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鳖甲煎丸通过PI3K/AKT通路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张荣花 李尹凡 +6 位作者 李以恒 于笑涵 黄金平 朱丽华 李玉凤 章广玲 刘志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4,共6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JJP)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BJJP中药血清,将胰腺癌细胞AsPC-1和PANC-1分别设置正常对照(NC)组、10μmol/L 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JJP)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BJJP中药血清,将胰腺癌细胞AsPC-1和PANC-1分别设置正常对照(NC)组、10μmol/L 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LY294002)组、BJJP中药血清处理(BJJP)组、二者联合组,以及NC组、10μmol/L PI3K激活剂740Y-P处理(740Y-P)组、BJJP组、二者联合组,各组细胞加入相应药物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CCK-8、集落形成、Transwell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侵袭能力及PI3K/AKT通路、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BJJP和LY294002作用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AsPC-1细胞中p-AKT、p-PI3K及N-钙黏蛋白表达降低,E-钙黏蛋白表达增加;740Y-P作用后胰腺癌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反(P<0.05)。结论:BJJP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发挥抗胰腺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胰腺癌 PI3K/AKT 迁移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通过CMTM6抑制Hep3B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2
作者 李尹凡 徐隽婕 +6 位作者 兰涛 李玉凤 李鑫 张荣花 黄金平 朱丽华 章广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肝癌Hep3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BC)组、低剂量(0.55 g/kg)、中剂量(1.10 g/kg)、高剂量(2.20 g/kg)BJJP实验组,制备含药血清。将Hep3B...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肝癌Hep3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BC)组、低剂量(0.55 g/kg)、中剂量(1.10 g/kg)、高剂量(2.20 g/kg)BJJP实验组,制备含药血清。将Hep3B细胞分为BC组、正常大鼠血清处理(NC)组、低剂量BJJP(LBJJP)组、中剂量BJJP(MBJJP)组、高剂量BJJP(HBJJP)组;空载质粒(pcDNA3.1)组和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6,CMTM6)过表达(pcDNA3.1-CMTM6)组;以及NC+pcDNA3.1组、MBJJP+pcDNA3.1组、NC+pcDNA3.1-CMTM6组和MBJJP+pcDNA3.1-CMTM6组。CCK-8检测肝癌Hep3B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Hep3B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肝癌Hep3B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以及CMTM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BC组相比,NC组Hep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PCNA、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CMTM6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C组相比,LBJJP、MBJJP和HBJJP含药血清均能抑制Hep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数量,下调PCNA的蛋白表达,MBJJP和HBJJP均能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和CMTM6的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CMTM6组Hep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受到抑制,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PCNA、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pcDNA3.1组相比,MBJJP+pcDNA3.1组Hep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CNA、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与NC+pcDNA3.1-CMTM6组相比,MBJJP+pcDNA3.1-CMTM6组Hep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PCNA、Vimentin、N-cadher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得到了与上述相同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JJP可能通过调控CMTM6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迁移、侵袭及EMT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BJJP) 肝细胞癌(HCC)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MTM6)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肝癌Huh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以恒 徐隽婕 +5 位作者 兰涛 李鑫 张荣花 熊亚南 朱丽华 章广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4,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含药血清对肝癌Huh7细胞恶性生物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的siRNA敲降细胞中CMTM6表达。利用健康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含药血清对肝癌Huh7细胞恶性生物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的siRNA敲降细胞中CMTM6表达。利用健康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2.2 g/kg)浓度的BJJP含药血清,对数生长期的肝癌Huh7细胞分别给予正常胎牛血清(BC)、正常大鼠血清(NC)培养及低、中、高剂量的BJJP含药血清(LBJJP、MBJJP和HBJJP)培养。BJJP含药血清和si-CMTM6分别作用于肝癌Huh7后,通过CCK-8法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上皮-间质转化(EMT)关键标志物及CMTM6的蛋白表达。结果敲降CMTM6后,与阴性对照组(si-NC)相比,敲降CMTM6组(si-CMTM6)能够降低Huh7细胞中CMTM6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与BC组相比,NC组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数量及PCNA、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CMTM6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BJJP含药血清处理后,Huh7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降低,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正常大鼠血清组相比BJJP含药血清处理组PCNA、CMTM6、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而E-cadherin表达量显著上调(均P<0.05)。CMTM6敲降后,可有效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同时伴随PCNA、Vimentin、N-cadherin蛋白下调及E-cadherin蛋白上调(均P<0.05)。结论BJJP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EMT进程,且呈剂量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下调CMTM6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肝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CMTM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凋亡和EMT的干预作用
