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鲜食糯玉米一年两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彦辉 赵璞 +1 位作者 刘玉强 马春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5期66-68,共3页
文章从品种选择、栽培耕作、病虫害防治、采收销售和效益分析等方面,总结鲜食甜糯玉米在河北省春播、夏播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种植模式 高产高效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准确筛选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福双 高义平 +2 位作者 吕孟雨 柴建芳 王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5-1110,共6页
为了确定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小麦后代种子的准确方法,以冬小麦种子为试材,探讨了卡那霉素溶液体积、浓度及种子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溶液体积、小麦种子的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与卡那霉素浓度同等... 为了确定利用卡那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小麦后代种子的准确方法,以冬小麦种子为试材,探讨了卡那霉素溶液体积、浓度及种子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溶液体积、小麦种子的粒数对筛选结果的影响与卡那霉素浓度同等重要。在卡那霉素浓度为60~180mg·L^-1的范围内,以“单粒分享量”(单粒分享量=卡那霉素浓度×溶液体积/种子粒数)为筛选标准,能有效地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利用此方法,我们对小麦金禾9123转基因后代7个株系的412个籽粒进行卡那霉素溶液筛选,获得84株抗性苗,经PCR检测,76株为阳性,卡那霉素筛选正确率达90.5%;同时以7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普通小麦品种也验证了此选择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那霉素 小麦 转基因 抗性筛选 单粒分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种植物CaM1基因密码子使用特征及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晨辉 赵子捷 +6 位作者 陈文烨 焦义然 杨帆 刘永伟 董福双 杜进民 周硕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28-32,共5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类植物CaM1基因(calmodulin 1,简称CaM1)在抵抗逆境进化过程所形成的密码子的使用特征和遗传差异。运用CodonW、BioEdit和MEGA软件对43种植物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CaM1基因对密码子的使用具有极强的... 为深入了解不同类植物CaM1基因(calmodulin 1,简称CaM1)在抵抗逆境进化过程所形成的密码子的使用特征和遗传差异。运用CodonW、BioEdit和MEGA软件对43种植物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CaM1基因对密码子的使用具有极强的偏好性,CUC、AUC、UCU、CCA、ACU、UGA为其最优密码子,禾本目植物更偏好使用G/C碱基。G、C碱基含量和位置是引起CaM1基因密码子偏性的主要原因。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山柑目与白花菜目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豆目和无患子目间的亲缘关系次之,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1 密码子偏性 遗传距离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4CL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促进转基因拟南芥生长和木质素沉积中的功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孟颖 邢蕾蕾 +3 位作者 曹晓红 郭光艳 柴建芳 秘彩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5,共13页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EC 6.2.1.12)位于苯丙烷途径分支点的上游,是苯丙烷代谢途径的核心酶,可产生木质素、黄酮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双子叶植物中,有关4CL的研究较多,而在单子叶植...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EC 6.2.1.12)位于苯丙烷途径分支点的上游,是苯丙烷代谢途径的核心酶,可产生木质素、黄酮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双子叶植物中,有关4CL的研究较多,而在单子叶植物尤其是作物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一个4CL基因Ta4CL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4CL1与水稻、玉米和高粱等植物中在木质素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4CLs聚成一类;利用Ta4CL1过表达、拟南芥4CLs突变体at4cl1、at4cl3和at4cl14cl3及其功能回复株系进行的分析表明,Ta4CL1与At4CL1功能相似,在植物木质素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未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过程;Ta4CL1是转基因拟南芥中4CL酶活性的主要贡献者。过表达Ta4CL1的转基因拟南芥叶片增大、茎更粗;Ta4CL1的表达还受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ic acid,MeJA)、赤霉素(Gibberellin,GA)和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IAA)等激素处理的影响。本研究为利用基因工程将Ta4CL1应用于改善小麦秸秆的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 Ta4CL1 木质素沉积 促进生长 小麦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5
作者 马佳 李颖 +5 位作者 胡栋 彭杰丽 贾楠 张翠绵 王旭 王占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9-648,共10页
芽胞杆菌Bacillus spp.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细菌,一直是当今土壤微生物学和微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芽胞杆菌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本文从芽胞杆菌的次生代谢与抑菌作用、生物膜与竞争作用、植物-芽胞... 芽胞杆菌Bacillus spp.是国际上应用非常普遍的生防细菌,一直是当今土壤微生物学和微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芽胞杆菌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本文从芽胞杆菌的次生代谢与抑菌作用、生物膜与竞争作用、植物-芽胞杆菌-病原菌互作与诱导植物抗性三方面概括性地综述了芽胞杆菌的生防机制。通过芽胞杆菌功能拓展的分子改良,可以提高植物抗病性,并就生防芽胞杆菌剂的商业化生产及在农业上的应用作了探讨。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芽胞杆菌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实现芽胞杆菌的产业化及其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 微生物互作分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黑麦碱基因沉默对小麦1B/1R易位系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柴建芳 王海波 +2 位作者 马秀英 张翠绵 董福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7-632,共6页
