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荷叶红茶发酵工艺及成分分析研究
1
作者 贾金霄 翟硕莉 +2 位作者 张彩凤 高越 朱会霞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7期48-51,58,共5页
以薄荷叶为原料,探讨红茶发酵工艺及薄荷茶的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萎凋摊叶厚度、最佳杀青温度、最佳摊晾时间、最佳揉捻时间、最佳烘干温度分别为5 cm,175℃,65 min,40 min,80℃,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153,1.186,1.231,1.279,... 以薄荷叶为原料,探讨红茶发酵工艺及薄荷茶的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萎凋摊叶厚度、最佳杀青温度、最佳摊晾时间、最佳揉捻时间、最佳烘干温度分别为5 cm,175℃,65 min,40 min,80℃,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1.153,1.186,1.231,1.279,1.322 mg/g。结果表明,影响薄荷叶红茶品质的顺序依次为杀青温度>揉捻时间>摊晾时间>烘干温度,最佳条件是杀青温度170℃,摊晾时间60 min,揉捻时间30 min和烘干温度75℃,测得总黄酮质量分数为1.511 mg/g,总多酚质量分数为1.562 mg/g,薄荷油质量分数为1.04 g/kg,L-薄荷酮质量分数为0.25 g/kg(薄荷油的24.32%),L-薄荷醇质量分数为0.44 g/kg(薄荷油的42.52%),且薄荷茶干叶中污染物与农药残留含量符合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叶 红茶发酵 品质 薄荷茶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肽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油脂抗氧化研究
2
作者 赵娟娟 路秀超 韩梦颖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15-18,共4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解处理获得玉米肽,将其与壳聚糖、淀粉进行复配制备可食膜,并对复合型可食膜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烘干温度、成膜液高度、淀粉配比为影响因素,膜完整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烘干时间为6...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通过酶解处理获得玉米肽,将其与壳聚糖、淀粉进行复配制备可食膜,并对复合型可食膜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烘干温度、成膜液高度、淀粉配比为影响因素,膜完整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优化方案:烘干时间为6h、成膜液高度为0.6cm、玉米肽与淀粉配比为1∶6时,成膜效果最好。将复合膜应用于玉米油的保存,测定其对玉米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了玉米肽的复合膜抗氧化效果良好,能抑制油脂过氧化值的增高,抑制油脂丙二醛的产生,可代替PE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复合膜 油脂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功能成分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子涵 胡烁苒 朱会霞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4,共6页
苦瓜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蔬菜,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总结了苦瓜的主要功能成分,包括皂苷、多糖、多肽、黄酮类化合物等,阐述了其在降血糖、抗氧化与抗衰老、抑菌抗炎等方面的药用价值,综述了苦瓜在食... 苦瓜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蔬菜,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总结了苦瓜的主要功能成分,包括皂苷、多糖、多肽、黄酮类化合物等,阐述了其在降血糖、抗氧化与抗衰老、抑菌抗炎等方面的药用价值,综述了苦瓜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苦瓜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功能成分 药用价值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对比及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润杨 翟硕莉 +4 位作者 王嘉璐 冯雪铮 白子钊 胡烁苒 朱会霞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将芹菜不同部位的营养素及应用进度进行对比,阐述了叶、茎、根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方面的不同。芹菜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茎部的膳食纤维含量高。目前,研究存在协同机制不明、应用开发不深入等局限性。今后要深化精准分... 将芹菜不同部位的营养素及应用进度进行对比,阐述了叶、茎、根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方面的不同。芹菜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茎部的膳食纤维含量高。目前,研究存在协同机制不明、应用开发不深入等局限性。今后要深化精准分析,扩大综合应用,为芹菜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不同部位 营养成分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参—小麦肽抗氧化复合饮品制备工艺研究
5
作者 张芷若 李熠瑞 +1 位作者 蒋胜吉 赵娟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8期104-105,共2页
以虫草参多糖和小麦肽为主要原料,制备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复合型功能饮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饮品的最佳工艺配比为:虫草参多糖添加量为1.5%,小麦肽添加量为0.9%,蜂蜜添加量为6.5%,柠檬酸添加量为0... 以虫草参多糖和小麦肽为主要原料,制备具有抗氧化功效的复合型功能饮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饮品的最佳工艺配比为:虫草参多糖添加量为1.5%,小麦肽添加量为0.9%,蜂蜜添加量为6.5%,柠檬酸添加量为0.025%,此时该饮品呈亮褐色,无杂质,具有淡淡虫草香气,酸甜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参 小麦肽 复合饮品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功能性成分提取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文婧 冯欣悦 +3 位作者 贾金霄 高越 陈春芳 朱会霞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5期88-91,共4页
