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艾志刚 张学辉 高淑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转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74例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并观察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转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74例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确诊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并观察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4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月经量均明显减少,贫血改善。70例患者肌瘤自阴道排出,2例回缩至肌层,2例肌瘤明显缩小。术中、术后不同程度疼痛71例,发热18例,分泌物增多50例,肌瘤排出过程中感染6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逐渐消失。3例月经稀少,3例发生子宫性闭经,膀胱损伤1例,14 d治愈。术前、术后激素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微创、安全,但对于有强烈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及预测价值:一项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丽倩 郭艳巍 +2 位作者 许倩 杨珽 毛淑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49-2254,共6页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妊娠早期血清CTRP3与GDM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如何,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CTRP3...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妊娠早期血清CTRP3与GDM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如何,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CTRP3对GDM的影响及预测价值,为GDM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门诊正规产检的妊娠早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妊娠6~14周时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CTRP3。妊娠24~28周时采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GDM筛查,分为GDM组和糖耐量正常(NGT)组。结果共纳入妊娠早期妇女393例,最终纳入分析368例,其中81例妊娠24~28周时诊断为GDM,GDM的发病率为22.0%。GDM组的年龄大于NGT组,妊娠前体质指数(BMI)、FPG、FINS、HbA_(1c)及TG均高于NGT组(P<0.05)。GDM组血清CTRP3低于NGT组〔0.5280(0.4613,0.6340)μg/L与0.6048(0.5108,0.6660)μg/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RP3是GDM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aOR=0.101,95%CI(0.010,0.997),P≤0.05〕。血清CTRP3预测GDM的截断值是0.5242μg/L,灵敏度为49.38%,特异度为72.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22〔95%CI(0.571,0.672)〕;联合预测模型(CTRP3联合年龄、妊娠前BMI、FPG及HbA_(1c))预测GDM的截断值是0.3150,灵敏度为69.14%,特异度为89.20%,AUC为0.841〔95%CI(0.799,0.877)〕。联合预测模型预测GDM的AUC大于血清CTRP3的AUC(Z=5.634,P<0.001)。结论妊娠早期母体血清CTRP3升高可降低GDM的发生风险,是GDM的独立预测因子,与母体特征及代谢指标联合对GDM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体质指数 葡糖耐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瑾 刘艳芹 +2 位作者 徐香杰 刘宁 谷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3844-3848,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益母草冲剂...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益母草冲剂治疗,观察组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均在月经来潮前3 d口服和贴压,每月1周,连续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性反应递质、雌激素、子宫动脉血流等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子宫顺应性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胺、前列腺素2α(PGF2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孕酮、SF-36量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治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法可改善原发性痛经,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疏肝化瘀通络 耳穴贴压 原发性痛经 炎性反应递质 血液流变学 子宫动脉血流 雌激素 前列腺素 疼痛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