4
作者 熊亚南 李以恒 +2 位作者 张荣花 章广玲 刘志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为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干预作用.采用CCK-8、集落形成、Western blot、TUNEL划痕、Transwell和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检测BJJP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活力的... 为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干预作用.采用CCK-8、集落形成、Western blot、TUNEL划痕、Transwell和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检测BJJP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活力的影响,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凋亡、迁移、侵袭、EMT以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BJJP含药血清对HPNE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具有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EMT进程的能力,促进了PANC-1细胞凋亡,抑制了PI3K/AKT通路,综上,鳖甲煎丸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胰腺癌 增殖 凋亡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87388.1靶向PABPC1对食管鳞癌作用机制
5
作者 仲瀚 戈艳蕾 +4 位作者 甘俊清 金叶 郑璇 刘子情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6-935,共10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C087388.1和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oly(A)binding protein cytoplasmic 1,PABPC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敲降AC087388.1对ESCC细胞的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在细胞中的亚定位。RNA Pull Down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在ESCC细胞中AC087388.1和PABPC1互相作用。进行挽救实验检测AC087388.1靶向PABPC1对ESCC细胞的影响。结果AC087388.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临床分期正相关,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敲降AC087388.1可抑制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RNA Pull Down-MS实验的结果中选择PABPC1进行后续实验,通过RNA Pull Down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AC087388.1与PABPC1相结合。挽救实验验证过表达AC087388.1可以逆转敲降PABPC1对ESCC细胞活性、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AC087388.1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可能是ESCC进展的危险因素,其通过靶向PABPC1促进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成为ESCC的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lnc-AC087388.1 细胞质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含药血清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崔笑妍 李尹凡 +5 位作者 丁焕然 刘国荣 张荣花 于笑涵 王梅梅 章广玲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16-927,937,共13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JJP)含药血清对胰腺癌AsP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72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2.2 g/kg)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将...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JJP)含药血清对胰腺癌AsP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72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2.2 g/kg)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将对数生长期的胰腺癌AsP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C)、正常大鼠血清处理组(NC)以及低、中、高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处理组(BJJP-L、BJJP-M、BJJP-H),各组用10%相应血清处理细胞48 h后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评估鳖甲煎丸对健康SD大鼠肝脏、肾脏和心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CCK-8检测AsPC-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检测AsPC-1细胞集落形成;TUNEL实验检测AsPC-1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AsPC-1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AsPC-1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sPC-1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Ki-67、PCNA)、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Bcl-xl、Bcl-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AsPC-1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荧光强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UHPLC-MS/MS)技术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的入血成分。结果:H&E染色显示低、中、高剂量的鳖甲煎丸对健康SD大鼠的主要脏器无毒副作用。与NC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细胞的OD值、集落形成数量、划痕愈合率、迁移数量、侵袭数量、Ki-67、PCNA、Bcl-xl、Bcl-2、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cadherin和Vimentin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TUNEL凋亡率、Caspase 3、Caspase 9、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及E-cadherin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5)。UHPLC-MS/MS检测结果显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中共有67种入血原型成分,其中包括高熊果苷、槲皮素和苍术素等30种有效成分。结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可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胰腺癌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0071653靶向miR-197-3p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增殖和转移
