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专科医院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岳春娥 张晔 +5 位作者 高士辉 马燕燕 肖玉红 陈洁 张志燕 汪琦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6期1442-1443,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在两家骨科医院急诊抢救并手术的病人使用普通抢救台(对照组)和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实验组),观察抢救过程中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及病人的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8.35min&...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在两家骨科医院急诊抢救并手术的病人使用普通抢救台(对照组)和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实验组),观察抢救过程中病人的术前准备时间及病人的疼痛度。[结果]实验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8.35min±4.28 min,对照组为34.05 min±3.6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2,P<0.05)。对照组搬动前疼痛评分6.96分±1.81分,搬动后疼痛评分8.24分±1.72分,搬动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4,P<0.05);而创伤抢救平台的使用,避免搬动病人,减轻了病人的疼痛度。[结论]危重创伤抢救平台的应用可缩短术前准备所用时间,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危重创伤 抢救平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志勇 李国华 +3 位作者 黄鹏飞 张云静 娄贤哲 赵俊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59-3163,3170,共6页
背景甲状腺癌(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增长迅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占所有TC的80%。尽管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是早... 背景甲状腺癌(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增长迅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占所有TC的80%。尽管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是早期诊断和干预才是阻止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临床上PTC相关敏感性指标仍然缺乏。目的探讨脂代谢、炎症相关指标与PT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PTC患者作为病例组(n=370),根据病例组性别和年龄匹配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1112)。收集两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BMI、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N)、中性粒细胞计数(NEU)、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MHR),分析其与PTC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外周血中WBC、LYM、MON、LDL-C、MHR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不同性别PTC患者PLR、LYM、M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女性PTC患者MHR指标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582,P<0.05);而男性PTC患者MHR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较弱(r=0.35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PTC患者中,PLR为保护因素(OR=0.475,P=0.004),LYM、MHR为危险因素[(OR=1.605,P=0.044)、(OR=2.659,P<0.001)];在男性患者中:PLR(OR=0.280,P=0.011)、MHR(OR=0.312,P=0.029)为保险因素。MHR在男女PTC患者中的AUC分别为0.548和0.652,提示MHR指标在女性PTC患者的诊断价值高于男性。结论MHR与PTC的发生相关联,在女性中是独立危险因素,在男性中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炎症指标 性别差异 肿瘤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欣 王磊 +1 位作者 陈先 黄玉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9-271,共3页
Pilon骨折是涉及踝关节损伤的常见下肢骨折,经常由较严重的暴力所致,伴有广泛的周围组织损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常会合并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僵硬及肌力减低等,从而降低了重返工作及生活的能力。我们针对Pilo... Pilon骨折是涉及踝关节损伤的常见下肢骨折,经常由较严重的暴力所致,伴有广泛的周围组织损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常会合并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僵硬及肌力减低等,从而降低了重返工作及生活的能力。我们针对Pilon骨折微创手术后的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踝关节功能 微创手术后 介入康复治疗 早期 周围组织损伤 综合康复训练 术后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小锐 李阳阳 +4 位作者 万亮 郭文艳 李帛谦 张立涛 董月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25-927,93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髋关节置换术(THR)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D患者实施THR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严格术前准备,咪唑安定0.04mg/k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髋关节置换术(THR)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D患者实施THR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严格术前准备,咪唑安定0.04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0.5~1.5mg/kg、顺阿曲库胺0.15mg/kg、芬太尼4μg/kg进行诱导麻醉,丙泊酚1.5~2.5mg/(kg·h)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4~0.4μg/(kg·min)维持麻醉深度,顺阿曲库铵间断松肌,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开始时15min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再以0.2~0.7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采集术前、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值;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进行术前、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评分。结果:观察组术毕即刻、术后12hRamsay镇静评分大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血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AD患者实施THR具有独特的镇痛、镇静作用,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辅助麻醉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 髋关节置换术 炎症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断钉断棒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兰泽 陈先 +3 位作者 卢占彬 王立功 安毅 何宝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14-614,618,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术后断钉 椎弓根螺钉 原因分析 固定治疗 断棒 椎弓根内固定 脊髓损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对预防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 被引量:49
