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优良品种简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晓亮 周巧梅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59-59,共1页
1丹参优良品种 1.1丹优1号(D0535)。根肥厚,肉质圆柱状,朱红色,内面白色,根长34.7cm,直径0.88cm;茎直立,株高37cm,茎四棱形,具槽,密被长柔毛。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多于5,小叶长6.4cm,宽3.9cm,卵圆状戟形,
关键词 优良品种 药用植物 圆柱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2
作者 及华 王琳 +2 位作者 谢晓亮 李洪涛 李运朝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28-30,共3页
河北省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成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随着产业扶贫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在决胜期预测风险,并且稳健、有序地推进脱贫攻坚战,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键。通过实地调研河... 河北省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成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随着产业扶贫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在决胜期预测风险,并且稳健、有序地推进脱贫攻坚战,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关键。通过实地调研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深入分析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扶贫 风险分析 对策建议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38
3
作者 胡彦 丁友芳 +3 位作者 温春秀 谢晓亮 周巧梅 刘玉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65-169,共5页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从国内5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10份试材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10份试材间种子的含油率介于33.49%~42.58%之间;应用SPSS11.0软件对其种子含油率进行...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从国内5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10份试材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10份试材间种子的含油率介于33.49%~42.58%之间;应用SPSS11.0软件对其种子含油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10份试材间种子含油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GC-MS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种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简单,10份试材种子油中共检测出6种脂肪酸组分——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10-十八碳烯酸和油酸,其中前4种为10种试材的共有成分,1、2、3、5号试材含油酸,但不含10-十八碳烯酸,4、6~10号试材含有10-十八碳烯酸,但不含油酸。10份试材种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介于71.75%~80.06%之间,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介于88.80%~92.8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属植物 种子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3 位作者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226-230,共5页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养分吸收、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在生长30,30-90,90—120d对N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为:5.2%-14.8%、61.8%-93.4%、0.6...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养分吸收、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在生长30,30-90,90—120d对N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为:5.2%-14.8%、61.8%-93.4%、0.6%-28.7%;P205的各时期吸收百分比为:2.6%-7.8%、37%-63.7%、28.5%-59%;定植生长30~90d时丹参对K素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总吸收量的86.3%.95.3%。形成100kg丹参产量需N量为1.89-2.26k,需要P205的量为0.57~0.69kg,需要K20的量为1.35~2.14kg。氮肥对丹参根长影响最大,磷、钾肥次之;磷、钾肥对根直径影响比较大;钾肥对根数的影响最大。根据模型得出最佳施肥方案:N248.00kg/hm2、P205127.67kg/hm2、K2 O155.33kg/hm2,根产量可达5259.5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施肥 数学模型 根性状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板蓝根种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晓亮 温春秀 +3 位作者 吴志明 田伟 刘铭 刘玉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26-130,共5页
板蓝根是防治病毒性感冒的核心药材,目前我国栽培的板蓝根种质较多,归纳有大叶板蓝根、小叶板蓝根和四倍体板蓝根三大类型,针对这三种形态特征明显不同的板蓝根种质,进行了生物学特征、种子形态特征、农艺性状以及药用成分含量等的比较... 板蓝根是防治病毒性感冒的核心药材,目前我国栽培的板蓝根种质较多,归纳有大叶板蓝根、小叶板蓝根和四倍体板蓝根三大类型,针对这三种形态特征明显不同的板蓝根种质,进行了生物学特征、种子形态特征、农艺性状以及药用成分含量等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发现,小叶板蓝根优于四倍体板蓝根,而四倍体板蓝根优于大叶板蓝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种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伟 高丽 +3 位作者 谢晓亮 周巧梅 温春秀 刘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通过标准发芽试验探讨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远志种子萌发的影响,设20、25、30、35、40℃恒温及20/25℃、25/30℃变温共7个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上(TS)和砂间(S)共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时间设0、12、24 h共3个处理。试... 通过标准发芽试验探讨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远志种子萌发的影响,设20、25、30、35、40℃恒温及20/25℃、25/30℃变温共7个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上(TS)和砂间(S)共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时间设0、12、24 h共3个处理。试验确立了远志种子发芽的标准条件:发芽温度以30℃最佳;纸上与纸间都适合远志种子的萌发,以纸间为最佳发芽床;光照对远志种子的萌发影响不显著。