7
作者 郑璇 戈艳蕾 +5 位作者 甘俊清 金叶 崔逸爽 吴亚男 刘子情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8-898,共11页
目的探讨circ_0071653靶向miR-197-3p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Sanger测序和核糖核酸外切酶耐受实验证实circ_0071653的环状结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组织荧光... 目的探讨circ_0071653靶向miR-197-3p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Sanger测序和核糖核酸外切酶耐受实验证实circ_0071653的环状结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组织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circ_0071653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和核质分离实验验证circ_0071653和miR-197-3p的亚细胞定位。生物信息学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T-qPCR实验验证circ_0071653和miR-197-3p的相互作用。此外,CCK-8、集落形成、划痕、Transwell侵袭以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评估circ_0071653和miR-197-3p对细胞活性、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circ_0071653为环状RNA,在ESCC细胞和癌组织中高表达,与ESC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circ_0071653和miR-197-3p均主要定位在细胞质,数据库预测显示circ_0071653与miR-197-3p存在互补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和RT-qPCR实验证实二者结合。此外,敲低circ_0071653可抑制ESCC细胞的活性、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而下调miR-197-3p的表达可逆转该作用。结论circ_0071653通过靶向miR-197-3p促进ESCC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irc_0071653 miR-197-3p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S1-124K5.4靶向调控PRDX6对肺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8
作者 胡宇宁 戈艳蕾 +7 位作者 金叶 甘俊清 么伟楠 吴亚男 郑璇 刘子情 苏鑫 孙国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1541,共11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S1-124K5.4靶向调控PRDX6对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60例LUS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lncRNAGS1-124K5.4表...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S1-124K5.4靶向调控PRDX6对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分析60例LUS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lncRNAGS1-124K5.4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测定人正常肺细胞和LUSC细胞中lncRNAGS1-124K5.4的表达水平,选择lncRNAGS1-124K5.4表达水平高的两种LUSC细胞(NCI-H1703和SK-MES-1)进行后续实验。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和核质分离实验研究lncRNAGS1-124K5.4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构建敲减lncRNA GS1-124K5.4的LUSC细胞株,采用CCK-8实验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敲减lncRNA GS1-124K5.4对NCI-H1703和SK-MES-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lncRNA GS1-124K5.4对NCI-H1703和SK-MES-1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lncRNA GS1-124K5.4对NCI-H1703和SK-MES-1细胞侵袭的影响。采用RNA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实验和免疫共沉淀检测lncRNAGS1-124K5.4结合蛋白质,并进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构建敲减lncRNA GS1-124K5.4和PRDX6的LUSC细胞株,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1)LUSC患者组织芯片中lncRNA GS1-124K5.4荧光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5),并且lncRNA GS1-124K5.4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2)LUSC细胞株NCI-H1703、NCI-H520和SK-MES-1细胞中lncRNA GS1-124K5.4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选择lncRNA GS1-124K5.4表达水平最高的NCI-H1703和SK-MES-1细胞进行后续实验;(3)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和核质分离实验显示lncRNA GS1-124K5.4主要分布于细胞核;(4)敲减lncRNA GS1-124K5.4的NCI-H1703和SK-MES-1细胞株,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5)采用RNA pull-down联合质谱分析实验和免疫共沉淀检测lncRNAGS1-124K5.4可结合PRDX6蛋白;(6)NCI-H1703和SK-MES-1细胞过表达lncRNAGS1-124K5.4后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敲减PRDX6后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同时,过表达lncRNAGS1-124K5.4和敲减PRDX6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ncRNA GS1-124K5.4在LUS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控PRDX6蛋白表达而促进LUS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LncRNA GS1-124K5.4 PRDX6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XC4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王梅梅 崔笑妍 +5 位作者 张亚楠 周静 张荣花 熊亚南 刘志勇 章广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3-1241,共9页
