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助推河北燕麦产业腾飞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才 周海涛 +4 位作者 张新军 李天亮 杨晓虹 刘文婷 白静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9期76-77,共2页
河北是全国三大燕麦主产省之一(河北、内蒙、山西),距北京只有180公里,位于晋冀蒙燕麦主产区之前沿地带,是我国裸燕麦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裸燕麦传统食品的发祥地,年最大种植面积曾一度达到了625万亩。目前年种植面积仍保持在200万亩... 河北是全国三大燕麦主产省之一(河北、内蒙、山西),距北京只有180公里,位于晋冀蒙燕麦主产区之前沿地带,是我国裸燕麦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裸燕麦传统食品的发祥地,年最大种植面积曾一度达到了625万亩。目前年种植面积仍保持在200万亩左右,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的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品种 裸燕麦 产业技术体系 前沿地带 种植面积 农业产业化 科研人员 十年 研究工作 生产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莜麦新品种冀张莜12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海涛 杨晓虹 +3 位作者 张新军 李天亮 赵艳格 杨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为桥梁品种,采取多亲本聚合杂交法,培育成早熟、大粒、丰产、抗旱、耐瘠、品质优,并可做为免秋耕防风固沙耕作技术配套用的莜麦品种冀张莜12号。该品种千粒重25.31 g,生育期81 d左右,株高112.6 cm,粗蛋白含量16.81%... 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为桥梁品种,采取多亲本聚合杂交法,培育成早熟、大粒、丰产、抗旱、耐瘠、品质优,并可做为免秋耕防风固沙耕作技术配套用的莜麦品种冀张莜12号。该品种千粒重25.31 g,生育期81 d左右,株高112.6 cm,粗蛋白含量16.81%,粗脂肪含量10.53%,一般旱地种植籽实产量为2 807.56 kg/hm2,比同类主栽品种花早2号增产12.58%,秸草产量比品五号增产21.66%,2011年通过鉴定(冀张鉴字06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莜麦 冀张莜12号 核不育 ZY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草兼用裸燕麦新品种张莜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海涛 张新军 +6 位作者 杨晓虹 李天亮 刘文婷 白静 赵艳格 王兵 杨才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07,117,共4页
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为桥梁品种,采取多亲本聚合杂交法,培育成丰产、抗旱、耐瘠、品质优粮草兼用裸燕麦新品种张莜7号。该品种千粒重24.60g,生育期100d左右,株高131cm,粗蛋白含量13.72%,粗脂肪含量6.06%,一般旱地种植籽实产量为2 553.4... 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为桥梁品种,采取多亲本聚合杂交法,培育成丰产、抗旱、耐瘠、品质优粮草兼用裸燕麦新品种张莜7号。该品种千粒重24.60g,生育期100d左右,株高131cm,粗蛋白含量13.72%,粗脂肪含量6.06%,一般旱地种植籽实产量为2 553.45kg/hm^2,比同类主栽品种坝莜3号增产509%,秸草产量比坝莜3号增产9.64%,2015年通过国家鉴定(国品鉴杂2015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草兼用 裸燕麦 张莜7号 核不育 ZY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草兼用型莜麦新品种“远杂一号”的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海涛 李天亮 +3 位作者 张新军 杨晓虹 赵艳格 杨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40-10042,共3页
[目的]选育适宜旱地条件下种植的抗旱耐瘠、大粒、丰产优质、多用途的莜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搞好莜麦加工开发、实现产业化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四×六倍体种间杂交与核不育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莜麦新品种"远杂一号&qu... [目的]选育适宜旱地条件下种植的抗旱耐瘠、大粒、丰产优质、多用途的莜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搞好莜麦加工开发、实现产业化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四×六倍体种间杂交与核不育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莜麦新品种"远杂一号"(系谱号为H44),并探讨其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远杂一号"千粒重24.8 g(23.5~26.1 g),生育期104 d(101~111 d),属晚熟品种,株高为128.3 cm(126.4~131.7 cm),粗蛋白含量为16.74%,粗脂肪含量为7.51%;一般旱地种植籽实产量为2 969.80 kg/hm2,比同类主栽品种品冀张莜6号增产21.44%,秸草产量(干草)3 688.5 kg/hm2,比冀张莜6号增产25.80%。[结论]"远杂一号"适宜在中等肥力地块种植,也可作为饲草刈青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草兼用 种间杂交 核不育 “远杂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种间聚合杂交法育成多种类型长光照不敏感型燕麦新种质资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才 周海涛 +4 位作者 李天亮 张新军 杨晓虹 刘文婷 白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2,78,共4页
