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和县大拱棚番茄—黄瓜—菠菜三茬栽培模式
- 1
-
-
作者
樊志新
孟云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22期24-25,共2页
-
文摘
南和县有多年种植大拱棚蔬菜历史,尤其是在早春种植大拱棚番茄,成为当地一种常规种植模式,1月初工厂化育苗,3月初定植,5月25日左右上市,共六穗果,7月初收完。定植日期也可提前到2月25日,定植时若温度较低,可在棚内增挂一层内幕加小拱棚或小拱棚加地膜模式来提高温度。
-
关键词
南和县
番茄产量
栽培模式
细菌性角斑病
番茄栽培技术
番茄种植
工厂化育苗
可湿性粉剂
缓苗
春茬
-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42.2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3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二氧化碳气肥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樊志新
李杰
孔群杰
穆莲月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4期37-37,共1页
-
文摘
1二氧化碳对蔬菜增产的原理
我们知道,不论粮食作物还是蔬菜,它们的果实大部分是由碳水化合物构成的,微量元素含量甚微,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需要“气(二氧化碳)、水、光”,也就是光合作用。
-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气肥
设施蔬菜
碳水化合物
应用
微量元素含量
粮食作物
光合作用
-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茄科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穆莲月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10期20-20,共1页
-
文摘
1发生特点
茄科蔬菜灰霉病属真菌引起,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在保护地内,分生孢子易随气流、露珠及农事作业等传播蔓延。尤其病果采摘和病残体拔除后,随意丢弃,最易使孢子飞散传播为害。当温度4℃~32℃,空气湿度80%以上时,幼苗易发病。播种过密、幼苗徒长、伤根、伤叶、管理不好,会加重病情。
-
关键词
蔬菜灰霉病
发生与防治
茄科
分生孢子
幼苗徒长
发生特点
空气湿度
病残体
-
分类号
S436.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育苗环境对番茄畸形果的影响及对策
- 4
-
-
作者
王凤芝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畸形果
育苗环境
日平均温度
花芽分化
番茄
播种后
穗
-
分类号
S436.4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西红柿萎蔫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5
-
-
作者
樊志新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蔬菜办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14期14-15,共2页
-
文摘
西红柿的萎蔫有多种原因引起,如果是干旱引起的,浇水解决是对的,但多数情况下,西红柿的萎蔫却不是因为干旱缺水,所以浇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发生萎蔫要查明原因,区别对待,别盲目浇水。
-
关键词
西红柿
萎蔫
原因
干旱缺水
浇水
-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中晚熟甘蓝制种技术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尹壮文
韩丽红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河北省邢台双环种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3,共2页
-
-
关键词
制种技术
甘蓝
中晚熟
春化阶段
营养体
长日照
种株
冬前
抽薹
-
分类号
S635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2
- 7
-
-
作者
马栋
胡芳辉
王玉强
-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局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1期11-12,共2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科学整地、选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晚收,玉米中后期"一喷多效"技术,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等,能有效控制玉米中后期虫害、病害,防止玉米早衰,增加玉米产量。
-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秸秆培植双孢菇技术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王格林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7期13-13,共1页
-
文摘
小麦秸秆作原料种植双孢菇,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简便高效等特点,出菇后的废料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农业技术。
-
关键词
小麦秸秆
农业技术
双孢菇
培植
原料来源
有机肥料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鸭、鹅绦虫病和常见原虫病的流行和诊疗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郭爱民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饲料博览》
2018年第2期66-66,共1页
-
文摘
1绦虫病
绦虫病主要是由膜壳绦虫引起水禽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特征性症状为消瘦、腹泻、生长停滞、产蛋率下降,当虫体分泌毒素时,常引起神经症状和虫体阻塞消化道,导致死亡。寄生于鸭、鹅小肠的绦虫种类很多,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是矛形剑带绦虫,多呈地方性流行,各种日龄的鸭、鹅都可感染,对雏鸭、鹅危害特别大。
-
关键词
原虫病
绦虫病
鹅球虫病
隐孢子虫病
艾美耳球虫
-
分类号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甘蓝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 10
-
-
作者
