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老年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静 原家祥 +1 位作者 朱颖 成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028-3030,共3页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Excel)支架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年龄≥65岁STEMI靶病变血管行急诊PCI治疗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和阿司... 目的评价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Excel)支架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年龄≥65岁STEMI靶病变血管行急诊PCI治疗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6个月,其后单用阿司匹林,观察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判定支架再狭窄(ISR)的发生率。结果 90例患者中有89例成功置入Excel支架。30 d内心源性死亡1例,脑出血死亡1例。对于存活的87例患者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1.2%(10/89),无再发心肌梗死、血栓事件发生。8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内病变再狭窄率为10.3%(9/87)。结论 Excel支架在老年STEMI急诊PCI的应用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的两联(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人 药物洗脱支架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静 石慧武 +2 位作者 魏冬梅 尹超 周会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3620-3623,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6例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依据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01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1次/...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6例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依据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101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1次/晚;B组10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1次/晚。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3、6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A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血清TC水平分别为(4.12±0.81)mmol/L、(4.10±0.78)mmol/L,B组分别为(4.38±0.82)mmol/L、(4.33±0.76)mmol/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血清LDL-C水平分别为(2.22±0.85)mmol/L、(2.20±0.87)mmol/L,B组分别为(2.51±0.86)mmol/L、(2.49±0.82)mmol/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hs-CRP水平为(3.78±1.56)mg/L,B组为(4.48±2.52)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的支架内最小管腔内径(MLD)为(3.06±0.34)mm,B组为(2.96±0.27)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相比,降脂效果更为明显;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减轻PCI术后的炎性反应,但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有更好的急性抗炎作用,对防治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老年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慧娟 张林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5-916,共2页
目的总结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8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确诊的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同时存在感染者11... 目的总结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8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确诊的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17例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同时存在感染者11例(64.7%),曾应用药物者3例(17.6%)。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受累肌肉疼痛、肿胀、尿色改变、少尿或无尿,均有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其并发症中急性肾衰竭发生率高,为58.8%。治疗包括补液、碱化尿液、减少肌肉损伤及并发症处理,必要时行肾脏替代治疗。病死率为5.9%,存活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或维持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使存活者的肾功能恢复或维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 肾功能衰竭 急性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张林霞 李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乙醛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酒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乙醛(0、50... 目的:通过研究乙醛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酒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以不同浓度的乙醛(0、50、100、200、400μmol/L)刺激HK-2细胞24 h。半定量RT-PCR法检测HK-2细胞中CTGF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HK-2细胞中有少量的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随着乙醛浓度的提高,HK-2细胞中CT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升高,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乙醛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CTGF,可能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乙醛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