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大豆资源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与若干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春燕 《河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利用河北省755份大豆资源对其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与若干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其中有37份品种的蛋白质超过45%;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有58份品种的脂肪超过20%。大豆蛋白质... 本文利用河北省755份大豆资源对其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与若干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其中有37份品种的蛋白质超过45%;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有58份品种的脂肪超过20%。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地区间有明显差别,南部的邯郸地区蛋白质平均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北部的承德地区脂肪平均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高蛋白品种生物学特征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棕毛、黄皮、褐脐、椭圆粒;高脂肪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是:无限结荚习性、白花、灰毛、生育期长、青皮、黄脐、圆粒、大粒。生育日数、百粒重与蛋白质含量无关(-0.0673、-0.0344),与脂肪含量相关显著(0.3972、0.322)。株高与蛋白质含量无关(-0.0344),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0.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 相关性 河北 甘油三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推广大豆品种对六个SMV株系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月明 侯春燕 +2 位作者 张孟臣 杨春燕 王冬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83-186,共4页
为调查河北省推广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情况,本研究对9份大豆品种,包括高蛋白品种:冀豆12号,冀豆7号;高油品种:冀黄13号,nf37,nf58;兼性品种:冀豆15号,鉴15;以及无腥大豆品种:五星1号,五星2号,均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6个SMV... 为调查河北省推广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情况,本研究对9份大豆品种,包括高蛋白品种:冀豆12号,冀豆7号;高油品种:冀黄13号,nf37,nf58;兼性品种:冀豆15号,鉴15;以及无腥大豆品种:五星1号,五星2号,均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6个SMV株系进行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五星1号、冀豆12号和五星2号是3个较理想的抗SMV品种,适合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抗性鉴定 大豆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庞春明 郭北海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4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来自全省各地的43份小麦品种各性状对穗粒重的影响。通过对小麦品种30年的演变规律的研究。我们发现百穗粒重贡献大小的顺序是穗粒数、千粒重、成熟期和株高。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对百穗粒重的贡献差异不大。可... 本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来自全省各地的43份小麦品种各性状对穗粒重的影响。通过对小麦品种30年的演变规律的研究。我们发现百穗粒重贡献大小的顺序是穗粒数、千粒重、成熟期和株高。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对百穗粒重的贡献差异不大。可见提高穗粒重的主要途径应该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冬小麦 品种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奶业发展现状 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新同 《河北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4-5,共2页
关键词 河北 奶业 发展现状 政府职能 良种繁育体系 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技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种良法配套推发展河北省大豆生产
5
作者 张孟臣 《大豆通报》 1995年第6期3-4,共2页
良种良法配套推发展河北省大豆生产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张孟臣对于一个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增产优势。我们与省种子公司、技术推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了冀豆7号良种繁育和配套技术的... 良种良法配套推发展河北省大豆生产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张孟臣对于一个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增产优势。我们与省种子公司、技术推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了冀豆7号良种繁育和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带动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栽培 配套措施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河北省玉米生产实施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傅万新 扬利华 王文秀 《河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1期35-37,共3页
玉米是我省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左右全省粮食总产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系列开发,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发展玉米生产要贯彻“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满足人民生活多种需要”的... 玉米是我省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左右全省粮食总产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系列开发,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发展玉米生产要贯彻“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满足人民生活多种需要”的指导思想,同时,要狠抓玉米增产关键技术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发展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宋亚辉 李玉荣 +2 位作者 程增书 陈四龙 王瑾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3期6-7,共2页
