围外则变化迅速。动力响应沿横向分布,主要呈“马鞍”形和“U”形分布,在支承层边缘下方、竖板和顶、底板连接处以及底板边缘均出现峰值,存在应力集中效应。路基表面最大动应力为39.6 kPa,最大动位移为0.165 mm,路基内最大动应力为100.6 kPa,满足设计要求。与常规填土路基相比,箱型路基竖向动应力的衰减率更大,可达到95%,且加速度较小,对动荷载的吸收和耗散作用更显著。箱型路基与常规路基表面竖向动位移幅值分别为0.165 mm、0.329 mm,最大差值为0.036 mm、0.189 mm。箱型路基动位移更小,横向分布更均匀,整体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箱型路基 数值模拟 动应力 动位移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损伤诊断有限元建模与数据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杰 杨朋远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便于斜拉桥损伤诊断的快速建模和分析,在已有研究方法基础上,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提供的PYTHON语言接口和GUI程序,提出了一种斜拉桥有限元建模与数据提取的方法。利用RSG构造器和调用Mdb对象中Part与Assembly对象编写程序,提出批量... 为便于斜拉桥损伤诊断的快速建模和分析,在已有研究方法基础上,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提供的PYTHON语言接口和GUI程序,提出了一种斜拉桥有限元建模与数据提取的方法。利用RSG构造器和调用Mdb对象中Part与Assembly对象编写程序,提出批量和点选相结合交互生成空间三维钢筋、预应力钢筋和斜拉索的方法;利用RSG构造器和调用Odb数据库中模型数据与结果数据的对象编写程序,提出点选、节点或单元集及编号3种形式相结合提取Odb数据库静力与动力瞬态响应数据到Excel表格的方法。通过算例展示了所提出方法的应用过程,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与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损伤诊断 建模与数据提取方法 ABAQUS二次开发 PYTHON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SMOTE的损伤诊断模型性能提升及在斜拉桥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杰 陈佳梦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5-41,共7页
为解决损伤诊断数据集中损伤与未损伤类数据样本不平衡导致诊断模型预测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诊断模型性能提升的新方法(V-KmeansSMOTE)。该方法在改进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KmeansSMOTE)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方差过滤(variance filt... 为解决损伤诊断数据集中损伤与未损伤类数据样本不平衡导致诊断模型预测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诊断模型性能提升的新方法(V-KmeansSMOTE)。该方法在改进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KmeansSMOTE)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方差过滤(variance filtering,VF)特征选择技术筛除位移、加速度等数据中的零方差特征并对筛选后的特征所对应的损伤类数据样本进行过采样处理,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座H型斜拉桥作为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分类准确率、精确度和F1评分在数据集上平均提升分别为6.19%、7.93%和20.07%,K最近邻模型平均提升6.18%、7.23%和7.26%,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损伤诊断 模型性能提升方法 过采样技术 特征选择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箱式路基加腋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晶磊 刘佳凡 +4 位作者 周玮浩 夏彬 张业荣 张伯扬 张文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箱式路基加腋方式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找到更加合理的箱式路基加腋方式。将箱式路基拆为独立构件,通过静力分析计算出各独立构件的配筋方式。使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针对箱式路基结构顶板和竖板连接节点处的应力... 为研究高速铁路箱式路基加腋方式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找到更加合理的箱式路基加腋方式。将箱式路基拆为独立构件,通过静力分析计算出各独立构件的配筋方式。使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针对箱式路基结构顶板和竖板连接节点处的应力集中现象,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三角形腋不同的加腋高度和加腋角度对节点处应力集中的影响,提出最优加腋方式,优化箱式路基结构的静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腋高度为400 mm,当腋角度在15°~60°之间时,随着腋角度增大,应力突变量降低比S_(r)值不断减小;当腋角度在60°~75°之间时,随着腋角度增大,S_(r)值不断增大;最优腋角度在45°~60°之间。当腋角度固定为60°时,随着加腋长度增大,S_(r)值整体呈减小趋势,最优腋长度在300~400 mm之间。箱式路基配筋方式和最优加腋方式的确定,具有一定创新性,为我国高速铁路箱式路基结构优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箱式路基 数值计算 结构形式 静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夹板—CLT组合剪力墙轴压性能研究
5
作者 翁维素 呼树铅 刘铂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2期45-49,共5页
