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越冬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党志红 李耀发 +1 位作者 高占林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44-46,62,共4页
为了掌握苹果绵蚜在河北省冀中地区的越冬特点,为其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4年对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的越冬场所和越冬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在12月进入越冬期,翌年3月开始活动;越冬... 为了掌握苹果绵蚜在河北省冀中地区的越冬特点,为其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4年对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的越冬场所和越冬虫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冀中地区苹果绵蚜在12月进入越冬期,翌年3月开始活动;越冬场所以苹果树根部为主,适宜年份也见于主干和枝条上;越冬虫态以1龄若虫为主,适宜年份见少量的2龄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越冬场所 越冬虫态 河北省 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甘薯主产区蛴螬的发生为害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容燕 高波 +2 位作者 李秀花 马娟 陈书龙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2010-2012年对河北省甘薯主产区易县和雄县甘薯田蛴螬的发生和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蛴螬在易县和雄县甘薯田普遍发生,主要种类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一般地块蛴螬对甘薯的为害率20%,最高可达... 2010-2012年对河北省甘薯主产区易县和雄县甘薯田蛴螬的发生和为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蛴螬在易县和雄县甘薯田普遍发生,主要种类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一般地块蛴螬对甘薯的为害率20%,最高可达49.1%。易县暗黑鳃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铜绿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黄褐丽金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甘薯蛴螬 发生 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颈天牛发生为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韩明利 马爱红 +3 位作者 路子云 刘文旭 李建成 冉红凡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桃红颈天牛为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是主要的蛀干害虫。幼虫为害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为害部位隐蔽,防治困难。近年来,桃红颈天牛在保定顺平桃园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加强该虫研究刻不容缓。对桃红颈天牛的分布范围、发生为害特点、... 桃红颈天牛为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是主要的蛀干害虫。幼虫为害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为害部位隐蔽,防治困难。近年来,桃红颈天牛在保定顺平桃园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加强该虫研究刻不容缓。对桃红颈天牛的分布范围、发生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等进行阐述,旨为相关研究以及生产上高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颈天牛 为害 生活习性 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拌种防治玉米二点委夜蛾的药剂筛选及其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安静杰 党志红 +3 位作者 李耀发 康云凤 潘文亮 高占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7,共5页
为了筛选拌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有效药剂,并明确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培养皿法和室内盆栽试验比较了9种不同类型杀虫剂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保苗效果。结果表明,60%溴氰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拌种处理效果较... 为了筛选拌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有效药剂,并明确其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培养皿法和室内盆栽试验比较了9种不同类型杀虫剂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保苗效果。结果表明,60%溴氰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拌种处理效果较好,保苗效果分别达到90.02%和70.07%,可将死苗率控制在10%以内,被害指数控制在20%以内,且对玉米出苗安全。因此,60%溴氰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可作为拌种防止玉米二点委夜蛾为害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杀虫剂 拌种 种子萌发 保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梨小食心虫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爱红 李文林 +4 位作者 路子云 冉红凡 刘文旭 孙海鹏 李建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是世界性分布的蛀果害虫,为害多种果树,严重影响桃树产量和质量。详细介绍了梨小食心虫的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发生分布、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等,以期为生产上对梨小食心虫进行综合防治提供技...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是世界性分布的蛀果害虫,为害多种果树,严重影响桃树产量和质量。