6
作者 张辉良 梁俊生 张洪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4,共2页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预防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老龄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共150例,其中41例应用利伐沙班,109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入院后次日及术后10d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检查...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对预防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老龄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共150例,其中41例应用利伐沙班,109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入院后次日及术后10d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发现:入院后次日利伐沙班组2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4.9%;低分子肝素组5例,占4.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0d利伐沙班组4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占9.7%;低分子肝素组10例,占9.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对老龄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相当,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利伐沙班每日用药费用较高,部分患者不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 髋关节周围骨折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骨折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立涛 张静梅 梁俊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5,8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血浆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对106例老年病人骨折后早期血浆D-二聚体化验及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统计得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好发部位。结果 1.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血浆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对106例老年病人骨折后早期血浆D-二聚体化验及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统计得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好发部位。结果 1.老年人骨折第二天下肢深静脉血栓总的发生率为17.0%(18/106),其中下肢骨折血栓发生率26.9%(7/26),骨盆与髋部骨折血栓发生率15.6%(10/64),上肢骨折血栓发生率8.3%(1/12)和脊柱骨折血栓发生率0/4。2.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以胫后静脉血栓(11例)和小腿肌间支静脉血栓(9例)最常见,其中4例病人同时发生胫后和肌间支静脉血栓。3.D-二聚体化验值低于500 ug/L的47例老年骨折病人中有6例下肢深静脉发现血栓。结论老年人骨折后早期即可形成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更是高发人群。血浆D-二聚体化验值低于500 ug/L不能完全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折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三柱重建技术在严重胸腰段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郭晓辉 刘兰泽 +3 位作者 逯强 项力源 安毅 郭玉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35-1037,共3页
胸腰段爆裂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严重者可累及三柱、椎体高度丢失一半以上、椎管占位50%以上、同时有椎板骨折塌陷。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应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段爆裂骨折患... 胸腰段爆裂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严重者可累及三柱、椎体高度丢失一半以上、椎管占位50%以上、同时有椎板骨折塌陷。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应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16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爆裂骨折 固定治疗 重建技术 后路 椎弓根螺钉系统 椎体次全切除 高能量损伤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立功 张桂欣 +5 位作者 陈先 刘兰泽 卢占斌 孙来卿 张军军 安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56-657,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而且还有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危险。SCI后DVT的危险性高,在没有预防的情况下使用静脉造影术可探查到DV...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而且还有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危险。SCI后DVT的危险性高,在没有预防的情况下使用静脉造影术可探查到DVT的发生率高达81%,出现症状的DVT在12%—23%之间。所有的SCI后患者被推荐药物联合机械装置的办法预防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作用 脊髓损伤 低分子量肝素 康复治疗 严重并发症 静脉造影术 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角引导小切口掌腱膜下腕横韧带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岩 刘会仁 +6 位作者 张艳茂 于占勇 吴学强 王力孙汝涛 刘建华 朱鹏飞 刘家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安全角引导小切口掌腱膜下腕横韧带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2018年6月,采用在安全角引导小切口掌腱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05例,112侧,直视下正中神经外膜松解14侧。结果所有切口均一期愈... 目的探讨在安全角引导小切口掌腱膜下腕横韧带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2018年6月,采用在安全角引导小切口掌腱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05例,112侧,直视下正中神经外膜松解14侧。结果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掌瘢痕轻微,无手术并发症。112侧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 Kelly分级评定:优93侧,良15侧,一般4侧,优良率93.1%。结论安全角引导小切口掌腱膜下腕横韧带切开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理想的微创手术之一。