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S轻集料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晓艳 田稳苓 +1 位作者 赵继东 周明杰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62,共4页
EPS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节能利废、保温隔热、隔声及吸能等优良特性,是当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土木工程材料。详细阐述了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重点介绍了主要成分、外加剂与搅拌成型工艺等制备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 EPS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节能利废、保温隔热、隔声及吸能等优良特性,是当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土木工程材料。详细阐述了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重点介绍了主要成分、外加剂与搅拌成型工艺等制备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和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 轻集料混凝土 制备 关键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超载控制技术模型启动条件研究与仿真
2
作者 陈亮 周国瑞 李巧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16-320,共5页
针对超限检测站称重检测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深入研究多车型自适应超载控制技术。基于排队论理论对超限检测站内车辆排队模型进行分析,并确定自适应超载控制技术模型的启动条件。运用VISSIM软件对自适应超载控制技术模型启动值进行标定... 针对超限检测站称重检测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深入研究多车型自适应超载控制技术。基于排队论理论对超限检测站内车辆排队模型进行分析,并确定自适应超载控制技术模型的启动条件。运用VISSIM软件对自适应超载控制技术模型启动值进行标定并对超限检测站运行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标定启动值的模型可使超限检测站的超载控制率提高约10.2%,正常载重的货车延误降低约25.8%,超载货车的延误降低约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超载控制 动态称重 排队模型 VIS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地区湿地湖泊相黏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楠 刘春原 +1 位作者 王文静 赵献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了揭示湿地湖泊相黏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以衡水湖地区的湿地湖泊相黏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湿地湖泊相黏土的沉积环境、沉积历史、分布特征及地层结构进行讨论,并将由室内和现场试验得到的物理力学指标、颗粒分布、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特... 为了揭示湿地湖泊相黏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以衡水湖地区的湿地湖泊相黏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湿地湖泊相黏土的沉积环境、沉积历史、分布特征及地层结构进行讨论,并将由室内和现场试验得到的物理力学指标、颗粒分布、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等结果同其他地区的软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湖泊相黏土的物理指标接近或达到软土标准,但力学指标好于软土。由于湿地湖泊相黏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当应力水平超过土的结构屈服应力后,土体的强度和变形会发生突变。湿地湖泊相黏土的胶粒含量达到39%,明显高于其他软土,同时磁铁矿含量较高,易形成氧化铁胶结物,增强土体的胶结特性,形成更为稳定的结构骨架。研究可知湿地湖泊相黏土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不匹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形式导致的。土颗粒形态、颗粒接触方式与微观结构形式的不同,是湿地湖泊相黏土与其他软土工程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湖泊相黏土 沉积环境 物理力学指标 矿物组成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于欢 魏连雨 曹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1-506,共6页
在对物流联盟含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进行了定义;并运用生物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方程,建立了描述河北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中城市之间互惠共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平衡条件的求解得... 在对物流联盟含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进行了定义;并运用生物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方程,建立了描述河北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中城市之间互惠共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平衡条件的求解得出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的稳定性特征,其次结合实际算例以及稳定性的分析阐述了河北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所带来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共同物流联盟 LOGISTIC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健新 翟越洋 赵茜娅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与传统现浇框架结构相比,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速度更快,但框架钢连接节点处存在应力突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基于数字孪生的手段监测该实际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以获得钢节点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基于BIM、有限元和传感器等技术搭... 