ω-黑麦碱是造成小麦1B/1R易位系加工品质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了ω-黑麦碱基因沉默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品种金禾9123,获得3个T_0代转基因植株,再经连续的扩繁和PCR检测,获得纯合转基因T_4代株系。酸... ω-黑麦碱是造成小麦1B/1R易位系加工品质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了ω-黑麦碱基因沉默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品种金禾9123,获得3个T_0代转基因植株,再经连续的扩繁和PCR检测,获得纯合转基因T_4代株系。酸性PAGE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纯合转基因株系中ω-黑麦碱的总表达量平均下降53%。这些ω-黑麦碱基因沉默的转基因株系的面筋指数、沉降值和稳定时间均显著提高,而其农艺性状,如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均没有受到不良影响,说明沉默ω-黑麦碱基因可以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小麦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1B/1R易位系 黑麦碱 RNA干扰 基因沉默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B2d的克隆和特性及其对耐热性的调控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立娜 刘子会 +3 位作者 段硕楠 张园园 李国良 郭秀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是响应热胁迫的主要调节因子,通过调节热激蛋白基因表达进而增强植物耐热性。小麦Hsf家族至少含有56个成员,其中B族11个,含B2亚族5个。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37°C热处...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是响应热胁迫的主要调节因子,通过调节热激蛋白基因表达进而增强植物耐热性。小麦Hsf家族至少含有56个成员,其中B族11个,含B2亚族5个。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37°C热处理的二叶一心小麦幼叶中克隆获得TaHsfB2d(序列号为AK331994)c DNA序列,序列长1191bp,编码396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包括DNA结合结构域DBD和核定位信号序列NLS。同源分析表明,TaHsfB2d蛋白与大麦未知蛋白的相似性最高,为92%。荧光定量分析表明,TaHsfB2d在小麦多个组织器官中组成型表达,其中在成熟植株根系中表达量较高。37°C热胁迫、外源水杨酸(SA)和H_2O_2处理均能不同程度上调TaHsfB2d的表达,热激能显著增强SA和H_2O_2对TaHsfB2d表达的诱导。H_2O_2合成抑制剂DPI和羟自由基清除剂DMTU联合处理显著抑制热激对TaHsfB2d表达的上调作用、完全抑制SA对TaHsfB2d表达的上调。通过在洋葱内表皮瞬时表达TaHsfB2d并观察GFP荧光发现,正常条件下,TaHsfB2d蛋白定位于细胞核。酵母中耐热性鉴定表明,正常条件下,转TaHsfB2d的酵母细胞与转空载体对照酵母细胞的长势没有明显差异,热激处理同时降低,但前者的长势相对更强,TaHsfB2d的导入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发育。推测TaHsfB2d通过水杨酸途径介导植株耐热性调控过程,该过程依赖于H_2O_2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HsfB2d 定量表达 亚细胞定位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错PCR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义平 赵和 +2 位作者 吕孟雨 杨学举 王海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7-612,共6页
易错PCR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基因体外随机诱变技术,是农业、工业、生物制药等领域获得优异基因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易错PCR的基本原理、方法、发展历程,以及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成功应用领域,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 易错PCR是目前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基因体外随机诱变技术,是农业、工业、生物制药等领域获得优异基因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易错PCR的基本原理、方法、发展历程,以及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成功应用领域,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错PCR 随机诱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25的克隆、特性与耐热性功能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立娜 段硕楠 +2 位作者 张华宁 郭秀林 李国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1-1029,共9页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对下游热激蛋白基因及耐热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关键调控作用。玉米中至少有30个Hsf家族成员,其中B族有7个。在前期对玉米A1亚族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06克隆及特性、抗旱耐热性功...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对下游热激蛋白基因及耐热性相关基因的表达起关键调控作用。玉米中至少有30个Hsf家族成员,其中B族有7个。在前期对玉米A1亚族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06克隆及特性、抗旱耐热性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从玉米幼叶中克隆到B族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25的完整编码序列,序列全长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序列含有DNA结合结构域、核定位信号序列和核输出信号序列,同源分析结果显示,ZmHsf25与高粱Sb06g025710的相似性最高,达92%。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ZmHsf25在玉米多个组织器官中表达,幼嫩花粉中高表达,幼嫩根系和雌穗中表达量较低。