为研究不同钢板、CLT厚度对钢夹板-正交胶合木组合剪力墙的破坏形式及轴压性能影响,文中设计5组不同钢板厚度、CLT厚度的钢夹板-CLT组合剪力墙进行轴压试验,并对试验中观察到试件的变形发展过程、破坏模式以及所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 为研究不同钢板、CLT厚度对钢夹板-正交胶合木组合剪力墙的破坏形式及轴压性能影响,文中设计5组不同钢板厚度、CLT厚度的钢夹板-CLT组合剪力墙进行轴压试验,并对试验中观察到试件的变形发展过程、破坏模式以及所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侧向挠度变化、应变变化、承载能力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试件均为失稳破坏,由于试件构造相同且均由螺钉连接,所以破坏过程均出现钢板发生面外局部屈曲、横向贯通鼓曲、螺钉崩开,导致试件发生失稳破坏,丧失承载能力。钢板厚度以及正交胶合木厚度的增加均有效提高了试件承载能力,而钢板对于墙体承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研究可为钢木组合结构及剪力墙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夹板-正交胶合木组合剪力墙 钢板屈曲 轴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下层状地基中混凝土排桩隔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晶磊 陈丰泽 +2 位作者 胡子良 曹晋源 杨烁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8,287,共8页
为了研究在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特建立“车轮-轨道-地基”耦合模型,通过轨道竖向不平顺功率谱建立不平顺轨道并模拟列车在其表面行驶过程,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在混凝土排桩几何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对混凝土排桩隔振效... 为了研究在轨道交通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特建立“车轮-轨道-地基”耦合模型,通过轨道竖向不平顺功率谱建立不平顺轨道并模拟列车在其表面行驶过程,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在混凝土排桩几何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对混凝土排桩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排桩具有一定的隔振效果,随着各个参数的变化其隔振效果也会发生改变;桩长的增加,地基表面和地基深处隔振效果增强;随着埋置深度和桩间距的增加,混凝土排桩的隔振效果均下降,布置混凝土排桩埋深越浅隔振效果越好,布置混凝土排桩越紧密隔振效果越好。在土层的分界面上会出现振动加强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土体分层面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轨道交通 耦合模型 不平顺轨道 混凝土排桩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地基分界面及土体参数变化对土体振动响应影响研究
7
作者 刘晶磊 尚康君 +3 位作者 张伯扬 周玮浩 毕全超 魏来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7-915,共9页
为研究空沟在层状地基上时,土体参数和土体分界面对土体振动响应的影响,采用Comsol仿真物理场建立了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研究中,分析了层状地基不同土体参数时的土体振动响应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空沟在深度达到层状地基的土体分界面... 为研究空沟在层状地基上时,土体参数和土体分界面对土体振动响应的影响,采用Comsol仿真物理场建立了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研究中,分析了层状地基不同土体参数时的土体振动响应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空沟在深度达到层状地基的土体分界面附近时会出现振动加强现象,该现象受到分层土体的泊松比和密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土体参数的变化同样会导致土体振动响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密度越大则土体振动响应就越大;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则需考虑分层情况。其中下层弹性模量越大则土体振动响应越大,上层则与之相反;下层泊松比越小则土体振动响应越大,而上层在空沟深度小于一定范围内时时表现为泊松比越小土体振动响应越大,在当达到一定深度后,上层土体不同泊松比的加速度大小曲线呈现交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分界面 密度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土体振动响应 振动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改良盐渍土最优配比研究
8
作者 訾亚丹 崔宏环 《河南科技》 2024年第7期52-57,共6页
【目的】在传统水泥改良土的基础上加入粉煤灰复合改良盐渍土,粉煤灰固化盐渍土与“双碳”目标契合,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改良剂掺量、养护条件、含水率对试样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控制水泥粉煤... 【目的】在传统水泥改良土的基础上加入粉煤灰复合改良盐渍土,粉煤灰固化盐渍土与“双碳”目标契合,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改良剂掺量、养护条件、含水率对试样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控制水泥粉煤灰固定比例为1∶2,掺量及含水率水平为12%、14%、16%、18%,养护方式分别为清水、盐水、高温养护及标准养护。【结果】通过击实试验可得试验范围内水泥粉煤灰掺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大,最大干密度约为1.8 g/cm^(3),最优含水率介于14%~16%之间。改良土呈应变软化型,7 d及14 d龄期不同组别抗压强度最高为1.69 MPa、1.99 MPa,最小为0.34 MPa、0.55 MPa。【结论】试样随着掺量增大及火山灰反应、水化程度的加深应变软化特征明显;改良剂掺量为18%、含水率为16%、养护方式为高温养护时强度最大,三个因素对盐渍土强度的影响排序依次为养护条件>改良剂掺量>含水率,因素影响权重分别为养护条件57%、改良剂掺量24%、含水率19%;将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进行拟合,发现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水泥粉煤灰改良 正交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面尺寸平板网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9
作者 翁俊湧 周占学 +2 位作者 周小龙 贾吉龙 张堃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2期40-44,共5页