与传统现浇框架结构相比,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速度更快,但框架钢连接节点处存在应力突变,因此,有必要采用基于数字孪生的手段监测该实际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以获得钢节点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基于BIM、有限元和传感器等技术搭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智能建造框架,从物理数据收集、虚拟模型建立、模型信息交互3个方面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结构智能建造实现方法。在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实际工程建造阶段,采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工程中关键点数据的实时监测,并将其与BIM和有限元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调整与修正物理模型中的框架结构受力情况,最终实现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表明,该数字孪生模型能有效对新型装配式钢节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基于传感器网络和时空参数分析的危险点预测,有效减少资源消耗,为该结构的应用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钢节点 数字孪生 虚拟传感器 智能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状和重塑湖泊相软黏土动力特性宏微观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雨润 朱皓旸 张静娟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为了对比衡水湖附近原状和重塑湖泊相软黏土的动力特性差异,利用GZZ-50B型共振柱仪对原状和重塑湖泊相软黏土分别进行动力特性试验,采用Davidenkov本构模型对试验获得的动力特性参数进行拟合,绘制了G-γ、λ-γ和G/G_(max)-γ关系曲线,... 为了对比衡水湖附近原状和重塑湖泊相软黏土的动力特性差异,利用GZZ-50B型共振柱仪对原状和重塑湖泊相软黏土分别进行动力特性试验,采用Davidenkov本构模型对试验获得的动力特性参数进行拟合,绘制了G-γ、λ-γ和G/G_(max)-γ关系曲线,并将所得的动力特性统计值与其他学者给出的动力特性推荐值进行了对比,通过SEM电镜测量了共振柱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并分析了微观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固结围压相同时,原状湖泊相软黏土的G-γ曲线始终高于重塑土,而原状土的λ-γ曲线始终低于重塑土;当动剪应变较大时,原状土的动剪切模量G会急剧下降并接近重塑土;原状和重塑土的G_(max)相对差值、G/G_(max)-γ和λ-γ拟合曲线差异会随着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减小;通过与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对比,发现沉积相并不是土体动力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同一沉积相但不同地区的软黏土动力特性也会有所差异。通过对微观结构参数的定量分析发现:随着固结围压的增加,原状土颗粒和孔隙的面积平均值以及最大直径平均值均有所下降,而重塑土差异并不明显,且微观结构参数相对差值与最大动剪切模量G_(max)相对差值呈正相关的关系;经过共振柱试验后,原状湖泊相软黏土的大、中颗粒和孔隙转变为小、微颗粒和孔隙,较大的片状结构和团聚体结构减少,原状土微观结构参数接近于重塑土,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宏观土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相软黏土 原状土 重塑土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微观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砂与饱和砂土场地直斜群桩横向动力响应特性对比研究
7
作者 李雨润 范浩然 +1 位作者 闫志晓 辛晓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16,共15页
群桩基础的横向动力响应一直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土场地条件下2×2直斜群桩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然后基于FLAC3D软件引入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 群桩基础的横向动力响应一直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土场地条件下2×2直斜群桩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然后基于FLAC3D软件引入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深入分析试验和模拟中直斜群桩横向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砂场地中,直群桩承台加速度总大于斜群桩承台加速度;在饱和砂土场地中,直斜群桩承台加速度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减现象,而直群桩承台的加速度衰减现象较斜群桩承台更为明显;干砂场地中桩身弯矩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饱和砂土场地中桩身弯矩随着桩间距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干砂场地中承台加速度相对于输入台面加速度的放大倍数小于1时所需的桩间距大于饱和砂土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场地 干砂场地 群桩基础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锚板与锚筋两种形式下高强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戎贤 孙小康 +1 位作者 李晓清 李艳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100,共10页