目的探究CXXC指蛋白4(CXXC4)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14份癌旁胰腺组织和87份胰腺癌组织中CXXC4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 目的探究CXXC指蛋白4(CXXC4)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14份癌旁胰腺组织和87份胰腺癌组织中CXXC4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及人胰腺癌细胞PANC-1、AsPC-1和BxPC-3中CXXC4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XC4敲降和过表达的转染有效性,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析敲降或过表达CXXC4对PANC-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EMT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和ZEB2的表达水平。通过STRING网站预测与CXCC4有相互作用的蛋白,筛选出的蛋白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CXXC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胰腺组织(P<0.05)。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HPNE细胞相比,CXXC4在PANC-1、AsPC-1和BxPC-3中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si-CXXC4组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CXXC4组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si-NC组(结果标准化为1)相比,si-CXXC4组PANC-1细胞上皮样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0.48±0.10)降低(P<0.05),而间充质样标志物Vimentin(1.42±0.06)和ZEB2(1.86±0.06)的表达升高(P<0.05);与pcDNA3.1组(结果标准化为1)相比,pcDNA3.1-CXXC4组PANC-1细胞上皮样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2.21±0.42)升高(P<0.05),而间充质样标志物Vimentin(0.54±0.05)和ZEB2(0.39±0.02)蛋白表达降低(P<0.05)。STRING网站预测出9个蛋白与CXXC4有密切的作用。结论CXXC4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及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XC指蛋白4 胰腺癌 PANC-1细胞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M1A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的迁移侵袭和EMT进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金平 张荣花 +2 位作者 王梅梅 熊亚南 章广玲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为研究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A,PPM1A)对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分析PPM1A在... 为研究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A,PPM1A)对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分析PPM1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划痕、Transwell、qRT-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PM1A对胰腺癌细胞PANC-1迁移、侵袭及EMT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PPM1A的上游miRNA.结果表明,PPM1A在胰腺癌中低表达,抑制PANC-1细胞的迁移、侵袭和EMT进程,miR-105-5p为PPM1A的潜在上游miRNA.说明PPM1A和miR-105-5p可能是治疗胰腺癌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M1A 上皮-间充质转化 胰腺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M1A/TGF-β1/Smads轴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荣花 崔笑妍 +5 位作者 周静 王梅梅 熊亚南 于笑涵 刘志勇 章广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讨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TGF-β1/Smads轴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8例胰腺癌组织和1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PM1A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免疫... 目的:探讨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TGF-β1/Smads轴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8例胰腺癌组织和1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PM1A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PANC-1、AsPC-1和BxPC-3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中PPM1A的表达情况。②取PANC-1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4组,分别转染si-NC、si-PPM1A、pcDNA3.1、pcDNA3.1-PPM1A,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p-Smad2/Smad2和p-Smad3/Smad3蛋白的表达情况。③取PANC-1细胞,转染si-PPM1A或pcDNA3.1-PPM1A后,再加入TGF-β1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或活化因子TGF-β1,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PPM1A蛋白表达减少(P<0.05)。②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相比,胰腺癌细胞PANC-1、AsPC-1和BxPC-3中PPM1A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③与si-NC组相比,si-PPM1A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TGF-β1、p-Smad2/Smad2和p-Smad3/Smad3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PPM1A组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相反(P<0.05)。④SB431542可逆转si-PPM1A对PANC-1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TGF-β1可逆转pcDNA3.1-PPM1A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PPM1A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PM1A TGF-Β1 SMAD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文月 黄兰香 +5 位作者 苏鑫 郑璇 朱英泽 郑强馨 刘美月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1,I0002-I0006,共11页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梯度浓度ISL处理LUSC细胞,探究ISL在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抗癌特性。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探寻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MIR22HG/miR-24-3p/Fas配体基因(Fas ligand Gene,FASLG)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LUSC细胞中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RNA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 RIP)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lncRNA MIR22HG与miR-24-3p、miR-24-3p与FASLG的结合关系。