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胶与多酚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食品加工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璇 赵文 +3 位作者 高哲 李美娇 吴梦颖 周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8-386,共9页
果胶和多酚共存于植物性食品体系中。除天然存在的果胶-多酚复合物外,在受到加热、高压、干燥等外力作用的食品加工过程中,两者会快速且自发地进行相互作用。果胶与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食品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本文总结了果胶... 果胶和多酚共存于植物性食品体系中。除天然存在的果胶-多酚复合物外,在受到加热、高压、干燥等外力作用的食品加工过程中,两者会快速且自发地进行相互作用。果胶与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食品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本文总结了果胶与多酚相互作用的机制、内部和外部多重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方法并结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常见的等温吸附模型对果胶与多酚之间的吸附行为进行描述和定量表征。此外还探讨了两者相互作用对食品加工特性及多酚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多酚 相互作用 等温吸附模型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水解调味粉加工技术工艺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秀敏 王颉 刘亚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20,共5页
为充分利用扇贝资源,提高贝类附加值,对扇贝水解调味粉加工技术进行工艺优化。以碎贝柱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不同添加量和酶解条件对扇贝水解液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AN)含量的影响,运用Box-B... 为充分利用扇贝资源,提高贝类附加值,对扇贝水解调味粉加工技术进行工艺优化。以碎贝柱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不同添加量和酶解条件对扇贝水解液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AN)含量的影响,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喷雾干燥参数对扇贝水解调味粉集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1200U/g、料液比1:4(g/mL)、45℃酶解5h条件下,扇贝水解液AAN含量为(1.03±0.01)%,比同类研究提高了0.12%~0.74%;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模型:Y=-2867.5825+19.5670X1+34.7780X2+779.4000X3-0.0761X12-0.2284X22-0.0433X32。确定了适宜喷雾干燥参数为进口温度128.60℃、出口温度76.15℃、进风量0.9m3/min,此时集粉率为64.82%,扇贝水解调味粉水分含量为4.09%,产品的溶解性、色泽及风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氨基酸态氮 喷雾干燥 扇贝水解调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韭菜酱杀菌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瑞鹤 何俊萍 +2 位作者 张先周 李海丽 陈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6,共5页
采用水浴加热和微波对发酵好的韭菜酱进行杀菌,研究了这两种杀菌方法对韭菜酱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色泽(a*,ΔE*)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杀菌的韭菜酱在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色泽上效果均优于水浴加热杀菌。经综合分析得出:韭菜酱水浴杀... 采用水浴加热和微波对发酵好的韭菜酱进行杀菌,研究了这两种杀菌方法对韭菜酱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色泽(a*,ΔE*)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杀菌的韭菜酱在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色泽上效果均优于水浴加热杀菌。经综合分析得出:韭菜酱水浴杀菌的适宜条件为90℃,20min;微波杀菌的适宜条件为30s(800W)。研究表明微波杀菌在实践上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酱 水浴加热杀菌 微波杀菌 菌落总数 感官评分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鸭梨复合果酒专用活性干酵母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艳辉 张军杰 +1 位作者 王颉 张玉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771-18773,共3页
[目的]优化山楂-鸭梨复合果酒专用活性干酵母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自行筛选出的1株野生酵母作为山楂-鸭梨混合果酒专用酵母,考察培养基、培养温度对酵母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离心条件、干燥方式、保护剂对酵母存活率的影响。[结果]酵... [目的]优化山楂-鸭梨复合果酒专用活性干酵母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自行筛选出的1株野生酵母作为山楂-鸭梨混合果酒专用酵母,考察培养基、培养温度对酵母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离心条件、干燥方式、保护剂对酵母存活率的影响。[结果]酵母最佳培养条件为36℃、PD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 h,最佳制备条件为4 500 r/min离心20 min,4%甘油、10%麦芽糊精、7%蔗糖、2%脱脂牛奶作为保护剂,预冻后进行低温真空升华干燥,在此条件下酵母菌的存活率可达79.2%。[结论]研究山楂-鸭梨复合果酒专用活性干酵母,对促进鸭梨和山楂的充分利用,以及复合梨酒品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活性干酵母 离心 干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国平 陈志周 刘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0-113,118,共5页
为增强大豆蛋白/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添加量,分散剂... 为增强大豆蛋白/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纳米SiO2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添加量,分散剂的添加量,pH对膜的性能均有影响。当加入1.0%的SiO2纳米粒子(占大豆蛋白和PVA干重),1.5%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占纳米粒子干重),膜液的pH控制在4.0时,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9.71MPa,断裂伸长率为89.86%,透光率为25.07%,吸水率为4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 分散剂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食醋等调味品中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苏 郑小娇 +1 位作者 李岩 王向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39,44,共4页
