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羟基喹啉螯合Cu^(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和芹 苏桂仙 +1 位作者 李光辉 魏金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为揭示8-羟基喹啉树脂对Cu^(2+)高选择性吸附的本质原因,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系统研究8-羟基喹啉与Cu^(2+)配位作用方式与作用特点.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去质子的8-羟基喹啉阴离子与Cu^(2+)作用最强,相互作用能最高,其次是反式8-羟基喹啉... 为揭示8-羟基喹啉树脂对Cu^(2+)高选择性吸附的本质原因,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系统研究8-羟基喹啉与Cu^(2+)配位作用方式与作用特点.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去质子的8-羟基喹啉阴离子与Cu^(2+)作用最强,相互作用能最高,其次是反式8-羟基喹啉,而顺式配体作用最弱;同时,金属离子与一个配体配位所得产物LCu^(2+)与配体配位能力显著降低.轨道分析表明金属离子主要以3d轨道与配体的2p轨道重叠,且以σ成键作用为主.静电势计算结果显示去质子的8-羟基喹啉阴离子静电势最负,导致配位能力明显高于中性配体;且金属离子与配体配位后,正的静电势显著降低,由此导致与配体配位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CU2+ B3LYP 分子轨道 静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Ag(I)配位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和芹 张青 +1 位作者 赵帅 舒世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7-901,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3-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Ag(I)的配位特点.计算结果显示,ad-L配体配位能力显著高于中性配体L,其中SN配位模式稳定化能高于中性配体约443.8kJ/mol,且N2模式稳定化能高于中性配体约336.8 kJ/mol;而p-L配...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3-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Ag(I)的配位特点.计算结果显示,ad-L配体配位能力显著高于中性配体L,其中SN配位模式稳定化能高于中性配体约443.8kJ/mol,且N2模式稳定化能高于中性配体约336.8 kJ/mol;而p-L配体相互作用能和稳定化能均为负值.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显示配体与Ag(I)间存在较强轨道作用.静电势分析发现,L配体最负静电势出现在N1、N2原子周围,因此N1、N2位点更易与Ag(I)配位; ad-L配体静电势为负,因此与Ag(I)作用增强,而质子化的配体p-L静电势为正,因此不易与Ag(I)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5-巯基-1 2 4-三唑 AG(I) B3LYP NBO 静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