王格林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8期17-17,共1页
-
文摘
1.1症状。主要危害叶、叶球或叶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细菌被害,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萎或蔓延至真叶,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成株受害,多从叶缘及虫伤处首先出现黄褐色“V”字形病斑,病部叶脉坏死变黑,以后沿叶脉、叶柄蔓延到茎部和根部,严重时被害叶叶柄及茎部干腐,造成外叶枯死,结球不紧。
-
关键词
常见病虫害
防治技术
甘蓝
叶脉
成株
真叶
茎部
叶柄
-
分类号
S436.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苜蓿生产技术要点
- 11
-
-
作者
郑聚明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7期15-15,共1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生产质高量足的肉、蛋、奶就需要优质高产的饲料。苜蓿作为饲料作物,就具备高产、优质、易生产的特点,为搞好苜蓿生产,现将苜蓿生产中的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
关键词
苜蓿生产
生产技术
优质高产
饲料作物
社会经济
生活水
需求量
产质
-
分类号
S54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内置式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 12
-
-
作者
孟云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44-44,共1页
-
文摘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传统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该技术包括生物反应堆、植物疫苗、设施工艺3大部分。为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增产增收,现以内置反应堆为例说明在生产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
技术包
内置式
蔬菜生产
应用
农作物栽培
植物疫苗
生产操作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技术措施
- 13
-
-
作者
周迷书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57-57,共1页
-
文摘
1.1 播前准备。选择隔离安全、有水浇条件、排灌方便、肥力较高的壤土地。适期、足墒播种,密度规格一致,播种前要晒种,提高生活力。要选用籽粒饱满、无虫口、无霉变的种子,同时要进行精选、包衣、药剂拌种或施用毒饵1.5~2公斤/亩,防治地下害虫。
-
关键词
制种产量
技术
质量
杂交
玉米
播前准备
水浇条件
药剂拌种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中低产田地力提升技术研究
- 14
-
-
作者
杨玉锐
白玉娟
胡芳辉
张雪冰
高玉静
-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局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6期73-75,共3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
文摘
针对中低产田影响小麦产量的土壤障碍因子,研发出对应的消减技术,以提升中低产田小麦生产潜力。通过对6种不同的施肥模式进行对比,为中低产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小麦
中低产田
地力提升
研究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白蜡和药用菊花间作栽培技术
- 15
-
-
作者
胡苏英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国土绿化》
2017年第5期52-53,共2页
-
文摘
白蜡林木下间作种植药用菊花,能为林农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亩栽植白蜡37棵,株行距3米×6米,行间套种药用菊花,每亩可套种5000株-7000株。
-
关键词
药用菊花
间作栽培
白蜡
技术
行间套种
间作种植
经济效益
种植户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S792.4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鸭二种疑难杂症的诊疗方案
- 16
-
-
作者
郭爱民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饲料博览》
2018年第3期58-58,共1页
-
文摘
鸭大肝病又名鸭淀粉样变性病、鸭水裆病,属于鸭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剖检可见鸭内脏器官广泛沉着淀粉样物质,多见于产蛋母鸭,发病率为5%~10%,有时高达30%,已经成为影响蛋鸭生产性能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成年产蛋母鸭,公鸭则罕见。病鸭精神沉郁,喜卧,不愿活动、下水或行动缓慢。少数病鸭腿部肿胀,跛行,腹部膨大、下坠,触诊有波动感,严重者呈企鹅样站立,有时也可触及质地较硬且肿大的肝脏。
-
关键词
母鸭
疑难杂症
淀粉样变性
诊疗
慢性疾病
内脏器官
生产性能
临床症状
-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如何提高苗木基地建设经济效益的建议
- 17
-
-
作者
胡苏英
-
机构
河北省南和县农业局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4期177-178,共2页
-
文摘
自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造林绿化、园林绿化力度不断加大,苗木基地建设也在各级政府政策和市场引导下得到迅速发展,仅河北省5a内新发展苗圃53000hm^2,而河北省南和县5a就新发展苗圃面积达到6667hm^2,年生产各类苗木1.1亿株。随着苗木基地建设面积的迅速扩张,2016年苗木价格一路下跌,如2011年3cm法桐单价23元,是2016年2.3元的10倍,大规格的苗木价格也下降许多。目前,苗木供大于求,销售困难,再加上工人工资和农业物资,苗木种植进入困境。苗木种植企业(户)多数出现再投入资金短缺、不投入前期投入收不回来的局面。许多苗木种植小户弃地或改种农作物,苗木种植20hm2以上的企业(户)资金紧张,有的地租都交不起,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但也有部分苗木种植企业调整种植结构早、起点高,效益客观。在苗木市场行情的从高到低的巨大变化中,怎样才能提高苗木种植基地建设的经济效益,现结合笔者20多年的经验,就如何选择苗圃地和打造高效益的苗木基地建设做如下简单阐述,供大家参考。
-
关键词
苗木基地建设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723.1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