为探究不同视波速下网架结构需考虑行波效应的临界视波速与最小平面尺寸的关系,文中采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模型进行多点输入和一致输入的对比分析,统计特殊杆件的分布及占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视波速减小,在行波效应随之增大的一般... 为探究不同视波速下网架结构需考虑行波效应的临界视波速与最小平面尺寸的关系,文中采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模型进行多点输入和一致输入的对比分析,统计特殊杆件的分布及占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视波速减小,在行波效应随之增大的一般规律下,特殊杆件均呈现由跨边向跨中蔓延的趋势;随结构长度的增加,特殊杆件占比也随之增加;临界视波速与结构长度有关,与结构跨度无明显相关性,结构越长,临界视波速值就越大。由此可见,须考虑多点输入下的临界视波速与结构长度两者绝对值呈线性关系,即V=20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波速 行波效应 平板网架 平面尺寸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思悟 代兴先 +2 位作者 冯凯 齐子怡 张泽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探讨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冲击速度下,C30、C40及C60混凝土的SHPB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及能量时程曲线并分析了试件的破碎过程。结果表... 为了探讨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冲击速度下,C30、C40及C60混凝土的SHPB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及能量时程曲线并分析了试件的破碎过程。结果表明:C40混凝土与C60混凝土的峰值应力比C30混凝土分别高了20.8%与31.6%,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冲击速度为10 m/s与15 m/s时,混凝土的应变率分别是冲击速度为5 m/s的3.2与4.7倍,表明混凝土是一种应变率敏感型材料。能量时程曲线总体上分为3个阶段:前期稳定阶段、中期增长阶段与最后稳定阶段。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先从边缘由外向内破裂,并在内部产生劈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能量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改性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志强 付晓琳 +2 位作者 贺向阳 朱赫 张帅 《非金属矿》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研究纳米CaCO_(3)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优化作用,分别以单掺沸石粉和复掺沸石粉、纳米CaCO_(3)(NC)改性的方式制备高性能混凝土(HPC),并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微观结构,研究NC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 为研究纳米CaCO_(3)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优化作用,分别以单掺沸石粉和复掺沸石粉、纳米CaCO_(3)(NC)改性的方式制备高性能混凝土(HPC),并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微观结构,研究NC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大掺量沸石粉会降低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早期力学性能,但能够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后期力学性能,当沸石粉掺量为20%时,HPC的7 d、28 d、90 d抗压强度分别为基准组的89.52%、97.60%、101.07%,劈裂抗拉强度为基准组的92.65%、99.85%、102.62%,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较基准组提高5.64%;在此基础上复掺NC后,沸石粉混凝土的负面影响得到改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一步增强。当NC掺量为1.0%时,HPC 7 d、28 d、90 d抗压强度分别较未掺NC时提高12.34%、8.90%、5.91%,劈裂抗拉强度提高14.76%、11.30%、7.95%,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20.92%。NC能够促进沸石粉水泥体系水化反应,优化水化产物形态,细化浆体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当沸石粉掺量为20%,NC掺量为1.0%时,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达到较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 纳米CaCO_(3) 力学性能 抗氯离子渗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参数反演分析
12
作者 张俊武 牛洪军 +1 位作者 张朋举 刘小军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以张家口市东太平山隧道工程项目为背景,基于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退火算法优化GA-BP神经网络,设计正交试验并构建GASA-BP神经网络,通过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和仰拱隆起3个参数的模拟值对围岩的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进... 以张家口市东太平山隧道工程项目为背景,基于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退火算法优化GA-BP神经网络,设计正交试验并构建GASA-BP神经网络,通过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和仰拱隆起3个参数的模拟值对围岩的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GASA-BP神经网络反演所得到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和仰拱隆起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差分别为6.60%、19.80%、2.16%;与BP神经网络相比,GASA-BP神经网络整体反演精度更高,反演所得围岩参数精度处于合理区间,在此参数下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对工程实际进行较好地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破碎围岩 神经网络 退火算法 反演分析 正交试验 沉降监测 围岩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细骨料双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玉栋 高玉增 +2 位作者 李晓辰 霍刚 赵贺雷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为提高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文中研究了不同替代率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的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均有所降低,100%全替代组显示出最低的工作性和力学性... 