试验建立了一种测定酱油和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6 nm,柱温为35℃。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检测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为0.9989,检出限为1 mg... 试验建立了一种测定酱油和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6 nm,柱温为35℃。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检测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系数为0.9989,检出限为1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9%,加标回收率为104%~118%。该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于酱油和食醋中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膜透湿性、透气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滑艳稳 陈志周 于志彬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4年第5期9-12,共4页
以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以透H2O率、透O2率、透CO2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简称TG)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膜透湿性、透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pH值为5.0,TG添加质量分数为0.22... 以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以透H2O率、透O2率、透CO2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简称TG)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膜透湿性、透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pH值为5.0,TG添加质量分数为0.22‰;反应温度为53℃时得到性能最佳的复合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 薄膜 透湿性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山药鱼的加工工艺优化与质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小涵 周茜 +3 位作者 杜佳峰 韩雪 赵文 王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44-248,283,共6页
用马铃薯雪花粉代替新鲜马铃薯制作莜麦山药鱼(以下简称山药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莜麦山药鱼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莜麦山药鱼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通过感官评分和质构分析,将本实验所得产品(以下简称改良产品)与... 用马铃薯雪花粉代替新鲜马铃薯制作莜麦山药鱼(以下简称山药鱼),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莜麦山药鱼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莜麦山药鱼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通过感官评分和质构分析,将本实验所得产品(以下简称改良产品)与传统产品进行比较,并初步分析冷冻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莜薯比9∶1,食盐添加量2.0 g/100 g_(基础面粉),加水量为100 m L/100 g_(基础面粉)、葱花添加量为4.0 g/100 g_(基础面粉),水温90℃;改良产品较传统山药鱼有良好的感官和质构品质,短期冷冻过程对产品感官品质及部分质构特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 马铃薯雪花粉 汽蒸面制品 速冻食品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介质在L-丙氨酸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
9
作者 郭琳娜 魏月 +2 位作者 赵影 许国贺 马晶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以线性氨基酸L-丙氨酸为催化剂,PEG-400∶H2O(3∶2)为反应体系,室温下直接催化环己酮与不同R基取代的芳香醛进行不对称Aldol反应,产物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68%ee^96%ee)。该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催化剂易回收循环利用,利用过渡态理... 以线性氨基酸L-丙氨酸为催化剂,PEG-400∶H2O(3∶2)为反应体系,室温下直接催化环己酮与不同R基取代的芳香醛进行不对称Aldol反应,产物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68%ee^96%ee)。该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催化剂易回收循环利用,利用过渡态理论结合烯胺机理对环己酮与4-溴苯甲醛反应中的过渡态分子构型(TS、SR-anti、TS-RS-anti)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BL3YP/6-311G(2d,2p)理论水平下经IRC计算证明其构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400 L-丙氨酸 Aid:反应 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蔬菜中的赤霉酸残留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玉琴 陈洪雨 +3 位作者 殷志萍 王思思 梁秋元 赵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1-554,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法建立了快速、准确检测果蔬中赤霉酸(GA3)残留量的方法。样本采用丙酮-水(5∶1,体积比)进行超声提取,经石油醚脱色、乙酸乙酯萃取、HyperSep 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1 mL甲醇为净化剂,以1 mL水为...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法建立了快速、准确检测果蔬中赤霉酸(GA3)残留量的方法。样本采用丙酮-水(5∶1,体积比)进行超声提取,经石油醚脱色、乙酸乙酯萃取、HyperSep 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1 mL甲醇为净化剂,以1 mL水为活化剂,上样液为1 mL 10%的甲醇,以5 mL 40%甲醇为洗脱剂),用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GA3在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7,检出限(LOD)为0.012 mg/kg。用所建立的方法抽检了18种市售果蔬样品,在1 m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90.58%~99.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5%~8.67%之间。该方法稳定、准确,适用于果蔬中GA3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蔬菜和水果 赤霉酸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干燥对阜平红枣品质的影响及其数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0