结果 ISL可以显著抑制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信分析及临床样本分析发现lncRNA MIR22HG在LUSC中低表达,ISL可以促进lncRNA MIR22HG的表达,抑制LUSC细胞的恶性行为。此外,lncRNA MIR22HG可以海绵吸附miR-24-3p进而调节FASLG的表达。miR-24-3p在LUSC中上调表达,FASLG在LUSC中下调表达。过表达FASLG可以逆转miR-24-3p过表达对LUSC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ISL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表明ISL有潜力作为治疗LUSC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lncRNA MIR22HG miR-24-3p FASLG 肺鳞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亚楠 王璐瑶 +5 位作者 周静 张荣花 熊亚南 王梅梅 刘志勇 章广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3-1590,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96-3p(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BDL)组、NC adv组、miR-296-3p adv组和miR-296-3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sso... 目的探究微小RNA-296-3p(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BDL)组、NC adv组、miR-296-3p adv组和miR-296-3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用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iR-296-3p、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A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1A1、CTGF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296-3p的候选靶基因;检测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ZBTB20)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肝组织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肝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胶原沉积减少,而miR-296-3p sponge adv组胶原聚积和炎症反应加重。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含量升高,miR-296-3p的表达水平降低,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及α-SMA、Col1A1、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含量降低,miR-296-3p表达水平升高,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且肝组织中α-SMA、Col1A1、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iR-296-3p sponge adv组结果与miR-296-3p adv组结果相反(P<0.05)。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到ZBTB20可能是miR-296-3p的候选靶基因。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肝组织中ZBTB20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肝组织中ZBTB20表达降低(P<0.05),而miR-296-3p sponge adv组肝组织中ZBTB20表达升高(P<0.05)。结论miR-296-3p在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miR-296-3p可能通过靶定ZBTB20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6-3p ZBTB20 胆总管结扎 大鼠 肝纤维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笑妍 于笑涵 +6 位作者 周静 王璐瑶 张荣花 王梅梅 熊亚南 刘志勇 章广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4-1801,共8页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iR-199a-5p的表达水平;双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α1链(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收集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miR-199a-5p在BDL大鼠肝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与NC adv组相比,miR-199a-5p adv组大鼠肝损伤及胶原沉积现象更为严重,血清中AST、ALT、TBIL和DBIL含量以及肝组织中α-SMA和COL1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然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miR-199a-5p adv干预可增加BDL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后菌群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结论miR-199a-5p促进BDL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9a-5p 肠道菌群 胆总管结扎 肝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调控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张梦诗 崔逸爽 +4 位作者 么艺涵 戈艳蕾 甘俊清 金叶 孙国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5-578,共14页
背景与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甘草中重要的药理成分,其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癌症靶向治疗的一种潜在药物。LINC01503是一种致癌基因,其与多种癌症的恶性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背景与目的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甘草中重要的药理成分,其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癌症靶向治疗的一种潜在药物。LINC01503是一种致癌基因,其与多种癌症的恶性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ISL通过调控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肺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LINC01503在肺鳞癌血浆、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的ISL处理肺鳞癌细胞24 h,用qRT-PCR检测LINC01503表达情况。将细胞进行分组处理:si-NC组、si-LINC01503组、DMSO(0.1%的二甲基砜)组、ISL组、pc DNA3.1(+)-NC组、pc DNA3.1(+)-LINC01503组、ISL+pc DNA3.1(+)-NC组及ISL+pc DNA3.1(+)-LINC01503组。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研究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功能表型的影响。结果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肺鳞癌患者组织芯片中,肺鳞癌组织LINC01503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5)。肺鳞癌患者血浆中LINC01503的表达高于健康人血浆表达(P<0.05)。敲降LINC01503可以抑制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并促进调亡(P<0.05)。ISL可以抑制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调亡(P<0.05)。过表达LINC01503后用ISL进行干预可逆转过表达LINC01503对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促进作用及对调亡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LINC01503在肺鳞癌中呈高表达,LINC01503可以促进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抑制调亡,ISL可以通过调控LINC01503的表达抑制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促进肺鳞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异甘草素 LINC01503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盒结合锌指蛋白2对AsPC-1细胞增殖和EMT的影响
