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24h食管pH监测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王会志
于翠娟
刘贵祥
廖宏伟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唐山钢铁公司医院介入中心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66-2468,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情况,探讨不同手术吻合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 8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取平卧位睡眠;B组40例,采取上身抬高30°~40°仰卧睡眠。监测患者24 h食管pH值。同时比较A组采用不同吻合术式患者24 h pH监测结果。结果 A组患者反流次数、时间>5 min反流次数、单次最长反流时间、pH<4的总时间、pH<4的百分数、DeMeester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套入式吻合组和端侧吻合组患者反流次数、时间>5 min反流次数、单次最长反流时间、pH<4的总时间、pH<4的百分数、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均存在胃食管反流,上身抬高可明显减少胃食管反流,套入式吻合与端侧吻合方法均不能减少胃食管反流,术式的改进仍需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食管反流
贲门
-
Keywords
Esophageal neoplasm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ardia
-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面颈部淋巴结核的CT诊断
- 2
-
-
作者
李奕钊
刘建明
柯勇
肖勇
刘日华
-
机构
广东省深圳武警医院放射科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199-1200,共2页
-
文摘
目的 :分析面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 ,探讨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7例面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 ,全部病例均经活检、抗结核治疗治愈而证实。其中男 2 6例 ,女 31例。年龄 4~ 71岁。结果 :面颈部淋巴结核的CT征象根据病理可分为四型。I型 :结核结节和肉芽肿形成 ( 8/ 5 7例 ) ;II型 :受累的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13/ 5 7例 ) ;III型 :淋巴结包膜坏死 ,淋巴结互相粘连伴有淋巴结周围炎 ( 2 6/ 5 7例 ) ;IV型 :干酪样物质破溃进入周围组织 ,形成脓腔 ,最终可通过窦道引流至皮肤表面 ( 10 / 5 7例 )。其中III型较多 ,I型较少。结论
-
关键词
面部淋巴结核
颈部淋巴结核
CT
诊断
鉴别诊断
-
分类号
R522
[医药卫生—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