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山市萝卜种子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1
作者 崔书会 刘志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24期70-71,共2页
介绍了唐山市地方标准《瓜菜作物种子萝卜》(DB1302/T331-2012)的立项背景、任务来源、编制过程和技术内容,通过执行此项标准,将使唐山市萝卜种子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唐山市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萝卜 种子 质量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菜豆种子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书会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本文介绍了唐山市地方标准《瓜菜作物种子菜豆》(DB1302/T332-2012)的项目背景、任务来源、编制过程和技术内容,通过执行此项标准,将使唐山市菜豆种子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唐山市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菜豆 种子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市韭菜种子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3
作者 崔书会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5期74-75,共2页
本文介绍了唐山市地方标准《瓜菜作物种子韭菜》(DB1302/T350-2013)的项目背景、任务来源、编制过程和技术内容。此项标准的执行,将促进唐山市韭菜种子质量的提高,为唐山市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韭菜种子 质量标准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状况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秀莲 李俊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4期63-63,共1页
1瓜菜作物种子种用标准演变情况 依据《标准化法》,种用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作物,可使用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目前瓜菜种子使用的国家标... 1瓜菜作物种子种用标准演变情况 依据《标准化法》,种用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作物,可使用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目前瓜菜种子使用的国家标准是经过几次更替发展而来。1984年实施《中国哈密瓜种子》标准;1988年实施GB8079-87标准,按原种和良种1~3级划分种子质量;1999年对GB8079-87部分作物种类标准进行修订,制定杂交种质量标准,常规种不分级,杂交种以纯度为准分2个级别,形成GB16715.2-5-1999标准并实施;2006年实施GB20464-2006《农作物种子标签准则》,明确规定了有效的种子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哈密瓜种子》和GB16715.2-5-1999继续有效, GB8079-87失效;2010年对《中国哈密瓜种子》和GB16715.2-5-1999修改,提高了部分作物种类纯度、净度和发芽率质量要求,取消了杂交种质量分级,形成瓜菜作物种子GB16715.1-5-2010标准并实施。该标准与GB8079-87相比,29种瓜菜作物中有17种种子质量标准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质量标准 作物种子 瓜菜种子 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化法》 行业标准 种用标准 企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曹妃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岩 王楠 +4 位作者 王素华 张树明 甄志华 周洁玮 周禹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62,共5页
以河北曹妃甸项目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土壤基本性质和Zn、Cu、Pb、Cd含量,并依据有关标准和模型对土壤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总体偏碱性,属壤质和黏壤质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中Cu的污染指数... 以河北曹妃甸项目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土壤基本性质和Zn、Cu、Pb、Cd含量,并依据有关标准和模型对土壤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总体偏碱性,属壤质和黏壤质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中Cu的污染指数最大,Zn、Pb次之,Cd虽没超过国家标准但已出现污染累积现象。在单因子评价中,有76%的土样中Cd元素呈中等或强潜在生态风险,其余元素均无潜在生态风险;在多因子评价中,有95%的土样属于无生态危害或一般生态危害,只有5%是强生态危害。项目区农田土壤质量虽总体良好,但个别区域存在严重生态危害问题,尤其是Cd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十分突出。在今后的土地整理和污染修复工程中,应注意保护清洁农田,防止污染交叉转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农田土壤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曹妃甸不同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岩 王楠 +4 位作者 周洁玮 张作新 甄志华 齐玉学 刘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66,共6页
以河北曹妃甸3种类型农田土壤(黏质水稻土、壤质水稻土、滨海风沙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Zn、Cu、Pb、Cd含量,分布及其相关性,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价,以期为今后土地整理的实施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在3类农田... 以河北曹妃甸3种类型农田土壤(黏质水稻土、壤质水稻土、滨海风沙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Zn、Cu、Pb、Cd含量,分布及其相关性,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价,以期为今后土地整理的实施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在3类农田土壤中,Zn、Cu、Pb、Cd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均表现为在黏质水稻土和壤质水稻土中较高,在滨海风沙土中最低;4种重金属元素均存在积累问题,其中Cd和Cu的积累程度相近且较大,Zn次之,Pb最小;4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表现为Pb>Cu>Zn>Cd,其中黏质水稻土中存在Pb污染;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黏质水稻土>壤质水稻土>滨海风沙土,其中滨海风沙土处于安全等级,黏质水稻土和壤质水稻土处于警戒线等级。在3类土壤中,同种元素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大多存在正相关;总体上,Cd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与其他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其他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是很明显;4种重金属全量总体上均与土壤p 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农田土壤 分布特征 污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污染农地整理工程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21
7
作者 成杰民 张英 王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6,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农地污染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中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利用现行的土地整理...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农地污染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中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利用现行的土地整理技术对污染农地进行整理,势必给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该文分析了中国现行农地整理技术特点,认为现行的土地整理技术不同于国外先修复后整理的实施流程,对于在中国广泛存在的轻微、轻度污染土地,应用现行污染农地整理时,会引起污染面积扩大、污染类型复杂、污染方式多元化等环境问题。该文以土壤修复技术与土壤整理技术兼容性为出发点,提出通过构建污染农地的整理技术途径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该文强调,所提出的技术体系只适用于轻微、轻度污染农地的整理。中度、重度污染的农地,应先修复,后整理。该文为中国轻微、轻度污染农地整理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重金属 污染防治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地区玉米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于玲玲 郭强 +2 位作者 徐阳 王长里 张树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253-255,共3页
为探索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及根呼吸的影响,对比研究免耕秸秆还田(NTSR)、旋耕秸秆还田(RTSR)、深翻耕秸秆还田(PTSR)、免耕秸秆不还田(NTNSR)、旋耕秸秆不还田(RTNSR)和深翻耕秸秆不还田(PTNSR)等6种处理方式下玉米田土壤呼... 为探索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及根呼吸的影响,对比研究免耕秸秆还田(NTSR)、旋耕秸秆还田(RTSR)、深翻耕秸秆还田(PTSR)、免耕秸秆不还田(NTNSR)、旋耕秸秆不还田(RTNSR)和深翻耕秸秆不还田(PTNSR)等6种处理方式下玉米田土壤呼吸及根呼吸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PTSR>PTNSR>RTSR>RTNSR>NTSR>NTNSR;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表现为PT>RT>NT;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表现为NT>RT>PT;根系呼吸速率呈现出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玉米灌浆中期,最小值出现在玉米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华北地区 玉米 灌浆期 苗期 土壤呼吸 根系呼吸 动态变化特征 水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岩 王楠 +4 位作者 王云侯 高东彪 韩捷 于玲玲 董泽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以河北曹妃甸基本农田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农田土壤基本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并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方法】依据评价结果,考虑各... 【目的】以河北曹妃甸基本农田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农田土壤基本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并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方法】依据评价结果,考虑各种治理方案可行性、研究区工程地质特点和农业生产需要,按照污染防治优先、分区优化整理的设计理念,将土地整理与污染修复有机结合,形成挖填土方混合调配修复技术方案,并对其综合效益进行量化评价。【结果】研究区各项指标均有利好变化,其中作物单产增加975.22 kg/hm2、土地利用率提高12.52%、污染修复率达到37.68%。【结论】实现了改善农田土壤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双重效益,为今后土地综合开发整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修复 土地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