11
作者 鲁洁 孙剑锋 +2 位作者 王颉 袁周率 刘占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在不同温度下干燥阜平红枣,研究了红枣的热风干燥特性,选取6个常用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红枣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并对不同干燥温度下所得产品的硬度和色泽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枣的热风... 以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在不同温度下干燥阜平红枣,研究了红枣的热风干燥特性,选取6个常用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红枣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并对不同干燥温度下所得产品的硬度和色泽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枣的热风干燥只有降速干燥一个阶段;Page模型(MR=exp(-ktn))拟合精度最高,适合用于模拟红枣的热风恒温干燥过程,可以用于预测红枣的干燥过程;红枣的硬度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干制红枣的L*值、a*值、b*值随干燥温度的升高均降低,与未干燥红枣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平红枣 热风干燥 干燥模型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贾云芝 陈志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12-316,共5页
为了改善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该研究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分方法,研究了几种还原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加入... 为了改善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该研究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分方法,研究了几种还原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加入抗坏血酸或半胱氨酸,薄膜拉伸强度显著增大,吸水率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加入半胱氨酸,薄膜透光率显著提高;添加亚硫酸钠,薄膜拉伸强度和透光率显著提高,吸水率降低但不显著,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变化。当亚硫酸钠质量分数为0.15%时,薄膜综合性能较佳,拉伸强度为6.904MPa,断裂伸长率为66.076%,透光率为32.310%,吸水率为45.695%。该研究为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改善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剂 聚乙烯醇 性能 大豆蛋白 亚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苑园园 崔同 +3 位作者 苏旭东 马雯 张伟 檀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96-199,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方法。色谱条件为:以ODS C18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睛-水(20:80,V/V,含0.5‰甲酸)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28nm。结果表明:马尿酸在0.1~500μg/mL...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方法。色谱条件为:以ODS C18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睛-水(20:80,V/V,含0.5‰甲酸)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28nm。结果表明:马尿酸在0.1~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89.77%~99.57%,RSD为0.01%~1.52%。不同的ACE抑制剂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以作为ACE抑制剂体外活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马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志周 贾云芝 于志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91-293,共3页
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分方法,研究了增强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可溶性淀粉,薄膜吸水率显著降低,透光率明显增大,但薄膜拉伸... 以薄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隶属度函数综合评分方法,研究了增强剂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可溶性淀粉,薄膜吸水率显著降低,透光率明显增大,但薄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有减小;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薄膜拉伸强度和吸水率明显增大,断裂伸长率明显减小,透光率几乎没有变化;加入明胶,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大不明显,断裂伸长率和透光率均有显著提高,吸水率明显减小,当明胶浓度为0.200%时,薄膜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4.69MPa,断裂伸长率为45.65%,透光率为13.78%,吸水率为4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 薄膜 增强剂 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数学法评判韭菜酱的发酵成熟时间 被引量:19
15
作者 高瑞鹤 何俊萍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为确定韭菜酱发酵的成熟时间,以感官评定对不同发酵时间的韭菜酱的色泽、形态、风味、口感进行评分,利用模糊数学法对感官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韭菜酱在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得出韭菜酱发酵成熟的时间为常温7d。
关键词 韭菜酱 发酵成熟时间 感官评定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回归正交旋转实验优化提取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龙飞 李田叶 +1 位作者 李雪丹 王向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1-205,共5页
