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小锐 李阳阳 +4 位作者 万亮 郭文艳 李帛谦 张立涛 董月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25-927,93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髋关节置换术(THR)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D患者实施THR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严格术前准备,咪唑安定0.04mg/k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髋关节置换术(THR)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D患者实施THR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严格术前准备,咪唑安定0.04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0.5~1.5mg/kg、顺阿曲库胺0.15mg/kg、芬太尼4μg/kg进行诱导麻醉,丙泊酚1.5~2.5mg/(kg·h)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4~0.4μg/(kg·min)维持麻醉深度,顺阿曲库铵间断松肌,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开始时15min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再以0.2~0.7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采集术前、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值;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进行术前、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评分。结果:观察组术毕即刻、术后12hRamsay镇静评分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血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AD患者实施THR具有独特的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辅助麻醉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 髋关节置换术 炎症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围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荣苍 张智勇 +4 位作者 才素芬 曹喆峰 杨东红 杜宁 张福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91-2293,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5~12岁手外科手术患儿,其中骨骼伤23例,软组织伤37例。分为A、B两组,A组31例,静脉留置针腋路臂丛神经穿刺,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术... 目的:探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5~12岁手外科手术患儿,其中骨骼伤23例,软组织伤37例。分为A、B两组,A组31例,静脉留置针腋路臂丛神经穿刺,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术毕带留置针回房,间断给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B组29例,盐酸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术毕自控静脉镇痛。记录分析两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及相关费用。结果:两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较多(P<0.05),B组麻醉相关费用较高(P<0.05)。结论: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手外科麻醉及术后镇痛,安全、高效、简便、价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臂丛 罗哌卡因 小儿 手外科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科患者并存内科系统疾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静梅 张立涛 梁俊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调查老年骨科患者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情况,为临床评估手术与麻醉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对404例老年骨科患者的内科并存疾病进行调查。结果1.在404例老年骨科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 目的调查老年骨科患者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情况,为临床评估手术与麻醉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对404例老年骨科患者的内科并存疾病进行调查。结果1.在404例老年骨科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病史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48.0%、30.4%、15.1%、12.6%和10.9%。2.高龄患者(年龄≥75岁)合并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病史几率明显增高(P=0.001和P=0.019)。3.老年骨科患者中女性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比例高于男性(P=0.011和P=0.002)。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最易合并的内科疾病为高血压病,高龄女性骨科患者更易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意外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骨科 合并症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35周孕妇行股骨髁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4
作者 阚敏慧 张国华 李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6,共1页
患者女,24岁,体重70kg,主因左下肢撞伤,疼痛,不敢活动4h入院。拟在椎管内联合麻醉下行左股骨髁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诊断:(1)左股骨髁粉碎性骨折。左胫腓骨骨折;(2)孕35周。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 患者女,24岁,体重70kg,主因左下肢撞伤,疼痛,不敢活动4h入院。拟在椎管内联合麻醉下行左股骨髁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诊断:(1)左股骨髁粉碎性骨折。左胫腓骨骨折;(2)孕35周。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病史;现一般情况可,无下肢水肿,无头痛头晕,无抽搐;测BP120/60mmHg,P109次/min,R20次/min,HR109次/min,查心、肺、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粉碎性骨折 左胫腓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麻醉处理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椎管内联合麻醉 孕妇 药物过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衍12导联心电图检测骨科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张立涛 张静梅 +3 位作者 才素芬 王大璐 易凡 王雨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推衍12导联心电图用于检测骨科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对311例骨科患儿术中连续监测推衍心电图12导联ST段,检测出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并同术前心电图作对照研究。结果:(1)被调查病例术中心肌缺血总的发生率26.0%(81/31... 目的:探讨推衍12导联心电图用于检测骨科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对311例骨科患儿术中连续监测推衍心电图12导联ST段,检测出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并同术前心电图作对照研究。结果:(1)被调查病例术中心肌缺血总的发生率26.0%(81/311),术前心电图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33.1%vs21.6%,P=0.025);(2)术前心电图异常病例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ST段压低合并T波异常72.7%(16/22),单纯ST段压低42.3%(11/26),单纯T波低平或倒置22.2%(6/27),单纯左心室高电压20.0%(4/20),单纯窦性心动过缓13.3%(2/15)。结论:推衍12导联心电图可用于骨科术中心肌缺血的检测,术前异常心电图预示术中心肌缺血发生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电描记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骨折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立涛 张静梅 梁俊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5,8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血浆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对106例老年病人骨折后早期血浆D-二聚体化验及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统计得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好发部位。结果 1.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血浆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对106例老年病人骨折后早期血浆D-二聚体化验及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统计得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好发部位。结果 1.老年人骨折第二天下肢深静脉血栓总的发生率为17.0%(18/106),其中下肢骨折血栓发生率26.9%(7/26),骨盆与髋部骨折血栓发生率15.6%(10/64),上肢骨折血栓发生率8.3%(1/12)和脊柱骨折血栓发生率0/4。2.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以胫后静脉血栓(11例)和小腿肌间支静脉血栓(9例)最常见,其中4例病人同时发生胫后和肌间支静脉血栓。3.D-二聚体化验值低于500 ug/L的47例老年骨折病人中有6例下肢深静脉发现血栓。结论老年人骨折后早期即可形成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更是高发人群。血浆D-二聚体化验值低于500 ug/L不能完全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和NO相关信号通路在电针镇痛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宁 李娴 +1 位作者 樊碧发 邵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4-858,共5页
