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海英 《河北农业》 2025年第7期38-40,共3页
从历史维度看,即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每一次变革和形态变化,农具的更替,生产力的进步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着眼发展全局,与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短板突出,发展基础薄弱,要实现传统农业1.0-... 从历史维度看,即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每一次变革和形态变化,农具的更替,生产力的进步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着眼发展全局,与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短板突出,发展基础薄弱,要实现传统农业1.0-生物农业2.0-机械化农业3.0-智慧农业4.0的跨越,发展“四化同步”需要发掘新质生产力,而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即是当下农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2023年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63%,要实现工业4.0发展到农业4.0的突破,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智能化,那么信息化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信息化 数字化 农业科技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玉米水足迹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月英 刘科伟 孙贵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7,共8页
为量化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基于水足迹理论和量化方法,核算和分析了2001—2015年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水足迹时空变化情况和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对小麦—玉米水足迹空间变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 为量化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基于水足迹理论和量化方法,核算和分析了2001—2015年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水足迹时空变化情况和特征,并利用通径分析对小麦—玉米水足迹空间变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5年,河北省小麦—玉米单位质量水足迹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小麦和玉米单位质量水足迹平均值分别为1210.4 m3/t(绿水16%、蓝水56.1%、灰水27.9%)和1012.1 m3/t(绿水40.3%、蓝水26.5%、灰水33.3%);区域气象条件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差异性是小麦—玉米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气象因子占主导地位,平均风速和降水量对小麦水足迹影响最大,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对玉米水足迹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水足迹 空间差异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系统耦合架构探析
3
作者 蒲婷婷 马琴南 宋建章 《河北农业》 2025年第5期11-14,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需加强耦合,乡村振兴战略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赋予了新的实践背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也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耦合作用机理...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需加强耦合,乡村振兴战略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赋予了新的实践背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也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耦合作用机理,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个子系统如何克服耦合困境,通过要素耦合、内容耦合、机制耦合,找到耦合的路径,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融合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系统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推进全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的实践路径
4
作者 张海英 《河北农业》 2025年第4期13-15,共3页
为了摆脱以牺牲环境、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及加大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农业投入品精量施用,农业资源集约利用,优化农资供应结构、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监管数字智能化,加快形成农业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来提升绿色... 为了摆脱以牺牲环境、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及加大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农业投入品精量施用,农业资源集约利用,优化农资供应结构、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监管数字智能化,加快形成农业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来提升绿色农资农产品供给能力。本文通过卢龙县推进全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项目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成功推进全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的实践路径,更好地发展生态绿色低碳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资 升级行动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龙县 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扎实推进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贵先 王文山 王艳华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年第11期53-54,共2页
河北省的丘陵山区,地下水资源严重不足,必须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而高标准农田建设首先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对此,卢龙县坚持在现有水利工程挖潜和地表水利用上做文章,既减少了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又确保了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既做到了让... 河北省的丘陵山区,地下水资源严重不足,必须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而高标准农田建设首先需要解决水源问题,对此,卢龙县坚持在现有水利工程挖潜和地表水利用上做文章,既减少了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又确保了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既做到了让项目区群众满意,又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多次被评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先进单位"。本文将具体经验做法进行分享,以供农田建设系统的同志们参考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 卢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系)的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白云飞 孙贵先 +5 位作者 李珊珊 刘昊东 赵思航 张树华 赵勇 杨学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干旱是限制小麦增产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本研究以455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调查水分胁迫和非胁迫条件下材料的株高、穗长和籽粒产量等性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参试材料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 干旱是限制小麦增产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本研究以455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调查水分胁迫和非胁迫条件下材料的株高、穗长和籽粒产量等性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参试材料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性状的抗旱系数差异较大,旗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6.77%;其次是籽粒产量,变异系数为35.80%;成熟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0%。不同性状抗旱系数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穗长、穗叶距、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小穗数和籽粒产量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该8个性状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具有协同变化的效应。以供试材料的平均抗旱隶属函数值为响应变量,各性状的抗旱系数为回归变量进行了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其中株高、旗叶面积、成熟期、籽粒产量、小穗数、穗叶距、穗长、抽穗期、旗叶宽和灌浆时间10个性状的抗旱系数入选模型,并可以解释平均抗旱隶属函数值变化的99.7%,可以用于大规模筛选抗旱材料,提高筛选效率。根据平均抗旱隶属函数值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筛选出强抗旱型材料30份,较抗旱型材料49份,为培育、推广抗旱性较好的小麦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抗旱性 水分胁迫 抗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