42℃热胁迫能显著上调根系和叶片ZmHsf25的表达,叶片中上升幅度高于根系,处理50 min达到峰值;正常条件下,水杨酸和H2O2处理均使根系和叶片ZmHsf25表达下调,而热激条件下却表现为显著上调。通过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并观察GFP荧光,确定ZmHsf25定位在细胞核。通过转化酵母并进行热胁迫处理发现,热胁迫同时降低正常和转ZmHsf25酵母的耐热性,但与转空载体对照相比,转基因酵母的耐热性更强。推测ZmHsf25参与玉米热胁迫响应和花粉的发育过程,可能是水杨酸热激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组分。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特性与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25 表达 亚细胞定位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Like对逆境胁迫响应的信号途径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慧聪 李国良 郭秀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2-628,共7页
在前期对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Like克隆、表达特性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基因响应不同逆境胁迫的信号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H2O2处理能显著上调ZmHSF-Like基因的表达,42℃热激上调ZmHSF-Like基因的表达依赖于H2O2的存在... 在前期对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Like克隆、表达特性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基因响应不同逆境胁迫的信号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H2O2处理能显著上调ZmHSF-Like基因的表达,42℃热激上调ZmHSF-Like基因的表达依赖于H2O2的存在,ABA上调基因表达部分依赖于H2O2的存在,而PEG-6000诱导基因表达不依赖于H2O2;外源Ca2+处理也能上调ZmHSF-Like基因表达,而螯合胞外钙离子并阻断其内流并不能降低上述逆境胁迫诱导的ZmHSF-Like基因的表达水平。表明ZmHSF-Like基因通过H2O2信号途径实现对热激和ABA胁迫的响应。在H2O2处理过程中,热激蛋白基因HSP704的表达与ZmHSF-Like基因的表达同步,可能是该途径中ZmHSF-Like结合的下游热激蛋白。单独钙离子诱导处理,热激蛋白基因HSP701、HSP702和HSPeu701的表达均与ZmHSF-Like基因的表达同步,可能是ZmHSF-Like基因响应Ca2+反应的下游结合蛋白。ZmHSF-Like通过与下游不同热激蛋白的结合实现对不同逆境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激转录因子ZmHSF-Like 逆境胁迫 H2O2信号 Ca2+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ADH基因苜蓿T-DNA侧翼序列分析及转化事件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艳敏 张红梅 +4 位作者 相金英 郭秀林 刘子会 李国良 陈受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7-404,共8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鉴别不同的转基因株系,以转BADH基因苜蓿的T0代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方法分离其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获得了B127株系的左翼序列和右翼序列,以及B125、B138、B295和B196株系的左翼序列...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鉴别不同的转基因株系,以转BADH基因苜蓿的T0代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方法分离其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获得了B127株系的左翼序列和右翼序列,以及B125、B138、B295和B196株系的左翼序列。侧翼序列特征分析表明,有的T-DNA边界序列被删除,有的边界序列被保留,并填充了一段未知来源的核苷酸序列。根据侧翼序列中插入载体序列和紧邻插入序列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分别设计PCR扩增的上、下游引物,并对获得的42个转BADH株系分别进行左、右翼序列的扩增,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B106、B125、B138、B157、B158、B289、B295、B305和B127具有相同的扩增条带,B203、B220、B223和B196具有相同的扩增条带,说明这些株系可能仅来源于2个转化事件。本研究建立的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将不同的转化株系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苜蓿 BADH T-DNA 侧翼序列 事件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06表达提高拟南芥耐盐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国良 李孟军 +2 位作者 刘子会 张华宁 郭秀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40,共7页
在对从玉米幼叶中获得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06生物学特性及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热性和抗旱性评价的基础上,从表型和生理水平对转ZmHsf06基因植株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表型观察结果显示,盐胁迫下转ZmHsf06拟南芥植株根系和地上部长势明... 在对从玉米幼叶中获得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06生物学特性及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耐热性和抗旱性评价的基础上,从表型和生理水平对转ZmHsf06基因植株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表型观察结果显示,盐胁迫下转ZmHsf06拟南芥植株根系和地上部长势明显强于野生型;生理指标分析发现,盐胁迫下转基因植株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叶片SOD、POD、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相对较低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且叶片渗透势升高明显。结果表明,ZmHsf06不仅能提高植株耐热性和抗旱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植株的耐盐性也发挥重要作用,是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成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Hsf06 热激转录因子 盐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25
13
作者 赵璞 温之雨 +2 位作者 董文琦 朱彦辉 马春红 《中国种业》 2019年第10期8-11,共4页
