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迁安县发现花生新黑地珠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建成 任占江 万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7,共1页
迁安县是河北省主要的花生产区之一.近年来在花生上发现一种新的地下害虫,该虫主要危害花生根部,导致植株死亡甚至绝收、造成花生减产.该虫的危害给当地的花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许多农民不得不改种树木及其他作物,农民迫切要求尽快... 迁安县是河北省主要的花生产区之一.近年来在花生上发现一种新的地下害虫,该虫主要危害花生根部,导致植株死亡甚至绝收、造成花生减产.该虫的危害给当地的花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许多农民不得不改种树木及其他作物,农民迫切要求尽快提出防治方法,解决该虫危害的问题.为此,对危害较严重的杨店子镇驿南腐村的花生田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田 迁安县 改种 种树 危害 成花 作物 农民 河北 花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优良棉花种质资源的评价及利用
2
作者 王志忠 崔淑芳 《作物品种资源》 1992年第4期21-22,共2页
优良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的物质基础。优良的棉花种质越多,利用的越广泛,新品种选育的成效就越大,棉花生产的发展就越快。多年来,河北省筛选创新出一批优良棉花种质资源。现将利用价值较高的7个棉花优良种质介绍如下。高农分种质1.冀棉... 优良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的物质基础。优良的棉花种质越多,利用的越广泛,新品种选育的成效就越大,棉花生产的发展就越快。多年来,河北省筛选创新出一批优良棉花种质资源。现将利用价值较高的7个棉花优良种质介绍如下。高农分种质1.冀棉1号(原名邢台6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质资源 河北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河北省核桃高温日灼变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杨丽娜 党红凯 +3 位作者 赵玉兵 张杰 路漫漫 宋庆荣 《河北农业》 2023年第8期37-40,共4页
本文利用河北省核桃主产区国家气象站点1979-2018年气象资料,运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该地区核桃高温日灼发生的主要时段、频率变化规律及不同时段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河北省 核桃 高温 日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西瓜区试结果的布局灰色局势分析初探
4
作者 林 亢 毛桂荣 +3 位作者 安水新 王建利 潘秀清 杨发向 《中国西瓜甜瓜》 2001年第4期10-11,共2页
运用灰色局势分析方法对1998、1999年河北省5个市、县的区试材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品种合理布局意见,对河北省西瓜生产品种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西瓜 品种区域试验 灰色局势决策 品种布局 测度矩阵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桑树地方品种调查
5
作者 施贻谷 刘廷印 王泽兰 《华北农学报》 1966年第2期83-86,共4页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栽培适应性强、叶质好、产量高的桑树品种。为了给今后引种选种、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作了地方品种调查。现据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关键词 冬芽 芽尖 皮目 副芽 雌雄同株 桑树 园艺作物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搞样板田,开展农业科学实验运动的总结 被引量:1
6
《华北农学报》 1966年第2期29-36,共8页
一根据中央积极开展以样板田为中心的农业科学实验运动的要求,我院大批研究人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下楼出院,上山下乡,深入农村,大搞样板田。全院在平原水浇地、旱薄、洼碱、山地、丘陵。
关键词 样板田 思想革命化 定兴县 示范田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盖钧镒 汪越胜 +2 位作者 张孟臣 王继安 常汝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6-292,共7页
根据北美 13个熟期组大豆代表品种 4 8份及我国各地地方品种 2 56份在南京春播自然条件结合18小时长光照条件的试验 ,部分品种在石家庄、哈尔滨的春播试验 ,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 1)将我国大豆品种归属为相应的 0 0 0~ 共 12个熟期组 ... 根据北美 13个熟期组大豆代表品种 4 8份及我国各地地方品种 2 56份在南京春播自然条件结合18小时长光照条件的试验 ,部分品种在石家庄、哈尔滨的春播试验 ,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 1)将我国大豆品种归属为相应的 0 0 0~ 共 12个熟期组 ,未发现熟期组 品种 ;( 2 )按同一熟期组品种生育前期变异的地理分布 ,0~ 熟期组内各划分为秦岭淮河线以北亚组与秦岭淮河线以南亚组 ,因此将我国大豆品种进一步划分为熟期组 0 0 0、 0 0、 0 1、 0 2 、 1、 2 … 共 12组 16种熟期类型 ;( 3)揭示我国大豆熟期组依品种生态区地理分布特点 ;(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熟期组 标准品种 地理分布 品种分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玉米郑单958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毛庆文 吴桂丽 +3 位作者 阎立波 陈建新 魏东 黄智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171-16172,16174,共3页
