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曲远航
刘天聪
+3 位作者
鹿秀云
李社增
郭庆港
马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87,共14页
【目的】评价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明确菌糠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香菇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利用宏基...
【目的】评价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明确菌糠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香菇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结果】土壤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达到76.8%。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较空白对照减少81.02%。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微生物中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p.)、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梨形孢属(Serendipita spp.)、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等有益微生物丰度显著上升;同时,添加菌糠还改变了棉花根际细菌和真菌的共现模式,在提高细菌物种间关联性的同时降低真菌物种间关联性。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功能注释发现,菌糠处理后棉花根际微生物ABC转运蛋白(ko02010)、双组分调节系统(ko02020)、群体感应(ko02024)等涉及细菌信号识别和定植的基因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在河北和新疆,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最高分别为36.84%和43.98%。【结论】菌糠能够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并降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同时可改变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根际微生物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的解磷、促生及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晓云
丛蓉
+3 位作者
于稳欠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0,共8页
为筛选兼具高效溶磷和抑菌防病作用的多功能细菌,本试验采用溶磷圈法结合钼锑抗法对作物根围土壤中的解磷菌进行筛选和平板对峙法测定解磷菌株对马铃薯主要病原菌的抑制能力;通过盆栽试验评价解磷菌株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和对马铃薯黑痣...
为筛选兼具高效溶磷和抑菌防病作用的多功能细菌,本试验采用溶磷圈法结合钼锑抗法对作物根围土壤中的解磷菌进行筛选和平板对峙法测定解磷菌株对马铃薯主要病原菌的抑制能力;通过盆栽试验评价解磷菌株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形态特征、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多基因序列(16S rDNA以及gyrA、gyrB、rpoB和rpoC)分析对解磷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PHODG36菌株表现高效解无机磷活性,其溶磷量为79.7 mg/L;该菌株对5种马铃薯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69.6%;浇施该菌株发酵液(菌含量5×10^(8) CFU/mL)后,对马铃薯幼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株高、地上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分别增加178.3%、509.8%、396.9%、160.4%和146.4%,同时对马铃薯黑痣病有显著防效,达56.8%;经鉴定PHODG36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HODG36菌株兼具解磷、促生及防病等多种重要作用,可应用于防病增产多功能微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细菌
促生作用
马铃薯黑痣病
防病效果
微生物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瓜靶斑病生防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晓云
丛蓉
+5 位作者
郭庆港
鹿秀云
苏振贺
陈秀叶
李社增
马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为获得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及盆栽试验,获得一株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HMB2852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 DNA联合gyrA、gyr...
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为获得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及盆栽试验,获得一株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HMB2852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 DNA联合gyrA、gyrB、rpoB和rpoC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HMB28521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HMB28521菌株可以产生伊枯草菌素(iturin)、丰产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抑菌试验证明iturin和fengycin是该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二者能够显著抑制多主棒孢霉的生长,并且造成菌丝畸形。本研究为黄瓜靶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资源并为进一步明确该菌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棒孢霉
生防细菌
抑菌作用
脂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曲远航
刘天聪
鹿秀云
李社增
郭庆港
马平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河北
农业
大学
植物保护
学院
出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4-287,共14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1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1301030)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2022KJCXZX-ZBS-1)。
文摘
【目的】评价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明确菌糠对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香菇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结果】土壤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温室防效达到76.8%。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较空白对照减少81.02%。添加菌糠后棉花根际微生物中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p.)、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梨形孢属(Serendipita spp.)、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等有益微生物丰度显著上升;同时,添加菌糠还改变了棉花根际细菌和真菌的共现模式,在提高细菌物种间关联性的同时降低真菌物种间关联性。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功能注释发现,菌糠处理后棉花根际微生物ABC转运蛋白(ko02010)、双组分调节系统(ko02020)、群体感应(ko02024)等涉及细菌信号识别和定植的基因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在河北和新疆,菌糠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最高分别为36.84%和43.98%。【结论】菌糠能够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并降低棉花根际大丽轮枝菌数量,同时可改变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组成。
关键词
菌糠
大丽轮枝菌
棉花黄萎病
根际微生物
宏基因组
Keywords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Verticillium dahliae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rhizosphere microbiome
metagenomic
分类号
S435.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的解磷、促生及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晓云
丛蓉
于稳欠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0,共8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326515D)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2022KJCXZX-ZBS-1).
文摘
为筛选兼具高效溶磷和抑菌防病作用的多功能细菌,本试验采用溶磷圈法结合钼锑抗法对作物根围土壤中的解磷菌进行筛选和平板对峙法测定解磷菌株对马铃薯主要病原菌的抑制能力;通过盆栽试验评价解磷菌株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形态特征、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多基因序列(16S rDNA以及gyrA、gyrB、rpoB和rpoC)分析对解磷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PHODG36菌株表现高效解无机磷活性,其溶磷量为79.7 mg/L;该菌株对5种马铃薯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69.6%;浇施该菌株发酵液(菌含量5×10^(8) CFU/mL)后,对马铃薯幼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株高、地上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分别增加178.3%、509.8%、396.9%、160.4%和146.4%,同时对马铃薯黑痣病有显著防效,达56.8%;经鉴定PHODG36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HODG36菌株兼具解磷、促生及防病等多种重要作用,可应用于防病增产多功能微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关键词
解磷细菌
促生作用
马铃薯黑痣病
防病效果
微生物产品
Keywords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
growth-promoting effect
potato black scurf
control efficacy
microbial product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瓜靶斑病生防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晓云
丛蓉
郭庆港
鹿秀云
苏振贺
陈秀叶
李社增
马平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326515D)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2022KJCXZX-ZBS-1)。
文摘
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为获得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及盆栽试验,获得一株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生防细菌HMB2852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 DNA联合gyrA、gyrB、rpoB和rpoC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HMB28521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液相色谱分离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HMB28521菌株可以产生伊枯草菌素(iturin)、丰产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抑菌试验证明iturin和fengycin是该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二者能够显著抑制多主棒孢霉的生长,并且造成菌丝畸形。本研究为黄瓜靶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资源并为进一步明确该菌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多主棒孢霉
生防细菌
抑菌作用
脂肽
Keywords
Corynespora cassiicola
biocontrol bacteria
antifungal activity
lipopeptide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曲远航
刘天聪
鹿秀云
李社增
郭庆港
马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的解磷、促生及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功能分析
张晓云
丛蓉
于稳欠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瓜靶斑病生防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作用
张晓云
丛蓉
郭庆港
鹿秀云
苏振贺
陈秀叶
李社增
马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