本文以红枣为原料,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和DPP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加酶量、pH、超声功率对提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单因素与... 本文以红枣为原料,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和DPP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加酶量、pH、超声功率对提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单因素与提取率和DPPH·清除率的回归方程,确定超声波酶辅助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5℃,提取剂浓度60%,料液比1∶25,提取时间50min,加酶量0.6%,pH4,超声功率180W。最佳提取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537%,此时DPPH·清除率为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纤维素酶 黄酮 DPPH·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韭菜酱发酵条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俊萍 高瑞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9-164,共6页
在食盐添加量、酱油添加量、鸭梨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5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韭菜酱发酵条件。选定发酵温度、酱油添加量、鸭梨添加量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nhnken实验设计,以综合指标为响应值,建立二... 在食盐添加量、酱油添加量、鸭梨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5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韭菜酱发酵条件。选定发酵温度、酱油添加量、鸭梨添加量为因子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nhnken实验设计,以综合指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食盐添加量8%,酱油添加量10%,鸭梨添加量8%,发酵温度15℃,发酵时间7d,此时综合指标可达27.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本研究为韭菜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酱 发酵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分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滑艳稳 陈志周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4年第2期19-23,共5页
以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以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简称TG)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pH为5.0,反应温度为55℃,TG... 以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以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谷氨酰胺转氨酶(简称TG)对大豆蛋白/PVA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pH为5.0,反应温度为55℃,TG添加质量分数为0.20‰时得到性能最佳的复合薄膜;在最佳条件下,薄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和吸水率分别为8.06 MPa,89.97%,30.8%和4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大豆蛋白 聚乙烯醇 薄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竞争ELISA法检测动物源食品中利巴韦林残留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卫华 沙芳芳 +2 位作者 李润磊 王鑫伟 王向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2-247,252,共7页
本研究针对动物源食品中利巴韦林残留的问题,建立了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快速高效地检测利巴韦林残留。采用活泼酯法将利巴韦林(RBV)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利巴韦林完全抗原(KLH-RBV),通过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得到多抗血清,经... 本研究针对动物源食品中利巴韦林残留的问题,建立了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快速高效地检测利巴韦林残留。采用活泼酯法将利巴韦林(RBV)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利巴韦林完全抗原(KLH-RBV),通过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得到多抗血清,经Protein A-Sepharose 4B凝胶柱纯化后得到纯化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的IC_(50)为10.84 ng/mL,最低检测限达0.002 ng/mL,对鸡肉、鸡肝、猪肉、猪肝等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0.23%~90.0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本文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合现场大批量快速检测动物源食品中利巴韦林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直接竞争ELISA 快速检测 动物源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ZHJ6的γ辐照诱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仁邦 迟建 何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0-1155,共6页
为获取对甲胺磷农药降解率更高的菌株,利用60Co-γ射线对能够降解甲胺磷农药的草酸青霉ZHJ6进行辐照诱变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青霉ZHJ6对60Co-γ射线比较敏感,容易被辐照灭活,当吸收剂量继续增大,达到2.1kGy时,存活率变为0.04%左右。辐... 为获取对甲胺磷农药降解率更高的菌株,利用60Co-γ射线对能够降解甲胺磷农药的草酸青霉ZHJ6进行辐照诱变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青霉ZHJ6对60Co-γ射线比较敏感,容易被辐照灭活,当吸收剂量继续增大,达到2.1kGy时,存活率变为0.04%左右。辐照后的菌株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A17和A18两株菌株。筛选出的菌株比出发菌株A0的对甲胺磷的降解率要高出10%以上,而对氧化乐果、辛硫磷和草甘磷的降解能力也增强。经过连续5代传代培养,诱变菌株在第6d对甲胺磷农药的变异系数为1.2%,遗传特性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诱变 草酸青霉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