为提高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文中研究了不同替代率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的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均有所降低,100%全替代组显示出最低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但仍满足基本工程要求。通过优化混凝土配比和添加剂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采用不同替代率,全面研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变化,这对推动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骨料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镦粗半灌浆套筒黏结性能试验
14
作者 刘宏波 叶晓旭 +2 位作者 魏鲁彬 汪凯柄 杨奥齐 《工程建设》 2024年第11期15-21,共7页
为增强钢筋-灌浆料界面的黏结强度,提升灌浆套筒的连接性能,提出1种钢筋镦粗后伸入半灌浆套筒锚固端的连接方式。通过进行12个试件的单调轴向拉伸试验,研究不同镦头长度、锚固长度对钢筋-灌浆料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锚固长... 为增强钢筋-灌浆料界面的黏结强度,提升灌浆套筒的连接性能,提出1种钢筋镦粗后伸入半灌浆套筒锚固端的连接方式。通过进行12个试件的单调轴向拉伸试验,研究不同镦头长度、锚固长度对钢筋-灌浆料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锚固长度一定时,镦头长度为2 cm的镦粗钢筋与灌浆料的极限黏结强度相比普通试件提升11.0%~12.1%,但界面的黏结强度会随镦头长度的增加而降低;2)界面的黏结强度与锚固长度呈明显的负线性相关,且对普通试件的影响较镦粗试件更加明显;3)界面极限黏结力相同时,普通钢筋锚固长度为4d(d为钢筋公称直径),镦粗钢筋锚固长度仅需3d。本文成果可为灌浆套筒连接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性能 镦粗钢筋 灌浆套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铁路隧道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单仁亮 赵岩 +4 位作者 王海龙 董捷 仝潇 李兆龙 王东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157,共15页
基于Heelan短柱药包理论,引入等效作用半径的概念,得到内部瞬时激励荷载作用下爆破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模型方程,并通过量纲分析进行验证。结合下穿隧道爆破工程,研究不同雷管段位及不同炮孔类型对应的爆破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此外... 基于Heelan短柱药包理论,引入等效作用半径的概念,得到内部瞬时激励荷载作用下爆破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模型方程,并通过量纲分析进行验证。结合下穿隧道爆破工程,研究不同雷管段位及不同炮孔类型对应的爆破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此外,讨论球形装药、柱状装药条件下改进公式的药量形式表达式,结果显示,利用等效作用半径作为拟合参考变量可以综合考虑不同雷管段位及不同炮孔类型对爆破振动规律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利用改进公式得到的拟合效果最优,可以为类似隧道爆破振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峰值振动速度 衰减模型 铁路隧道 Heelan短柱药包理论 量纲分析 拟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x+c)变换的GM(1,1)模型及其变形预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利军 张波 张京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40,共5页
针对原始数据序列不满足ln(x)变换要求和变换后的数据序列不满足建模要求两种情况,提出了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ln(x+c)变换,先从理论上证明了此种变换可以使建模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提高,进而提高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另外还给出了基于建模序... 针对原始数据序列不满足ln(x)变换要求和变换后的数据序列不满足建模要求两种情况,提出了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ln(x+c)变换,先从理论上证明了此种变换可以使建模数据序列的光滑度提高,进而提高所建模型的预测精度,另外还给出了基于建模序列近似确定最佳常数c的方法。然后,选取满足建模要求的递增变形数据序列,通过实例模拟得到了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的结果,论证了此种变换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该方法弥补了原始数据序列和对数变换序列的不足,拓宽了灰色GM(1,1)模型的应用范围,使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GM(1 1)模型 函数变换 变形预测 数据序列 光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坐标变换的GM(1,1)模型及其变形预测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利军 张波 +1 位作者 周占学 张京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9-213,共5页
