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4
1
作者 吕宪民 曹亦宾 +2 位作者 李欣 王海英 马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4-836,共3页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alteplase)联合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7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半球梗死患者70例,根据溶栓后是否接受肝素治疗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比较...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alteplase)联合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7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半球梗死患者70例,根据溶栓后是否接受肝素治疗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7 d、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发病30 d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 d、14 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30天对两组患者进行mRS评分,抗凝组3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18例(52.9%),预后不良14例(41.2%),死亡2例(5.9%);非抗凝组36例患者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10例(27.8%),预后不良24例(66.7%),死亡2例(5.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0.0,P<0.05)。抗凝组患者死亡2例(5.9%),非抗凝组患者死亡2例(5.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抗凝组出现症状性脑出血2例(5.9%),非抗凝组出现症状性脑出血3例(8.3%),两组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抗凝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溶栓 抗凝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吕宪民 陈丽丽 +4 位作者 曹亦宾 安雅臣 王海英 吕艳华 佟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76-3377,3380,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1分定义为进展性脑卒中,共30例患者符...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1分定义为进展性脑卒中,共30例患者符合进展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对入选患者进行TOAST分型及OCSP分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停用所有抗血栓药物,给予肝素钠+替罗非班持续泵入;对照组单独应用肝素持续静脉泵入;采用NIHSS在患者入院时、进展时及治疗后24h、48h、72h、7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价;在治疗后90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预后评定。详细记录用药及随诊期间患者的出血部位及死亡原因。结果入院时及进展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72h及7d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随访,两组患者的mRS评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d内出血率、死亡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出血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进展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成形术相关并发症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欣 马宁 +1 位作者 刘恋 缪中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78-182,共5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主要手段,可用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例的治疗,尤其是可预防严重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其围手术期和远...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主要手段,可用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病例的治疗,尤其是可预防严重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其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包括支架植入失败、颅内出血、刺破血管、栓塞,以及支架内再狭窄,而围手术期的抗凝药物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颅内动脉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压部病变四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宪民 李欣 +1 位作者 刘静 马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34-1236,共3页
急性胼胝体病变原因复杂,不同的病因对其预后影响较大,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4例胼胝体压部病变患者报道如下就其发病原因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关键词 胼胝体压部 病因 影像特点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吕宪民 冯凯 +2 位作者 王海英 曹亦宾 吕艳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CT检查 MRI检查 肝素 尿激酶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的MPTP-SAMP8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急性损害
6
作者 刘静 顾平 +6 位作者 刘力 苑振云 王彦永 张忠霞 张宝华 周美刚 王铭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etrahydropyridine,MPTP)对不同年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8)黑质纹状体系统的急性损害,揭示衰老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etrahydropyridine,MPTP)对不同年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8)黑质纹状体系统的急性损害,揭示衰老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雄性12、24周龄SAMP8小鼠,各随机分为盐水组和MPTP组,于第1次给药后6h、24h、3d和8d处死小鼠。背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1,每2h1次,注射4次;观察各时间点小鼠的自主活动,黑质TH+神经元数量,纹状体TH免疫反应性,纹状体DA含量的变化。结果12周龄小鼠自主活动减少于第1次给药后48h恢复近正常水平;24周龄小鼠至7d时日仍没有恢复近正常水平。12周龄小鼠黑质TH+神经元数目于第1次注射后6h、24h、3d、8d分别减少7.06%,12.79%,22.49%,42.39%;24周龄小鼠分别减少14.23%,23.85%,36.77%,45.9%。纹状体TH免疫反应性COD值,24周龄小鼠在MPTP后24h,3d较12周龄小鼠明显降低(P<0.05)。12周龄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各时间点分别降低79.09%,80.33%,83.86%,80.14%;24周龄小鼠分别降低79.70%,86.64%,75.20%,92.32%,但两个周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证实MPTP可导致SAMP8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损害,老龄鼠黑质纹状体的损伤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P8小鼠 MPTP 衰老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用于72h内发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探究
7
作者 李艳军 毕利民 +2 位作者 董秀芳 夏俊萍 黎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395-1396,共2页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用于72h内发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期收集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用于72h内发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期收集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FA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患者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bFGF和PGF1α/TXB2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试验组除血清bFGF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与血清bFGF水平升高和TXB2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 BFGF PGF1Α PGF1α/TX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4
8
作者 袁莉 张建兴 +3 位作者 王素洁 陈菲菲 何小红 陈丽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5-620,共6页
目的 探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性别、年龄、高血压、糖... 目的 探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临床资料,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空腹血糖(FBG),入院时采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入院时NIHSS评分与血清hs-CRP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 2分),预后不良组男性(χ^(2)=4.729,P=0.030)、既往脑卒中病史(χ^(2)=13.665,P=0.000)和饮酒史(χ^(2)=8.326,P=0.004)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Z=-9.316,P=0.000),血清FBG(Z=-3.234,P=0.001)、Hcy(Z=-3.652,P=0.000)和hs-CRP(Z=-8.780,P=0.000)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OR=1.316,95%CI:1.223~1.417;P=0.000)和血清hs-CRP升高(OR=1.045,95%CI:1.032~1.058;P=0.000)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hs-CRP和二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95%CI:0.781~0.852,P=0.000)、0.806(95%CI:0.768~0.840,P=0.000)和0.903(95%CI:0.873~0.928,P=0.000),并且二者联合应用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优于单独入院时NIHSS评分(Z=3.187,P=0.001)和血清hs-CRP(Z=4.418,P=0.000)。结论 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和血清hs-CRP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应用可为临床预测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C反应蛋白质 预后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丽丽 詹红艳 +1 位作者 王海英 张艳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抗凝、静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资料,发病时间为12~72 h。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抗凝治疗组(30例)、静脉溶栓组(20例)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组...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抗凝、静脉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资料,发病时间为12~72 h。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抗凝治疗组(30例)、静脉溶栓组(20例)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组(联合治疗组,1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治疗24 h和治疗7 d时的效果。结果 3种方法治疗24 h和治疗7 d的疗效比较,静脉溶栓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抗凝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抗凝治疗组和静脉溶栓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各种联合治疗,溶栓时间窗可以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63