为研究600 MPa钢筋机械锚固长度取值,设计20组试验,每组试件3个,进行拔出试验。采用单侧焊接锚筋和端头焊接锚板两种锚固形式。分别研究不同锚固条件对其锚固强度影响,利用可靠度分析,对600 MPa钢筋机械锚固长度进行取值。研究表明:当... 为研究600 MPa钢筋机械锚固长度取值,设计20组试验,每组试件3个,进行拔出试验。采用单侧焊接锚筋和端头焊接锚板两种锚固形式。分别研究不同锚固条件对其锚固强度影响,利用可靠度分析,对600 MPa钢筋机械锚固长度进行取值。研究表明:当达到极限荷载时会发生4种破坏形式,分别为混凝土劈裂或拉裂,角部位置处混凝土压碎以及钢筋拉断。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配箍率的提高会使锚固强度随之增大,但当配箍率超过一定范围后,增长不明显。锚固长度越长,平均锚固强度越小。根据试验现象绘制黏结-滑移曲线,分析受力过程及受力机理。提出600 MPa钢筋机械锚固的强度计算式。采用JC法可靠度分析得出600 MPa钢筋机械锚固长度仍可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Pa钢筋 机械锚固 黏结滑移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曼旗土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杜子涛 杨小明 +2 位作者 颜树强 王德军 任海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4-161,I0005,共9页
奈曼旗是土地退化比较严重的旗县,为查清该旗的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及程度,监测其土地退化的发展趋势,该文选取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复合植被指数、风蚀土地占像元面积百分比和土壤含水率作为土地退化评价体系的4个指标,利用TM数据获取4... 奈曼旗是土地退化比较严重的旗县,为查清该旗的土地退化类型、分布及程度,监测其土地退化的发展趋势,该文选取土地利用/覆被方式、复合植被指数、风蚀土地占像元面积百分比和土壤含水率作为土地退化评价体系的4个指标,利用TM数据获取4个指标的反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4个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计算得到土地退化指标的权重,构建土地退化综合评价公式。结合综合评价公式,计算出奈曼旗的土地退化结果,并将土地退化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严重退化5个等级。1987年、1991年、1996年、1999年、2002年和2007年的土地退化评价结果表明,奈曼旗的土地退化在1987-1999年期间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2000年以后土地退化扩展趋势得到遏制,土地退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研究对奈曼旗的土地退化防治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支持向量机 土壤含水率 土地利用 退化 植被指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最新进展 被引量:116
10
作者 周明杰 王娜娜 +1 位作者 赵晓艳 赵晓辉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特点、材料组成及生产工艺,总结了泡沫混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最新进展,最后指出了国内泡沫混凝土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和展望了泡沫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性能 组成 生产工艺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高淑玲 徐世烺 +1 位作者 袁全 陈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1-566,共6页
采用楔入劈拉试验方法,利用标准紧凑拉伸公式与楔入劈拉经验公式分别计算高强混凝土及混杂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双K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经比较发现用紧凑拉伸公式计算的失稳断裂韧度值是经验公式的0.85~0.87倍,因此建议采用尺寸符合标准紧... 采用楔入劈拉试验方法,利用标准紧凑拉伸公式与楔入劈拉经验公式分别计算高强混凝土及混杂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双K断裂韧度和断裂能,经比较发现用紧凑拉伸公式计算的失稳断裂韧度值是经验公式的0.85~0.87倍,因此建议采用尺寸符合标准紧凑拉伸要求的试件进行试验确定断裂韧度.分析了纤维混杂后纤维类型、纤维长度、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增强、增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增加,断裂韧度、断裂能增大.最后建议高强混凝土采用双K断裂韧度作为韧性评价指标,高强钢纤维混凝土采用断裂能作为韧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钢纤维高强混凝土 起裂断裂韧度 紧凑拉伸 楔入劈拉 失稳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土柔性桥台结构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肖成志 刘贺 +1 位作者 王荣霞 陈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7-772,共6页
基于静载作用下加筋土柔性桥台结构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综合对比分析桥台基础距下部挡墙面板的距离D对柔性桥台结构极限承载力、下部挡墙变形特点、筋材应变和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下部加筋挡墙中筋材长度为整体桥台高度时,桥... 基于静载作用下加筋土柔性桥台结构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综合对比分析桥台基础距下部挡墙面板的距离D对柔性桥台结构极限承载力、下部挡墙变形特点、筋材应变和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下部加筋挡墙中筋材长度为整体桥台高度时,桥台结构极限承载力随偏移距离D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且在D为0.4HL(HL为下部挡墙高度)时达到最大值;加筋柔性桥台整体结构加载至破坏前一级载荷时,桥台基础沉降与台背加筋土顶部沉降均呈近似线性变化,且D/HL为0.4时二者差异沉降最小;挡墙面板顶部的水平位移明显大于中、底部,且挡墙水平位移与挡墙高度比值均小于1%;挡墙中各层筋材应变最大值随D增加而逐渐向远离面板方向发展,且D为0.4HL时台背加筋土和下部挡墙加筋中筋材的应变相差不大,整体柔性桥台结构工作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柔性桥台 偏移距离 极限承载力 土工格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改性EPS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晓艳 田稳苓 +1 位作者 姜忻良 周明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246,共4页
