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抗河北省茎基腐病致病菌小种的小麦种质筛选
1
作者 康旭 王晓彤 +7 位作者 李国良 张华宁 孟祥照 刘子会 马贞玉 郭秀林 赵敏 段硕楠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发掘小麦种质资源中具有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FCR)抗性的品种,可以为小麦抗茎基腐病研究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抗病材料。首先,以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高致病力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ndograminearum,Fp)菌株WZ-8A为接种致病菌... 发掘小麦种质资源中具有茎基腐病(Fusarium crown rot,FCR)抗性的品种,可以为小麦抗茎基腐病研究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抗病材料。首先,以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高致病力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ndograminearum,Fp)菌株WZ-8A为接种致病菌,利用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对来自国内外不同生态区的260份小麦品种进行3次苗期温室小麦茎基腐病抗病鉴定,结果显示,没有免疫和高抗的小麦材料,有中等抗性材料1份(轮选49,DI为16.67)、低抗材料80份、中感材料153份、高感材料26份。随后,以筛选出的具有良好抗性(DI≤27.50)的14份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接种分离于河北省不同地区且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4个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小种,通过苗期抗病性评价获得兼抗多个河北省小麦茎基腐病小种的小麦种质,结果显示,衡Y16观164、农大2011、茶淀红对4个致病菌小种的平均DI较低,综合抗病性较好。衡Y16观164、农大2011、茶淀红可以为河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研究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抗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禾谷镰刀菌 小麦茎基腐病 抗性评价 种质筛选 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月 郭秀林 +1 位作者 赵敏 李国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66-69,77,共5页
由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已成为世界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品种携带有效抗病基因频率低,携带单一病害多个抗病基因和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严重匮乏,而且单基因抗性往往容易丧失。培育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聚... 由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已成为世界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品种携带有效抗病基因频率低,携带单一病害多个抗病基因和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严重匮乏,而且单基因抗性往往容易丧失。培育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聚合的小麦新种质,是防控白粉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品种金禾9123和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35的小麦品种普冰01为供体,以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52的小麦品种良星99为受体,通过两两杂交、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聚合抗白粉病基因Pm21、Pm35和Pm52。经鉴定,获得聚合3个抗白粉病基因(Pm21+Pm35+Pm52)的株系1个,聚合2个抗白粉病基因Pm21+Pm52或Pm35+Pm52的株系各2个。获得的聚合单株可以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邵雪飞 李国良 +4 位作者 杨阳 付才 李孟军 赵敏 刘子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5-1643,共9页
小麦耐热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通过关联耐热性状获得耐热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加快小麦耐热育种进程。本研究对187份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表面积和籽粒周长5个籽粒... 小麦耐热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通过关联耐热性状获得耐热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加快小麦耐热育种进程。本研究对187份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籽粒长度、籽粒宽度、籽粒表面积和籽粒周长5个籽粒相关性状的热感指数进行关联分析,鉴定出2个耐热相关分子标记Xwmc622、Xwmc70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Xwmc622、Xwmc707各自具有Ⅰ、Ⅱ、Ⅲ3个等位变异类型。Xwmc622的Ⅰ型等位位点与千粒重热感指数、籽粒宽度热感指数和籽粒周长热感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Ⅰ型等位位点与籽粒长度热感指数和籽粒表面积热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Ⅰ型小麦品种(系)的热感指数平均值小于1;Ⅱ型等位位点与千粒重热感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籽粒长度热感指数、籽粒表面积热感指数、籽粒周长热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Ⅱ型等位变异小麦品种(系)的热感指数平均值大于1;Ⅲ型等位变异与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性不显著。Xwmc707的Ⅰ型等位变异与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性不显著;Ⅱ型等位位点与千粒重热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Ⅱ型小麦品种(系)的热感指数平均值小于1;类型Ⅲ与小麦材料的千粒重热感指数、籽粒长度热感指数、籽粒周长热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Ⅲ型等位位点小麦品种(系)的热感指数平均值大于1。研究结果表明:Xwmc622的Ⅰ型等位位点为耐热优良等位变异;Xwmc707的Ⅱ型等位位点为优良等位变异。这为小麦耐热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等位变异 分子标记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家族成员鉴定及初步分析
4
作者 赵琪 李松硕 +4 位作者 王娇 郭鹏 吕爱枝 周硕 焦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AT)是植物氮代谢中的重要转氨酶类。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小麦中鉴定出73个AlaAT基因,只有15个与其他物种中已报道的AlaAT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且分为12个AlaAT和3个GGAT基因,分布在1、2和5号染色群组上。亚细胞定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AT)是植物氮代谢中的重要转氨酶类。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小麦中鉴定出73个AlaAT基因,只有15个与其他物种中已报道的AlaAT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且分为12个AlaAT和3个GGAT基因,分布在1、2和5号染色群组上。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发现TaAlaATs定位于细胞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而TaGGATs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和细胞质中。启动子分析发现含有多个激素、胁迫响应元件及生长发育调控元件。组织表达分析发现,TaAlaATs基因主要在叶和旗叶中表达量较高,并且对缺氮胁迫均有响应。研究对小麦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家族成员结构特征及相关功能进行了初步解析,可为进一步研究小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并为小麦氮高效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组织表达 缺氮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