详细介绍了梨小食心虫的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发生分布、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等,以期为生产上对梨小食心虫进行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桃园 发生规律 为害特点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南地区二点委夜蛾成虫发生动态及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屈振刚 路子云 +4 位作者 李建成 李中建 李辉利 刘文旭 冉红凡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5-7,共3页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河北省新发生的1种玉米苗期害虫。利用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诱捕的方法,在冀中南地区调查了二点委夜蛾成虫的发生动态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在冀中南地区二点委夜蛾1 a发生4代,为害玉米幼苗的是1代幼虫;二点委夜蛾雄...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河北省新发生的1种玉米苗期害虫。利用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诱捕的方法,在冀中南地区调查了二点委夜蛾成虫的发生动态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在冀中南地区二点委夜蛾1 a发生4代,为害玉米幼苗的是1代幼虫;二点委夜蛾雄成虫喜好在2:00~6:00飞翔活动。本研究结果对有效防治二点委夜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成虫 发生动态 活动节律 冀中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诱源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冉红凡 刘文旭 +3 位作者 马爱红 孙海鹏 李建成 路子云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51-58,共8页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分布的蛀果害虫,具有钻蛀为害习性,因此很难进行有效防治。害虫综合治理符合当前人们对环保的要求,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梨小食心虫综合治理体系中,诱捕诱杀成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防治中,主要...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分布的蛀果害虫,具有钻蛀为害习性,因此很难进行有效防治。害虫综合治理符合当前人们对环保的要求,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梨小食心虫综合治理体系中,诱捕诱杀成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防治中,主要的诱源物质包括性信息素、糖醋液、植物源引诱剂、光源等。介绍了不同诱源物质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害虫综合治理 诱源物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迷向法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冉红凡 路子云 +2 位作者 刘文旭 马爱红 李建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44-46,50,共4页
为了明确国产迷向丝和进口迷向丝对梨园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效果,2016~2017年连续2 a对河北省赵县梨园内的梨小食心虫进行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比较了国产迷向丝与进口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迷向能有效防治梨园... 为了明确国产迷向丝和进口迷向丝对梨园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效果,2016~2017年连续2 a对河北省赵县梨园内的梨小食心虫进行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比较了国产迷向丝与进口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迷向能有效防治梨园中的梨小食心虫,其中,2016年2种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均达到了95%,2017年二者的迷向率均升高至97%以上。国产迷向丝和进口迷向丝均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二者的迷向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迷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防治设施黄瓜主要病害的药剂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路粉 贾茜 +5 位作者 孟润杰 吴杰 赵建江 毕秋艳 韩秀英 王文桥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1-66,81,共7页
2015~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几种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及使用技术,可为设施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72%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540 g a.i./hm^2、48%烯酰吗啉... 2015~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明确几种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及使用技术,可为设施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霜霉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72%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540 g a.i./hm^2、48%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WG 252~288 g a.i./hm^2、50%烯酰吗啉·嘧菌酯WP 225~300 g a.i./hm^2、50%吡唑醚菌酯WG 169~225 g a.i./hm^2或60%霜脲氰·嘧菌酯WG 270~360 g a.i./hm^2,防效均可达到85%以上;在白粉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40%氟菌唑WP 90~120 g a.i./hm^2、20%氟硅唑·嘧菌酯SC135~165 g a.i./hm^2或430 g/L戊唑醇SC 116.1~139.3 g a.i./hm^2,防效均可达到85%以上;在灰霉病发生初期,可叶面喷施25亿芽孢/g坚强芽孢杆菌WP 3.3~4.7 g/hm^2、3亿CFU/g木霉菌WG 5.6~11.1 g/hm^2或60%丙硫菌唑·异菌脲WP 4.7 g/hm^2,其中,2种生防菌剂的防效均可达到65%以上,60%丙硫菌唑·异菌脲WP 4.7 g/hm^2的防效可达到82.0%。以上药剂用药间隔期均为7~10 d,连续喷施3次。在生产中,可以使用以上筛选到的高效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白粉病 灰霉病 防治效果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蚁象对不同甘薯品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和嗅觉反应 被引量:13