为了改善聚苯乙烯(EPS)轻集料混凝土中EPS颗粒与水泥砂浆界面的黏结性能,提高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液对EPS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前后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作了对比试验,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 为了改善聚苯乙烯(EPS)轻集料混凝土中EPS颗粒与水泥砂浆界面的黏结性能,提高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液对EPS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并对改性前后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作了对比试验,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了EVA乳液对EPS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EVA改性改善了EPS轻集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其内部孔洞数量减少,孔洞尺寸趋于减小;使水泥水化更为充分,水化产物组成得以优化,EPS轻集料混凝土的180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轻集料混凝土 EVA改性 微观结构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对框架结构减震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任文杰 李宏男 +1 位作者 宋钢兵 钱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0,共7页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提出一种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该阻尼器由预应变SMA丝束和非预应变SMA丝束连接4块钢板组成,具有良好的耗能及复位功能,且构造简单、传力明晰。对阻尼器进行单轴拉压循环力学试验,研究位移幅值和荷载频率...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提出一种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该阻尼器由预应变SMA丝束和非预应变SMA丝束连接4块钢板组成,具有良好的耗能及复位功能,且构造简单、传力明晰。对阻尼器进行单轴拉压循环力学试验,研究位移幅值和荷载频率对其输出力-位移曲线以及割线刚度、单位循环耗能量、等效阻尼比和残余位移等力学参数的影响。建立阻尼器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证明该模型能够反映阻尼器的主要滞回性能。编写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计算阻尼器对一三层剪切型框架结构的减震控制,结果表明阻尼器能有效抑制结构的位移、层间位移和残余位移,但会增大结构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超弹性 力学试验 理论模型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软弱土质相似材料配比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窦远明 王建宁 +1 位作者 田贵州 魏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0-487,共8页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骨胶比、洗膏比、重晶石粉掺量、膨润土掺量、含水量为因素,对软弱土质相似材料进行配比试验。每种因素设置5个水平,设计25组材料配比,获得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密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分...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骨胶比、洗膏比、重晶石粉掺量、膨润土掺量、含水量为因素,对软弱土质相似材料进行配比试验。每种因素设置5个水平,设计25组材料配比,获得不同配比相似材料的密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指标。采用极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敏感性,研究各因素对相似材料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相似材料各参数指标分布范围较大,能够满足大部分土质材料模型试验的要求;膨润土掺量对相似材料密度起主要控制作用,含水量和洗膏比对密度有明显影响;骨胶比对黏聚力影响最大,膨润土掺量和含水量的影响次之;膨润土掺量、含水量、重晶石粉掺量均对内摩擦角有较大影响;相似材料黏聚力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内摩擦角随重晶石粉掺量、膨润土掺量、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可为类似模型试验土质相似材料的配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 正交设计方法 配合比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路面再生混凝土主要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吉书 窦远明 刘熙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4,143,共4页