采用四倍体大燕麦(Avenamugnu)、大粒裸燕麦(Arenanuda)、普通栽培燕麦(AvenaSutiva)三种间聚合杂交,结合北育南繁,温室加代等措施,育成了生育期65—100d,株高55—140cm,特征特性差异较大,对光照不敏感类型的皮、裸燕麦新... 采用四倍体大燕麦(Avenamugnu)、大粒裸燕麦(Arenanuda)、普通栽培燕麦(AvenaSutiva)三种间聚合杂交,结合北育南繁,温室加代等措施,育成了生育期65—100d,株高55—140cm,特征特性差异较大,对光照不敏感类型的皮、裸燕麦新种质及高代品系943份。解决了燕麦南繁冬育不加光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能抽穗结实的科研问题和燕麦生产种植范围窄的生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大燕麦 大粒裸燕麦 普通栽培燕麦 聚合杂交 长光照不敏感 燕麦种质 燕麦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专用燕麦品种“冀草燕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天亮 周海涛 +2 位作者 杨晓虹 张新军 杨才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88-89,共2页
冀草燕1号是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与四倍体大燕麦×六倍体莜麦品种品16号的杂交后代S20进行复交后选育而成。该品种品质优,秸草产量高,抗旱耐瘠性强,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燕麦坚黑穗病。2017年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
关键词 饲草专用 燕麦 冀草燕1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冀北百万亩有机燕麦原料生产基地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海涛 杨晓虹 +2 位作者 赵艳格 张新军 李天亮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72-74,共3页
介绍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2003年以来,与企业、政府合作,在冀北坝上累计认证了93.3万亩的有机燕麦基地的做法与效果。通过有机燕麦基地建设,增加了产区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河北省燕麦的竞争力,增强了我国燕麦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竞争... 介绍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2003年以来,与企业、政府合作,在冀北坝上累计认证了93.3万亩的有机燕麦基地的做法与效果。通过有机燕麦基地建设,增加了产区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河北省燕麦的竞争力,增强了我国燕麦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有机燕麦的出口创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有机基地 认证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片加工专用型新品种冀张燕2号的选育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海涛 杨才 +2 位作者 赵艳格 李天亮 张新军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90-91,共2页
选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1996年发现的莜麦核不育ZY基因材料为母本、四倍体大燕麦与六倍体莜麦品种品十六的杂交后代S20为父本,经幼胚培养、冬季温室繁殖加代和人工辅助授粉等方法育成燕麦新品种冀张燕2号。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 选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1996年发现的莜麦核不育ZY基因材料为母本、四倍体大燕麦与六倍体莜麦品种品十六的杂交后代S20为父本,经幼胚培养、冬季温室繁殖加代和人工辅助授粉等方法育成燕麦新品种冀张燕2号。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17.85%,脂肪含量7.05%;一般旱地种植籽实产量为3 666 kg/hm2,最高产量可达4 616.67 kg/hm2,较对照品种马匹牙、红旗2号分别增产31.02%和15.06%。冀张燕2号是国内外首次利用莜麦核不育ZY基因材料育成的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标志着莜麦显性核不育在燕麦育种上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核不育 ZY基因 冀张燕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燕麦种植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海涛 杨才 +2 位作者 李天亮 张新军 杨晓虹 《中国种业》 2012年第5期14-15,共2页