10
作者 贾小俭 马娟 +4 位作者 高波 李秀花 张涛 陈书龙 王容燕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5-1291,共7页
【目的】为筛选对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Fabricius)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挥发性物质。【方法】采用顶空气体采样法收集5个甘薯品种的植物挥发物,通过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测定甘薯蚁象成虫对候选挥发物的... 【目的】为筛选对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Fabricius)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挥发性物质。【方法】采用顶空气体采样法收集5个甘薯品种的植物挥发物,通过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测定甘薯蚁象成虫对候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趋向选择行为。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甘薯蚁象成虫对5个甘薯品种茎叶的嗅觉反应。【结果】5种甘薯品种的植物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所差异。7种候选挥发物(罗勒烯、柠檬烯、壬醛、β-石竹烯、葎草烯、法尼烯和乙酸-顺-3-己烯酯)均引起甘薯蚁象雌、雄成虫的EAG反应。其中,雌虫对柠檬烯、壬醛和β-石竹烯的反应相对值较大;而引起雄虫反应相对值较大的挥发物为罗勒烯、柠檬烯、葎草烯。在趋向行为反应中,柠檬烯和壬醛对甘薯蚁象雄虫的吸引作用高于对照,而雌虫对葎草烯、柠檬烯有极显著的趋向选择。甘薯蚁象成虫对5种茎叶的反应率为40.90%~65.21%,且5个甘薯品种的茎叶挥发物均没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结论】甘薯蚁象雌、雄成虫对甘薯植物挥发物具有不同的EAG及趋向行为反应,气味化合物柠檬烯与甘薯蚁象偏爱选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蚁象 寄主植物 甘薯 植物挥发物 EAG反应 嗅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对寄主植物花器挥发性成分的电生理和风洞行为反应
11
作者 李耀发 党志红 +5 位作者 安静杰 高占林 苑子夜 刘佳 袁文龙 潘文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49-51,84,共4页
为了揭示绿盲蝽与寄主植物间的化学通讯机制,采用触角电位(EAG)和风洞技术,测定了绿盲蝽雌、雄成虫对寄主植物花器挥发物的电生理和风洞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除间二甲苯外,绿盲蝽雌、雄成虫对a-蒎烯、乙酸叶醇酯和松油烯均产生明显的EAG... 为了揭示绿盲蝽与寄主植物间的化学通讯机制,采用触角电位(EAG)和风洞技术,测定了绿盲蝽雌、雄成虫对寄主植物花器挥发物的电生理和风洞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除间二甲苯外,绿盲蝽雌、雄成虫对a-蒎烯、乙酸叶醇酯和松油烯均产生明显的EAG反应;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绿盲蝽雌、雄成虫对乙酸叶醇酯的定向行为反应均较强,且与对照化合物苯乙酮和顺-3-己烯醇无显著差异。乙酸叶醇酯等植物花器挥发性成分可能在绿盲蝽寄主定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花器 挥发性成分 触角电位反应 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建红 李耀发 +3 位作者 高占林 党志红 安静杰 潘文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6,共6页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拒食作用的差异,通过铷标记法、蜜露法以及两种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铷标记法和蜜露法测定的新烟碱类...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拒食作用的差异,通过铷标记法、蜜露法以及两种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和棉蚜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铷标记法和蜜露法测定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的拒食率均在80%以上,而对棉蚜的拒食率均在25%以下。蚜虫体内总糖总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棉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三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麦长管蚜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而对棉蚜没有明显的拒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棉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拒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迟眼蕈蚊在川芎上的为害及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立新 宋健 +3 位作者 贾海民 曹伟平 李耀发 张晓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173,共5页