[目的]探讨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在不同密度下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变化。[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测定郑单958在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结果]不同密度下,叶面积在抽雄期都达到最大值;而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 [目的]探讨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在不同密度下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变化。[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测定郑单958在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结果]不同密度下,叶面积在抽雄期都达到最大值;而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呈"S"型生长曲线。[结论]在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和最终积累量方面都表现出种植密度①>种植密度②>高于种植密度③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密度 郑单958 叶面积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或KT对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及千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商振清 李爱丽 +3 位作者 董永华 李广敏 韩建民 王凤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田间防雨旱棚条件下研究了 6 -苄氨基嘌呤 (6 -BA)和激动素 (KT)对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旗叶光合能力的影响。小麦花后 3d ,土壤自然干旱的同时 ,叶面喷施 10 μmol·L-1的 6 -BA或KT均能提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 ,延长叶绿... 在田间防雨旱棚条件下研究了 6 -苄氨基嘌呤 (6 -BA)和激动素 (KT)对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旗叶光合能力的影响。小麦花后 3d ,土壤自然干旱的同时 ,叶面喷施 10 μmol·L-1的 6 -BA或KT均能提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 ,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 ;同时能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 ,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 ,增加叶源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KT 小麦 旗叶 水分胁迫 光合能力 千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的AFLP与SRAP标记鉴定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广 乐文全 +3 位作者 路娟 张绍铃 李俊才 吴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8-574,共7页
为揭示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与原始品种的遗传差异,利用AFLP和SRAP标记对3组果皮色泽的变异品种(系)进行了鉴别。54对AFLP引物共检测1 0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688,多态性比率为63.2%;20对SRAP引物可检测21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 为揭示梨果皮色泽变异品种(系)与原始品种的遗传差异,利用AFLP和SRAP标记对3组果皮色泽的变异品种(系)进行了鉴别。54对AFLP引物共检测1 08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688,多态性比率为63.2%;20对SRAP引物可检测21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为76条,多态性比率为36.2%。分析结果表明,7对AFLP引物、3对SRAP引物可区分南果与其红色变异系;3对AFLP引物、1对SRAP引物可区分考密斯、红考密斯、早红考密斯与其绿色变异系;所检测的引物均无法区分红安久及其绿色变异系。综合AFLP与SRAP标记的检测结果,获得4个品种(系)的特征谱带,SRAP引物em11/me5可区分除红安久及其变异系以外的所有供试材料,可应用于各品种(系)的分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色泽 变异 AFLP SR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介导垂穗披碱草抗虫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月华 钟梦莹 +3 位作者 武瑞鑫 位晓婷 潘多 邵新庆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4-609,共6页
为探究AM真菌参与垂穗披碱草间防御信号介导的抗虫机制,本研究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A:有菌丝和根连接、B:有菌丝连接无根连接、C:无菌丝和根连接、D:旋转后无菌丝和根连接。于分蘖期进行试验,测定菌根侵染率,收集和分析虫害后挥发物的... 为探究AM真菌参与垂穗披碱草间防御信号介导的抗虫机制,本研究设计了4个处理,分别为A:有菌丝和根连接、B:有菌丝连接无根连接、C:无菌丝和根连接、D:旋转后无菌丝和根连接。于分蘖期进行试验,测定菌根侵染率,收集和分析虫害后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对蝗虫有一定的负趋性;有菌丝连接比无菌丝连接的植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含量和种类多;蝗虫采食供体垂穗披碱草诱导受体产生的有效成分包括(E)-2-己烯-1-醇((E)-2-hexen-1-ol)、芳樟醇(Linalool)、十四烷(Tetradecane)、香芹酚(Carvacrol)、苯甲醛(Benzaldehyde)、石竹烯(Caryophyllene)等物质。证明AM真菌可作为垂穗披碱草株间交流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菌根菌丝网 诱导 抗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和激素对陆地棉原生质体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佘建明 吴敬音 +4 位作者 周邗扬 王海波 陈志贤 李淑君 岳建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0-24,共5页