对我国燕麦分布,燕麦营养、饲用等用途进行描述,总结了华北燕麦育种技术的研究、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绿色无污染的原因,对燕麦的加工产业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燕麦 保健 营养 绿色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田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才 魏志信 +4 位作者 周海涛 李天亮 杨晓虹 张新军 刘文婷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22-23,27,共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承德市及周边的内蒙古、山西等莜麦产区是京津地区的风沙源之一,而莜麦是该地区的第一大主栽作物,因此搞好莜麦田的防沙固土对缓解京津地区的沙尘暴起着很大的作用。选用早熟莜麦新品种花早2号,采取了免秋耕、晚播(6月1... 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承德市及周边的内蒙古、山西等莜麦产区是京津地区的风沙源之一,而莜麦是该地区的第一大主栽作物,因此搞好莜麦田的防沙固土对缓解京津地区的沙尘暴起着很大的作用。选用早熟莜麦新品种花早2号,采取了免秋耕、晚播(6月15日播种)种植技术,对莜麦单产和蓄沙固土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免秋耕晚播种植技术的莜麦田可蓄沙固土6 700.5 m3/(hm2·a),且莜麦产量较对照田增产877.5 kg/hm2,增产率为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 免秋耕晚播种植技术 蓄沙固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燕麦品种冀张燕3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虹 周海涛 +2 位作者 张新军 李天亮 杨才 《中国种业》 2017年第6期66-68,共3页
冀张燕3号是采用"燕麦核不育双交双基因渐近累加法"培育的皮燕麦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1~93d,株高104~110cm,千粒重32.6~34.1g;子粒整齐度好,出米率高;高抗燕麦坚黑穗病,中抗燕麦红叶病、秆锈病。适合在高水肥条件下的滩地种植... 冀张燕3号是采用"燕麦核不育双交双基因渐近累加法"培育的皮燕麦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1~93d,株高104~110cm,千粒重32.6~34.1g;子粒整齐度好,出米率高;高抗燕麦坚黑穗病,中抗燕麦红叶病、秆锈病。适合在高水肥条件下的滩地种植,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育 皮燕麦 冀张燕3号 双交双基因 渐近累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草兼用型裸燕麦新品种坝莜五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云霞 田长叶 +4 位作者 赵世峰 武永祯 张新军 曹丽霞 董占红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坝莜五号是以冀张莜五号为母本、优良品系753-17-3-1-1-3为父本,采用裸燕麦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裸燕麦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张家口旱地莜麦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为3199.20k/hm^2,较对照增产9.64%,差异达显著... 坝莜五号是以冀张莜五号为母本、优良品系753-17-3-1-1-3为父本,采用裸燕麦品种间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裸燕麦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张家口旱地莜麦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为3199.20k/hm^2,较对照增产9.64%,差异达显著水平。坝莜五号抗旱耐瘠、抗倒抗病(抗黄矮病和秆锈病)、群体结构好、成穗率高、适应性广,是1个适应旱坡地种植、粮草双高产的粮饲兼用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粮草兼用型 坝莜五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草兼用型裸燕麦新品种远杂2号的选育
13
作者 杨晓虹 周海涛 +2 位作者 张新军 李天亮 杨才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3期234-235,共2页
远杂2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四、六倍体种间杂交技术和“核不育”材料为亲本培育而成的大粒、抗旱、耐瘠、品质优、粮草双高产裸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01 d。生产鉴定试验中籽实平均产量达3155.30 kg/hm2。适宜在河北坝上及周... 远杂2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四、六倍体种间杂交技术和“核不育”材料为亲本培育而成的大粒、抗旱、耐瘠、品质优、粮草双高产裸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01 d。生产鉴定试验中籽实平均产量达3155.30 kg/hm2。适宜在河北坝上及周边地区的内蒙、山西等同类地区推广应用。2017年通过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草兼用 裸燕麦 远杂2号 四、六倍体种间杂交 “核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