通过综述火龙果功能性成分,如多酚、花青素、植物甾醇等,以及火龙果多酚、花青素等5种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探讨火龙果功能性成分提取方法的差异。同时,对火龙果功能性成分应用方面进行介绍(以国外应用为主),为国内火龙果的研究利用、... 通过综述火龙果功能性成分,如多酚、花青素、植物甾醇等,以及火龙果多酚、花青素等5种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探讨火龙果功能性成分提取方法的差异。同时,对火龙果功能性成分应用方面进行介绍(以国外应用为主),为国内火龙果的研究利用、火龙果副产品的可持续加工等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提取 功能性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宗乐 高林森 +3 位作者 张东东 韩俊华 赵娟娟 高文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3-238,共6页
通过对衍生试剂浓度、衍生时间、衍生温度、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与柱温条件的选择,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灵敏检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化试剂,衍生时间5 min,衍生温度为室温,色谱条件为... 通过对衍生试剂浓度、衍生时间、衍生温度、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与柱温条件的选择,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灵敏检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化试剂,衍生时间5 min,衍生温度为室温,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28 nm,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结晶乙酸钠溶液(21∶79,V/V),柱温30℃,流速0.8 mL/min。结果表明,在γ-氨基丁酸含量0.05μg/mL~0.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87%~105.58%,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3.74%(n=5),检出限为0.02μg/mL。采用该方法检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其含量范围在0.157~0.369 mg/mL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发酵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赵娟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8期16-18,共3页
以月季花为原料提取月季花红色素,研究温度、光照、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pH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花红色素喜酸性,性质较稳定,可以短时间低温加热,不宜长时间光照;常用添加剂葡萄糖、柠檬酸、维生素C、淀... 以月季花为原料提取月季花红色素,研究温度、光照、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pH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花红色素喜酸性,性质较稳定,可以短时间低温加热,不宜长时间光照;常用添加剂葡萄糖、柠檬酸、维生素C、淀粉对该色素影响较小;氧化剂还原剂对其有破坏;锌、钠、钙及铜离子对该色素影响不大,三价铁和锡离子对该色素有破坏作用。该色素耐光、耐热性良好且适宜酸性环境,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会影响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花 红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诱导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的研究
9
作者 贡璐茜 张高瑜 +4 位作者 王虹 王东旭 吕雪盟 王思佳 刘金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0-74,共5页
试验旨在实现酵母细胞壁甘露聚糖的高效释放及寡糖化。试验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模式,诱导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通过筛选诱导菌株、双菌分阶段发酵验证释放多糖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通过对比测定4种芽孢杆菌对酿酒酵母... 试验旨在实现酵母细胞壁甘露聚糖的高效释放及寡糖化。试验提出一种新型的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模式,诱导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通过筛选诱导菌株、双菌分阶段发酵验证释放多糖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通过对比测定4种芽孢杆菌对酿酒酵母细胞壁破壁率、甘露聚糖释放率的影响,确立了枯草芽孢杆菌-FMTK01-酿酒酵母双菌分阶段培养模式。双菌分阶段培养72 h时,酵母破壁率达到96.63%,甘露聚糖释放量达到83.87%。经过甘露聚糖解聚化分析可知,双菌分阶段培养模式实现了37.27%的酵母甘露聚糖的寡糖化。研究表明,试验提出的双菌偶联分阶段培养发酵模式可加速酵母细胞壁释放甘露聚糖以及多糖寡糖化,对其他生物多糖及其寡糖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甘露聚糖 分阶段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酵母甘露多糖对乳酸菌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贡璐茜 逯梦凡 +3 位作者 黄玉清 张高瑜 王东旭 刘金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08,共6页