根据种子萌发特性,确定了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统计时间,5 d为初次计数时间,13 d为末次计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种子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田伟 谢晓亮 +2 位作者 温春秀 刘铭 周巧梅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研究黄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规律以及造成黄芩药材超标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限值,旨在为黄芩的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采用盆栽方法,通过重金属Cu、Hg、As、Cd、Pb不同水平栽培试验,分析检测黄芩药材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在... 研究黄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规律以及造成黄芩药材超标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限值,旨在为黄芩的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采用盆栽方法,通过重金属Cu、Hg、As、Cd、Pb不同水平栽培试验,分析检测黄芩药材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芩药材中重金属含量与其在土壤中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吸附强度的顺序为:Cu>Cd>Hg>As>Pb。Cu、Hg、As、Cd、Pb致使黄芩药材污染超标的土壤限值分别为:116.80 mg/kg、1.93 mg/kg3、6.91 mg/kg、3.43 mg/kg、243.8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土壤 重金属 吸收 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细辛种苗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营 朴向民 +5 位作者 欧阳艳飞 邢丽伟 张新静 张佳琪 郭靖 董昕瑜 《特产研究》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在吉林省10个北细辛人工栽培地,采集了2年生和3年生北细辛种苗样本各10份,共计5900株,分别对毎株样本的须根长、须根粗、须根数、单根重等4个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次数分布... 在吉林省10个北细辛人工栽培地,采集了2年生和3年生北细辛种苗样本各10份,共计5900株,分别对毎株样本的须根长、须根粗、须根数、单根重等4个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次数分布频率法,将2年生和3年生北细辛种苗分别分为3个等级,并初步制定了北细辛种苗分级标准,为北细辛种苗质量评价及该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细辛 种苗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日照处理对河北香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巧梅 田伟 +3 位作者 温春秀 谢晓亮 吴志明 边建波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3期77-79,共3页
河北香菊属多年生短日照药用菊花(Chrgsa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霜降后开花,容易受霜冻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和质量下降。以河北香菊越冬苗为试材,研究了短日照处理和遮光材料对河北香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促使... 河北香菊属多年生短日照药用菊花(Chrgsa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霜降后开花,容易受霜冻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和质量下降。以河北香菊越冬苗为试材,研究了短日照处理和遮光材料对河北香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促使河北香菊提早现蕾开花,但对植株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植株表现变矮。短日照处理较大田自然生产可提前开花4~7 d,增加霜前花产量,降低霜冻为害。连续遮光处理30 d条件下,较适宜的日照时数为9 h;连续遮光处理40 d条件下,每天日照时数控制在10 h较好,可提早开花6 d,又能获得较高的单株产量。利用黑色遮阳网和黑色塑料薄膜遮光对促进开花效果差异不明显,但黑色遮阳网通透性优于塑料薄膜,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单株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香菊 短日照 遮荫材料 花期 生长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的人工种植、鉴别及炮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玮欣 吴志明 谢晓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远志的人工种植、鉴别及炮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为远志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人工种植 远志 鉴别 合理化建议 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芽枝扦插快速繁育技术
11
作者 丁丽 刘国香 +3 位作者 刘灵娣 贺献林 贾和田 申国玉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7期60-61,共2页
连翘,又名黄花条,属木犀科连翘属,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秋季果实初熟略带绿色时采收、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习称“老翘”。气微香、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连翘... 连翘,又名黄花条,属木犀科连翘属,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秋季果实初熟略带绿色时采收、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习称“老翘”。气微香、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连翘先叶开花植物,枝中空或具片状髓叶,叶对生,花金黄色,腋生。连翘繁育多为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育苗,由于后代变异大,连翘品质参差不齐,无法进行良种化和规范化生产,导致中药材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随着连翘药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扦插繁殖因其成苗快且植株性状稳定,已成为连翘快速育苗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翘 连翘 老翘 中药材 快速育苗 扦插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种植基地早期建园与田间管理技术
12
作者 贺献林 尹翠霞 +4 位作者 黄泽 刘灵娣 丁丽 李建飞 申国玉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79-80,共2页
太行山区是连翘主产地之一,也是连翘的道地产区,野生连翘资源十分丰富,多分布在海拔300~1800 m山坡深谷中,多以小群落自然分布于山坡灌丛。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以连翘为主的抗疫药品连花清瘟的畅销,带动连翘产业快速发展,各地在绿化... 太行山区是连翘主产地之一,也是连翘的道地产区,野生连翘资源十分丰富,多分布在海拔300~1800 m山坡深谷中,多以小群落自然分布于山坡灌丛。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以连翘为主的抗疫药品连花清瘟的畅销,带动连翘产业快速发展,各地在绿化荒山的同时,也把发展连翘产业作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出现了园区化的连翘种植基地建设,现将太行山区连翘种植基地建设的早期建园与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药品 田间管理 早期建园 太行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香菊在短日照地区繁苗与栽培技术
13
作者 周巧梅 田伟 +1 位作者 温春秀 边建波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7-7,共1页