简要阐述了河北省花生生产现状,阐明当前花生生产中在水资源利用和化肥使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分析了花生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提出发展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快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简要阐述了河北省花生生产现状,阐明当前花生生产中在水资源利用和化肥使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分析了花生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提出发展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快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水肥一体化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培养基上浸润培养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培 陈玉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9-65,共7页
在30×170mm的试管内,倒入25~30ml加琼脂固化的C_(17)培养基,接种冬小麦花药后注入2ml左右不加琼脂而浓度相同的C_(17)培养液浸润培养,冬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从固体培养基的13.94%提高到29.95%,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还比固... 在30×170mm的试管内,倒入25~30ml加琼脂固化的C_(17)培养基,接种冬小麦花药后注入2ml左右不加琼脂而浓度相同的C_(17)培养液浸润培养,冬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从固体培养基的13.94%提高到29.95%,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还比固体培养基提高10.2%,分化绿苗丛数占接种花药的10.94%,是固体培养的2.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花药培养 浸润 固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花粉植株的适宜越夏苗龄和染色体加倍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玉蓉 王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7,共4页
将分化出的冬小麦花粉植株的苗龄分为绿芽,1cm绿苗、3cm绿苗,经3—8℃的冷库内生长66天,这些不同苗龄的绿苗均生长3cm左右,越夏后生根培养一个月,其生根率分别为96.4%、72.9%、70.6%,以绿芽越夏后生根率最高。移栽成活后处于分蘖盛... 将分化出的冬小麦花粉植株的苗龄分为绿芽,1cm绿苗、3cm绿苗,经3—8℃的冷库内生长66天,这些不同苗龄的绿苗均生长3cm左右,越夏后生根培养一个月,其生根率分别为96.4%、72.9%、70.6%,以绿芽越夏后生根率最高。移栽成活后处于分蘖盛期的单倍体花粉植株,用0.04%的秋水仙碱与1.5%的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在18℃条件下浸泡分蘖节6—8h,加倍率可达82.9-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龄 小麦 染色体加倍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冬小麦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培 陈玉蓉 《华北农学报》 1986年第1期20-25,共6页
经过对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进行试验,配成一个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冬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C_(17)培养基,最高诱导率可达12.19%.将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温度从18-25℃提高到28-30℃,不仅在炎热的夏季容易掌握,而且显著地提高了出愈率... 经过对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进行试验,配成一个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冬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C_(17)培养基,最高诱导率可达12.19%.将诱导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温度从18-25℃提高到28-30℃,不仅在炎热的夏季容易掌握,而且显著地提高了出愈率.培养基中的琼脂浓度从9,000mg/l降到7,000mg/l也可显著地提高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花粉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冬小麦花粉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H_1单株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玉蓉 王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4-144,共1页
前人曾进行过将小麦试管苗栽入经消毒的营养土的花盆、营养液、纸钵等多种试验,但没找到一个简单易行且移栽成活率和结实率均高的方法。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直接栽于田间的研究,获得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移栽方法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 前人曾进行过将小麦试管苗栽入经消毒的营养土的花盆、营养液、纸钵等多种试验,但没找到一个简单易行且移栽成活率和结实率均高的方法。近年来我们进行了直接栽于田间的研究,获得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移栽方法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1974~1988年我们曾反复进行腐熟马粪或树叶肥、砂子或炉灰、菜园土按不同比例装入花盆,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移栽的试验,其成活率最高年份也没达到过60%。1989年以来连续3年把经闭管(不打开棉塞)炼苗5~7天的试管苗,用清水洗尽培养基后栽入田间,及时浇水覆膜,使每一个畦成为一个小塑料棚(高70~80cm、长500~600cm、宽30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粉 试管苗 成活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面包烘烤品质指标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沛 李宗智 卢少源 《河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4期8-11,16,共5页
利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242份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的面包烘烤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性状群来说,蛋白质质量性状群和粉质仪性状群决定面包烘烤性状群。就性状而言,面包评分主要由沉降值和评价值决定,面包体积主要由籽粒蛋白和粉... 利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242份不同来源小麦品种(系)的面包烘烤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性状群来说,蛋白质质量性状群和粉质仪性状群决定面包烘烤性状群。就性状而言,面包评分主要由沉降值和评价值决定,面包体积主要由籽粒蛋白和粉质仪的面团稳定时间决定。Glu-1品质评分作为品质育种早代选择指标是可靠的。提高Glu-1评分,即优化亚基组合可以提高面包烘烤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包烘烤品质 指标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小麦根系生育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瑞恒 李晋生 +1 位作者 王勤 张艳敏 《河北农业科学》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采取管栽法对比研究了杂交小麦与普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根系生育特点。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各生育时期单株次生根、单株根干物质积累、深层根量占总根干重比例等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优势明显,与之相应的地上部分单株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也表现... 采取管栽法对比研究了杂交小麦与普通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根系生育特点。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各生育时期单株次生根、单株根干物质积累、深层根量占总根干重比例等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优势明显,与之相应的地上部分单株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也表现了一定的优势。为杂交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根系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厚山羊草(Ae.crassa)与小麦、黑麦杂交的研究