传统GM(1,1)模型以指数函数预测,而其一次累加序列的拟合函数曲线与实测序列的一次累加序列曲线并不重合,存在相近、相交或相离的趋势,导致后期预测的一次累加值存在误差。基于此,提出以序列下标(时间)为横轴,以序列值为纵轴建立平面直... 传统GM(1,1)模型以指数函数预测,而其一次累加序列的拟合函数曲线与实测序列的一次累加序列曲线并不重合,存在相近、相交或相离的趋势,导致后期预测的一次累加值存在误差。基于此,提出以序列下标(时间)为横轴,以序列值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内对一次累加序列拟合预测值进行先平移后旋转的坐标变换。变换后的点形成新的折线,则将原横坐标在新的折线或折线延长线上对应的纵坐标值作为一次累加最终预测值,累减还原后即可得到建模序列后期预测值。以两个工程实例对变形预测数据进行了验证,证实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变形 变形预测 GM(1 1)模型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埋式双排抗滑桩加固滑坡承载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董捷 许鹏飞 +1 位作者 仲帅 陈效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2,共6页
为探究沉埋式双排抗滑桩(沉埋式后排桩和全长式前排桩的组合形式)的承载机理,采用土压力盒和应变片完成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在外界施加的滑坡推力作用下,量测桩身内力变化与桩周土体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桩身受力的分布形式和土拱效应,... 为探究沉埋式双排抗滑桩(沉埋式后排桩和全长式前排桩的组合形式)的承载机理,采用土压力盒和应变片完成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在外界施加的滑坡推力作用下,量测桩身内力变化与桩周土体压力的变化情况,研究桩身受力的分布形式和土拱效应,并分析后排桩长度变化时的双排桩的受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沉埋式双排抗滑桩的受力方式不同于全长双排抗滑桩的受力方式:沉埋式抗滑桩前排桩桩后推力分布形式为梯形分布,桩前抗力分布形式为矩形分布;后排桩桩后推力分布形式呈梯形分布,桩前抗力分布形式为倒梯形分布。后排桩的沉埋深度对前排桩的土拱效应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分析认为当前后排桩承载比较接近时的沉埋深度为设计沉埋深度。为进一步探究排距对沉埋深度的影响,运用FLAC3D,探讨不同排距下双排桩的承载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排间距增大,后排桩的设计沉埋深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抗滑桩 模型试验 分布形式 土拱效应 数值模拟 排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作用下生态袋护坡入渗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希雁 陈宇宏 +2 位作者 许梦然 张喆 王万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共9页
为研究强降雨下使用生态袋支护边坡中植物的防护作用,在两种坡度下的强降雨边坡模型试验中分别设置有植被生态袋支护与无植被生态袋支护,测量强降雨过程中边坡不同位置(坡面,坡顶,坡底)的体积含水量变化与孔隙水压力分布,分析不同条件... 为研究强降雨下使用生态袋支护边坡中植物的防护作用,在两种坡度下的强降雨边坡模型试验中分别设置有植被生态袋支护与无植被生态袋支护,测量强降雨过程中边坡不同位置(坡面,坡顶,坡底)的体积含水量变化与孔隙水压力分布,分析不同条件的强降雨作用下生态袋护坡的入渗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无植被生态袋支护不同位置的入渗速率排布为:坡面>坡顶>坡底。有植被生态袋支护不同位置入渗速率大都相近,并且整体速率快于同条件下的无植被生态袋支护。②有植被生态袋支护的体积含水量突变速率因根茎-土交界面流动带来更多入渗土体的雨水而变得更快。③有植被生态袋支护孔隙水压力整体提升速率因坡面较慢发展的暂态饱和区而变慢,孔隙水发展慢会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此效果在坡比较高边坡并不明显。④结合实际工程与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确定一个适用生态袋支护的坡度值范围,并提出生态袋支护下边坡受降雨危害的一些预警方法。研究结论对于使用生态袋的强降雨条件下边坡治理维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边坡 生态袋 模型试验 入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轴试验生态袋加筋土邓肯-张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希雁 许梦然 陈宇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9-227,共9页
实际工程中,含水率的变化对土的性质影响较大,为了确定含水率对生态袋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和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以不同含水率生态袋加筋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生态袋加筋土邓肯-张模型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试验... 实际工程中,含水率的变化对土的性质影响较大,为了确定含水率对生态袋加筋土的力学特性和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以不同含水率生态袋加筋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生态袋加筋土邓肯-张模型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含水率下生态袋加筋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呈现双曲线特征,选取轴向应变为15%的偏应力作为破坏强度值,试验得出,破坏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2)含水率的变化对生态袋加筋土邓肯-张模型参数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含水率增加,黏聚力呈二次函数关系减小,内摩擦角、K值和n值均呈线性关系减小,破坏比变化区间范围为(0.828~0.990);(3)初始切线模量反映了土体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初始阶段抵抗变形的能力。生态袋加筋土的初始切线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长而减小,同时获得初始切线模量随含水率变化的经验公式;(4)通过对试样尺寸效应分析,表明了本文研究结论的适用性。上述研究结论为生态袋护坡工程的设计和数值模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袋加筋土 含水率 三轴试验 邓肯-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