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旧水泥路面板再生混凝土的主要路用性能技术指标(抗压强度、弯拉强度、耐磨性能等)及其随各种原材料与配合比因素的变化规律,并且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旧水泥路面... 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旧水泥路面板再生混凝土的主要路用性能技术指标(抗压强度、弯拉强度、耐磨性能等)及其随各种原材料与配合比因素的变化规律,并且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旧水泥路面板破碎后再生骨料在骨料中的掺入量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弯拉强度、耐磨性能等路用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与相同配合比的新骨料混凝土相比较,再生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约低5.3%~23.3%,弯拉强度要低6.4%~19.6%,单位磨损量增大3.8%~25.8%,适量粉煤灰的掺入能够改善再生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再生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符合相关要求,可以作为新建水泥路面的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水泥路面 抗压强度 弯拉强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高速公路疏散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巧茹 张倩 +1 位作者 陈亮 崔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2,共7页
根据高速公路应急疏散的特点,在交通分配中应用改进蚁群算法模型。首先引入路段交通量和通行时间函数作为算法转移规则的一部分,从而在进行搜索时优先考虑容量大和通行时间较短的路径。其次通过实验分析蚁群算法参数对计算结果和收敛速... 根据高速公路应急疏散的特点,在交通分配中应用改进蚁群算法模型。首先引入路段交通量和通行时间函数作为算法转移规则的一部分,从而在进行搜索时优先考虑容量大和通行时间较短的路径。其次通过实验分析蚁群算法参数对计算结果和收敛速度的影响,给出了最优的参数组合。最后将最优参数组合应用于改进蚁群算法中,并通过仿真实验将改进蚁群算法与基础蚁群算法的路径搜索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参数组合的蚁群算法不但加快了搜索速度,而且优化了全局最优解,通过基于GIS的高速公路应急疏散系统进行路径分析,得到系统最优的可视化疏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疏散路径 蚁群算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部条形基础作用下加筋挡墙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成志 陈倩倩 +1 位作者 韩杰 陈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86-1592,共7页
针对加筋挡墙顶部受条形基础载荷作用时的工作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分析条形基础距挡墙面板距离对基础极限承载力、加筋挡墙变形特点、筋材应变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极限承载力随基础偏移距离D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针对加筋挡墙顶部受条形基础载荷作用时的工作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分析条形基础距挡墙面板距离对基础极限承载力、加筋挡墙变形特点、筋材应变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极限承载力随基础偏移距离D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D为0.3H(H为挡墙高度)时达到最大值;条形基础加载至破坏前一级载荷时,基础沉降与挡墙高度比值均小于2%,面板水平位移与挡墙高度比值均小于1%,且当D/H小于0.6时,面板顶部水平位移明显大于中底部;各层筋材中应变最大值随D/H增加而逐渐向远离面板方向发展,且筋材最大应变由最初出现在顶层而转向中间层;顶部受条形基础载荷作用下加筋挡墙破坏以3种模式为主,即顶层面板挤出的浅层破坏、破坏面沿基础边缘发展并向深部推进和加筋挡墙整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挡墙 条形基础 模型试验 偏移距离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采空区填充注浆材料的研制与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庞云泽 刘春原 +2 位作者 左丽明 赵献辉 刘宇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68-2274,共7页
为探索碱渣利用新途径,研制开发了针对于采空区填充的碱渣-粉煤灰体系注浆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与碱渣质量比(A)、液固比(B)与硅酸钠溶液浓度(C)对浆液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基础配比,利用石膏部分替代硅酸钠进行优化试验。... 为探索碱渣利用新途径,研制开发了针对于采空区填充的碱渣-粉煤灰体系注浆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粉煤灰与碱渣质量比(A)、液固比(B)与硅酸钠溶液浓度(C)对浆液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基础配比,利用石膏部分替代硅酸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初凝时间受因素A影响最大,因素C对终凝时间及抗压强度影响最显著,流动度主要由因素B与因素C控制,析水率与结石率主要受因素A和因素B的影响;石膏替代量的变化对凝结时间、流动度和强度有显著影响。碱渣、粉煤灰、硅酸钠、石膏与水质量之比为1∶1∶1.04∶0.26∶1.65时,浆液综合性能最佳,满足采空区填充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 注浆材料 采空区 正交试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车右转视线盲区形成机制及交叉口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清洲 徐令选 +1 位作者 范鑫 郭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探究道路交叉口货车右转弯过程中货车司机的视线盲区形成机制,以及货车右转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运用Matlab软件建立货车右转弯模型。基于对载重货车内轮差的特性分析,以及模型车试验和现场大型货车转弯试验结果,修正转弯轨迹,较精准... 为探究道路交叉口货车右转弯过程中货车司机的视线盲区形成机制,以及货车右转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运用Matlab软件建立货车右转弯模型。基于对载重货车内轮差的特性分析,以及模型车试验和现场大型货车转弯试验结果,修正转弯轨迹,较精准地模拟货车转弯过程。提出盲区面积计算方法和道路交叉口安全性评估指标。对右转分离式路口、缓转弯十字路口和急转弯十字路口进行基于货车右转盲区的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6轴载重货车的右转弯盲区面积达40.39 m^2,与常见的普通十字路口相比,右转分离式路口有较高行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货车 视线盲区 轨迹仿真 机制 路口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