河北香菊属短日照药用植物,在北纬36~40度,东经114度左右的地区,一般5月份栽植,10月底开花,株高70~80厘米,单株平均产花150朵左右。但随着种植区域南移,日照时数减少,开花提前。在北纬3.1度,东经101.6度地区栽培种植,表现极早开花,在... 河北香菊属短日照药用植物,在北纬36~40度,东经114度左右的地区,一般5月份栽植,10月底开花,株高70~80厘米,单株平均产花150朵左右。但随着种植区域南移,日照时数减少,开花提前。在北纬3.1度,东经101.6度地区栽培种植,表现极早开花,在扦插育苗过程中就开始现蕾,花少花小,一株不足10朵,苗高不足15厘米,严重影响河北香菊的产量和质量。现介绍一种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种植 日照地区 河北 技术 药用植物 种植区域 日照时数 育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翟彩霞 张彦才 +4 位作者 刘灵娣 王丽英 陈丽莉 李若楠 温春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328-332,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药用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生物发酵鸡粪(N-P2O5-K2O=1.58-3.08-1.72)4.5 t/hm2基础上,施化肥氮(N)为0~45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肥量的...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药用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生物发酵鸡粪(N-P2O5-K2O=1.58-3.08-1.72)4.5 t/hm2基础上,施化肥氮(N)为0~45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施氮(N)45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而绿原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磷肥能有效地提高金银花的产量,施磷(P2O5)为360 kg/hm2时单株产量最高,施P2O5量在0~180 kg/hm2的范围内,绿原酸随着施磷量增加而增加,超过180 kg/hm2时,绿原酸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施K2O量在0~30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绿原酸含量以施钾量为225 kg/hm2时最高。其中当N、P2O5、K2O施用量分别在240~360,180~360,150~225 kg/hm2范围内,四茬金银花药用成分木犀草苷平均含量达到《中国药典》标准的0.0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超过此施肥量范围木犀草苷含量则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施肥 产量 绿原酸 木犀草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彦 丁友芳 +3 位作者 温春秀 谢晓亮 周巧梅 刘玉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9-164,共6页
采用吹扫捕集技术对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以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分别属于紫苏属植物3个变种的4份试材之间叶片挥发油的组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4份紫苏试... 采用吹扫捕集技术对紫苏不同变种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以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分别属于紫苏属植物3个变种的4份试材之间叶片挥发油的组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4份紫苏试材共检测出31种挥发油成分,但其共有的成分仅有顺-3-己烯醛、石竹烯和圣亚麻三烯3种。野生紫苏变种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77.90%)、石竹烯(14.33%)、顺-3-己烯醛(4.9%)、胡椒酮(1.71%),回回苏变种的主要成分是石竹烯(30.65%)、柠檬烯(24.60%)、顺-3-己烯醛(21.82%)、紫苏醛(17.70%),紫苏变种1(来源于河北安国市)的主要成分是5-乙叉-1-甲基-环庚烯(52.79%)、顺-3-己烯醛(19.98%)、石竹烯(13.60%)、紫苏醛(9.46%),紫苏变种2(来源于广西灵山县)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31.86%)、5-乙叉-1-甲基-环庚烯(31.68%)、顺-3-己烯醛(21.50%)、石竹烯(1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扫捕集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紫苏属 挥发性成分 相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丹参产量及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3 位作者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41-42,114,共3页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对丹参根性状、产量及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田间试验丹参氮、磷、钾的肥效方程,在适宜施肥量范围内,钾肥有利于根长和根数的增加,磷肥和钾肥有利于根直径...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对丹参根性状、产量及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田间试验丹参氮、磷、钾的肥效方程,在适宜施肥量范围内,钾肥有利于根长和根数的增加,磷肥和钾肥有利于根直径的增加,氮肥对根产量影响最大;由方程得出最佳施肥方案为N241.41 kg/hm2、P2O5115.55 kg/hm2和K2O 171.70 kg/hm2,根产量最高,可达4914.66 kg/hm2;施用N225.00 kg/hm2、P2O5120.00 kg/hm2和K2O150.00 kg/hm2时,丹参酮ⅡA含量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施肥 数学模型 根系性状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质丹参的药材有效成分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珍 温春秀 +4 位作者 赵建成 田伟 刘铭 周巧梅 谢晓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
采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地区丹参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5个丹参品种,仅有5个品种的丹参酮ⅡA含量达到药典规定标准,而丹酚酸B含量普遍高于药典规定标准;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之间没有正比关系,不能仅以一种含量作... 采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地区丹参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5个丹参品种,仅有5个品种的丹参酮ⅡA含量达到药典规定标准,而丹酚酸B含量普遍高于药典规定标准;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之间没有正比关系,不能仅以一种含量作为衡量丹参品质优良指标;河南卢氏皱叶丹参及四川中江丹参的品质较好,性状稳定,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HPLC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巧梅 田伟 +3 位作者 吴志明 温春秀 刘铭 谢晓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88-90,共3页
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蒙古黄芪鲜产量、干产量、根粗和根长关系均呈抛物线关系,适宜氮肥施用量为75.90—151.80kg/hm^2,但氮肥施用量对黄芪甲苷含量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氮肥 生长 产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丹参新品系的筛选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巧梅 田伟 +2 位作者 温春秀 谢晓亮 刘铭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从生物学性状和生物学产量方面,对12个丹参品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山东-3、山东-8和山东-9为优质丹参,其中山东-3长势粗壮,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
关键词 丹参 新品系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与芝麻间作增效配套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伟 武会来 《河北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配套技术 远志 增效 间作 芝麻 多年生草本 人工种植 前景广阔 种植品种 太行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