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HPV检测法及p16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凤艳 吴蒙 +3 位作者 孙玉满 张玲 杨俊泉 刘宏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不同检测方法及p16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病理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21例LSCC,按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诊...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不同检测方法及p16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病理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21例LSCC,按WHO(2017)头颈部肿瘤分类诊断标准,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DNA,RNAscope法检测HPV 16型及18型E6、E7的mRNA,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p16染色并分析其表达特点。结果 LSCC患者发病年龄37~62岁,中位年龄46岁;男性13例,女性8例,其中HPV 16-DNA检测5例为阳性(5/21,23. 8%),16例为阴性(16/21,76. 2%)。HPV阳性患者中1例p16强阳性(1/5,20. 0%); HPV 16 mRNA检测8例为阳性(8/21,38. 1%),其中5例同时为HPV 16-DNA阳性,3例p16阳性(3/8,37. 5%); 13例HPV 16 mRNA检测为阴性(13/21,61. 9%)。HPV阳性LSCC组织学多表现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细胞核深染,核仁不明显,细胞边界不清。结论 LSCC组织主要为HPV 16型,以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为主。应用RNAscope法检测HPV 16 mRNA比PCR-DNA反向点杂交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16不能作为检测LSCC组织中HPV感染状态的替代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HPV-DNA HPV mRNA P16 RNA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喉癌手术阴性切缘组织中PCNA、COX-2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玉满 杨俊泉 +3 位作者 曹渤海 张玲 王宝良 吴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8-410,4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喉癌手术阴性切缘组织中PCNA、COX-2的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经CO2激光手术治疗后的早期喉癌患者标本,对切除的肿瘤组织及切缘组织中PCNA、COX-2表达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对其生存及肿瘤复发... 目的探讨早期喉癌手术阴性切缘组织中PCNA、COX-2的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经CO2激光手术治疗后的早期喉癌患者标本,对切除的肿瘤组织及切缘组织中PCNA、COX-2表达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对其生存及肿瘤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63例早期喉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CNA、COX-2阳性率分别为73.02%、71.43%;切缘组织中PCNA和COX-2阳性率分别为33.33%、30.16%。肿瘤组织与切缘组织中PCNA、COX-2均阳性的患者分别为41例和13例,阳性率分别为65.08%、20.63%;63例随访病例中,局部复发17例,复发率为26.98%。PCNA阳性患者复发率为71.43%,COX-2阳性患者复发率为73.68%(P<0.05)。联合检测PCNA和COX-2阳性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独阳性者(P<0.05)。结论早期喉癌手术切缘组织中PCNA、COX-2的表达是喉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并可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后续治疗方案,联合检测二者对术后治疗具有更可靠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手术切缘组织 PCNA COX-2 局部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HPV感染及p53、p16、EGFR、Cdc2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玉满 吴蒙 +3 位作者 韩凤艳 刘宏侠 杨俊泉 汪宏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HPV感染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涎腺ACC手术标本,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DNA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 目的初步探讨HPV感染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涎腺ACC手术标本,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DNA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Kaplan-Meier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涎腺ACC组织中HPV感染率为0(0/76)。p53、p16、EGFR及Cdc2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3%(58/76)、57.9%(44/76)、60.5%(46/76)及64.5%(49/76)。p53、p16、EGFR及Cdc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EGFR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低于阴性患者(χ~2=19.111,P<0.01)。EGFR阳性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低于阴性患者(χ~2=6.621,P<0.01)。Cdc2阳性患者中位OS短于阴性患者(χ~2=3.870,P<0.05)。Cdc2阳性患者中位PFS低于阴性患者(χ~2=6.755,P<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EGFR、Cdc2蛋白表达(RR=13.417、13.075,P均<0.001)是涎腺A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涎腺ACC组织中未检测出HPV感染。p53、p16、EGFR及Cdc2蛋白在涎腺ACC组织中呈不同程度表达,p16不能作为涎腺ACC患者HPV感染状态的替代指标。EGFR及Cdc2阳性表达是涎腺A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对EGFR及Cdc2蛋白表达患者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HPV EGFR CDC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和Survivin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宏侠 孙玉满 +1 位作者 曹渤海 梁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9-1331,1336,共4页
目的探讨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喉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对应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术后对42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42例原发灶组织中PTEN、Survivin的阳性率... 目的探讨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喉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对应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术后对42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42例原发灶组织中PTEN、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50.0%、69.0%;对应42例手术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83.3%、47.6%。随访期间,发生局部复发20例,复发率为47.6%。喉癌手术切缘组织中Survivin阳性者的局部复发率(75.0%)明显高于阴性者(22.7%)(P<0.05),而PTEN阳性者的局部复发率(37.1%)明显低于阴性者(10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切缘组织中PTEN阴性、Survivin阳性,与其局部复发密切相关。结论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表达缺失和Survivin阳性者局部复发率高,二者表达可作为预测喉癌局部复发的独立风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复发 PTEN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灸神阙八阵穴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兴海 刘仕杰 +2 位作者 李萌 杨艳芳 李利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635-2638,共4页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八阵穴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AIO)患者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手术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八阵穴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AIO)患者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手术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药灸神阙八阵穴,均治疗1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肠功能评分、治疗前后胃动素(MOT)水平、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排气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MO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MO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神阙八阵穴治疗AIO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降低MOT水平,有效调节血清IL-6、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隔药灸 神阙八阵穴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指数在外周 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守东 肖建波 +5 位作者 吕立丽 王轶楠 李红民 赵郁 刘卫东 岳海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评价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预后指数(PIT)在PTCL-U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间61例经免疫组化方法复检确诊的PTCL-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IT的预后不良因素个数将61例患者分成4组,分析各组患者对治... 目的评价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预后指数(PIT)在PTCL-U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间61例经免疫组化方法复检确诊的PTCL-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IT的预后不良因素个数将61例患者分成4组,分析各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其预后的差异。结果预后不良因素等级与首程化疗的疗效有关(χ2=8.154,P=0.043),4组总的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差异显著(P=0.0498)。4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36+、16.61、13.16、11.98个月。4组的1年总生存(OS)分别为85.66%、68.44%、44.62%、33.25%;2年OS分别为53.75%、39.11%、29.75%、16.62%。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IT评分(P=0.043)可以作为PTCL-U的独立预后因素,而PIT中单一指标尚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PI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PTCL-U对治疗的反应性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指数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Smad4、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丹丹 王迎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4-915,共2页
目的检测Smad4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PCa和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组织中Smad4和p53蛋白的表达。结... 目的检测Smad4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PCa和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组织中Smad4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Smad4蛋白在PCa中的阳性率低于BPH(P<0.01),p53蛋白在PCa中的阳性率高于BPH(P<0.01);PCa中Smad4蛋白阳性率的降低及p53阳性率的增高与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升高以及骨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Smad4、p53蛋白异常表达与PCa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Smad4和p53有可能成为PCa个体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SMAD4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