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义寡核苷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骨调素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
1
作者 张红梅 李英 +3 位作者 张靖 戴芳 李晓东 丁新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研究骨调素(OP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OPNmRNA和蛋白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正常糖对照组、高糖组、渗透浓度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OPN反义、正义、... 目的研究骨调素(OP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OPNmRNA和蛋白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正常糖对照组、高糖组、渗透浓度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OPN反义、正义、错义寡核苷酸转染细胞,并进行高糖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OPN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OPN蛋白合成;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Ⅲ型胶原分泌情况。结果高糖环境下,HK-2细胞OP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OP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其OPN mRNA、蛋白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均明显低于高糖组(P<0.01),而正义和错义的OPN寡核苷酸转染后与高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HK-2细胞经高糖诱导表达OPN,OPN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OPN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表明阻断OPN可能是延缓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积聚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调素 高糖 反义寡核苷酸 肾小管上皮细胞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干预对IgA肾病患者尿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慧娟 孙东立 +1 位作者 张林霞 李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754-3756,共3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变化和药物干预对IgA肾病患者尿CTGF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gA肾病病例38例,并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尿CTGF水平、尿蛋白/24 h、血浆清蛋白、血...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变化和药物干预对IgA肾病患者尿CTGF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gA肾病病例38例,并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尿CTGF水平、尿蛋白/24 h、血浆清蛋白、血肌酐等生化指标,并与尿中CT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非肾病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IgA肾病患者治疗前尿中CTGF水平升高,与尿蛋白/24 h、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2、0.373,P<0.05),而与血浆清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97,P>0.05)。药物治疗后显效、有效组分别在4周、8周尿CTGF出现下降,早于尿蛋白/24 h下降时间。结论检测尿液中CTGF水平对于评价IgA肾病患者的病情及判断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张林霞 李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乙醛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酒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乙醛(0、50... 目的:通过研究乙醛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酒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乙醛(0、50、100、200、400μmol/L)刺激HK-2细胞24 h。半定量RT-PCR法检测HK-2细胞中CTGF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HK-2细胞中有少量的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随着乙醛浓度的提高,HK-2细胞中CT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乙醛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CTGF,可能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乙醛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和Ⅰ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浩 徐奕 +4 位作者 王建文 张柯 易斌 刘妍 蔡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糖刺激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和I型胶原(Col-I)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刺激培养HPMCs,分别加用浓度为10,5,2.5,1.25,0.625mg/L的丹参素进行干预,并选取浓度为10mg/L的丹参素干预0,12,24,48,72h...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糖刺激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和I型胶原(Col-I)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刺激培养HPMCs,分别加用浓度为10,5,2.5,1.25,0.625mg/L的丹参素进行干预,并选取浓度为10mg/L的丹参素干预0,12,24,48,72h;应用RT-PCR,ELISA法检测FN和Col-I蛋白及mRNA表达;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红素氧化酶-1(HO-1),内皮素-1(ET-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丹参素可显著降低高糖诱导的HPMCs细胞外基质FN和Col-I蛋白及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丹参素可抑制高糖诱导的ET-1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诱导型抗氧化酶HO-1蛋白及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丹参素不同时间组ET-1和HO-1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可减少高糖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FN和Col-I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纤维连接蛋白 I型胶原 内皮素-1 血红素氧化酶-1 丹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慧娟 张林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5-916,共2页
目的总结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8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确诊的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同时存在感染者11... 目的总结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8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确诊的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同时存在感染者11例(64.7%),曾应用药物者3例(17.6%)。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受累肌肉疼痛、肿胀、尿色改变、少尿或无尿,均有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其并发症中急性肾衰竭发生率高,为58.8%。治疗包括补液、碱化尿液、减少肌肉损伤及并发症处理,必要时行肾脏替代治疗。病死率为5.9%,存活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或维持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使存活者的肾功能恢复或维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 肾功能衰竭 急性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学义 张靖 +1 位作者 高山林 郭志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72-1873,1876,共3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MHD患者依照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常规组(31例)及茶多酚组(29例),常规组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机降压等常规治疗,茶多酚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口服茶多酚片每次2片...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MHD患者依照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常规组(31例)及茶多酚组(29例),常规组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机降压等常规治疗,茶多酚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口服茶多酚片每次2片,每日3次。3个月后检测常规组及茶多酚组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茶多酚组NF-κB〔(72.6±19.9)%比(87.7±23.2)%〕、TNF-α〔(69±25)mg/L比(88±23)mg/L〕、IL-6〔(88±22)μg/L比(106±26)μg/L〕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300潜伏期缩短〔(365±33)ms比(387±28)ms〕而波幅升高〔(11.2±2.3)μV比(9.7±2.0)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茶多酚可改善MHD患者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微炎性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茶多酚 微炎性 认知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