为明确河北省安国市川芎种植田根蛆类害虫发生为害情况及害虫种类,采集安国川芎根蛆幼虫至室内,模拟田间生境进行继代饲养,以羽化的第1代根蛆成虫为试验材料。利用成虫形态特征比对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共同对安国川芎根蛆的种类进... 为明确河北省安国市川芎种植田根蛆类害虫发生为害情况及害虫种类,采集安国川芎根蛆幼虫至室内,模拟田间生境进行继代饲养,以羽化的第1代根蛆成虫为试验材料。利用成虫形态特征比对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共同对安国川芎根蛆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采用5点取样法对安国川芎田根蛆的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安国川芎根蛆为害率为4%~82%,死苗率最高可达22%,单株平均虫口数量可达37. 76头;安国川芎根蛆主要通过幼虫为害川芎的根茎部,造成川芎上部叶片枯黄,严重时根部被咬食一空,造成整株死亡。通过传统的成虫形态特征比对,明确了安国川芎根蛆成虫的形态特征与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同时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也显示,安国川芎根蛆mt DNA-COI基因序列与韭菜迟眼蕈蚊的一致性为99%,因此,确定了安国川芎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研究明确了近年在河北省安国市川芎上为害并严重影响川芎产量和品质的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同时明确了川芎根蛆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程度,旨在为今后川芎根蛆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根蛆 分子标记 种类鉴定 韭菜迟眼蕈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挥发物成分的鉴定及其对梨叶斑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芳 刘红敏 +2 位作者 张爱红 方川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45-148,共4页
[目的]筛选梨叶斑蛾引诱物质。[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梨树挥发物的主成分,并通过触角电位仪(EAG)测定了梨叶斑蛾对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结果]梨叶中共鉴定出包含萜类、酯类、醛类及醇类在内的24种主要挥发物... [目的]筛选梨叶斑蛾引诱物质。[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梨树挥发物的主成分,并通过触角电位仪(EAG)测定了梨叶斑蛾对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结果]梨叶中共鉴定出包含萜类、酯类、醛类及醇类在内的24种主要挥发物。梨叶斑蛾雌雄蛾对供试挥发物均可产生EAG反应,其中雌蛾对芳樟醇、月桂烯、反-β-罗勒烯的反应最明显;雄蛾对芳樟醇、反-β-罗勒烯、α-法尼烯的反应最强烈。剂量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梨叶斑蛾雌蛾对3种供试化合物的EAG活性与化合物的剂量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试验结果为制定基于植物源的梨叶斑蛾监测与防治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叶斑蛾 梨叶挥发物 触角电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处理水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健 曹伟平 +2 位作者 王金耀 冯书亮 杜立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93-396,共4页
为明确磁处理水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用恒定磁场处理的磁化水配制液体培养基进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培养,结果表明,在28~50 Gs磁场强度处理水可以提高G-02菌株的产孢量,G-02在43 Gs磁场强度处理水配制的培养基中产孢量最大,达... 为明确磁处理水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用恒定磁场处理的磁化水配制液体培养基进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培养,结果表明,在28~50 Gs磁场强度处理水可以提高G-02菌株的产孢量,G-02在43 Gs磁场强度处理水配制的培养基中产孢量最大,达到6.1×108孢子/mL,比对照提高了11%;在7~43 Gs磁场强度内处理水可以提高HD-1菌株的产孢量,HD-1磁场强度处理水配制的培养基中在14 Gs产孢量最大,达到6×108孢子/mL,比对照提高了28%。在43 Gs处理2~12 h的磁处理水可以提高G-02菌株的产孢量,而在14 Gs处理2~14 h的磁处理水可以提高HD-1菌株的产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磁场 苏云金芽孢杆菌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建江 王文桥 +3 位作者 马志强 孟润杰 毕秋艳 韩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2.4%唑醚... [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在剂量为150.0~22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3.37%~91.63%,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g a.i./hm^2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62.5 g a.i./hm^2的防治效果。[结论]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可广泛用于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番茄叶霉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立兵 杜鹏程 +3 位作者 王华 耿亚玲 浑之英 孟生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明确2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乙草胺和莠去津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盆栽法,以不同剂量的乙草胺、莠去津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喷雾处理,研究其对玉米的影响。[结果]乙草胺在推荐剂量的0.5-6.0倍用量下对玉米出苗率无显著影响,但... [目的]明确2种土壤处理除草剂乙草胺和莠去津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盆栽法,以不同剂量的乙草胺、莠去津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喷雾处理,研究其对玉米的影响。[结果]乙草胺在推荐剂量的0.5-6.0倍用量下对玉米出苗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抑制玉米株高和鲜重;莠去津在推荐剂量的0.5-6.0倍用量下对玉米出苗率、株高、鲜重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播后苗前土壤表面喷雾处理,乙草胺对玉米安全性较差,莠去津对玉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除草剂 安全性 乙草胺 莠去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 被引量:4