针刺镇痛具有安全、疗效显著、属于绿色医药的特点,并且是一种非药物性的治疗,因此得到世界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电针(属于针刺的一种)镇痛具有其独特的机理,本文从细胞分子水平,以MAPK (其中包括P38 MAPK、JNK、ERK信号通路)和海马NO-c G... 针刺镇痛具有安全、疗效显著、属于绿色医药的特点,并且是一种非药物性的治疗,因此得到世界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电针(属于针刺的一种)镇痛具有其独特的机理,本文从细胞分子水平,以MAPK (其中包括P38 MAPK、JNK、ERK信号通路)和海马NO-c GMP-PKG信号通路为例,阐述与电针镇痛作用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疼痛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电针 镇痛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韧带肥厚与腰椎管狭窄症关系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阚敏慧 陈琳 程爱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7-2000,共4页
目的通过病理学研究探讨腰椎黄韧带变性、肥厚的病因及其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关系。方法黄韧带组织取材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切片分别用费尔赫夫(Verhoeff)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Verhoeff染色:光镜下所见:... 目的通过病理学研究探讨腰椎黄韧带变性、肥厚的病因及其与腰椎管狭窄症的关系。方法黄韧带组织取材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取切片分别用费尔赫夫(Verhoeff)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Verhoeff染色:光镜下所见:腰椎管狭窄症组:①弹力纤维明显减少、断裂;②大面积胶原纤维增生区域,而在黄韧带的边缘区域胶原纤维增生尤为明显。(2)腰椎管狭窄症组与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黄韧带中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比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黄韧带中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黄韧带变性肥厚在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理表现具有特征性——①黄韧带中的胶原纤维增生,特别是在黄韧带的边缘区域增生尤为明显,且排列不规则;②弹力纤维明显减少且有断裂;③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生明显,成纤维细胞向软骨细胞过渡区域扩大;④出现灶性钙化;⑤血管数目增多,个别有炎性细胞浸润。(2)IL-6、TGF-β1、TNF-α3种炎性因子在椎管狭窄症肥厚黄韧带中的表达呈相对一致性,约80%明显增高。黄韧带变性、增殖、肥厚,也是无菌性炎性因子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黄韧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在神经根性腰腿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海昌 田园 +1 位作者 王文 宋海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2-785,共4页
神经根性腰腿痛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引起神经性腰腿痛的因素较多,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致病因素,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机理包括化学介质刺激、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周围水肿等,神经根周围炎性水肿... 神经根性腰腿痛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引起神经性腰腿痛的因素较多,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致病因素,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机理包括化学介质刺激、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周围水肿等,神经根周围炎性水肿程度与病人疼痛程度相关[1,2]。目前临床上缓解疼痛常用方法为神经根阻滞,而准确的定位是保证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实施的基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腰椎椎旁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反应 主要致病因素 神经根周围 机械性压迫 神经阻滞 神经根阻滞 炎性水肿 椎旁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宁 陈劲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4-445,共2页
头痛是蛛网膜下腔麻醉(以下简称腰麻)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星状神经节阻滞是目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主要方法,笔者采用电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麻后头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60例病例来源于2009年6月~2... 头痛是蛛网膜下腔麻醉(以下简称腰麻)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星状神经节阻滞是目前治疗腰麻后头痛的主要方法,笔者采用电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腰麻后头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60例病例来源于2009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在唐山市第二医院住院并实施腰麻术后头痛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腰麻后头痛 疗效观察 电针 蛛网膜下腔麻醉 临床 术后头痛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alBP1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侵袭、间质转化及炎症因子水平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磊 贺钊 +2 位作者 武燃 刘辉 陈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4-1098,1104,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RalBP1对口腔癌细胞CAL27增殖、凋亡、侵袭、间质转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CAL27细胞分别转染3个不同序列(RalBP1-shRNA1、RalBP1-shRNA2及RalBP1-shRNA3),RT-PCR检测RalB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lBP1蛋白表... 目的:探讨沉默RalBP1对口腔癌细胞CAL27增殖、凋亡、侵袭、间质转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CAL27细胞分别转染3个不同序列(RalBP1-shRNA1、RalBP1-shRNA2及RalBP1-shRNA3),RT-PCR检测RalB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lBP1蛋白表达,筛选最佳沉默序列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ELISA检测炎症因子含量;RT-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结果:与shRNA-NC组相比,RalBP1-shRNA1组RalBP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最为显著,因此后续实验选用RalBP1-shRNA1组作为沉默组;与shRNA-NC组相比,Ki67、Survivin表达降低,p21表达升高,EdU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凋亡率显著升高,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划痕闭合率显著降低,VEGF、N-cad、FN表达显著降低,IL-6、IL-1β、iNOS含量及相应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沉默RalBP1可抑制口腔癌细胞CAL27增殖、侵袭、间质转化,促进其凋亡,改善炎症因子释放,抑制口腔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CAL27细胞 RalBP1 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