14
作者 崔海瑞 方仁 吴兰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8-15,共8页
本研究表明,粗厚山羊草(Ae.crassa)与小麦、黑麦具有一定的杂交能力,结实率为3.49%—68.28%.杂种F_1一般是兼有双亲特性的中间类型,但所有杂交组合的杂种穗长及某些杂交组合的杂种抽穗期、单株有效分蘖表现超亲.杂种F_1高度不育,自交不... 本研究表明,粗厚山羊草(Ae.crassa)与小麦、黑麦具有一定的杂交能力,结实率为3.49%—68.28%.杂种F_1一般是兼有双亲特性的中间类型,但所有杂交组合的杂种穗长及某些杂交组合的杂种抽穗期、单株有效分蘖表现超亲.杂种F_1高度不育,自交不结实,通过回交和复交得到了包括三属间的杂种后代.除粗厚山羊草与黑麦德国白粒的杂种F_1对白粉病免疫外,其它杂种表现中抗至高抗.不同抗性材料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存在着差异,慢区酶普的表现与白粉病抗性密切相关.杂种F_1减数分裂行为异常,有着广泛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和纺锤丝功能变异,A、B、D、R及M染色体组间存在着部分同源关系.研究结果为利用粗厚山羊草的有益基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杂交 生物学特性 白粉病抗性 过氧化物酶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甘薯无性一代选拔效果的研究初报
15
作者 王淑芳 陈申巧 +1 位作者 何中秋 史根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56-61,共6页
本研究分1975—1979年、1987—1988年两个阶段进行,共295个材料,试验7年.其结果:无性一代与无性二代最长蔓长、茎叶重、茎粗、单株薯数、基部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稳定;一代单株薯重与无性二代产量相关不显著,且变异... 本研究分1975—1979年、1987—1988年两个阶段进行,共295个材料,试验7年.其结果:无性一代与无性二代最长蔓长、茎叶重、茎粗、单株薯数、基部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稳定;一代单株薯重与无性二代产量相关不显著,且变异系数大,为50.69%.但进一步发现,无性一代单株薯重高或居中的品系到无性二代出现超标品系的百分率高,而薯重低或居中的品系到无性二代没有或极少出现超标的品系,据此认为,无性一代产量应为选择性状.这与前人看法不同.无性一代最长蔓长100—200cm、分枝数11—13个、单株薯数5—6块的品系,其无性一代薯重与无性二代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该结果将为提高甘薯无性一代选择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无性一代 选拔性状 选择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夏玉米不同类型品种光温水资源利用差异及调控技术研究
16
作者 张庆江 靳玉环 +3 位作者 张文英 王宝强 李子千 刘军强 《河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3期32-35,共4页
太行山前平原是华北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小麦夏玉米两熟产量大面积已达每亩900—1000公斤,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又面临着耕地、淡水等环境资源日益减少的尖锐矛盾。因此,在该类型区能否进一步提高粮... 太行山前平原是华北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小麦夏玉米两熟产量大面积已达每亩900—1000公斤,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又面临着耕地、淡水等环境资源日益减少的尖锐矛盾。因此,在该类型区能否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持续高产实现持续高产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夏玉米 品种 类型 光温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麦幼穗绿苗诱导率的研究
17
作者 王培 裴翠娟 陈玉蓉 《河北农业情报》 1989年第4期25-26,共2页
自从小麦幼穗培养成功以来,很快引起了国内外植物改良工作者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我们1988年试验的小麦幼穗不同部位对诱导率的影响分述如下。一、不同幼穗部位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对小麦幼穗不同部位进行离体培养。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胚胎分割和半胚移植技术的研究
18
作者 蒋振国 张力 《河北农业情报》 1989年第4期33-34,共2页
家畜胚胎分割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细胞工程技术。应用这项新技术可以把一个早期发育的胚胎(早期囊胚或桑椹胚),借助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人为地分割成两个或多个,制造同卵孪生或同卵多生,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胚胎和生产更多的... 家畜胚胎分割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细胞工程技术。应用这项新技术可以把一个早期发育的胚胎(早期囊胚或桑椹胚),借助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人为地分割成两个或多个,制造同卵孪生或同卵多生,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胚胎和生产更多的小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胚胎 分割 半胚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作对农田生态因素演变与效益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玉清 《河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3期27-29,共3页
我国人口众多,要在人均1.4亩耕地上解决12亿人口的生息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农业资源潜力,建立轮作制度,作物种植技术向集约型发展已成为必然。冀中南是粮棉主产区,单一种植多,粮田基本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棉田一年一熟居多,这种粮棉长... 我国人口众多,要在人均1.4亩耕地上解决12亿人口的生息发展,必须进一步发挥农业资源潜力,建立轮作制度,作物种植技术向集约型发展已成为必然。冀中南是粮棉主产区,单一种植多,粮田基本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棉田一年一熟居多,这种粮棉长期连作格局,生产上反映投入加大,病虫害多,环境污染、抗灾力减弱,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农田生态因素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熟制粮田持续高产高效的理论基础及调控技术研究
20
作者 林长青 张庆江 孙秀坤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4期10-12,共3页
小麦高光效品种倾向于有效地利用光温水 ,而不是更多地利用光温水 ;夏玉米高光效品种既能更多地利用光温水 ,又能更有效地利用光温水。两熟高光效品种合理组合、适度增密、均匀化种植不仅有利于多截获光能 ,还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从而... 小麦高光效品种倾向于有效地利用光温水 ,而不是更多地利用光温水 ;夏玉米高光效品种既能更多地利用光温水 ,又能更有效地利用光温水。两熟高光效品种合理组合、适度增密、均匀化种植不仅有利于多截获光能 ,还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从而减少水分无效消耗 ,籽粒产量和光温水利用效率同步增加。在小麦玉米两熟产量递增过程中 ,光温水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但生物光能利用率与籽粒光能利用率的增长不同步 ,产量水平越高 ,籽粒光能利用率比生物光能利用率的增幅越大。这表明越高产、单位籽粒产量投入相对越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熟制粮田 高产高效 理论基础 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