术式简单、安全,能达到腕管减压,神经松解的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角 腕管综合征 微创 正中神经 神经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宏伟 魏立友 +2 位作者 张振宇 刘淑正 张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78-3879,共2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中心ICU住院的严重创伤后ALI/ARDS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中心ICU住院的严重创伤后ALI/ARDS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积极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当天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康复新液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经胃管注入,10 ml/次,3次/d,连用7 d。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第7天,测定胃液pH值,测定氧分压,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同时记录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液pH值、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可改善ALI/ARDS患者胃液pH值、PaO2/FiO2,对应激性溃疡出血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应激性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戴士峰 于美文 +1 位作者 于永林 周建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25-426,共2页
目的:探讨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27例,Ⅱ度滑... 目的:探讨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10例;L4/5滑脱12例,L5/S1滑脱25例;33例为峡部裂性,4例为退行性。结果:随访10~38个月,平均23.6个月,33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9.2%;27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0例Ⅱ度滑脱8例完全复位,椎间融合率97.3%;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4.1mm恢复至术后11.7mm,无高度丢失。结论: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复位 减压 椎间融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32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军军 张艳 +5 位作者 刘志旺 卢占斌 王立功 周钱宏 陈先 黄玉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ASCS)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3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ASCS患者的资料,对受伤机制、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损...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前脊髓综合征(ASCS)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3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ASCS患者的资料,对受伤机制、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损伤特点采用单纯前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发病机制:过屈型损伤22例(68.75%),垂直打击5例(15.62%),过伸型损伤1例(3.12%),混合因素致伤4例(12.5%)。病理特点:单纯前脱位4例(12.5%),骨折并发前脱位28例(87.5%)。诊断:入院初步诊断时仅8例成功诊断为ASCS,其余24例皆笼统为脊髓损伤。结论 ASCS并非少见,颈椎屈曲型损伤为其主要受伤机制。前脱位和骨折并发前脱位较常见,严格查体辅助CT、MRI有助于明确诊断。根据损伤机制,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是适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脊髓综合征 过屈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晓斌 罗程 +3 位作者 冯志杰 房胜辉 李文会 余小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7-469,共3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卒中的疗效,为该类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探索可行的药物预防方法。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口服利伐沙班;对照组55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并于入院当日记录神经系统...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缺血卒中的疗效,为该类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探索可行的药物预防方法。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口服利伐沙班;对照组55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并于入院当日记录神经系统症状、阳性体征并查头部CT除外颅内出血,对于有梗死病灶者记录部位。2组患者均严格控制卒中危险因素,术后第12天复查头部CT,与原片进行比较;对比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记录出血不良事件。结果:2组均未出现新发脑梗死。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3.22%;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3.63%,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利伐沙班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利伐沙班 高龄 骨折围手术期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甘洪全 王茜 +6 位作者 张辉 赵宏坤 王辉 宋会平 毕成 王志强 李琪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516,I0005,共8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表面修饰多孔钽(Ta)对软骨细胞黏附、增殖和分泌功能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软骨缺损、促进软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不同浓度RGD肽及Ⅱ型胶原(ColⅡ)吸附于多孔钽表面,分为Ta-RGD组、Ta-ColⅡ组、Ta-RGD/ColⅡ0.2g·L-1组、Ta-RGD/ColⅡ1.0g·L-1组、Ta-RGD/ColⅡ5.0g·L-1组、Ta-RGD/ColⅡ10.0g·L-1组及纯Ta组。分离培养新西兰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种植于修饰前后多孔钽使其成为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RGD/软骨细胞/多孔钽复合物形貌特征以及软骨细胞生长状态,沉淀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黏附率,MTT法检测多孔钽修饰前后软骨细胞的增殖水平,羟脯氨酸法测定软骨细胞分泌功能。结果: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黏附率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黏附效果最好的是4h的Ta-RGD/ColⅡ5.0g·L-1组,同时各组间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各组软骨细胞在修饰后的多孔钽表面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生长,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于多孔钽表面;MTT检测,多孔钽经RGD修饰后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修饰前(P<0.05),其中增殖效果最好的是13d的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检测,Ta-RGD/ColⅡ1.0g·L-1组羟脯氨酸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GD多肽可有效加强软骨细胞在多孔钽表面及孔隙内的黏附及增殖,对软骨细胞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 黏附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军军 程潭 +5 位作者 周钱宏 赵冰 范宁建 卢占斌 王立功 宋海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并发肺栓塞应用下腔静脉滤器(IVCF)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2014年12月~2015年7月本院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5例。