16
作者 王璐瑶 周静 +5 位作者 张荣花 于笑涵 熊亚南 王梅梅 章广玲 刘志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与癌旁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利用Westernblot检测ZEB2在AsPC-1胰腺癌细胞和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中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Westernblot检测ZEB2小干扰RNA(si-ZEB2)及过表达质粒(pcDNA3.1-ZEB2)的转染效率。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中EMT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并构建ZEB2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结果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AsPC-1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qRT-PCR、Westernblot结果表明si-ZEB2和pcDNA3.1-ZEB2能够有效的转染到AsPC-1胰腺癌细胞中(P<0.05)。与si-NC组相比,si-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加、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减少(P<0.05)。pcDNA3.1-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标志物得到了与上述相反的结果(P<0.05)。共预测到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 77个,与ZEB2作用密切的蛋白有10个。结论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ZEB2作为一种促癌因子,能够促进AsPC-1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盒结合锌指蛋白2 胰腺癌 AsPC-1细胞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hsa_circ_0027107/miR-651-5p/FOXN2轴抑制肺腺癌的恶性进展
17
作者 苏鑫 孔文月 +3 位作者 朱英泽 黄兰香 胡宇宁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98,I0019-I0022,共10页
目的探讨circ_0027107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同时探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通过hsa_circ_0027107对肺腺癌的影响。方法肺腺癌基因芯片筛选出显著高表达的hsa_circ_0027107,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 目的探讨circ_0027107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同时探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通过hsa_circ_0027107对肺腺癌的影响。方法肺腺癌基因芯片筛选出显著高表达的hsa_circ_0027107,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肺腺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hsa_circ_0027107的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检测hsa_circ_0027107在肺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和H1299,采用CCK-8和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评估hsa_circ_0027107在肺腺癌中的功能;通过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circ_0027107下游的miR-651-5p,与miRDB、miRTarBase、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651-5p下游蛋白FOXN2,双荧光素酶基因实验报告确定circ_0027107与miR-651-5p、miR-651-5p与FOXN2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相关功能实验验证。结果肺腺癌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环状RNA hsa_circ_0027107差异表达明显,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肺腺癌患者组织中hsa_circ_0027107的平均荧光强度为低于癌旁组织,miR-651-5p的平均荧光强度为高于癌旁组织,hsa_circ_0027107的低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核质分离结果显示hsa_circ_0027107、miR-651-5p都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过表达hsa_circ_0027107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过表达miR-651-5p可逆转circ_0027107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同时,发现在NCL-H1299、A549中FOXN2表达降低,敲低FOXN2可逆转miR-651-5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研究发现ISL能够明显促进Hsa_circ_0027107的表达,并明显抑制体外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功能实验也证实敲低Hsa_circ_0027107的表达能够拯救ISL对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结论肺腺癌组织、细胞、血浆中hsa_circ_0027107低表达,hsa_circ_0027107通过调控miR-651-5p作用于FOXN2抑制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表型,ISL通过hsa_circ_0027107抑制肺腺癌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异甘草素 人环状RNA-0027107 miR-651-5p FOX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2-5p通过靶向ZEB2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向阳 张荣花 +5 位作者 李玉凤 苏静慧 曹雨萌 黄金平 章广玲 李景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888,共10页