选定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酵母甘露多糖,考察其对3种乳酸菌生长规律、模拟肠道耐受力、代谢产物以及菌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酵母甘露多糖YM-30、YM-50、YM-70和YM-90对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的生长均有... 选定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酵母甘露多糖,考察其对3种乳酸菌生长规律、模拟肠道耐受力、代谢产物以及菌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酵母甘露多糖YM-30、YM-50、YM-70和YM-90对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乳双歧杆菌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活菌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0.02%、10.53%和11.35%;添加最适相对分子质量酵母甘露多糖后增强了3种乳酸菌对模拟肠道耐受力;同时添加最适多糖后3种菌产乳酸质量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6.9%、11.5%、10.6%;电镜结果显示酵母甘露多糖对3种乳酸菌表面蛋白合成均具有促进作用。以上表明特定相对分子质量酵母甘露多糖对益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作用效果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甘露多糖 相对分子质量 乳酸菌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红心火龙果果冻的制备
11
作者 支安琪 杨金钊 +3 位作者 佟思佳 秦川喻 王子萌 朱会霞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9-12,共4页
以红心火龙果为原料研制果冻,测定明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和刺槐豆胶添加量对果冻凝胶强度及口感的影响,确定黄原胶和魔芋胶质量比为1∶1复配时效果最好。根据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胶、甜味剂和柠檬酸... 以红心火龙果为原料研制果冻,测定明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和刺槐豆胶添加量对果冻凝胶强度及口感的影响,确定黄原胶和魔芋胶质量比为1∶1复配时效果最好。根据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胶、甜味剂和柠檬酸添加量的最优范围。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影响果冻感官评分的因素依次为魔芋胶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罗汉果甜苷添加量,黄原胶、魔芋胶、罗汉果甜苷、柠檬酸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650%,0.650%,0.035%,0.250%。根据最优数据制备果冻,检测成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1 g/100 g,透明度属中等水平,析水率为0.49%,菌落总数为32 CFU/g,未检出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数均为14 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冻 红心火龙果 胶凝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顶菊黄色素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娟娟 高越 +1 位作者 刘言 杨世威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2期66-67,共2页
以黄顶菊为原料,采用回流浸提法提取黄色素。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20 min,此时的黄色素色价最高。
关键词 黄顶菊 黄色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虫草参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娟娟 吴荣荣 +1 位作者 苑园园 白艳梅 《广东蚕业》 2022年第10期55-57,70,共4页
文章以虫草参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虫草参多糖。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得出虫草参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1∶41.10(g/m L)、超声功率308 W、提取温度90.5℃、提取时间8.2 min。虫草参多糖的得率为8.85%。
关键词 虫草参 多糖提取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KD03液态菌剂的保存方法研究
14
作者 赵国群 胡伟 白敬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3-208,共6页
保质期短是限制液态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枯草芽孢杆菌KD03是一株具有良好抗黄瓜枯萎病的生防菌。为了提高KD03液态菌剂的菌体存活率、延长保质期,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添加防腐剂、碳氮源、醇类物质以及菌剂pH... 保质期短是限制液态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枯草芽孢杆菌KD03是一株具有良好抗黄瓜枯萎病的生防菌。为了提高KD03液态菌剂的菌体存活率、延长保质期,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添加防腐剂、碳氮源、醇类物质以及菌剂pH值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菌剂的保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KD03液态菌剂中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碳源(葡萄糖)、氮源(酵母浸粉)、醇类物质(甘油和聚乙二醇)均可显著提高KD03的存活率。菌剂pH值为7.0或为接近7.0的弱酸性时,KD03菌体存活率高。KD03液态菌剂的最佳保存条件为:山梨酸钾1.0 g/L、甘油0.5 g/L、葡萄糖3.0 g/L,菌剂pH值自然(pH值6.7)。在此条件下,KD03液态菌剂室温保存6个月后,菌剂活菌数为3.98×10^(9) CFU/mL,菌体存活率为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 保存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娟娟 苑园园 +1 位作者 王岩 宋佳宁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2期79-80,共2页
以黄顶菊为原料提取黄色素,研究了光照、温度、 p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对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顶菊黄色素的稳定应用范围为:低温、避光、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使用,避免与铁、铜... 以黄顶菊为原料提取黄色素,研究了光照、温度、 p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对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顶菊黄色素的稳定应用范围为:低温、避光、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使用,避免与铁、铜容器及其制品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黄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木片陈酿对柿白兰地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佳敏 孙金旭 +6 位作者 王紫娟 袁野 朱会霞 聂馨玙 刘可昕 张一凡 敖常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98-304,共7页