结果 23例出现下肢DVT,其中15例置入IVCF,除10例有抗凝禁忌证外,...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并发肺栓塞应用下腔静脉滤器(IVCF)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2014年12月~2015年7月本院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5例。结果 23例出现下肢DVT,其中15例置入IVCF,除10例有抗凝禁忌证外,其他患者行抗凝治疗。随访观察有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滤器以远广泛血栓形成,并发双下肢重度肿胀、肾功能不全、高血压;1例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结论脊髓损伤并发下肢DVT后,尽管IVCF置入作为预防肺栓塞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应该高度重视滤器并发症的形成,滤器置入应非常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行为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曹海涛 张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74-237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已行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且康复运动安全性评分在71~100分的老年患者6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并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已行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且康复运动安全性评分在71~100分的老年患者6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试验组在早期康复锻炼基础上给予正念行为训练,90 min/次,1次/周,历时12周,共12次。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评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评分、心境状态量表( POmS)评分、正念水平评分。结果对照组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试验组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上述3例患者被剔除,其余患者进入统计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mS各量表评分及正念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紧张-焦虑评分、忧郁-沮丧评分、疲惫-惰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活力-好动评分及正念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紧张-焦虑评分、忧郁-沮丧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试验组治疗后患者的紧张-焦虑评分、忧郁-沮丧评分、疲惫-惰性评分低于治疗前,活力-好动评分及正念水平评分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可强化康复锻炼,有助于加快老年髋部骨折固定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心境状态,为进一步探索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行为训练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康复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和NO相关信号通路在电针镇痛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宁 李娴 +1 位作者 樊碧发 邵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4-858,共5页
针刺镇痛具有安全、疗效显著、属于绿色医药的特点,并且是一种非药物性的治疗,因此得到世界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电针(属于针刺的一种)镇痛具有其独特的机理,本文从细胞分子水平,以MAPK (其中包括P38 MAPK、JNK、ERK信号通路)和海马NO-c G... 针刺镇痛具有安全、疗效显著、属于绿色医药的特点,并且是一种非药物性的治疗,因此得到世界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电针(属于针刺的一种)镇痛具有其独特的机理,本文从细胞分子水平,以MAPK (其中包括P38 MAPK、JNK、ERK信号通路)和海马NO-c GMP-PKG信号通路为例,阐述与电针镇痛作用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疼痛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电针 镇痛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洪斌 李永民 +3 位作者 王旭 曹恒聪 原野 谷守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的影响。方法MED组76例,传统开窗组80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髓核切除量,手术前后X线正位片,测量手术所开骨窗的窗宽、窗高,...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的影响。方法MED组76例,传统开窗组80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髓核切除量,手术前后X线正位片,测量手术所开骨窗的窗宽、窗高,手术中上、下关节突切除范围,按Nakai标准评价疗效,观察术前、术后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椎体矢状位位移和角度改变。结果MED组无论是骨窗的窗宽、窗高,还是上、下关节突切除百分比都明显小于传统开窗组(P=0.000),而髓核摘除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1.75±0.58)和(1.95±0.77)g,t=-1.825,P=0.070]。MED组与传统开窗组优良率分别为86.8%和88.8%,差异无显著性(Z=-0.184,P=0.854)。术后椎间隙高度变窄百分比和椎间不稳发生例数2组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0.30±0.18和0.34±0.15,t=-1.246,P=0.215;3例和5例,x^2=0.425,P= 0.515)。结论2种手术方法均疗效良好,椎间盘镜手术创伤小,对腰椎骨性结构破坏少,应作为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春花 王小锐 +6 位作者 康艳霞 罗宏伟 李阳阳 王东海 邢英姿 王桂芝 侯庆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评估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由2005~2013年入院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109例,均给以改善微循环加激素静点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按照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 目的:评估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由2005~2013年入院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109例,均给以改善微循环加激素静点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按照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分组,分析各因素与疗效(有效,无效)的相关性。先行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再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总有效率为73.4%(80/109),治愈率71.6%(78/109)。无效率为26.6%(29/109),患者性别、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高脂血症,血粘稠度对疗效无明显影响;发病年龄和伴有糖尿病对疗效产生影响。结论年龄大于50岁、空腹血糖≥7.0mmol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低频 预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