目的:探讨miR-192-5p靶向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miR-192-5p和ZE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qPCR法和WB法... 目的:探讨miR-192-5p靶向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miR-192-5p和ZE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qPCR法和WB法分别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和胰腺癌PANC-1细胞中miR-192-5p和ZEB2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PANC-1细胞,实验分为miR-192-5p mimic组、Mimic NC组、miR-192-5p inhibitor组、Inhibitor NC组、Mimic N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ZEB2组。CCK-8法、克隆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PAN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法、WB法、双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ANC-1细胞中ZEB2、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92-5p的靶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2-5p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胰腺癌组织中ZEB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且胰腺癌组织中miR-192-5p和ZEB2表达呈负相关(r=-0.419,P<0.01)。与HPNE细胞比较,PANC-1细胞中miR-192-5p低表达、ZEB2蛋白高表达(均P<0.01)。miR-192-5p过表达后,PAN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vimentin和ZEB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而抑制miR-192-5p后得到了相反的结果(P<0.05或P<0.01)。miR-192-5p靶向调控ZEB2的表达,过表达ZEB2可部分逆转上调miR-192-5p对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进程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92-5p通过靶向ZEB2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iR-192-5p 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 PANC-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3逆转miR-22-3p/29a-3p对LX-2细胞活化的协同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荣花 张亚楠 +4 位作者 韩向阳 崔笑妍 田晓丽 章广玲 刘志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2-1139,共8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AKT3)能否逆转miR-22-3p/29a-3p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利用TargetScan、Starbase、miRDB和DIANA预测miR-22-3p和miR-29a-3p的共同靶基因,对筛选出的靶基因进行KEGG、GO和蛋白-蛋白互作...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AKT3)能否逆转miR-22-3p/29a-3p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利用TargetScan、Starbase、miRDB和DIANA预测miR-22-3p和miR-29a-3p的共同靶基因,对筛选出的靶基因进行KEGG、GO和蛋白-蛋白互作(PPI)分析;RNAhybrid分析候选靶基因与两个miRNAs结合的自由能,并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它们的靶向关系;采用CCK-8、Transwell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LX-2细胞增殖、迁移以及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结果miR-22-3p和miR-29a-3p的共同靶基因有24个,且它们富集在与肝纤维化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候选靶基因AKT3与miR-22-3p和miR-29a-3p的结合自由能分析结合双萤光素酶实验结果提示AKT3是miR-22-3p和miR-29a-3p的共同靶基因;miR-22-3p和miR-29a-3p mimics能够单独或协同抑制LX-2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α1链(COL1A1)mRNA的表达(P<0.05),AKT3过表达后能够逆转miR-22-3p和miR-29a-3p mimics对LX-2细胞的上述协同抑制作用(P<0.05)。结论AKT3过表达可逆转miR-22-3p和miR-29a-3p对LX-2细胞活化的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X-2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 miR-22-3p miR-29a-3p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肺鳞癌预后风险模型及中药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逸爽 刘雪静 +3 位作者 洪紫谦 田亚萍 郑璇 孙国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4-69,I0014-I0018,共11页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筛选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预后相关基因,建立早期预后风险模型,探讨LUSC的发病机制,预测治疗...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筛选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预后相关基因,建立早期预后风险模型,探讨LUSC的发病机制,预测治疗LUSC的潜在中药。方法 使用计数数据差异分析的DESeq2包(DESeq2 package for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count data, DESeq2)来筛选TCGA和GEO数据中的差异基因,使用单因素Cox、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按照风险评分中位值将肺鳞癌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两组进行风险模型与生存预后、临床Ⅰ期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将核心基因与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相互映射,筛选治疗LUSC的中药,并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细胞系验证。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最终得到8个候选基因[1个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GS1-124K5.4;7个蛋白:CWC25(CWC25剪接体相关蛋白同源物,CWC25 spliceosome-associated protein homolog),EEPD1(核酸内切酶/外切核酸酶/磷酸酶家族结构域1,endonuclease/exonuclease/phosphatase family domain containing),TTCC7(微管蛋白酪氨酸连接酶样家族成员7, tubulin tyrosine ligase-like family member 7),IFT88 (鞭毛运输蛋白88, Intraflagellar transport 88),LMF2(脂肪酶成熟因子2重组蛋白,Recombinant lipase maturation factor 2),SPECC1(具有calponin同源性和螺旋结构域1的精子抗原,Sperm antigen with calponin homology and coiled-coil domains 1),EVR3-1(编码细胞质核糖体蛋白)],按照此模型的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后,此模型可作为预后、临床Ⅰ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风险模型,其生物作用主要富集在AMPK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等。筛选治疗LUSC的潜在中药有黄芩、黄柏、肉豆蔻、红豆杉、虎杖、石竹、前胡、补骨脂、秦皮等。并且发现此模型中的蛋白在大部分LUSC细胞系中低表达。结论 研究建立的预后风险模型对预测临床I期LUSC患者的预后和LUSC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促进了对LUSC发病机制的理解,为LUSC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lncRNA 靶基因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