以磨盘柿为原料发酵蒸馏制备乙醇体积分数42%的柿白兰地,加入5~20 g/L的国产中度烘烤橡木片进行陈酿。为研究橡木片陈酿的柿白兰地中的各种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liq... 以磨盘柿为原料发酵蒸馏制备乙醇体积分数42%的柿白兰地,加入5~20 g/L的国产中度烘烤橡木片进行陈酿。为研究橡木片陈酿的柿白兰地中的各种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分析柿白兰地中的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并对添加不同量橡木片柿白兰地的总酚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橡木片添加量为10 g/L时,柿白兰地的挥发性成分含量最高;LC-MS鉴定出橡木片陈酿后的柿白兰地中非挥发性物质种类增加了183种;总酚含量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橡木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陈酿90 d,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基本稳定;感官评价中,橡木片添加量为15 g/L的柿白兰地得分最高,为72.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白兰地 橡木片 挥发性成分 非挥发性成分 总酚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耐酸秸秆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内切葡聚糖酶的异源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超 李晓意 +5 位作者 杨吉 武晓乐 张洋 李孟欣 刘宇欣 李凯悦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3,共5页
试验旨在解决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过程中,秸秆纤维素难降解、适口性差和营养价值低等问题。试验以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从堆砌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耐酸且具有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HSU-20SJ。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 试验旨在解决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过程中,秸秆纤维素难降解、适口性差和营养价值低等问题。试验以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从堆砌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耐酸且具有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HSU-20SJ。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内切葡聚糖酶的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系统。结果显示,菌株HSU-20SJ粗酶液酶活为3.23 U/mL,最适反应pH值为5.0。该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从菌株HSU-20SJ基因组中获得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20SJ,异源表达后获得重组酶,分子量约为55 kDa,粗酶液酶活为6.28 U/mL。研究表明,试验在获得耐酸、高纤维素酶活菌株基础上,实现了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异源表达,可为纤维素酶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纤维素 降解 内切葡聚糖酶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石榴籽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18
作者 赵娟娟 《河北果树》 2023年第3期20-22,25,共4页
以石榴籽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萃取方法对石榴籽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石榴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石榴籽和提取液(70%乙醇)比例1.0∶30.5、超声功率300 W、温度42.7℃、时间15.... 以石榴籽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萃取方法对石榴籽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石榴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石榴籽和提取液(70%乙醇)比例1.0∶30.5、超声功率300 W、温度42.7℃、时间15.5 min,石榴籽多酚的得率为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 多酚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黄酮咀嚼片的制备工艺优化
19
作者 马梦雪 白艳梅 +3 位作者 张亚凡 白家宁 韩梦颖 赵娟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1期69-70,共2页
从废弃的花生壳中提取黄酮,用AB-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通过直接压片法制备花生壳黄酮咀嚼片,从外形、口味、硬度、口感等方面对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对咀嚼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 从废弃的花生壳中提取黄酮,用AB-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通过直接压片法制备花生壳黄酮咀嚼片,从外形、口味、硬度、口感等方面对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对咀嚼片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糊精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3∶1,黄酮添加量15%、甘露醇量25%、柠檬酸含量0.8%。该工艺条件生产的咀嚼片外形完整,硬度适中,色泽均匀,入口顺滑无粉粒,酸甜适中,有特有的清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黄酮 咀嚼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