10
作者 余波 崔建忠 +4 位作者 史楠 洪军 周开顺 刘晶 刘兴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54-2757,共4页
目的:研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按照严格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各30例,其... 目的:研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按照严格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各30例,其中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采用直角坐标尺定位行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内科保守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不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愈率,血肿吸收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为(5.9±0.5)d,显著短于内科保守治疗组(P<0.05),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7.51±3.1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7.11±3.44。其水平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相应评分(11.35±6.93vs.81.59±2.51),P<0.05。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痊愈者23例,疗效显著4例,有效3例。有效率100.0%。内科保守治疗组其痊愈者13例,疗效显著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死亡1例。有效率86.6%。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明显疗效,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少,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头后Supine roll试验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秋敏 刘萱 +7 位作者 马丽华 王磊 刘丽娟 刘静华 李飞 孙佳伟 张新 白文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摇头后Supine roll试验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可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65例患者,行摇头后Supine roll试验,确诊为HC-BPPV者,进行Barbecue手法复位和/或Gufoni手法复位,观察疗效,分... 目的探讨摇头后Supine roll试验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可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65例患者,行摇头后Supine roll试验,确诊为HC-BPPV者,进行Barbecue手法复位和/或Gufoni手法复位,观察疗效,分析该方法用于HC-BPPV诊断是否正确。结果 165例眩晕患者中,经摇头后Supine roll试验诊断为HC-BPPV 15例(9.09%,15/165),均经手法复位治愈,说明这15例患者诊断无误。结论摇头后Supine roll试验用于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准确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Dix-Hallpike试验 Supineroll试验 摇头后Supineroll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病毒性脑炎并发急性视网膜坏死四例报道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宪民 李欣 +2 位作者 刘静 马建国 刘静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140-3142,共3页
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极差,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病毒性脑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分析了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并发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的临床特征,颅脑MRI、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期对早期诊治及改... 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极差,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病毒性脑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分析了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并发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的临床特征,颅脑MRI、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期对早期诊治及改善预后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Jo-1抗体阳性与阴性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雅娟 佟胜全 +3 位作者 郭爱茹 庄严 时京 石哲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6,共1页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是以横纹肌受损为主的系统性炎性肌病。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的PM/DM患者表现出一组特殊的临床症状,称为"抗Jo-1综合征",该综合征是否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需进...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是以横纹肌受损为主的系统性炎性肌病。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的PM/DM患者表现出一组特殊的临床症状,称为"抗Jo-1综合征",该综合征是否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作者对抗Jo-1阳性与阴性PM/D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4月—2009年12月本院住院PM/DM患者4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抗体阳性 临床特征 皮肌炎 患者 阴性 抗Jo-1综合征 检查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头变位试验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文忠 王秋敏 +3 位作者 刘萱 马丽华 王磊 刘丽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摇头变位试验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位置性眩晕为主诉的疑似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89例患者,由2位有经验的专科医生重复进行Dix-Hallpike变位试验(DH)、翻转试验,对DH试验阴... 目的探讨摇头变位试验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位置性眩晕为主诉的疑似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89例患者,由2位有经验的专科医生重复进行Dix-Hallpike变位试验(DH)、翻转试验,对DH试验阴性者行摇头Dix-Hallpike变位试验(HSDH),并进行Epley复位或者Semont复位治疗。结果 189例患者中,共诊断为PC-BPPV140例(74.07%,140/189),其中,经DH诊断PC-BPPV128例,诊断率为67.72%(128/189);经HSDH诊断PC-BPPV12例,诊断率增加了6.35%(12/189)。140例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摇头Dix-Hallpike变位试验能够提高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阳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 Dix-Hallpike变位试验 摇头Dix-Hallpike变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de-Lying试验对体位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文忠 王秋敏 +3 位作者 刘萱 马丽华 王磊 刘丽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探讨Side-Lying试验对变位体位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以典型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因体位受限无法进行Dix-Hallpike变位试验,对其行Side-Lying试验,对确诊为PC-BPPV者行Epley手法复位治疗... 目的探讨Side-Lying试验对变位体位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以典型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因体位受限无法进行Dix-Hallpike变位试验,对其行Side-Lying试验,对确诊为PC-BPPV者行Epley手法复位治疗。结果 53例患者中,经Side-lying试验诊断为PC-BPPV25例,诊断率为47.17%(25/53);这25例经Epley手法复位治疗,均治愈。结论 Side-Lying试验可用于变位体位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Dix-Hallpike变位试验 Side-Lying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反复脑梗死1例
16
作者 马洪颖 李永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54,共1页
患者女。37岁,主因言语不流利、左侧肢体活动不自如5d,于2008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头MRI显示右侧额叶梗死。后就诊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口服中药2个月症状好转自行停药。2008年9月患者出现言语不... 患者女。37岁,主因言语不流利、左侧肢体活动不自如5d,于2008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头MRI显示右侧额叶梗死。后就诊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口服中药2个月症状好转自行停药。2008年9月患者出现言语不流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头MRI显示右侧顶叶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脑梗死 北京天坛医院 反复 肢体活动 神经内科 工人医院 医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