从玉米种质资源扩增、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及扩增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e特性及耐热性功能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玉杰 张园园 +3 位作者 张华宁 秦宁 李国良 郭秀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18-1828,共11页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Hsf)能够通过激活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启动热激反应,在传递热信号以及提高植物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Hsf属多基因家族,数量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小麦Hsf家族成员多,特性...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Hsf)能够通过激活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启动热激反应,在传递热信号以及提高植物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Hsf属多基因家族,数量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小麦Hsf家族成员多,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本文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推测分析小麦Hsf家族基因数目及其分类的基础上,从小麦幼叶中同源克隆获得A2亚族成员TaHsfA2e(GenBank登录号为MG700614)的完整编码序列,序列长1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含完整的DNA结合结构域DBD、核定位信号序列NLS、核输出信号序列NES和激活域AHA。正常条件下TaHsfA2e蛋白质被定位在细胞核。同源分析表明, TaHsfA2e与小麦HsfA6f蛋白相似性最高,达96%。定量分析表明, TaHsfA2e在小麦多个组织器官中表达量均低,但在成熟种子中高表达。叶片中TaHsfA2e的表达受37℃热胁迫显著上调,处理60min时达峰值,被SA和H2O2下调。50℃热胁迫下转TaHsfA2e酵母细胞的耐热性显著强于转空载体对照,TaHsfA2e可不同程度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耐热性,上调热胁迫条件下热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HsfA2e 表达特性 亚细胞定位 遗传转化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CBL4基因密码子使用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文烨 焦义然 +6 位作者 杨军峰 刘永伟 杨帆 董福双 王海波 杜进民 周硕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6,共6页
采用Codon W和Usage Codon软件分析小麦CBL4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并将其与其他17种不同目植物CBL4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比较,利用最小进化法分析多种植物的亲缘关系,以期为小麦CBL4基因改良以提高对干旱、低温和盐胁迫等逆境的抗性提供理... 采用Codon W和Usage Codon软件分析小麦CBL4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并将其与其他17种不同目植物CBL4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比较,利用最小进化法分析多种植物的亲缘关系,以期为小麦CBL4基因改良以提高对干旱、低温和盐胁迫等逆境的抗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GC含量对小麦CBL4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小麦的G+C所占比例达58.0%,其中以第3位GC含量为主,而马铃薯对密码子的使用特征与小麦差异最大,形成鲜明的对比。小麦偏好使用CUC、AGG、UAA、AUC、GUG、GCG、ACG、UGC和GGC密码子,小麦等植物密码子偏好性结果与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的亲缘关系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CBL4 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FT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义然 陈文烨 +4 位作者 杨帆 刘永伟 董福双 杜进民 周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6,共6页
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和预测小麦FT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和三级结构,对不同植物FT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位点、密码子使用偏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构表明,小麦FT基因编码177个氨基酸,编码产物为... 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和预测小麦FT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和三级结构,对不同植物FT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位点、密码子使用偏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构表明,小麦FT基因编码177个氨基酸,编码产物为一种亲水性的脂溶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是由β折叠为主,其次分别是α螺旋和β转角,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同源建模的相似度为89.57%,除满天星外,其余植物均具有PEBP蛋白,小麦FT基因对密码子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偏好性,且不同植物FT基因密码子偏性间的相似关系与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的亲缘关系具有一致性。说明FT基因在不同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基因 小麦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结构预测 PEBP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NAC-B07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文烨 杨帆 +5 位作者 刘永伟 董福双 赵和 柴建芳 吕孟雨 周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小麦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本试验克隆了小麦的TaNAC-B072基因。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78 bp,编码蛋白长度为325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量为35.75 kDa,等电点为7.06,属于中性蛋白,具有1个NAC结构域。多序列... 为了研究小麦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本试验克隆了小麦的TaNAC-B072基因。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78 bp,编码蛋白长度为325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量为35.75 kDa,等电点为7.06,属于中性蛋白,具有1个NAC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TaNAC-B072与BdNAC72-like的亲缘关系较近。RT-PCR结果显示,在小麦的根和地上部分,TaNAC-B072基因的表达受高盐、渗透和冷胁迫的诱导,初步推测基因TaNAC-B072可能与小麦响应逆境胁迫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AC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F-box基因VvF-box5的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兰芳 周硕 +2 位作者 张双喜 纪玉洁 刘永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1-369,共9页
