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液透析患者改良引血法对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小平
张慧
+3 位作者
张桂玉
范德环
杨俊恩
郭冬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引血法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血液透析室经股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应用常规引血法患者110例,应用改良引...
目的探讨改良引血法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血液透析室经股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应用常规引血法患者110例,应用改良引血法患者182例。于血液透析时分别采用常规引血法和改良引血法,并于血液透析1、2、3周时行导管内、导管周围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1周时,改良引血法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1例,0.55%)略低于常规引血法组(3例,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302)。血液透析2周时,改良引血法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4例,2.20%)低于常规引血法组(11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5,P=0.003)。血液透析3周时,改良引血法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9例,4.95%)低于常规引血法组(21例,1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3,P=0.000)。结论改良引血法能有效降低3周内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栓栓塞
导管插入术
股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液透析患者改良引血法对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小平
张慧
张桂玉
范德环
杨俊恩
郭冬梅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血液透析室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04-170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改良引血法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血液透析室经股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应用常规引血法患者110例,应用改良引血法患者182例。于血液透析时分别采用常规引血法和改良引血法,并于血液透析1、2、3周时行导管内、导管周围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1周时,改良引血法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1例,0.55%)略低于常规引血法组(3例,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302)。血液透析2周时,改良引血法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4例,2.20%)低于常规引血法组(11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5,P=0.003)。血液透析3周时,改良引血法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9例,4.95%)低于常规引血法组(21例,1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83,P=0.000)。结论改良引血法能有效降低3周内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发生。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栓栓塞
导管插入术
股静脉
Keywords
Hemodiafitration
Thrombolism
Catheterization
Femoral vein
分类号
R459.52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液透析患者改良引血法对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影响
刘小平
张慧
张桂玉
范德环
杨俊恩
郭冬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