18
作者 冉红凡 马爱红 +2 位作者 路子云 刘文旭 李建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41-43,53,共4页
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掌握其发生规律,能够提高梨小食心虫预测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确定最佳用药时期。2016~2017年连续2 a在河北省赵县范庄镇的雪花梨、雪青、鸭梨、秋月、早酥红和黄冠6个品种梨园,利用性信息素诱捕监测... 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掌握其发生规律,能够提高梨小食心虫预测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确定最佳用药时期。2016~2017年连续2 a在河北省赵县范庄镇的雪花梨、雪青、鸭梨、秋月、早酥红和黄冠6个品种梨园,利用性信息素诱捕监测技术,调查了不同品种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越冬代高峰期明显,诱蛾量远高于其他各代;之后各世代高峰期不明显,世代重叠严重,蛾量偏低。不同品种梨园的梨小食心虫发生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鸭梨和雪花梨诱蛾量较多,雪青和黄冠次之,秋月和早酥红诱蛾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梨小食心虫 梨品种 发生动态 性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对小麦蚜虫控制效果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路子云 李建成 +4 位作者 刘文旭 冉红凡 马爱红 杨刚 屈振刚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39-41,45,共4页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试验设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1.2、2.4和3.6 g/kg计3个处理,以不拌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优拌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以及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试验设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1.2、2.4和3.6 g/kg计3个处理,以不拌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优拌悬浮种衣剂不同用量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以及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拌悬浮种衣剂拌种会推迟小麦的出苗时间,但对小麦出苗率、单株分蘖数、株高和单株鲜重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对不同时期麦蚜的防治效果均〉90%,产量较CK增加16.65%~24.76%。从用药成本以及种衣剂不同用量对蚜虫控制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综合考虑,认为小麦拌种的种衣剂有效成分适宜用量为2.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拌悬浮种衣剂 药剂拌种 小麦蚜虫 防治效果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蚁象气味结合蛋白CforOBP8的基因表达谱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小俭 高波 +3 位作者 马娟 李秀花 陈书龙 王容燕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5-283,共9页
【目的】明确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 OBP) OBP8的基因表达谱及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方法】基于甘薯蚁象成虫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蚁象成虫触角中克隆了气味结合蛋白OBP8基因... 【目的】明确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 OBP) OBP8的基因表达谱及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方法】基于甘薯蚁象成虫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方法从甘薯蚁象成虫触角中克隆了气味结合蛋白OBP8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PCR方法测定该基因在甘薯蚁象成虫触角、口器、翅和跗节中的表达谱;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及蛋白纯化。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纯化的重组蛋白与16种配体化合物(1种性信息素和15种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结果】获得甘薯蚁象气味结合蛋白基因CforOBP8(GenBank登录号:MH549528)的完整编码序列,其开放阅读框长414 bp,编码13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5.56 kD,等电点为4.71,N末端具有2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蛋白序列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forOBP8属于Minus-C OBPs亚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forOBP8在甘薯蚁象成虫触角中特异性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微量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成功表达。CforOBP8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力测试表明,CforOBP8与性信息素(E)-2-丁烯酸顺-(Z)-3十二烯基酯结合能力最强,解离常数K_i为4.13μmol/L;其次与5种植物挥发物也有一定的结合能力,依次为乙酸顺-3-己烯酯(K_i=7.54μmol/L)、柠檬烯(K_i=15.23μmol/L)、橙花醇(K_i=16.31μmol/L)、壬醛(K_i=28.71μmol/L)和苯乙醛(K_i=29.54μmol/L)。【结论】CforOBP8可能是甘薯蚁象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并且在感受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过程中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蚁象 气味结合蛋白 性信息素 表达谱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