F-box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及多种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近几年发现,F-box蛋白还介导了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应答响应,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干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葡萄正常生长发育和果... F-box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及多种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近几年发现,F-box蛋白还介导了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应答响应,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干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葡萄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克隆并分析干旱响应基因对改良葡萄的抗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葡萄干旱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11个F-box基因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Vv F-box5基因位于葡萄第19条染色体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明显高于其他F-box成员;Vv F-box5基因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内含子均含有保守的GT…AG序列;Vv F-box5基因包含182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N端含有1个保守的F-box结构域,C端包含1个FBD和2个LRR结构域。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Vv F-box5基因含有多种逆境应答元件,包括GA响应元件GARE-motif、Me JA响应元件CGTCAmotif、干旱胁迫相关元件ERE、HSE和LTR、光应答顺式作用元件ACE、Box4和Sp1以及与细胞周期调节和发育相关的元件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干旱、高盐、ABA和Me JA处理下,Vv F-box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Vv F-box5蛋白主要定位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中;Vv F-box5的过表达明显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处理下的成活率。另外,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诱导6×His-Vv F-box5融合蛋白的表达,并使用蛋白标记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了6×HisVv F-box5融合蛋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Vv F-box5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F-BOX蛋白 干旱 表达模式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8个玉米种质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璞 温之雨 +3 位作者 董文琦 田玉 刘京宝 马春红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2,共5页
以8个玉米种质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浓度(ck、5%、10%、15%、20%)模拟干旱,研究干旱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干旱程度越高,发芽率越低,苗长、主根长、不定根数越少;根冠比缓慢升高。抗旱性好的品种... 以8个玉米种质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浓度(ck、5%、10%、15%、20%)模拟干旱,研究干旱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干旱程度越高,发芽率越低,苗长、主根长、不定根数越少;根冠比缓慢升高。抗旱性好的品种发芽率、主根长、苗长等指标也相对较高。8个品种中,P 16-R和P 287的种子耐旱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钾吸收途径的抑制对小麦叶片K^+、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华宁 刘子会 +4 位作者 李国良 张红梅 张艳敏 段硕楠 郭秀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8-1433,共6页
为研究盐胁迫下小麦维持钾、钠平衡的生理机制,以耐盐小麦沧麦6005和盐敏感小麦矮抗58为材料,利用TEA、NEM、Ba(NO_3)_2三种药物分别抑制钾离子通道、钾载体及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测定正常及盐胁迫下小麦叶片K^+、Na^+含量,比较耐盐性... 为研究盐胁迫下小麦维持钾、钠平衡的生理机制,以耐盐小麦沧麦6005和盐敏感小麦矮抗58为材料,利用TEA、NEM、Ba(NO_3)_2三种药物分别抑制钾离子通道、钾载体及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测定正常及盐胁迫下小麦叶片K^+、Na^+含量,比较耐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K^+、Na^+吸收中的差异。结果显示,盐胁迫下,沧麦6005和矮抗58叶片K^+含量下降,Na^+含量增加;沧麦6005叶片Na^+含量低于矮抗58,K^+/Na^+比值高于矮抗58。正常条件下,NEM、TEA处理均可降低沧麦6005和矮抗58叶片K^+含量,NEM处理较TEA处理效果更为明显;TEA处理显著降低了盐胁迫下矮抗58叶片K^+含量,而NEM处理则明显降低了盐胁迫下沧麦6005的叶片K^+含量;TEA、NEM、Ba(NO_3)_2处理降低了盐胁迫下矮抗58叶片Na^+含量,仅NEM处理降低了沧麦6005叶片Na^+含量。综上所述,正常条件下,钾载体是小麦K^+吸收的主要方式;盐胁迫下,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K^+吸收途径不同,耐盐品种的NSCCs和钾离子通道具有更强的"拒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K+吸收 Na+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