以陆地棉品种一柯字棉312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附加0.5 mg╱1 2,4-D和KT的MS-1培养基上诱导培养,然后转到无激素的MS-2或MS-3培养基上,诱导胚状体发生。在MS-2培养基上,多数胚状体发育处于球形期;而在MS-3培养基上,球形胚进... 以陆地棉品种一柯字棉312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附加0.5 mg╱1 2,4-D和KT的MS-1培养基上诱导培养,然后转到无激素的MS-2或MS-3培养基上,诱导胚状体发生。在MS-2培养基上,多数胚状体发育处于球形期;而在MS-3培养基上,球形胚进一步发育为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附加0.1 mg╱1 ZT和IAA不仅增加胚状体发生的数量,而且促进胚状体的发育,胚状体的萌发率达70%以上。鱼雷形胚状体或已萌发的胚状体在无激素的MS-1培养基上形成正常的再生植株,在附加激素的MS-1培养基上则产生畸型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氮源 激素 体细胞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珍汕97不育胞质与白叶枯病菌早期互作中的活性氧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繁明 许志刚 +1 位作者 马春红 魏建昆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9-164,共6页
测定了珍汕97不育胞质和正常胞质的稻苗与白叶枯病菌在早期的互作反应,结果表明,互作体系刚建立时,稻叶内立即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O2),从而激发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肪氧合酶(LOX)活性的增高,导致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 测定了珍汕97不育胞质和正常胞质的稻苗与白叶枯病菌在早期的互作反应,结果表明,互作体系刚建立时,稻叶内立即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O2),从而激发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肪氧合酶(LOX)活性的增高,导致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提高。当特异性菌株Ah28接种在不育系材料(亲和组合)上,上述反应的变化幅度和产生量均小于与正常胞质的组合(非亲和组合),非专化性菌株Os14对活性氧代谢的诱导作用在两种胞质之间差异不明显。这说明不育胞质对白叶枯病较低的抗性和专化性菌株的特异致病性均与较低的活性氧代谢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系 白叶枯病菌 活性氧反应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黑粉菌单倍体菌株的分离及交配型a位点的鉴别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美景 杨硕 +2 位作者 陈艳萍 袁建华 孟庆长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利用冰冻法从我国不同玉米主产区收集的瘤黑粉菌瘿快速分离出黑粉菌单倍体菌株,经验证准确率为94.2%,并利用基因特异的双重PCR技术鉴定单倍体菌株的交配型基因a位点等位基因。本方法为快速有效分离玉米黑粉菌单倍体菌株及鉴别其交配型基... 利用冰冻法从我国不同玉米主产区收集的瘤黑粉菌瘿快速分离出黑粉菌单倍体菌株,经验证准确率为94.2%,并利用基因特异的双重PCR技术鉴定单倍体菌株的交配型基因a位点等位基因。本方法为快速有效分离玉米黑粉菌单倍体菌株及鉴别其交配型基因a位点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黑粉菌 交配型位点 双重PCR 真菌 冰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肉牛舍内外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玉红 曹玉凤 +2 位作者 于海川 赵凤存 李雪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2,共4页
通过检测河北省不同地区6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肉牛舍内外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对夏季和冬季肉牛舍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夏季各地区牛舍中不同检测高度的细菌数量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冬季3种密闭式牛舍内,1.2m高的细菌数... 通过检测河北省不同地区6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肉牛舍内外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对夏季和冬季肉牛舍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夏季各地区牛舍中不同检测高度的细菌数量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而冬季3种密闭式牛舍内,1.2m高的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0.6m(P<0.05),分别达到98.2CFU/m3和68.3CFU/m3;夏冬两季不同建筑类型的牛舍内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舍外(P<0.05),且冬季密闭式牛舍内细菌数量达到75.5×103~88.1×103 CFU/m3,是舍外的2.6~9.6倍,远远超过夏季(83.2×103 CFU/m3)。该研究为肉牛舍的设计和牛舍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舍 微生物 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毛根蚜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万玉 张广学 田士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8-91,共4页
中国毛根蚜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张万玉,张广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田士波(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1)本文记述采自河北涉县的毛根蚜属一新种:小廖毛根蚜Chaeto... 中国毛根蚜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张万玉,张广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田士波(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1)本文记述采自河北涉县的毛根蚜属一新种:小廖毛根蚜Chaetogeoica。tricul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根蚜属 新种 同翅亚目 瘿绵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抗黄萎病种质创新与抗病基因挖掘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宝生 王凯辉 +4 位作者 刘素恩 赵存鹏 耿军义 张香云 华金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9,共8页
抗病种质在抗病育种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远缘杂交材料创新是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种质创制的重要基础;基因工程提供了创造变异的新技术,但由于抗病机制复杂,导入一、两个主基因的效果还不明显;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机制... 抗病种质在抗病育种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远缘杂交材料创新是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种质创制的重要基础;基因工程提供了创造变异的新技术,但由于抗病机制复杂,导入一、两个主基因的效果还不明显;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机制,发掘棉花抗病基因和病程相关基因,有助于剖析棉花-黄萎病菌互作机制。本文概述了陆地棉抗黄萎病种质创制、抗病品种选育的成就,介绍了棉花黄萎病抗性机理与功能基因发掘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为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黄萎病 抗性基因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粉、地黄多糖和益母草提取物对蛋鸡蛋品质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培培 臧素敏 +2 位作者 王娟 孔路欣 谢晓亮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30,共6页
为研究螺旋藻粉、地黄多糖和益母草提取物对蛋鸡蛋品质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10日龄海兰灰蛋鸡495只,采用三因素一次回归正交设计,随机分为11组,即1个对照组,10个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螺旋藻粉5、10、15 g/kg,地黄多糖提取... 为研究螺旋藻粉、地黄多糖和益母草提取物对蛋鸡蛋品质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10日龄海兰灰蛋鸡495只,采用三因素一次回归正交设计,随机分为11组,即1个对照组,10个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螺旋藻粉5、10、15 g/kg,地黄多糖提取物2.5、3.0、3.5 g/kg,益母草提取物0.7、0.9、1.1 g/kg。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螺旋藻粉、地黄多糖和益母草提取物,使平均蛋重、蛋黄颜色、哈夫单位明显增加,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螺旋藻粉10 g/kg、地黄多糖3.0 g/kg和益母草提取物0.9 g/kg,哈氏单位比对照组增加了9.04%(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以添加螺旋藻粉15 g/kg、地黄多糖提取物3.5 g/kg和益母草提取物1.1 g/kg为最佳。2随螺旋藻粉添加量的增加,蛋黄颜色、铁含量显著增加,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地黄多糖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蛋壳强度极显著增加(P<0.01),蛋黄颜色有增加的趋势,甘油三酯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1)。随益母草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蛋黄颜色显著增加(P<0.05),蛋壳强度极显著增加(P<0.01)。3螺旋藻粉和地黄多糖提取物对平均蛋重、蛋壳强度的拮抗作用极显著(P<0.01),益母草提取物和地黄多糖提取物对蛋壳强度、胆固醇含量的拮抗作用显著(P<0.05)。考虑相互作用和经济效益,添加螺旋藻粉10 g/kg、地黄多糖提取物3.0 g/kg和益母草提取物0.9 g/kg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螺旋藻粉 地黄多糖提取物 益母草提取物 蛋品质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5)N对花生最佳氮磷配比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思苏 刘光臻 +3 位作者 余美炎 王在序 孙俊福 高占峰 《山东农业科学》 1989年第2期8-11,共4页
1985~1986年应用^(15)N标记氮肥,对不同氮磷配比的肥料效应及花生对氮磷肥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两年三组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氮含量低(5~6级)、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3级)的土壤条件下,磷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高于氮肥,氮磷配施好于氮磷单... 1985~1986年应用^(15)N标记氮肥,对不同氮磷配比的肥料效应及花生对氮磷肥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两年三组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氮含量低(5~6级)、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3级)的土壤条件下,磷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高于氮肥,氮磷配施好于氮磷单施,N:P=1:1.5效果最佳,其次是1:1和1:2.大田微区氮磷配施,氮肥利用率提高4.9%,氮肥在土壤中残留率增加3.6%,氮肥损失率减少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氮磷比 示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中药治疗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永旺 王慎行 +5 位作者 吴占军 苗玉青 苏晓健 王蔚宇 李莹洁 李铁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治疗试验 中药 临床型乳房炎 经济损失 制品质量 药物残留 奶牛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